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話說李鍾在東瀛列島一待半月,總於等到有商船迴中原。在東瀛期間,他一方麵以武術教頭名義教商船水手練習武藝,一方麵深入敵營刺探軍情,學習日語,了解倭寇的武器及生活習性。為以後的蕩平倭寇大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閱曆。


    在臨別之際,汪直又在府邸設宴,熱情款待即將離去的李鍾。


    彼時,李鍾化名鍾奇。汪直府內,高朋滿座,熱鬧非凡。雙方入席,賓主入座,不免一陣寒暄。


    “來~來~來”汪直舉起酒杯,


    “各位兄弟,我們一起舉杯,為鍾兄弟送行!祝鍾兄弟迴國後前程似錦,喜事連連!”汪直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眾人也恭恭敬敬地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汪直,這位嘉靖年間最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為實現天下通商的航海家,也有人說他是導致倭寇猖獗的幕後老板,還有人說他是推動日本技術變革的重要推手……他沒有想到,眼前這位鍾兄弟竟然會成為他與大明王朝恩恩怨怨的關鍵人物之一。


    一切的一切,都隻能由後人來評說。


    第二日,李鍾登上了汪直旗下的一支商船船隊,浩浩蕩蕩地踏上了迴中原之旅。


    同樣的寂寞旅途,同樣的波濤洶湧,同樣的海鷗展翅,可這次是歸鄉之途。想到雄偉的大鵬所城,嬌羞等他歸來的新婚娘子,李鍾的心裏不如百感交集,歸心似箭。


    很快,船隻一路南行,來到了中原境內的舟山群島。舟山群島位於浙江省東北部,地處中國長江口南側、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洋麵上的一組島群。春秋時屬越,時稱“甬東”。戰國時楚滅越,遂屬楚。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句章、鄞、鄮地置鄞州,甬東歸鄞州。八年,又廢鄞州置鄮縣,甬東屬之。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江南東道采訪使齊澣奏請,析越州鄮縣地,置鄮、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四縣。古甬東境始置翁山縣,下轄富都、安期、蓬萊三鄉。鄮縣縣令王叔通兼翁山縣第一任縣令。寶應元年(762年)翁山設富都監,隸朝廷鹽鐵使。袁晁率起義軍占翁山。大曆六年(771年)翁山縣廢,屬鄮縣。五代·吳越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升明州為望海軍,改鄮縣為鄞縣。原翁山地域析出複翁山縣,隸於望海軍。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廢翁山入鄞縣。端拱二年(989年)置巡檢司。熙寧六年(1073年)七月,應原鄞縣令王安石奏,析鄞縣之富都、安期、蓬萊三鄉,建縣治,名昌國。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因“海道險要”和“戶口倍萬”,升縣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昌國州為縣。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昌國守禦千戶所。至十七年置昌國衛。洪武二十年(1387年)六月,廢昌國縣,置昌國鄉。徙昌國衛於象山縣南天門山。舟山置中中、中左兩千戶所,隸昌國衛,二十五年(1392年)改隸定海衛。


    舟山群島風光秀麗,氣候宜人。這裏秀岩嶙峋,奇石林立,異礁遍布,有海天佛國普陀山、海上雁蕩朱家尖、海上蓬萊岱山等。東海觀音山峰巒疊翠,山上山下美景相連,人稱東海第二佛教名山。島上奇岩異洞處處,山峰終年雲霧籠罩。枸記山島巨石聳立,摩崖石刻處處可見。黃龍島上有兩塊奇石,如同兩塊元寶落在山崖。大洋山島溪流穿洞而過,水聲潺潺,美麗的景點數不勝數。劉鍾不由得一次次為祖國的壯美山河所折服和驚歎。


    然而,這裏經常會因為溫差太大出現整片整片的迷霧,而且還是經常倭寇活躍的重要區域。


    這日,海上又泛起了連天的濃霧。實在無法繼續航行船老大隻能安排船隊放慢速度,以最慢的速度慢慢在迷霧中步步為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浴血大鵬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色彩東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色彩東縱並收藏浴血大鵬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