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找個理由把楊鳴放了吧!
大明,開局挖了朱元璋祖墳 作者:陽陽的迴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鳴講了一個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故事。
卻沒有想到刺激到了太子朱標。
朱標頓時瞠目結舌,汗流浹背。
他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前幾日太廟廣場上的大戰。
假的朱元璋被張定邊挾持的時候,他奮不顧身的奔向了朱元璋。
在旁人看來,太子朱標這是看到父親遇到危險上前去解救,但是太子明顯沒有實力解救皇帝陛下。
和徐庶的情況何其相似
楊鳴用這個故事告訴他,他錯了,錯的很厲害。
朱標想到幸虧當時被楊鳴所救,自己沒有被張定邊所殺。
要自己死的話,大明天下交給何人?
頓時,太子朱標整了整衣冠,站了起來,對著楊鳴深深地一躬:“楊先生,感謝教誨,朱標知道錯了。”
“朱標終於知道父皇為什麽把我關到詔獄裏反省了。”
“楊先生,請受我一拜。”說著大禮參拜楊鳴。
楊鳴也是懵了,我就講個故事,你還認真的嗎?
朱元璋也是聽到了楊鳴的這個三國故事,徐庶進曹營,也是沒有想到。
他沒想到這個楊鳴僅用一個故事就讓朱標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當時朱元璋見到太子朱標的愚蠢舉動,想狠狠的大罵朱標一頓,沒想到一個故事就勝過千言萬語,長篇大論。
讓太子朱標心悅誠服口稱“先生”。
看來這個楊鳴,可以做太子老師了。
既然太子自己認識到了錯誤在哪裏。
太子這個詔獄就沒有白進。
朱元璋想到這裏,便對著身後的孔克仁說道:“太子既然領悟到自己的錯誤在哪裏,便把太子放出去吧,讓他迴宮去吧!”
孔克仁點頭領命。
朱元璋囚禁太子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心滿意足。
四皇子等人卻是著急想聽到下麵的故事,催促楊鳴趕緊向下講。
楊鳴隻好繼續講道,徐庶走的時候將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
說諸葛亮就是臥龍,鳳雛就是襄陽的龐統。
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於是劉關張三個人去了隆中,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劉備再次拜諸葛亮為軍師,可謂如魚得水。
眾人都是靜靜的聽著,沒想到楊鳴將這個三國故事演繹的如此一波三折,精彩如此。
朱標確實也是震撼無比,難道我看的三國誌是假的嗎?
為什麽這些故事上麵都沒有?這是從哪裏看來的?為什麽同樣的情節他說的有趣非常,我看著卻枯燥無比。
諸葛亮出山之後,引起了曹操再次注意。
這一次曹操命令夏侯惇率領十萬大軍去進攻新野。
劉備的兄弟關羽張飛很不服氣諸葛亮。
沒想到,諸葛亮麵對著十萬大軍壓境,從容應對,輕鬆的分兵派將,命令糜竺簡雍將功勞簿準備好,慶功宴席先準備好。
仗沒打先把慶功宴都準備好了。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此時的四皇子和徐妙雲等人早就兩眼放光。這才是領兵打仗的最高境界。
最後諸葛亮火燒博望坡,一舉打敗了曹仁的十萬兵馬,取得了大勝,關羽張飛心悅誠服。
徐達聽到這裏一拍大腿,對著朱元璋說道:“沒想到楊鳴這個故事竟然包含著這麽多軍事道理,完全可以把這些故事當作兵書來讀,既淺顯易懂,又記憶深刻,適合全軍來推廣。”
朱元璋也是點頭稱讚。
緊接著曹操率領五十萬大軍南征,準備進攻劉表。
劉表卻是驚嚇而死,劉表的兒子劉琮繼位,一刀一槍沒有放,便投降了曹操,曹操得了荊州馬軍五萬,步軍十五萬,水軍八萬:共二十八萬。
就在這時候,諸葛亮再次火燒新野,燒的曹軍哭爹喊娘,白河用水,水淹曹軍,這又是火燒又是水淹的,曹操的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故事講到這裏,眾人早已經不說話,連徐達大將軍都沉浸在楊鳴的故事中,看來自己的兒子個徐輝祖,率領五萬大軍能夠逃迴來,還是楊鳴給他手下留情吧。
要是有諸葛亮的一半本事,徐輝祖一個人都不迴來,什麽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虧得楊鳴能想出來。
曆史上三國誌裏根本就沒有任何記載。
就在這時候,楊鳴講到數十萬百姓不忍放棄劉備。
劉備帶著數十萬百姓一天行軍三十裏。
曹操命令虎豹騎五千多人日夜兼程,日行三百裏去追擊劉備,一直追到了當陽長阪,追上了劉備。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楊鳴說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便住口不言,眾人才如夢方醒。
四皇子還不知道怎麽迴事,忙說道:“下迴分解什麽意思?”
楊鳴翻了翻白眼,說道:“故事以後再說,今天就說到這裏。”
朱元璋和徐達等人也是如夢方醒,沒想到這個楊鳴如此缺德,說到最關鍵的時刻便閉口不言,不再往下說。
徐達和常遇春等人沒想到這個楊鳴如此精通兵事。
講故事,講軍事,戰爭場麵描寫的如此精確,如何分兵,如何派將,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弱勝強,看來徐輝祖和常茂兩個人敗的不冤。
說到這裏,楊鳴便不再向下說了。
四皇子等人還在苦苦哀求,要楊鳴今天把整個故事講完。
楊鳴就是腿一軟,你們真是敢想你,你們難道不知道三國的故事有多長嗎?就是三十天也不一定講完。
朱元璋見到楊鳴不再向下說了。
便知道今天就到此為止了,於是朱元璋等人悄悄的離開了房間,任何人都沒有驚動,連楊鳴都蒙在鼓裏。
此時的孔克仁長出了一口氣,還好今天這幫犯人沒有冒犯到陛下,眾人走出了詔獄。
朱元璋淡淡的說道:“三天之後,三堂會審楊鳴。”
孔克仁頓時大吃了一驚,楊鳴犯下的罪,還用審什麽,直接拉出去千刀萬剮都不帶冤枉他的。
他可是將鳳陽皇陵都給燒了,還需要三堂會審這麽麻煩嗎?
孔克仁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接著朱元璋的話讓孔克仁瞠目結舌。
朱元璋說道:“三堂會審的時候,找個理由把楊鳴放了吧!“
卻沒有想到刺激到了太子朱標。
朱標頓時瞠目結舌,汗流浹背。
他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前幾日太廟廣場上的大戰。
假的朱元璋被張定邊挾持的時候,他奮不顧身的奔向了朱元璋。
在旁人看來,太子朱標這是看到父親遇到危險上前去解救,但是太子明顯沒有實力解救皇帝陛下。
和徐庶的情況何其相似
楊鳴用這個故事告訴他,他錯了,錯的很厲害。
朱標想到幸虧當時被楊鳴所救,自己沒有被張定邊所殺。
要自己死的話,大明天下交給何人?
頓時,太子朱標整了整衣冠,站了起來,對著楊鳴深深地一躬:“楊先生,感謝教誨,朱標知道錯了。”
“朱標終於知道父皇為什麽把我關到詔獄裏反省了。”
“楊先生,請受我一拜。”說著大禮參拜楊鳴。
楊鳴也是懵了,我就講個故事,你還認真的嗎?
朱元璋也是聽到了楊鳴的這個三國故事,徐庶進曹營,也是沒有想到。
他沒想到這個楊鳴僅用一個故事就讓朱標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當時朱元璋見到太子朱標的愚蠢舉動,想狠狠的大罵朱標一頓,沒想到一個故事就勝過千言萬語,長篇大論。
讓太子朱標心悅誠服口稱“先生”。
看來這個楊鳴,可以做太子老師了。
既然太子自己認識到了錯誤在哪裏。
太子這個詔獄就沒有白進。
朱元璋想到這裏,便對著身後的孔克仁說道:“太子既然領悟到自己的錯誤在哪裏,便把太子放出去吧,讓他迴宮去吧!”
孔克仁點頭領命。
朱元璋囚禁太子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心滿意足。
四皇子等人卻是著急想聽到下麵的故事,催促楊鳴趕緊向下講。
楊鳴隻好繼續講道,徐庶走的時候將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
說諸葛亮就是臥龍,鳳雛就是襄陽的龐統。
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於是劉關張三個人去了隆中,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劉備再次拜諸葛亮為軍師,可謂如魚得水。
眾人都是靜靜的聽著,沒想到楊鳴將這個三國故事演繹的如此一波三折,精彩如此。
朱標確實也是震撼無比,難道我看的三國誌是假的嗎?
為什麽這些故事上麵都沒有?這是從哪裏看來的?為什麽同樣的情節他說的有趣非常,我看著卻枯燥無比。
諸葛亮出山之後,引起了曹操再次注意。
這一次曹操命令夏侯惇率領十萬大軍去進攻新野。
劉備的兄弟關羽張飛很不服氣諸葛亮。
沒想到,諸葛亮麵對著十萬大軍壓境,從容應對,輕鬆的分兵派將,命令糜竺簡雍將功勞簿準備好,慶功宴席先準備好。
仗沒打先把慶功宴都準備好了。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此時的四皇子和徐妙雲等人早就兩眼放光。這才是領兵打仗的最高境界。
最後諸葛亮火燒博望坡,一舉打敗了曹仁的十萬兵馬,取得了大勝,關羽張飛心悅誠服。
徐達聽到這裏一拍大腿,對著朱元璋說道:“沒想到楊鳴這個故事竟然包含著這麽多軍事道理,完全可以把這些故事當作兵書來讀,既淺顯易懂,又記憶深刻,適合全軍來推廣。”
朱元璋也是點頭稱讚。
緊接著曹操率領五十萬大軍南征,準備進攻劉表。
劉表卻是驚嚇而死,劉表的兒子劉琮繼位,一刀一槍沒有放,便投降了曹操,曹操得了荊州馬軍五萬,步軍十五萬,水軍八萬:共二十八萬。
就在這時候,諸葛亮再次火燒新野,燒的曹軍哭爹喊娘,白河用水,水淹曹軍,這又是火燒又是水淹的,曹操的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故事講到這裏,眾人早已經不說話,連徐達大將軍都沉浸在楊鳴的故事中,看來自己的兒子個徐輝祖,率領五萬大軍能夠逃迴來,還是楊鳴給他手下留情吧。
要是有諸葛亮的一半本事,徐輝祖一個人都不迴來,什麽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虧得楊鳴能想出來。
曆史上三國誌裏根本就沒有任何記載。
就在這時候,楊鳴講到數十萬百姓不忍放棄劉備。
劉備帶著數十萬百姓一天行軍三十裏。
曹操命令虎豹騎五千多人日夜兼程,日行三百裏去追擊劉備,一直追到了當陽長阪,追上了劉備。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楊鳴說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便住口不言,眾人才如夢方醒。
四皇子還不知道怎麽迴事,忙說道:“下迴分解什麽意思?”
楊鳴翻了翻白眼,說道:“故事以後再說,今天就說到這裏。”
朱元璋和徐達等人也是如夢方醒,沒想到這個楊鳴如此缺德,說到最關鍵的時刻便閉口不言,不再往下說。
徐達和常遇春等人沒想到這個楊鳴如此精通兵事。
講故事,講軍事,戰爭場麵描寫的如此精確,如何分兵,如何派將,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弱勝強,看來徐輝祖和常茂兩個人敗的不冤。
說到這裏,楊鳴便不再向下說了。
四皇子等人還在苦苦哀求,要楊鳴今天把整個故事講完。
楊鳴就是腿一軟,你們真是敢想你,你們難道不知道三國的故事有多長嗎?就是三十天也不一定講完。
朱元璋見到楊鳴不再向下說了。
便知道今天就到此為止了,於是朱元璋等人悄悄的離開了房間,任何人都沒有驚動,連楊鳴都蒙在鼓裏。
此時的孔克仁長出了一口氣,還好今天這幫犯人沒有冒犯到陛下,眾人走出了詔獄。
朱元璋淡淡的說道:“三天之後,三堂會審楊鳴。”
孔克仁頓時大吃了一驚,楊鳴犯下的罪,還用審什麽,直接拉出去千刀萬剮都不帶冤枉他的。
他可是將鳳陽皇陵都給燒了,還需要三堂會審這麽麻煩嗎?
孔克仁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接著朱元璋的話讓孔克仁瞠目結舌。
朱元璋說道:“三堂會審的時候,找個理由把楊鳴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