朱元璋在奉天殿像往常一樣早朝。


    今天朱元璋卻意外的發現奉天殿裏氣氛異常凝重。


    文武百官不但全員參加。


    而且個個滿麵凝重,居然沒有人交頭接耳。


    這在以前可是從來沒發生過的。


    果然一開始禦史王逢便出班跪倒彈劾楊鳴二十四條大罪。


    “’楊鳴違反北伐軍六大禁令,私自進入世家大族的宗祠。”


    “楊鳴率領部隊,劫掠民財,據為己有。”


    楊鳴出身匪盜,賊性不改,結黨營私。”


    “無緣無故屠殺世家大族祖族長。”


    “在北伐路上無緣無故蒙蔽四皇子,誘導四皇子不學無術。”


    ……


    王逢的口才極好,他身為禦史大夫,自然風聞奏事,說的條條在理。


    而且24條大罪,罪罪致命。


    如果這些罪名被一一落實的話。


    恐怕把楊鳴千刀萬剮,剮出3000刀,抵不了他的罪過。


    王逢咬牙切齒,越說越激動。臉都漲紅了。


    一出手就是石破天驚,把楊鳴往死裏彈劾。


    完全是一副魚死網破的態度。


    王逢正是金陵王家的人,王家的子弟,而且還是金陵王家比較優秀的子弟。


    他年紀輕輕便做到了禦史大夫。


    自然與他個人的優秀分不開關係,可是更重要的也與他背後的世族有關。


    憑什麽你一個人的努力能蓋過人家世家大族幾百年的積累。


    金陵王家,可是應天的大世家。


    金陵王家,琅琊王家和太原王家同氣連枝。


    金陵王家是在晉朝的時候隨著皇帝南遷到金陵的。


    所謂的衣冠南渡。


    當時的王導和王敦兩個兄弟控製朝廷,可以隨意廢立皇帝。


    號稱王與馬共天下。


    經曆數百年的發展。


    如今金陵王家的子弟遍布朝堂各地。


    他們和臨沂的王家仍然是互為一體。


    昨天時候。


    金陵王家收到了監軍趙惟徳的書信。


    趙惟德本來就是山東的世家大族出身。


    趙家也算是大姓。


    當他發現楊鳴的所謂公審大會就是對世家大族下手。


    趙惟德和楊鳴起了激烈的衝突。


    很可惜趙惟德並沒有能夠阻止織楊鳴。


    所以他立刻給各個世家大族寫了信。


    將楊鳴的所作所為添油加醋,寫在了書信裏,利用800裏加急,飛報金陵王家。


    監軍趙惟德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堅決和陽明勢不兩立。


    楊鳴這樣殺下去,很快會威脅自己家族的利益。


    他立刻給皇帝朱元璋上一道奏折,狠狠告了楊鳴一狀。


    他修書幾封書信,把世家大族都通知了一個遍。


    萬萬沒有料到,書信和奏折剛剛送出去。


    趙惟德遭遇了王信的反叛,被人砍了腦袋。


    所以他的書信和奏折也成了絕筆。


    世家大族們接到了書信,頓時大驚失色。


    萬萬沒有想到,楊鳴下起手來黑的很。


    八大世家的族長說給宰就宰了,而且還是抄家滅門。


    慘,這八大世家就這樣沒了。


    這讓他們如何能坐得住?一定要把楊鳴搞死。


    楊鳴這也算是犯了眾怒,捅了世家大族的肺管子。


    世家大族但凡有點實力地位的家族聚集在一起。


    開始連夜寫奏折,挖掘楊鳴的黑料。


    同一時間王家派人通知了京城裏麵的淮西勳貴李善長和胡惟庸。


    李善長和胡惟庸等人大吃了一驚。


    沒想到北伐軍前線出了這麽大的事情。


    楊鳴這是在胡搞,把這些世家大族們都得罪死了。


    如果沒有人保護的話,估計必死無疑。


    渣都不剩。


    世家大族可是控製著天下的讀書人。


    天下九成九的讀書人都是出自世家大族。


    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就連皇帝朱元璋都不得不和世家大族做出妥協。


    征召這些世家大族的優秀子弟進入朝廷。


    分給他們官職。


    如果沒有世家大度的支持。


    恐怕朱元璋都站不穩腳跟。


    由於朱元璋出身比較貧寒,是個放牛娃出身。


    本來也沒什麽家底,驟然得到了天下。


    也是靠著自己手下的窮哥們弟兄打下的天下。


    自然世家大族們對貧農朱元璋就不怎麽感冒。


    所以朱元璋在初創的初期世家大族根本就沒有人投靠他。


    劉伯溫是青田人,也是世家大族出身。


    朱元璋派人三番兩次去請劉伯溫出山幫助自己。


    都遭到了拒絕。


    氣的朱元璋直接命人送去了一把劍。


    告訴劉伯溫,要不你在我手下做事。


    要不然我便宰了你。


    劉伯溫被逼無奈才出山,輔佐朱元璋。


    而江南的這些世家大族紛紛支持陳友諒。


    其次支持吳王張士誠。


    甚至有的文人直接表示效忠元朝。


    反正說到底就是不支持朱元璋。


    這把朱元璋氣的火冒三丈。


    根據清朝人張其淦的記錄。


    當時的元朝有名的江南遺民詩人就高達85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著名的學者和大儒。


    在當時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這幫人以遺民自居,表示自己是元朝臣子不對朱元璋效忠。


    其中比較過激的,有歸隱山林的,有寧死不屈的,甚至還有幹脆自殺的。


    迴族詩人丁鶴年家世仕元,寧可修佛逃避,也不願意做官。


    東吳張士誠手下任職過的文人墨客,對朱元璋更加抗拒,如山陰張憲東在張士誠戰敗後直接改名寄身寺廟,出家當了和尚。


    朱元璋也想發作。


    可是他羽翼未豐,對這些人無可奈何,隻能是拉攏。


    李善長和胡惟庸兩個人雖然號稱淮西勳貴。


    但是和這些世家大族的勢力比起來。


    還是遠遠不如的,欠缺了那麽一點底蘊。


    楊鳴這一次殺了八大族長抄了他們的家。


    和他們卻沒有什麽利益衝突。


    反倒是由於楊鳴的參與北伐軍已經取得節節勝利。


    淮西勳貴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前線的那些將領大部分都是淮西人。


    尤其是大將軍徐達那是淮西勳貴的代表。


    北伐軍取得勝利,那就是他們淮西勳貴的勝利。


    李善長和胡惟庸兩個人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世家大族這一次無論掀起多大的風浪,他們都不會參與,希望楊鳴能夠吉人自有天相。


    死的不要太難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挖了朱元璋祖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陽的迴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陽的迴憶並收藏大明,開局挖了朱元璋祖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