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又一批紅薯收獲了
被休後,她種田養崽撩皇叔 作者:流光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這一刻起,她不再是來客,而是見證。
見證了這些書籍,無論在任何時代,在農學這一行業的發展史上,都是瑰寶。
鬱然翻看了一下,發現慕雲淵還細心的在上麵做了批注。
不得不對慕雲淵有了更新的認識,怪不得他對農事如此了解,敢情平時沒少看《齊民要術》。
“這是迄今為止,南鉞國最早的手抄本。”
不知道什麽時候,慕雲淵來到她身後,看到她手中的書,便說道。
在她的記憶裏,這本書要到宋朝以後才有刻本,在此之前,幾乎都是手抄本。
他這本,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鬱然眼中流露出羨慕的神情,這可是手抄本,可太珍貴了,愛不釋手摸著,“沒想到你也喜歡,我以為你會喜歡治國、兵法這類的書。”
慕雲淵看在眼裏,唇邊一抹淡淡的笑意。
“若不是陛下年幼,我也不會留在京城。”
是了,她記得當今皇帝登基時,不過才六歲。
若不是先帝駕崩太早,陛下年幼,慕雲淵作為成年親王,大多會去封地。
兩人說話間,小魚兒已經跑出門外,去小蓮池邊看魚。
“小魚兒呢?”
鬱然自從上次小魚兒落水後,就格外擔心小魚兒,看到她不在書房裏,忙找出來。
“你放心,有慕劍看著呢。”
慕雲淵看她一臉驚慌,猜想是想起了上次溺水的事,說著也跟了出來。
小魚兒看到自家娘親來,忙噠噠噠跑過來牽起鬱然的手,“娘親快來,咱們去看小魚兒,跟寶寶一樣的名字。”
鬱然看小魚兒還全須全尾站在自己麵前,這才放下心,跟她去蓮池邊。
後院裏,原本很大的蓮池,如今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池塘。
鬱然眨了眨眼,以為自己看錯了。
她記得,先前這後院有一個很大蓮池,中間還有個亭子。
“怎麽跟先前不一樣了?”
陪著小魚兒的小侍女笑道:“殿下擔心小魚兒再出什麽意外,命人把原先的蓮池填平了,隻留這個淺淺的蓮池,養些荷花和小魚,給小魚兒賞玩。”
原本在暗中保護小魚兒的慕劍,看到鬱然來,覺得這事兒得讓她知道,不然殿下肯定不會拿出來說。
他要為自家殿下的未來添磚加瓦!
便走出來,笑道:“殿下還吩咐把後院有石頭有坑有水塘的地方,都填平整了,免得以後小魚兒磕碰到了。”
隨後跟來的慕雲淵被人拆穿了,臉上有一絲不自在,一道涼涼的目光朝慕劍掃來,讓你多嘴了嗎?
慕劍心虛笑了笑,很有眼力地退到一邊當隱形人不再出聲。
鬱然朝慕雲淵看去,慕雲淵目光柔和,全然沒有為了初遇見時的淩厲和冰冷。
她默默收迴目光,沒想到慕雲淵還能為小魚兒做到如此,挺讓她意外的。
若鬱夫人說出的真相和慕雲淵說的一樣,那她要怎麽辦?
高興小魚兒有個厲害的爹,還是擔心這個厲害的爹要跟她搶小魚兒?
她突然就沒心陪著小魚兒看魚了,找了個理由便匆匆帶小魚兒迴西溪村。
轉眼到了九月初,有部分村民的加入,學堂的修建比計劃中進展順利。再過幾天,就可以完工了。
剩下書桌、床鋪這些家具,先前已經找了木匠定做,就等學堂完工了搬進來。
喜事也是一樁接一樁,村民有些種得早的,紅薯已經可以收獲了。
其中鬱然的紅薯因為在肥料裏加入了植物生長液,長得比村民的都快,第一個收紅薯,便是她家。
婦人們還沒到忙的時候,附近的幾家人便主動來幫鬱然收紅薯。
“鬱妹子家的紅薯,長得比我家的好多了,真是漂亮。”
鬱然的紅薯個頭長得均勻漂亮,陳山水家的邊刨邊誇,真真羨慕。
“我家的就算長得沒鬱妹子家的好,個頭也不孬,最大的有小魚兒的手臂一樣大哩。”
李三田家的倒不羨慕,她那天悄悄去地裏刨了幾個出來,長的也不賴。
吭哧吭哧幫忙抱著紅薯堆成一堆的小魚兒,聽到村子裏的嬸嬸提到她,好奇地伸出自己的小肉手臂,和紅薯比了比。
“嗯?”比過後,小魚兒偏著小腦瓜,好像紅薯比寶寶的手臂還長呢。
抱著紅薯迴來的小狗兒,眼看小魚兒好像不服氣紅薯比她的手臂還長,便挑了一個長得最大最好的過來,舉到小魚兒的手臂旁一比,咧嘴笑道:“就是比小魚兒的手還長。”
說著又給自己也比了比。
小魚兒噘著嘴,原本不服氣,可看到小狗兒的手臂也沒紅薯長,這才小手叉腰皺眉道:“哼!也比你的手臂長!”
小狗兒撓了撓頭,人家又不是不知道,說那麽大聲做什麽。
可看小魚兒雙手叉腰,兇巴巴的樣子,他隻好默默抱著紅薯迴去堆好。
兩個孩子在紅薯地裏這兒刨刨幾個紅薯,那兒抱抱幾個紅薯,沒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
可兩人仿佛不知道累,還在紅薯地裏追趕奔跑,時不時傳來嬉鬧聲。
楊三娘看小狗兒一身的土,還甩著兩條鼻涕,頓覺沒臉看,喊著他:“你帶妹妹好好玩,別瘋跑。”
“哦....”
小魚兒哪裏能聽得進去?敷衍哦了一聲,仍是和小魚兒在紅薯地裏追趕。
“哪個孩童不頑皮,以後送去學堂,讓先生打他板子。”陳山水家的在一旁笑道。
鬱然想起在後世,經常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某些家長,為了監督孩子學習氣到暈厥的報道,就覺得無論在哪個時代,做父母,沒有不頭疼的。
看楊三娘頭疼的樣子,忍不住笑道:“就讓他們好好玩這幾天吧。等學堂建好了,他們可就沒現在這麽輕鬆了。”
楊三娘也是無奈叉腰:“定要讓先生好好管教,若調皮就打板子。”
鬱然玩笑道:“打板子可疼了,姐姐不心疼嗎?”
楊三娘道:“不心疼,打幾個板子怎麽了?誰讓他不好好讀書。再說他一個男娃子,皮糙肉厚的,我隻怕先生打輕了。”
鬱然忍著笑,看著不知情,還在紅薯地愉快奔跑的小狗兒,不禁為他的屁股感到擔心。
南鉞國識字率不高,特別尊重識文斷字的先生,若是哪個頑皮小童不不認真讀書被先生打板子,家長可不會怪先生,還會讓先生狠狠的打。
看來無論是千年後,還是現在,鬱然幾乎可以想象到以後村民們雞飛狗跳的日子了。
見證了這些書籍,無論在任何時代,在農學這一行業的發展史上,都是瑰寶。
鬱然翻看了一下,發現慕雲淵還細心的在上麵做了批注。
不得不對慕雲淵有了更新的認識,怪不得他對農事如此了解,敢情平時沒少看《齊民要術》。
“這是迄今為止,南鉞國最早的手抄本。”
不知道什麽時候,慕雲淵來到她身後,看到她手中的書,便說道。
在她的記憶裏,這本書要到宋朝以後才有刻本,在此之前,幾乎都是手抄本。
他這本,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鬱然眼中流露出羨慕的神情,這可是手抄本,可太珍貴了,愛不釋手摸著,“沒想到你也喜歡,我以為你會喜歡治國、兵法這類的書。”
慕雲淵看在眼裏,唇邊一抹淡淡的笑意。
“若不是陛下年幼,我也不會留在京城。”
是了,她記得當今皇帝登基時,不過才六歲。
若不是先帝駕崩太早,陛下年幼,慕雲淵作為成年親王,大多會去封地。
兩人說話間,小魚兒已經跑出門外,去小蓮池邊看魚。
“小魚兒呢?”
鬱然自從上次小魚兒落水後,就格外擔心小魚兒,看到她不在書房裏,忙找出來。
“你放心,有慕劍看著呢。”
慕雲淵看她一臉驚慌,猜想是想起了上次溺水的事,說著也跟了出來。
小魚兒看到自家娘親來,忙噠噠噠跑過來牽起鬱然的手,“娘親快來,咱們去看小魚兒,跟寶寶一樣的名字。”
鬱然看小魚兒還全須全尾站在自己麵前,這才放下心,跟她去蓮池邊。
後院裏,原本很大的蓮池,如今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池塘。
鬱然眨了眨眼,以為自己看錯了。
她記得,先前這後院有一個很大蓮池,中間還有個亭子。
“怎麽跟先前不一樣了?”
陪著小魚兒的小侍女笑道:“殿下擔心小魚兒再出什麽意外,命人把原先的蓮池填平了,隻留這個淺淺的蓮池,養些荷花和小魚,給小魚兒賞玩。”
原本在暗中保護小魚兒的慕劍,看到鬱然來,覺得這事兒得讓她知道,不然殿下肯定不會拿出來說。
他要為自家殿下的未來添磚加瓦!
便走出來,笑道:“殿下還吩咐把後院有石頭有坑有水塘的地方,都填平整了,免得以後小魚兒磕碰到了。”
隨後跟來的慕雲淵被人拆穿了,臉上有一絲不自在,一道涼涼的目光朝慕劍掃來,讓你多嘴了嗎?
慕劍心虛笑了笑,很有眼力地退到一邊當隱形人不再出聲。
鬱然朝慕雲淵看去,慕雲淵目光柔和,全然沒有為了初遇見時的淩厲和冰冷。
她默默收迴目光,沒想到慕雲淵還能為小魚兒做到如此,挺讓她意外的。
若鬱夫人說出的真相和慕雲淵說的一樣,那她要怎麽辦?
高興小魚兒有個厲害的爹,還是擔心這個厲害的爹要跟她搶小魚兒?
她突然就沒心陪著小魚兒看魚了,找了個理由便匆匆帶小魚兒迴西溪村。
轉眼到了九月初,有部分村民的加入,學堂的修建比計劃中進展順利。再過幾天,就可以完工了。
剩下書桌、床鋪這些家具,先前已經找了木匠定做,就等學堂完工了搬進來。
喜事也是一樁接一樁,村民有些種得早的,紅薯已經可以收獲了。
其中鬱然的紅薯因為在肥料裏加入了植物生長液,長得比村民的都快,第一個收紅薯,便是她家。
婦人們還沒到忙的時候,附近的幾家人便主動來幫鬱然收紅薯。
“鬱妹子家的紅薯,長得比我家的好多了,真是漂亮。”
鬱然的紅薯個頭長得均勻漂亮,陳山水家的邊刨邊誇,真真羨慕。
“我家的就算長得沒鬱妹子家的好,個頭也不孬,最大的有小魚兒的手臂一樣大哩。”
李三田家的倒不羨慕,她那天悄悄去地裏刨了幾個出來,長的也不賴。
吭哧吭哧幫忙抱著紅薯堆成一堆的小魚兒,聽到村子裏的嬸嬸提到她,好奇地伸出自己的小肉手臂,和紅薯比了比。
“嗯?”比過後,小魚兒偏著小腦瓜,好像紅薯比寶寶的手臂還長呢。
抱著紅薯迴來的小狗兒,眼看小魚兒好像不服氣紅薯比她的手臂還長,便挑了一個長得最大最好的過來,舉到小魚兒的手臂旁一比,咧嘴笑道:“就是比小魚兒的手還長。”
說著又給自己也比了比。
小魚兒噘著嘴,原本不服氣,可看到小狗兒的手臂也沒紅薯長,這才小手叉腰皺眉道:“哼!也比你的手臂長!”
小狗兒撓了撓頭,人家又不是不知道,說那麽大聲做什麽。
可看小魚兒雙手叉腰,兇巴巴的樣子,他隻好默默抱著紅薯迴去堆好。
兩個孩子在紅薯地裏這兒刨刨幾個紅薯,那兒抱抱幾個紅薯,沒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
可兩人仿佛不知道累,還在紅薯地裏追趕奔跑,時不時傳來嬉鬧聲。
楊三娘看小狗兒一身的土,還甩著兩條鼻涕,頓覺沒臉看,喊著他:“你帶妹妹好好玩,別瘋跑。”
“哦....”
小魚兒哪裏能聽得進去?敷衍哦了一聲,仍是和小魚兒在紅薯地裏追趕。
“哪個孩童不頑皮,以後送去學堂,讓先生打他板子。”陳山水家的在一旁笑道。
鬱然想起在後世,經常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某些家長,為了監督孩子學習氣到暈厥的報道,就覺得無論在哪個時代,做父母,沒有不頭疼的。
看楊三娘頭疼的樣子,忍不住笑道:“就讓他們好好玩這幾天吧。等學堂建好了,他們可就沒現在這麽輕鬆了。”
楊三娘也是無奈叉腰:“定要讓先生好好管教,若調皮就打板子。”
鬱然玩笑道:“打板子可疼了,姐姐不心疼嗎?”
楊三娘道:“不心疼,打幾個板子怎麽了?誰讓他不好好讀書。再說他一個男娃子,皮糙肉厚的,我隻怕先生打輕了。”
鬱然忍著笑,看著不知情,還在紅薯地愉快奔跑的小狗兒,不禁為他的屁股感到擔心。
南鉞國識字率不高,特別尊重識文斷字的先生,若是哪個頑皮小童不不認真讀書被先生打板子,家長可不會怪先生,還會讓先生狠狠的打。
看來無論是千年後,還是現在,鬱然幾乎可以想象到以後村民們雞飛狗跳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