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不為小利,便有大謀
大明,開局挖了朱元璋祖墳 作者:陽陽的迴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鳴等人焦急的等了半天的時間。
終於盼望到了好消息,徐輝祖等人已經出發了。
終於輪到楊鳴等人了。
薛顯等人喜出望外。
他們早已經望眼欲穿。
就等著這一刻。
大將軍徐達和楊鳴等人吃完午飯便立刻收拾停當。
楊鳴翻身上馬。
高峰和黃綱等三十多人立即將楊鳴護在中間,向著碼頭方向走去。
三萬士卒早已收拾妥當,在薛顯,牛海龍,趙國旺等人率領下。
部隊邁著整齊的步伐離開了軍營,向著徐州碼頭走去。
根據行軍計劃,軍卒在碼頭上船,在水軍的幫助下,用大船把軍隊運送到泗水河對岸。
部隊下船之後立即直撲沂州城。
楊鳴等人匆急匆匆的趕到碼頭之後,果然見到碼頭上空空蕩蕩。
幾十萬部隊都已經不見了。
水軍的這幫人果然效率奇高。
楊鳴的部隊到達碼頭之後,立即開始登船。
楊鳴和大將軍徐達在水軍將領的引領下登上了早就準備好的大船。
眾人登上大船之後。
楊鳴站在三層甲板之上,向著遠處眺望。
他在仔細搜索前方徐輝祖等人的蹤跡。
由於距離太遠,徐輝祖等人的身影早已經看不見了。
但是可以肯定,他們從泗水下船之後。
已經向著沂州的方向快速前進。
預計今天下午便能和敵人接觸,便能打起來。
此時的徐達卻是一臉的凝重,楊鳴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大將軍徐達說道:“我剛剛已經接到探馬來報,沂州守將王宣已經將沂水對岸的防衛力量撤走。”
“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打算在沂水和我們決戰。”
“什麽?”
楊鳴頓時大吃了一驚。
在楊鳴的印象裏,要攻打沂州,怎麽渡過沂水便是一個最大的難題。
隻要敵人在沂水對岸布下重兵。
不斷向河裏放箭。
便會給進攻的北伐軍造成很大的損失。
這麽重要的防守要地敵人主動放棄了。
但是楊鳴卻有深深的危機感。
俗話說的好,不為小利,必有大謀。
看來敵人的領兵將領也不是無謀之輩。
他放棄了沂水,肯定是加強了沂州城的防守。
“不為小利,便有大謀,看來敵人有陰謀。”楊鳴緩緩的說道。
楊鳴雖然不知道敵人到底耍的是什麽陰謀。
但是可以肯定敵人不是省油的燈。
徐達點了點頭,他對徐輝祖和張興祖等人發動的進攻感到了深深的憂慮。
但是現在箭已在弦上,不得不發,敵人就是耍什麽陰謀詭計,也隻能戰鬥到底。
徐達說道!“我要看一看敵人到底耍什麽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無用的。”
楊鳴點了點頭,現在隻能如此了。
好在沂水隻有兩萬守軍,再變也變不出花來。
徐達立刻命令道:“楊將軍,你的部隊渡過泗水之後。”
“立即急行軍追上他們前鋒部隊。”
“我要求你們緊緊跟隨著常遇春的後衛部隊。
如果他們需要支援的時候,你們要立即頂上去。”
楊鳴立刻表示領命。
隨後,楊鳴便把命令傳給了薛顯,牛海龍,趙國旺三個人。
全軍便已經做好了急行軍的準備。
一直到下午三點的時候,楊鳴的部隊才渡過了泗水河。
緊接著楊鳴立即命令薛顯等將領整隊。
不要等船上的士卒全部下船。
下船一批便出發一批。
所有人全速前進,向著沂州急行軍,爭取追上常遇春的後衛部隊。
如果他們平安無事,便緊緊的跟隨在常遇春的身後。
如果他們需要支援,你們立即頂上去。
給予他們支援。
薛顯等人立即領命,心中激動異常,看這情形自己這些人還有機會上戰場,如何不激動?
薛顯等人立刻集合部隊,向著沂州方向趕去。
大將軍徐達也是急忙下船,他手拿著長矛,騎在戰馬之上,跟隨著楊鳴等人一起行動。
跟隨在徐達身邊的就是親衛營。
親衛營的統領徐捷最終逃過了徐輝祖的懲罰,但是見到楊鳴等人也是客氣了很多,再沒有以前的囂張。
楊鳴等人終於經過一個時辰的緊急行軍,終於追上了常遇春的後衛部隊。
常遇春也是大吃了一驚,沒想到楊鳴等人行動如此迅速,自己這些人還沒有到沂水。
楊鳴等人部隊就已經追了上來。
常遇春頓時站在楊鳴隊伍的前麵,攔住了去路,他高舉著長矛讓楊鳴等人止步。
常遇春大聲抗議道:“我們是後衛部隊,你們不能超過我們,搶功也不是這樣搶的。”
楊鳴立即命令部隊原地休息。
囑咐薛顯等人不要超過常遇春的後衛部隊。
徐達卻不方便露麵。
常遇春見到楊鳴的部隊不再前進,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吩咐他的後衛營加快行軍速度。
……
徐輝祖,張興祖和藍玉三個人的率領的六萬大軍已經到了沂水。
這一次為了公平起見,他們每個人帶了兩萬部隊。
三個人眼見著沂水對岸沒有一個敵人。
他們三個人也是疑惑不解。
以他們三個人身經百戰的經驗來看,敵人完全可以在沂水一線布防。
如果他們要渡河的話,便可給他們迎頭痛擊,他們就會損失慘重。
沒想到敵人在沂水岸邊沒有放一兵一卒。
很快探馬來報,王宣將所有部隊已經撤迴了沂州城。
而且王宣信父子早已經在沂州城下布陣。
沂州城的兩萬部隊,隻留下了五千人守城,其他的一萬五千人已經出城了。
在沂州城下擺開陣勢,就等著我們過去決一死戰。
三個人互相望了望,頓時驚喜異常。
沒想到王宣徒有虛名,是一個草包。
以王宣兩萬人的兵力,隻要派一些人守住沂水河岸,給他們大的殺傷。然後再龜縮在城內,慢慢消磨他們的銳氣,才是上策。
沒想到這個王宣不按常理出牌。
一開始便在城下布陣。
就等著和他們決一死戰,這也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他們不怕敵人出城迎戰,就怕找不到敵人,或者敵人龜縮在城裏,讓他們去攻城,才是比較頭疼的問題。
徐輝祖三個人互相看了看立即說道:“他想戰,那便戰!”
終於盼望到了好消息,徐輝祖等人已經出發了。
終於輪到楊鳴等人了。
薛顯等人喜出望外。
他們早已經望眼欲穿。
就等著這一刻。
大將軍徐達和楊鳴等人吃完午飯便立刻收拾停當。
楊鳴翻身上馬。
高峰和黃綱等三十多人立即將楊鳴護在中間,向著碼頭方向走去。
三萬士卒早已收拾妥當,在薛顯,牛海龍,趙國旺等人率領下。
部隊邁著整齊的步伐離開了軍營,向著徐州碼頭走去。
根據行軍計劃,軍卒在碼頭上船,在水軍的幫助下,用大船把軍隊運送到泗水河對岸。
部隊下船之後立即直撲沂州城。
楊鳴等人匆急匆匆的趕到碼頭之後,果然見到碼頭上空空蕩蕩。
幾十萬部隊都已經不見了。
水軍的這幫人果然效率奇高。
楊鳴的部隊到達碼頭之後,立即開始登船。
楊鳴和大將軍徐達在水軍將領的引領下登上了早就準備好的大船。
眾人登上大船之後。
楊鳴站在三層甲板之上,向著遠處眺望。
他在仔細搜索前方徐輝祖等人的蹤跡。
由於距離太遠,徐輝祖等人的身影早已經看不見了。
但是可以肯定,他們從泗水下船之後。
已經向著沂州的方向快速前進。
預計今天下午便能和敵人接觸,便能打起來。
此時的徐達卻是一臉的凝重,楊鳴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大將軍徐達說道:“我剛剛已經接到探馬來報,沂州守將王宣已經將沂水對岸的防衛力量撤走。”
“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打算在沂水和我們決戰。”
“什麽?”
楊鳴頓時大吃了一驚。
在楊鳴的印象裏,要攻打沂州,怎麽渡過沂水便是一個最大的難題。
隻要敵人在沂水對岸布下重兵。
不斷向河裏放箭。
便會給進攻的北伐軍造成很大的損失。
這麽重要的防守要地敵人主動放棄了。
但是楊鳴卻有深深的危機感。
俗話說的好,不為小利,必有大謀。
看來敵人的領兵將領也不是無謀之輩。
他放棄了沂水,肯定是加強了沂州城的防守。
“不為小利,便有大謀,看來敵人有陰謀。”楊鳴緩緩的說道。
楊鳴雖然不知道敵人到底耍的是什麽陰謀。
但是可以肯定敵人不是省油的燈。
徐達點了點頭,他對徐輝祖和張興祖等人發動的進攻感到了深深的憂慮。
但是現在箭已在弦上,不得不發,敵人就是耍什麽陰謀詭計,也隻能戰鬥到底。
徐達說道!“我要看一看敵人到底耍什麽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無用的。”
楊鳴點了點頭,現在隻能如此了。
好在沂水隻有兩萬守軍,再變也變不出花來。
徐達立刻命令道:“楊將軍,你的部隊渡過泗水之後。”
“立即急行軍追上他們前鋒部隊。”
“我要求你們緊緊跟隨著常遇春的後衛部隊。
如果他們需要支援的時候,你們要立即頂上去。”
楊鳴立刻表示領命。
隨後,楊鳴便把命令傳給了薛顯,牛海龍,趙國旺三個人。
全軍便已經做好了急行軍的準備。
一直到下午三點的時候,楊鳴的部隊才渡過了泗水河。
緊接著楊鳴立即命令薛顯等將領整隊。
不要等船上的士卒全部下船。
下船一批便出發一批。
所有人全速前進,向著沂州急行軍,爭取追上常遇春的後衛部隊。
如果他們平安無事,便緊緊的跟隨在常遇春的身後。
如果他們需要支援,你們立即頂上去。
給予他們支援。
薛顯等人立即領命,心中激動異常,看這情形自己這些人還有機會上戰場,如何不激動?
薛顯等人立刻集合部隊,向著沂州方向趕去。
大將軍徐達也是急忙下船,他手拿著長矛,騎在戰馬之上,跟隨著楊鳴等人一起行動。
跟隨在徐達身邊的就是親衛營。
親衛營的統領徐捷最終逃過了徐輝祖的懲罰,但是見到楊鳴等人也是客氣了很多,再沒有以前的囂張。
楊鳴等人終於經過一個時辰的緊急行軍,終於追上了常遇春的後衛部隊。
常遇春也是大吃了一驚,沒想到楊鳴等人行動如此迅速,自己這些人還沒有到沂水。
楊鳴等人部隊就已經追了上來。
常遇春頓時站在楊鳴隊伍的前麵,攔住了去路,他高舉著長矛讓楊鳴等人止步。
常遇春大聲抗議道:“我們是後衛部隊,你們不能超過我們,搶功也不是這樣搶的。”
楊鳴立即命令部隊原地休息。
囑咐薛顯等人不要超過常遇春的後衛部隊。
徐達卻不方便露麵。
常遇春見到楊鳴的部隊不再前進,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吩咐他的後衛營加快行軍速度。
……
徐輝祖,張興祖和藍玉三個人的率領的六萬大軍已經到了沂水。
這一次為了公平起見,他們每個人帶了兩萬部隊。
三個人眼見著沂水對岸沒有一個敵人。
他們三個人也是疑惑不解。
以他們三個人身經百戰的經驗來看,敵人完全可以在沂水一線布防。
如果他們要渡河的話,便可給他們迎頭痛擊,他們就會損失慘重。
沒想到敵人在沂水岸邊沒有放一兵一卒。
很快探馬來報,王宣將所有部隊已經撤迴了沂州城。
而且王宣信父子早已經在沂州城下布陣。
沂州城的兩萬部隊,隻留下了五千人守城,其他的一萬五千人已經出城了。
在沂州城下擺開陣勢,就等著我們過去決一死戰。
三個人互相望了望,頓時驚喜異常。
沒想到王宣徒有虛名,是一個草包。
以王宣兩萬人的兵力,隻要派一些人守住沂水河岸,給他們大的殺傷。然後再龜縮在城內,慢慢消磨他們的銳氣,才是上策。
沒想到這個王宣不按常理出牌。
一開始便在城下布陣。
就等著和他們決一死戰,這也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他們不怕敵人出城迎戰,就怕找不到敵人,或者敵人龜縮在城裏,讓他們去攻城,才是比較頭疼的問題。
徐輝祖三個人互相看了看立即說道:“他想戰,那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