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大英帝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在九龍海域被賴明峰率領的大鵬營打得丟盔棄甲,剛開始是惱羞成怒,後麵也開始重新調整作戰方略。
這天,在大英帝國的巡洋艦窩拉凝號上,一場英國高級軍事會議正在召開。
“諸位,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大英帝國遠征軍總司令懿律將軍率領威武的海軍艦隊遠征中國。下麵請懿律將軍給大家講話!”首先發言的是義律。隻見他擠了擠眉毛,伸出右手,隆重地請懿律出場。
眾人抬眼望去,但見一位威風凜凜的紳士打扮的中年男人,他叫喬治.懿律,擔任英國全權代表和英軍總司令。也是查理·義律的堂兄。
“先生們,本將軍此次率領的大英艦隊有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其中包括第18皇家愛爾蘭聯隊、第26蘇格蘭來福槍聯隊、第49孟加拉聯隊、孟加拉工兵團和馬德拉斯工兵團等,我們的機動艦隊有戰艦16艘(其中3艘為裝備有74門大炮的大型軍艦),蒸汽軍艦4艘,運輸艦船28艘。我們有信心擊潰中國的所有軍隊!”喬治.懿律得意洋洋地說道。
“好!尊敬的將軍閣下!前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多次跟林則徐、關天培領導的中國水師進行了激烈的衝突,可由於林則徐他們準備充分,我大英帝國海軍屢屢碰壁,這次您的無敵艦隊抵達,一定要幫我們好好地出口氣!”義律急促地說道。
“放心!我的義律堂弟!我一定幫你好好出口氣!”懿律喝了口咖啡,不急不慢地繼續說道,
“以後我們調整一下戰略,既然廣東的水師準備充分,我們就沿海北上,經過鎮海,一直打到天津衛去,迫使清朝派人來頂替林則徐,然後再來攻擊廣州虎門!”
“厲害!厲害!懿律將軍不愧為身經百戰之人,你是我們大英帝國的驕傲!”義律聽到堂兄的周密部署,不由得對懿律連連稱讚。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在懿律的指揮下,8月,英艦以驚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達天津大沽口外,本來主張戰爭的道光帝,眼見英艦迫近,懾於兵威,開始動搖,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國書,令琦善轉告英人,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以此求得英艦撤至廣州,並派琦善南下廣州談判;同時,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將臨,同意南下廣東進行談判。10月,琦善署理兩廣總督。林則徐、鄧廷楨被革職。12月,琦善通過私人翻譯鮑鵬與義律談判,拖延時間。英軍南下後,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撫籌防海口,並命兩江總督伊裏布率兵至浙東,準備收複定海。
1841年1月7日,英軍突然攻占虎門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軍死傷700餘人,帥船、拖船沉毀11艘。琦善被迫讓步,1月25日與義律簽訂《穿鼻草約》,條約第一款就是將香港島割與英國。第二天,英國軍隊就占領了香港島。林則徐被發配新疆,他雖上書道光帝,力言必須禁煙和重視海防,卻被道光帝斥為一片胡言。不過《穿鼻草約》由始至終並未經中國皇帝批準,而琦善也沒有蓋用關防印,因此該條約不具法律效力。
1840年12月,琦善與義律在廣東開始談判。由於英國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簽訂,使道光帝大為不滿,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職,派奕山、隆文和楊芳赴廣東指揮作戰。1841年1月7日,英軍也不滿談判的進展,義律先下手為強,出動海陸軍攻占虎門的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炮台,發起虎門之戰。
“報!”在九龍水師城寨,賴明峰正在軍營裏裏研究沙盤。就聽得賬外傳來傳令兵的一生呐喊。
“稟參將,關天培總督在虎門與英軍激烈交鋒,要求我大鵬水師立即馳援!”傳令兵傳來十萬火急的軍令。
“遵命!馬上出發!”賴明峰恭恭敬敬地接了軍令,立馬率領幾艘相對裝備完好的師船出發。
這邊,關天培親自指揮的虎門水師正與英艦進行激烈的戰鬥之中。
自清朝初期到鴉片戰爭前夕,清朝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曾經的國勢,從乾隆末年就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封建製度已嚴重地阻礙著新的現代經濟的發展。明代中葉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到鴉片戰爭前,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占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土地兼並日趨嚴重,在全國成為普遍現象。吏治敗壞,封建專製發展到了極點。清政府用“四書”、“五經”將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對不滿情緒或評議時政者,實行殘酷鎮壓。國防空虛,軍備廢弛。
清朝水師本身在軍事裝備和實力上就已經遠遠落後於當時如日中天並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另一方麵,當時廣東主政的求和派琦善,為了討好洋人,不但將主戰派林則徐、鄧廷楨等人革職,還主動拆除了虎門等地的炮台。使廣東水師在此次虎門之戰中,連連潰敗。
當賴明峰率領的水師一號船衝上關天培所在的指揮船時,虎門營水師已經被英國艦隊打得潰不成軍。賴明峰見關天培提督頭發淩亂地站在船頭,落幕地用望遠鏡遙望著水麵上一艘艘被英艦擊潰的大清水師戰船。
賴明峰立馬行了一個軍禮,大聲說道:“督帥!敵強我弱!請先移步明峰的師船,避避風頭吧!”
“賴將軍,你終於來了!未來是你們這幫年輕人的了!你答應本帥,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為本帥一雪前恥!”關天培一把扶住了賴明峰,語重心長地說道。
“督帥!跟我換船吧!”賴明峰繼續大聲勸說道。
“不!本帥要與指揮船共存亡!”說完,從懷裏拿出一個包裹,顫抖著遞到賴明峰手中。繼續說道:
“明峰,你一定要守護好這個水師提督大印!我關天培今日就要與英軍決一死戰!”
賴明峰見督帥意誌堅定,便不在堅持,隻能悻悻的護送著提督大印下了船,背後傳來陣陣的炮火轟鳴之聲。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以戰艦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陸部隊,猛攻關天培所在的靖遠炮台。戰鬥從中午到深夜,進行得異常激烈。年逾六旬的關天培親自指揮,負傷十餘處尚親自開炮還擊敵軍。英國司令向關天培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放棄虎門各炮台,關天培不予理睬。至傍晚時英軍攻入炮台,關天培持刀奮戰被砍傷左臂,受傷10多處,但他仍屹立陣前,親手燃炮射擊。後被槍彈擊中,致創痕遍體,口中仍然大唿殺敵。
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敵手,關天培急令隨從將大印帶走,隨從哭著拽住他的衣襟,請求一同撤走。關天培厲聲拒絕,堅持指揮,激勵士兵奮力苦戰。忽然,敵人又一發炮彈襲來,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不幸中彈犧牲。關天培以身殉職時,雙目緊閉,挺立不倒。英軍見“關天培挺立如生,反駭而仆”,個個嚇得目瞪口呆。最後,守衛炮台的400多名將士,全部壯烈殉國。
1841年2月26日,清末愛國將領、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英軍進攻虎門炮台時率領守炮台的士兵與敵人浴血奮戰,以身殉國,終年60歲。
有詩為證:
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雙忠同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鄉關麵如生。
這天,在大英帝國的巡洋艦窩拉凝號上,一場英國高級軍事會議正在召開。
“諸位,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大英帝國遠征軍總司令懿律將軍率領威武的海軍艦隊遠征中國。下麵請懿律將軍給大家講話!”首先發言的是義律。隻見他擠了擠眉毛,伸出右手,隆重地請懿律出場。
眾人抬眼望去,但見一位威風凜凜的紳士打扮的中年男人,他叫喬治.懿律,擔任英國全權代表和英軍總司令。也是查理·義律的堂兄。
“先生們,本將軍此次率領的大英艦隊有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其中包括第18皇家愛爾蘭聯隊、第26蘇格蘭來福槍聯隊、第49孟加拉聯隊、孟加拉工兵團和馬德拉斯工兵團等,我們的機動艦隊有戰艦16艘(其中3艘為裝備有74門大炮的大型軍艦),蒸汽軍艦4艘,運輸艦船28艘。我們有信心擊潰中國的所有軍隊!”喬治.懿律得意洋洋地說道。
“好!尊敬的將軍閣下!前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多次跟林則徐、關天培領導的中國水師進行了激烈的衝突,可由於林則徐他們準備充分,我大英帝國海軍屢屢碰壁,這次您的無敵艦隊抵達,一定要幫我們好好地出口氣!”義律急促地說道。
“放心!我的義律堂弟!我一定幫你好好出口氣!”懿律喝了口咖啡,不急不慢地繼續說道,
“以後我們調整一下戰略,既然廣東的水師準備充分,我們就沿海北上,經過鎮海,一直打到天津衛去,迫使清朝派人來頂替林則徐,然後再來攻擊廣州虎門!”
“厲害!厲害!懿律將軍不愧為身經百戰之人,你是我們大英帝國的驕傲!”義律聽到堂兄的周密部署,不由得對懿律連連稱讚。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在懿律的指揮下,8月,英艦以驚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達天津大沽口外,本來主張戰爭的道光帝,眼見英艦迫近,懾於兵威,開始動搖,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國書,令琦善轉告英人,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以此求得英艦撤至廣州,並派琦善南下廣州談判;同時,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將臨,同意南下廣東進行談判。10月,琦善署理兩廣總督。林則徐、鄧廷楨被革職。12月,琦善通過私人翻譯鮑鵬與義律談判,拖延時間。英軍南下後,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撫籌防海口,並命兩江總督伊裏布率兵至浙東,準備收複定海。
1841年1月7日,英軍突然攻占虎門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軍死傷700餘人,帥船、拖船沉毀11艘。琦善被迫讓步,1月25日與義律簽訂《穿鼻草約》,條約第一款就是將香港島割與英國。第二天,英國軍隊就占領了香港島。林則徐被發配新疆,他雖上書道光帝,力言必須禁煙和重視海防,卻被道光帝斥為一片胡言。不過《穿鼻草約》由始至終並未經中國皇帝批準,而琦善也沒有蓋用關防印,因此該條約不具法律效力。
1840年12月,琦善與義律在廣東開始談判。由於英國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簽訂,使道光帝大為不滿,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職,派奕山、隆文和楊芳赴廣東指揮作戰。1841年1月7日,英軍也不滿談判的進展,義律先下手為強,出動海陸軍攻占虎門的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炮台,發起虎門之戰。
“報!”在九龍水師城寨,賴明峰正在軍營裏裏研究沙盤。就聽得賬外傳來傳令兵的一生呐喊。
“稟參將,關天培總督在虎門與英軍激烈交鋒,要求我大鵬水師立即馳援!”傳令兵傳來十萬火急的軍令。
“遵命!馬上出發!”賴明峰恭恭敬敬地接了軍令,立馬率領幾艘相對裝備完好的師船出發。
這邊,關天培親自指揮的虎門水師正與英艦進行激烈的戰鬥之中。
自清朝初期到鴉片戰爭前夕,清朝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曾經的國勢,從乾隆末年就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封建製度已嚴重地阻礙著新的現代經濟的發展。明代中葉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到鴉片戰爭前,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占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土地兼並日趨嚴重,在全國成為普遍現象。吏治敗壞,封建專製發展到了極點。清政府用“四書”、“五經”將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對不滿情緒或評議時政者,實行殘酷鎮壓。國防空虛,軍備廢弛。
清朝水師本身在軍事裝備和實力上就已經遠遠落後於當時如日中天並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另一方麵,當時廣東主政的求和派琦善,為了討好洋人,不但將主戰派林則徐、鄧廷楨等人革職,還主動拆除了虎門等地的炮台。使廣東水師在此次虎門之戰中,連連潰敗。
當賴明峰率領的水師一號船衝上關天培所在的指揮船時,虎門營水師已經被英國艦隊打得潰不成軍。賴明峰見關天培提督頭發淩亂地站在船頭,落幕地用望遠鏡遙望著水麵上一艘艘被英艦擊潰的大清水師戰船。
賴明峰立馬行了一個軍禮,大聲說道:“督帥!敵強我弱!請先移步明峰的師船,避避風頭吧!”
“賴將軍,你終於來了!未來是你們這幫年輕人的了!你答應本帥,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為本帥一雪前恥!”關天培一把扶住了賴明峰,語重心長地說道。
“督帥!跟我換船吧!”賴明峰繼續大聲勸說道。
“不!本帥要與指揮船共存亡!”說完,從懷裏拿出一個包裹,顫抖著遞到賴明峰手中。繼續說道:
“明峰,你一定要守護好這個水師提督大印!我關天培今日就要與英軍決一死戰!”
賴明峰見督帥意誌堅定,便不在堅持,隻能悻悻的護送著提督大印下了船,背後傳來陣陣的炮火轟鳴之聲。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以戰艦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陸部隊,猛攻關天培所在的靖遠炮台。戰鬥從中午到深夜,進行得異常激烈。年逾六旬的關天培親自指揮,負傷十餘處尚親自開炮還擊敵軍。英國司令向關天培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放棄虎門各炮台,關天培不予理睬。至傍晚時英軍攻入炮台,關天培持刀奮戰被砍傷左臂,受傷10多處,但他仍屹立陣前,親手燃炮射擊。後被槍彈擊中,致創痕遍體,口中仍然大唿殺敵。
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敵手,關天培急令隨從將大印帶走,隨從哭著拽住他的衣襟,請求一同撤走。關天培厲聲拒絕,堅持指揮,激勵士兵奮力苦戰。忽然,敵人又一發炮彈襲來,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不幸中彈犧牲。關天培以身殉職時,雙目緊閉,挺立不倒。英軍見“關天培挺立如生,反駭而仆”,個個嚇得目瞪口呆。最後,守衛炮台的400多名將士,全部壯烈殉國。
1841年2月26日,清末愛國將領、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英軍進攻虎門炮台時率領守炮台的士兵與敵人浴血奮戰,以身殉國,終年60歲。
有詩為證:
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雙忠同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鄉關麵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