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袁紹的苦惱,大膽曹操
大明暴君,誰擋朕變法,誰就得死 作者:喜歡柚子的小胖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在逆境當中,才能夠體現出自己的英明神武。
而在順境當中,他就會顯得有些膨脹。
因為,他現如今,還沒有奪取整個北方。
如今的袁紹,實力還有待提高,還沒有到之後,那囂張跋扈的時候。
他內心非常清楚,自己現如今,應該怎麽去做。
應該怎麽去讓自己變強,因為,他現如今,還沒有成為天下第一諸侯。
如果,他現如今,就成為了天下第一諸侯,那麽,他自然也會在想,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
到那時候,他自然也就會飄了。
就和曹操一樣,曹操在後麵統一北方之後,他也開始飄了,覺得自己天下無敵,誰的意見都聽不進去。
而袁紹就是如此,他在逆境當中非常強大,他在逆境當中,自然也能夠披荊斬棘,創下一番偉業。
這也是為何,他能夠在之前,奪取冀州、幽州、並州、青州等地最主要的原因。
天下十三州,他得其四,勢力已經成長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
當時的袁紹,可以說是天下最強的諸侯,誰也沒有想到,他居然會敗給曹操。
當然,他就算戰敗了,依然沒有輸。
因為,他還可以卷土重來,他損耗了這一些兵力,對於袁紹來說,微乎其微。
他根本就不在乎這些,他就算失敗了,他迴去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就能夠卷土重來。
可誰曾想到,袁紹他自己所在的領土,開始出現了叛軍,他就直接率軍平叛。
最後,將所有的叛軍全都平定之後,終究還是熬不過天命,自己就死了。
而現在,袁紹有一個強大的敵人,那就是賈詡。
正因為,有了這一個強大的敵人,他非常想要將賈詡擊敗。
所以,現如今,的袁紹還算得上是英明神武,沒有到後世那種囂張跋扈,誰都看不起的那種程度。
不過,也沒多說什麽,他看向了沮授,也想聽聽他的意見。
“主公,微臣以為,也應該如此。”
“如若說,主公不準備爭霸天下,那這樣倒也無妨。”
“如果,主公隻想要做一個權臣,那麽,可以派遣大軍前往解救陛下。”
“到時候,還能夠有機會收容納數十萬西涼鐵騎,隻有收攏了這數十萬西涼鐵騎。”
“那麽,主公就能夠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不至於說,要讓主公去謀權篡位。”
“隻需要主公做一個權臣,就足夠了。”
“主公如果,真的想要做一個權臣,完全可以派遣大軍前往支援陛下。”
“如若,主公收服了那數十萬西涼鐵騎,這對於主公而言,確實會有損威望。”
“但是,這一些士卒,確實也提升了主公的強大力量。”
“主公的力量越強大,那麽,想要在之後,奪取天下也就更加的簡單。”
“但是,名聲對於主公,自然不會太好。”
“到時候,天下所有人都會覺得,主公是叛逆之臣。”
“就如同當年的王莽一樣,王莽當年就是篡奪皇位。”
“所以,最終,才落得慘敗的下場,雖說,他當了十數年的皇帝,可是,最終,還是慘敗被殺。”
“因此,現如今,主公最好,還是不要去解救陛下。”
“一旦,主公去解救陛下,對於主公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反而,還會限製主公發展。”
“雖說,那數十萬西涼鐵騎,確實非常的令人羨慕,也讓人渴望,可是,有得必有失。”
“主公得到了強大的力量的同時,也失去了所有百姓對主公的信任。”
“也導致了,天下所有百姓都不再信服主公。”
“這對於主公來說,其實是不利的。”
“但是,如若主公一定要這麽做,也並非不可以。”
“主公到時候,還是有能力能夠奪取天下統一天下的。”
“隻不過,對於主公的名聲而言,會有所損傷。”
“孰輕孰重,還需要主公自行思量。”
“如若說,主公還是堅決要帶兵前往,協助陛下。”
“那麽,也並非不可以。”
“最後,到底應該如何,就看主公自己的了。”
“微臣等人,也僅僅能夠提供意見,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主公的手中。”
“主公如若想要協助陛下,自然也無不可。”
“到時候,以絕對的實力,統一天下,也不是不行。”
沮授眉頭緊鎖,看見袁紹看向自己,拱手道。
他說的話,其實也算是模棱兩可。
他最終,的意思,就是這一切都要看袁紹自己的意思。
兩種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是,卻不能夠一概而論。
他也知道,如若袁紹前往去解救漢獻帝,有好處,不前往解救漢獻帝,也有好處。
這兩種好處,是不一樣的。
他也是想要告訴麵前的袁紹,如若袁紹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自然也會自己作出選擇。
而不需要他幫助袁紹做出選擇,他內心自然也非常希望,袁紹能夠做出自己最正確的選擇。
他也希望,袁紹不前往洛陽,但是,他也不想要得罪其他人。
他也知道, 袁紹身邊的這一些謀士,分為了很多的勢力。
這一些人,一個個早就已經開始選擇自己以後所效忠的對象。
他們分成一個又一個陣營,這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所以,他決定兩方都不得罪。
他隻是,將所有的利弊全都說清楚了。
至於,怎麽選擇,就看袁紹自己的了。
袁紹如果想要前往解救漢獻帝,也並無不可。
隻要到時候,能夠收服那數十萬西涼鐵騎即可。
到那時候,袁紹也能夠依靠絕對的力量,依靠自己手中強大的力量,去統一天下。
當然,他也相信,袁紹在他們的幫助之下,治理好冀州、幽州等地,還是輕而易舉就能夠做到的。
因為,這一些百姓,幾乎已經全都臣服在袁紹的腳下。
所以,他們非常清楚,袁紹如果能夠統一天下。
那麽,對於他們這些百姓,自然也是有好處的。
而且,他們生活在袁紹的統治之下,袁紹確實帶給他們幸福感。
他們生活在袁紹的統治之下,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因為,他們原先,確實也有想過要背井離鄉,甚至,他們都還想過,到那時候,自己等人很有可能會活活餓死。
可是,在袁紹的統治之下,他們前所未有的幸福。
因為,他們吃得飽,穿的暖。
對於他們這些尋常百姓來說,吃飽穿暖就是他們內心最大的奢望。
他們要求並不多,他們的要求,就是能夠讓自己吃飽穿暖,能夠讓他們生活在一個相對安穩的棲息之地生活,也就足夠了。
他們的要求,沒有這麽多,他們都僅僅隻是一些普通的百姓。
他們這些百姓,要的就是安穩度日,隻要能夠有一口飯吃,那麽,他們絕對不可能會去造反。
隻要有一口飯吃,他們絕對會乖乖聽話。
而且,袁紹能夠給他們一口飯吃,能夠帶給他們相對的安穩。
他們內心自然對袁紹感恩戴德,他們也知道,隻要有袁紹在。
那他們就能夠一直幸福下去,如今,他們確實也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舒暢,前所未有的幸福。
如今的他們,不需要在顛沛流離。
他們都在冀州,待在袁紹的身邊,確實也得到了不少的好處。
如果,他們生活在其他的地方,很有可能連好日子都過不下去。
所以,他們知道,自己等人應該對袁紹感恩戴德。
隻要袁紹能夠對他們好,他們自然也願意跟隨在袁紹的身邊。
隻要跟隨在袁紹的身邊,他們就能夠過上好日子。
所以,在整個冀州,袁紹的威望還是很大的。
袁紹在其他尋常百姓的身邊,確實也沒有什麽架子。
並且,還願意讓冀州所有的百姓吃飽穿暖,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天下所有的百姓要的,僅僅隻是能夠有一個安穩的家,能夠吃飽穿暖,這也就足夠了。
誰讓他們吃飽穿暖,誰就是他們的明君,誰就是他們的君王,他們願意效忠這樣的君王,他們願意為這樣的君王,出生入死。
而袁紹恰恰就是這樣一個人,袁紹他就是一個仁義之君。
對於尋常百姓,他還是非常不錯的。
這也是為何,之後,袁紹死了之後,整個冀州所有的百姓,所有他統治下的百姓,都為他披麻戴孝。
所有的百姓,都是痛哭流涕,就是因為,袁紹死了之後,也許,他們再也沒有好日子可過。
他們內心自然不想要袁紹死,可是,這一切僅僅隻是他們的幻想罷了。
他們就算不想要袁紹死,可是,袁紹已經死了,他們又能怎麽辦呢?
他們隻能夠哭泣,老天不公。
如若,讓袁紹一直存活下去,那麽,他們這一些尋常百姓才有活路,否則的話,其他的地方都在戰亂不斷。
如果袁紹死了,他們又會經曆所有的戰亂,到時他們經曆的痛苦很可能也會隨之而來。
他們內心不想要經曆痛苦,他們內心自然想要過上安穩的好日子。
隻要他們能夠過上安穩的好日子,他們做什麽都行。
可是,隨著袁紹身死道消,他們再也沒有辦法看見希望。
再也沒有任何辦法,能夠過上好日子。
沒過多久,袁紹的兒子,都開始各自為政互相攻伐。
這才讓曹操趁虛而入,曹操前往攻打袁紹原先的四個州,都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可是,如若袁紹幾個兒子都能夠精誠合作,那麽,袁紹原本所剩下的四個州,都不可能會被曹操奪走。
曹操連打這四個州,並且,還是袁紹幾個子嗣各自為政的情況下,都花費了這麽多的時間,才將整個北方收複。
由此可見,袁紹確實是將整個北方打造成鐵桶一塊。
隻可惜的是,他沒有確定好繼承人。
要是,他早早確定好繼承人,並且,當眾宣布,也不至於會變成這副模樣。
曹操很可能,就真的沒有任何辦法能夠一統北方了。
而袁紹的兒子,還有可能在繼承自己父親的一切後,統一天下。
畢竟,袁紹確實給他幾個兒子留下了不菲的家資。
所以,現如今,他自然也不希望袁紹會戰敗。
袁紹他確實頗有威望,而且,袁紹自己統治之下的這一些百姓,也確實對袁紹感恩戴德。
如若說,袁紹能夠一統天下,確實是眾望所歸。
雖說,袁紹此人確實有許多的缺點,但是,他的缺點,也僅僅隻是對自己的臣子罷了。
對於他手底下的這一些百姓,袁紹還是能夠給予他們幸福快樂的生活,能夠讓他們平安度日。
而且,也能夠讓他們不至於挨凍受餓。
這便是一個明君的表現,一個明君要做好的,就是要管理好自己手底下官員。
讓他們能夠,給所有的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才是一個明君該做的。
但是,他也不想要得罪的一些人。
畢竟,他也知道,袁紹身邊這一些人早就分成不同的派係。
他們都想要爭奪功勳,他們想要讓袁紹用他們的策略。
隻有袁紹用他們的策略,而且,還成功了,那麽,他們才能夠真正得到袁紹的賞識。
他們才能夠真正得到袁紹的認可,等到那時,他們自然也就能夠擁有更高的地位。
這便是,他們謀士之間的爭奪。
而他們要做的,就是要讓自己的君主不斷的采納自己的計策。
這樣,就算得上是君主對自己言聽計從了。
而且,自己每一次出謀劃策,都能夠給袁紹帶來好處。
那麽,袁紹自然也會願意給足他們權利。
因此,袁紹身邊早就已經擁有了各個勢力,他們都想要爭權奪利,他們開始扶持一個又一個袁紹的兒子。
當然,現如今,袁紹的兒子年紀並不算太大。
所以,還在暗中觀察當中,但他們早就已經開始思考,自己應該親近哪一個王子了。
如今,他們已經出謀,那他自然也不能夠剝掉他們所有人的意識。
他也明確的告訴了袁紹,讓袁紹能夠明白,他不管選哪一條,都可能會成功。
但是,就是成功的方式和速度不一樣。
並且,最後世人對袁紹的評價,也是不一樣的。
就看袁紹自己怎麽去選擇了,確實這兩條計策都可以使用。
隻不過,到底應該選哪一個,不應該由他們這些臣子做主,而應該由袁紹自己做主。
袁紹如果覺得,能夠使用這樣的計策,那麽,就使用這樣的計策。
如果,袁紹不想要使用這樣的計策,那麽,就不要使用。
他也說了,最終,的選擇權在袁紹的手中。
袁紹想要做什麽,就做什麽,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隻要袁紹去做了,那麽,就一定是對的。
反正,不管走哪一條路線,袁紹成功是必然的。
這樣的自信,他還是有的。
他相信,當今天下恐怕能夠成功奪取天下的,也許隻有賈詡、袁紹等人。
其他人,恐怕還真未必有這樣的能力。
他們隻要這一次擊敗了賈詡,那麽,就能夠奪取整個並州。
到時擁兵百萬,天下何人能擋住袁紹的進攻?
所以,現如今,不管袁紹是否擊敗了賈詡,或者擊敗了李傕和郭汜。
隻要他們選擇任意一條路,成功都是有幾率的。
而且,幾率還不小。
“這沮授,這話說了,和沒說,有什麽區別?”
“你倒好,真是兩邊都不得罪啊?”
袁紹眉頭緊鎖,他平常選擇別人的政策,都是這裏抽取一點意見,那邊抽取一點意見。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想要做到一個平衡。
他手底下可全都是世家大族,他內心非常的清楚,自己如果單單用許攸的意見。
那麽,許攸就會在自己手中,一家獨大。
要是,自己隻聽從郭圖的意見,那麽,郭圖的身份地位,也會水漲船高,位極人臣。
所以,他既然,要做到製衡,自然也不能夠偏聽偏信。
所以,他從這裏吸取一點意見,從那裏吸取一點意見,兩者相互結合在一起。
雖然,他所做的策略,其實都沒有任何錯誤。
隻要沒有叛徒,隻要能夠繼續堅持下去,那麽,終究還是能夠勝利的。
所以,他不會偏聽偏信,就是為了能夠製衡自己手底下的人,不至於讓自己手底下的人,一天到晚為了爭論不斷的煩自己。
也不需要,讓他們為了權力爭權奪利,反正自己一個人那裏抽取一點意見。
自己做到了一個平衡,他們自然也就不可能會在鬥得不可開交。
而且,從小學習帝王之道的袁紹,自然非常清楚,自己必須得讓自己手底下的這些人,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
如若,自己讓這一個平衡打破了,那麽,對於自己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自己打破了這一個平衡,隻會讓自己頭痛不已。
自己必須得讓任何人,都有一個牽製的對手。
所以,他其實非常清楚自己手底下這一些人,已經分成了一個又一個派係。
但是,他卻並沒有這麽在意。
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任何好在意的。
他們想要說什麽,想要做什麽,全都是為了自己。
當然,也是為了他們的權利。
袁紹自然非常清楚,他們的權力越大,自己的權利自然也就越大。
他們的實力越強,自己的實力自然也就越強。
自己的實力和他們的實力強弱,是相輔相成的。
自己的實力,如果能夠變強,那麽,他們的實力,自然也能夠變強。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在乎這一些。
因此,袁紹讓自己手底下這一些人互相爭鬥,也是一種製衡的手段。
如若,自己讓一家獨大,那麽,就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就會危及到自己的地位。
這一點,袁紹還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為什麽要這麽做,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
別人都以為,他剛愎自用,都以為,他不管聽從誰的意見,都能夠獲得勝利,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其實袁紹他不管聽取誰的意見,不管抽取了誰意見當中的一點,依然還是能夠獲得勝利。
就拿官渡之戰來說,官渡之戰為什麽袁紹會失敗。
其實,袁紹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許攸的手中。
因為,許攸背叛了袁紹他,投靠了曹操。
因此,才會有了最後官渡之戰,袁紹戰敗的事情出現。
這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在許攸的身上。
如若,沒有曹操得到了許攸的提醒,直接偷襲了袁紹的糧倉。
那麽,曹操最終,再怎麽樣,也是一個輸字。
因為,他根本就撐不住,也拖不起。
但是,袁紹不同,袁紹他可以源源不斷的抽調兵力,源源不斷的運送糧草。
隻要自己手底下這一些糧草,能夠繼續堅持下去,然後,後麵會有源源不斷的糧草運輸過來。
但是,曹操當時可是連糧草都拿不出來了,當時的曹操,為什麽能夠沒有餓死。
就是因為,已經開始在吃肉脯了。
這也就意味著,曹操根本就沒有了糧草,他都已經開始拿這一些屍體做文章。
隻要當時許攸沒有背叛袁紹,那麽,再怎麽樣,袁紹都不會輸。
他所有的策略隻偏聽一點,將其融合在一起,那麽,依然能夠戰勝曹操。
可誰曾想到,自己手底下出現了一個叛徒,這也是他千算萬算,也沒有想到的。
許攸家人犯了事被抓了起來,最終,導致許攸直接叛變,這確實是讓袁紹直接由盛轉衰的主要事件。
否則的話,他也不可能會經曆那一場失敗。
所以,現在袁紹也是一樣,他自然不希望聽從任何一個人的安排。
他也是想要聽從這一些人的意見,然後取其糟粕,尤其精華。
當然,其實就是,雙方的計策,都要用。
除非說,他確實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名望,也非常在乎自己的地位,有一個人的計策,恰好能用。
而沮授現如今,說的話,直接就讓袁紹無語了。
他自然能夠看得出來,麵前的沮授,其實說的這些話,就是想要告訴自己,讓他自己作出選擇。
這兩個計策,其實都可以,都沒有太大的出入。
現如今,就看袁紹自己的選擇了,其實他也知道,沮授說的沒錯。
沮授說的,就是要讓自己來思考,到底應該怎麽做出選擇。
其實,兩條計策都是可行的,就要看袁紹自己最終,的意見是什麽了。
他也無法幫助袁紹,做出選擇。
這讓袁紹有些苦惱,一時之間,下不了決定。
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說什麽才好,現如今,他內心也開始有些糾結起來。
不知道,自己接下來到底應該怎麽做出選擇。
他心中自然是想要名利雙收,但是,現如今,隻能夠給他選擇。
一個是名,一個是利。
他到底是選擇名,還是選擇利呢?
他如果選擇了利,那麽,就能夠有機會奪得數十萬西涼鐵騎。
如果,他選擇了名,那麽,他自然也就沒必要去解救漢獻帝了。
因為,他解救漢獻帝,就是變相承認了漢獻帝。
到時,他們可就真正成為了漢獻帝的臣子了。
這就導致了,他的名望也會有所下降。
畢竟,漢獻帝的名望提升了,他們作為漢獻帝的臣子,名望自然也會有所下降。
隨後袁紹直接將目光看向了田豐,此時的田豐緊閉著雙眼,沉默不語。
這也是他第1次見到,畢竟,如果說,是以前的田豐,恐怕早就已經開始向自己提出意見了,為什麽現在的田豐卻閉著雙眼一聲不吭呢?
“咳咳咳......!”
“元皓先生,你覺得呢?”
看見田豐緊閉雙眼,袁紹無可奈何,輕聲咳嗽了幾聲,直接開口提問道。
他也想要聽聽更多人的意見,他也知道田豐能力自然是非凡。
所以,也想要聽聽田豐的意思。
如今的袁紹,也算得上是英明神武,對於田豐的意見他還是能夠聽從的。
“啟稟主公,微臣以為,兩者,皆不可取。”
田豐睜開雙眼,看向麵前的袁紹,拱手一拜道。
如果不是袁紹問他,他這一次,其實不想迴答。
因為,他知道,其實袁紹不管走哪一條,確實都能夠得到好處。
但是,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條。
可是,這一條,他也在思考,是否有這個必要說出口,又是否是真的會發生。
畢竟,一旦,這件事情說出口了,可就無法挽迴了。
他內心也在糾結,他也知道,該不該說。
如若自己說出這樣的事情,恐怕袁紹根本就不可能會答應。
所以,他也就索性不說話了。
可現如今,袁紹既然,問起來了,那他又不得不說。
因為,他原本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說話直來直往,從來也不拐彎抹角。
當然,如果他不想要說話,他自然也就不會去爭辯這件事情,到底是可,行或者是不可行的。
“元皓先生,有什麽意見?”
“但說無妨。”
袁紹點了點頭,每一次,田豐都不會讓自己失望,每一次,都會提出不同的意見。
他自然也知道,田豐確實是一個有才華之人。
他確實非常有能力,而且,每一次,都能夠切中要點。
好幾次,確實自己沒有聽從田豐的話,遭受到了很大的失敗。
所以,他對田豐,自然是越來越相信。
而且,田豐每一次,所想的,都和別人不太一樣。
別人想的是這樣,他想的卻是另外一種思路,根本就不是和其他模式想的一樣。
因為,袁紹現如今,知道了麵前的田豐,他想要的就是讓袁紹的勢力變強,而不是讓他自己變強。
但是,袁紹身邊的其他的謀士,他們做的事情就是,要讓自己變強的同時,也能夠給袁紹帶來一些好處。
畢竟,這一些都是世家大族當中的子弟,田豐為的是主公,這一些謀士,更多的是為了自己。
這一點,袁紹還是能夠看明白的。
而聽見田豐的話後,所有人都看向了田豐,他們也想要看看,麵前的田豐,到底有什麽高論,洗耳恭聽。
“啟稟主公,主公認為,如果說,曹操一個人,他能夠率領自己手底下的大軍擊敗李傕和郭汜等人嗎?”
田豐看向袁紹,拱手詢問道。
他沒有直接說出口,他隻是提問麵前的袁紹,拋出了一個問題。
“曹阿瞞?”
“一般來說,曹阿瞞現如今,大概總共兵力二十萬左右,但是,他還需要守護整個兗州。”
“這麽算算起來,能夠調動的兵馬,應該在八萬左右。”
“而且,如今我們能夠知道,李傕和郭汜身邊大概擁有40萬大軍不到一點。”
“但是,也有三十幾萬大軍,三十幾萬對戰曹操八萬大軍,那曹操自然沒有太多的獲勝把握。”
“就算加上現如今,這小皇帝身邊的士卒,最多也就隻有十幾萬大軍。”
“這十幾萬大軍,想要戰勝李傕和郭汜身邊那三十幾萬大軍,還真是有些困難。”
“畢竟,李傕和郭汜身邊可全都是西涼鐵騎,這一些西涼鐵騎的戰鬥力極為強悍,以一敵百,自然是不可能。”
“但是,以一敵二,敵三,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也就意味著,李傕和郭汜身邊的這一些士卒,全都是擁有極為強大的實力。”
“那麽,就算李傕和郭汜身邊這一些士卒,隻有二十萬,曹操也未必能夠戰勝的了李傕和郭汜等人。”
“所以,孤才會覺得,曹操還真是癡傻之人。”
“為了忠心大漢王朝,為了大漢王朝付出這麽多。”
“現如今,更是想要斷送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二十萬大軍。”
袁紹眉頭緊鎖,低下頭開始陷入沉思。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麵前的田豐居然會問出這樣的話。
但是,麵前的田豐居然都問出這樣的話了,那麽,自己自然也得思考思考了。
他自然也知道,如果曹操真的將自己所有的大軍派遣出去,恐怕,也未必能將這李傕和郭汜等人擊敗。
雖然,李傕和郭汜等人,確實並沒有非常強大的實力。
可是,李傕和郭汜二人的兵力擺在這裏,就算是在愚蠢的將領,帶領著三四十萬西涼鐵騎,都能夠戰勝曹操八萬大軍。
畢竟,曹操的大軍當中,最多隻有3萬鐵騎。
這3萬鐵騎和三十幾萬鐵騎,如何能夠有資格相提並論?
“既然,主公都已經想到了,那麽,曹操為什麽沒有想到呢?”
“他難道不知道,自己這八萬大軍,一旦,率領前往洛陽,很可能會全軍覆沒嗎?”
“而且,曹操就這麽篤定,天下所有的諸侯,都會幫助他一起,對抗李傕和郭汜的人嗎?”
“這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曹操並不愚蠢,為什麽曹操現在卻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呢?”
“曹操如果說,真的覺得為了大漢王朝,願意付出一切,那麽,倒也無妨。”
“可是,曹操真的是這樣的人嗎?”
“如果曹操真的這麽做了,最終,他會付出怎樣的代價呢?”
“這一點,主公應該也非常的明白。”
“既然,曹操都已經知道,自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還要這麽做,那除非他真的已經愚蠢到了極致。”
“所以,主公現如今,應該也能夠明白,曹操不可能這麽做。”
“所以,曹操肯定另有所圖。”
“但是,曹操所圖的,又是什麽呢?”
“這一點,主公有沒有想過?”
“曹操如果,真的沒有想過,要去解救陛下,那麽,他內心最想要的是什麽,也就唿之欲出了吧?”
田豐看向麵前的袁紹,拱手一拜道,緩緩道來。
如今的田豐,他也知道,曹操確實是一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也知道,曹操頗有能力,又怎麽可能會看不透這一點,呢?
既然,曹操是亂世之奸雄,如今就是在亂世,如此英雄人物,又怎麽可能會願意為了漢獻帝付出一切呢?
甚至,為了漢獻帝,讓自己身處於危險之中,難道,曹操就真的這麽想要去斷送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嗎?
很顯然,曹操根本就不可能這麽做。
既然,曹操不可能這麽做,那麽,想法一旦,有了,答案豈不是唿之欲出了嗎?
“嗯?”
“元皓先生,你的意思是?曹操這是在誆騙天下人?”
“如若說,曹操這是在誆騙天下人,那麽,他的目的是什麽呢?”
“他如果想要讓天下所有的諸侯,都集合兵力去對抗李傕和郭汜二人,確實他也未必有這個能力。”
“畢竟,他並不是孤。”
“他可沒有這般號召力,那麽,到底是什麽樣的理由,讓他去選擇,框騙天下人呢?”
“如果,所有人都被他誆騙了,並且,沒有派遣出大軍前往幫助他。”
“那麽,其他的人,是否就會放鬆警惕?”
“放鬆警惕,那曹操又有何用呢?”
“他難道不是想要攻打李傕和郭汜等人,那他不是打李傕和郭汜等人,又如何提升自己的實力呢?”
“他的北邊有孤,西邊有公路,南邊有孫堅,西邊有陶謙。”
“陶謙?不對?陶謙?”
“徐州?”
“曹操是要攻打徐州?”
“這?這怎麽可能?”
“曹阿瞞,何時有這般魄力了?”
“瞞天過海,聲東擊西?”
“曹操,安敢如此?”
聽見田豐的話後,袁紹陷入了沉思,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麽曹操會願意去誆騙天下所有人。
還要告訴所有人,他要去幫助漢獻帝對抗李傕和郭汜等人呢?
他為什麽要這麽做?為什麽要欺騙天下所有人,這讓他內心有些疑惑。
隨後袁紹也開始進行分析,他知道,曹操如果不去進攻李傕和郭汜等人。
那麽,為什麽要聚集自己手底下這一些兵呢?
這些兵將聚集起來,到底是想要攻打誰呢?
南邊有孫堅,孫堅擁有長江天險,如果,曹操想要去攻打孫堅,肯定是不現實的。
既然,不是南邊,那麽,西邊呢?
西邊的話,是袁術,袁術的實力和袁紹實力其實相差無幾。
那麽,曹操的兵力肯定是不及袁術的。
那為什麽,曹操又會去攻打袁術呢?
這很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既然,如此,曹操就隻有另外兩個人可以選擇。
其一,就是自己,因為,自己現如今,已經被公孫瓚,還有賈詡聯合在一起進攻。
要是曹操從背後進攻,自己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他想了想,自己的實力比起曹操而言,還是強大太多。
曹操應該也不可能會對自己發動進攻,那麽,接下來就隻有一個人的,那便是陶謙。
一想到陶謙,袁紹恍然大悟。
原來,曹操他集合兵力,並不是想要進攻李傕和郭汜,也不是要進攻孫堅。
更不是要攻擊袁術和自己,那麽,唯一能夠選擇的,就隻有陶謙了。
陶謙一個人,固守徐州,而徐州更是一片平原。
徐州乃四戰之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那麽,曹操不對他們這幾個人動手,唯一可以動手的人,就隻剩下了陶謙。
因為,隻有陶謙的兵力,其實是和曹操相差無幾的。
甚至,比曹操還要弱上一些。
因為,曹操的戰鬥力,自然不是陶謙能夠媲美的。
陶謙根本就不可能是曹操的對手,這一點,袁紹內心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可是,如今曹操不進攻李傕和郭汜等人,那麽,唯一能夠做到攻下的地方,就是徐州。
這讓袁紹感覺到有些難以置信,他怎麽也沒想到,原來曹操居然玩的是一手聲東擊西之計。
一想到這裏,袁紹大驚失色,他原本以為,曹操根本就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
曹操根本就沒有任何能力和自己對抗,可現如今,他發現,自己如若不是被田豐所提醒,那麽,自己早就已經被曹操糊弄過去了。
曹操居然不是想要去對抗李傕和郭汜,不是去保護漢獻帝的,而是要去奪取徐州。
一旦,曹操奪取了徐州,他自然能夠想象到,曹操到底會變得有多麽強大。
到時候,曹操奪取了徐州,那麽,曹操就能夠擁有和自己匹敵的力量。
等到那時候,自己想要對抗曹操,都得掂量掂量,自己會不會被賈詡趁虛而入。
如果,曹操奪取了徐州,那麽,曹操也能夠有能力,成為天下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到時候,曹操擁兵四五十萬,還是輕輕鬆鬆就能夠做到的。
而且,徐州那也是產糧大州。
所以,隻要曹操得到了徐州,就擁有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糧草。
到那時,曹操拉起四五十萬大軍,可是輕輕鬆鬆就能夠做到的。
要在之後,自己再被賈詡,拖住曹操還要進犯青州。
甚至,揚州等地,那麽,自己難道還真的能夠對抗得了曹操嗎?
這讓他內心感覺到心驚的同時,也感覺到了無比的憤怒,猛然站起身來,瞳孔內縮,內心始終是不敢相信,曹操居然會擁有這等魄力。
“什麽?”
“什麽?”
“怎麽可能?”
而在場其他的謀士聽見田豐的話後,整個人都懵了。
他們在場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不可思議,他們一想到這裏,背後發涼。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曹操居然利用了瞞天過海,聲東擊西之計,直接就能夠奪下徐州。
要真讓曹操奪下了徐州,那麽,他們恐怕之後,想要對抗曹操,就沒有這麽簡單了。
這讓他們感覺到十分震驚,也感覺到曹操十分可怕。
如今的曹操,居然能夠擁有這樣的能力,確實讓他們有些難以想象。
原先,他們以為曹操不足為懼,甚至,曹操隻能夠成為袁術袁紹的附屬勢力。
到時候,曹操要麽,就歸附袁術,要麽,就歸附於袁紹,根本就不可能有第2種選擇。
因為,曹操總共隻有二十萬大軍,能夠動用的兵馬,不過八萬。
曹操如果不投靠任意一方,恐怕根本沒有任何能力能夠活下來。
這場戰鬥,並不是說,曹操想要活下去,就能夠活下去的。
曹操他終究名望不夠,而且,實力也不夠。
袁術和袁紹,畢竟,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之人,他們的能力自然也是更加強大。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他們也從來沒有將曹操當做過對手,所以,他們覺得,曹操根本就沒有任何威脅。
就算,曹操能夠奪取兗州,又有何用?
曹操最終,不過僅僅隻有二十萬大軍罷了,袁紹想要覆滅曹操,輕而易舉就能夠做到。
因為,曹操現如今,已經擁兵五六十萬大軍。
隻要,他能夠抵擋住公孫瓚,還能夠抵擋住賈詡的進攻。
那麽,實力還會不斷的增長。
到時候,吞並整個幽州,想要擁兵七八十萬,都是輕而易舉就能夠做到的。
到時候,曹操一個人,又如何能夠對抗的了袁紹呢?
所以,曹操根本就不足為懼,可現如今,他們想到了此處,內心感覺到十分震驚。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曹操居然有這樣的魄力。
如果說,曹操真的這麽做了,那曹操之後,也會擁兵四五十萬。
到那時,曹操可就尾大不掉了。
他們想要戰勝曹操,就沒有這麽多的機會,也沒有這麽多的希望。
他們原先確實也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曹操居然敢這麽做。
要知道,曹操要是這麽做的,不僅僅對自己的名望有很大的影響。
而且,還會讓他徹底失信於人,天下所有人都會看不起曹操,但是,曹操卻真的敢這麽做。
這讓他們確實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他們原先一直以為,曹操終究隻是一個宦官之後,他能夠有什麽本事?
他們其實,原先都有些看不起曹操。
可誰曾想到,現如今,曹操居然玩了這麽一手瞞天過海之計。
這確實讓他們難以想象,如果,這件事情真的實施成功。
那麽,曹操很有可能,真的能夠拿下徐州。
一旦,徐州和兗州都掌控在了曹操的手中,那麽,可想而知,到底會有多麽恐怖。
曹操到時候,實力肯定會變得更加強大。
等到那時,曹操的兵力一定會達到數十萬之巨。
到時,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隨便打敗曹操。
曹操擁兵數十萬,並且,兵精糧足,到時候,何人能夠說,一定能夠打敗曹操呢?
這一點,他們內心確實有些難以想象,不過,現如今,既然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
他們確實也是暗自惱怒,他們沒想到,曹操居然有這樣的打算。
如果說,曹操真的有這樣的打算,那他們還派什麽兵,前往救什麽人?
還幫助什麽漢獻帝?漢獻帝算什麽東西,他們根本就不想要去幫助漢獻帝。
他們要的,僅僅隻是奪取李傕和郭汜手中的數十萬西涼鐵騎罷了。
如果說,如今曹操都想要奪取徐州,那麽,對於他們冀州來說,也是有著極大的威脅。
畢竟,曹操一旦,擁有了兩州之地,他的兵馬還有他的糧草,就不再缺失。
等到那時候,曹操可就不是那麽,簡簡單單就能夠擊敗的了。
這一點,他們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現如今,他們也在內心之中,不斷的思考,這件事情到底有幾分成功率。
之後,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們又該怎麽去辦?
畢竟,待會兒袁紹肯定也會問他們,他們到底應該怎麽去做,才能夠對抗得了這樣的局麵。
總不能夠曹操做出這樣的事情,他們還一點對策都沒有吧?
所以,他們內心也在不斷的思考,不知道,到底該怎麽辦才好。
這也算是時間緊,任務重,他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想到最好的辦法才行。
他們現如今,既然已經知道了曹操的想法,那麽,他們自然也非常希望能夠幫助袁紹想到更好的辦法。
隻要袁紹用了他們的計策,那麽,袁紹之後,就會更重視他們,他們的地位自然也就越來越高,這一點,是必然的。
所以,他們內心自然也非常希望,能夠想到更好的計策,一個個低下頭陷入了沉思。
“元皓先生,如若說,曹操真的這麽做了,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麽去做,才能夠預防?”
“或者,怎樣才能夠限製曹操發展壯大?”
“如今,孤應該怎麽去做才能夠是最好的結果?”
“如今,孤想要增強自己的實力。
但是,現如今,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情況出現,那麽,之後,又應該怎麽辦才好?”
袁紹眉頭緊鎖,看著麵前的田豐詢問道,他知道,如今既然曹操有這樣的想法。
那麽,他們之後,到底應該用什麽樣的對策,才能夠限製曹操的發展呢?
畢竟,他內心非常清楚,自己的實力。
雖然說,自己的實力現在也有所增強。
但是,自己麵對的是賈詡這樣的龐然大物。
賈詡和自己的實力相差並不多,袁紹想要擊敗賈詡,都不能夠抱著任何僥幸的希望。
所以,他也非常清楚,賈詡和自己幾乎是勢均力敵的存在。
自己如若說,不限製曹操的發展,那麽,自己之後,可能真的會被曹操背刺,也未嚐不可能。
畢竟,誰不想要變得更加強大呢?
曹操難道就不想要變得更加強大嗎?
這很顯然,是不可能的,曹操一定想要變強,如果能夠在自己身上咬下一塊肉,曹操一定會不遺餘力的上前。
而且,自己西麵還有一個賈詡,那麽,自己之後,到底應該怎麽樣,才能夠做大做強。
如今的自己,西麵有賈詡牽製著自己,北麵還有一個公孫瓚,南邊還有一個曹操。
如果再讓曹操強大起來,那麽,自己之後,就沒有任何辦法能夠突出重圍。
一旦,自己對公孫瓚或者曹操動手,很有可能會讓賈詡趁虛而入。
這對自己來說,並沒有任何好處。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知道自己接下來,必須得限製曹操的發展,可是又該如何去限製呢?
他現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麽辦才好。
袁紹內心自然也不希望,曹操發展起來。
因為,一旦,曹操發展起來,那曹操就不是自己的小弟了。
曹操到時候,就能夠擁有和自己對抗的實力,這並非是他所希望見到的。
所以,他內心自然也非常的憤怒。
可誰曾想到,現如今,自己根本就脫不開身。
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麽辦才好。
隻能夠看著麵前的田豐,看看他到底有沒有什麽解決的辦法。
他剛才說,兩個方案都不可取。
那麽,田豐一定能夠有更好的計策。
他也想要看看,這一條計策到底是對還的,是錯的。
這一些計策,到底是否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呢?
如果說,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他自然也願意去實行。
現如今,他也想要知道,到底應該用什麽樣的方法,才能夠讓自己阻止曹操發展。
一旦,曹操發展起來,對於自己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
自己到時候,四麵皆敵,想要突出重圍,都有些困難。
而且,每一個敵人都非常的強大,自己想要打敗他們,都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
公孫瓚的實力雖說,不強,但是,如今的公孫瓚,自己就是想要完完全全的擊敗他,都沒有這麽簡單。
就算自己能夠打敗他,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
最起碼,自己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才能夠擊敗公孫瓚。
更別說,是打敗賈詡了。
到時候,自己發展壯大之時,曹操恐怕早就已經尾大不掉。
等到那時候,自己又如何才能夠奪取天下呢?
“主公現如今,自然也能夠有辦法限製曹操的發展。”
“但是,這樣會讓主公名聲有損。”
“如果說,主公想要限製曹操的發展,第一就是率領大軍,讓所有人都以為,我們響應了曹操的號召,率兵前往洛陽,解救陛下。”
“實則,我軍卻是率軍由魏郡,率軍殺入東郡。”
“曹操不是想要奪取徐州嗎?那麽,主公就直接殺入東郡。”
“他想要奪取徐州,那麽,我軍就奪取兗州。”
“並且,派遣重兵把守邊地,預防賈詡進攻。”
“曹操知道主公進攻兗州,必定迴師防禦。”
“到時候,主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青州。”
“如今,青州才是主公最需要拿下的。”
“一旦,青州拿下了,那麽,就能夠隨時壓製曹操,威脅曹操。”
“並且,還能夠隨時殺入徐州。”
“徐州乃是四戰之地,一片平原,根本無險可守。”
“曹操到時候,如若要殺入徐州,主公可派兵援助,或者,瓜分徐州。”
“如今,絕對不能夠再讓曹操繼續發展下去,如果讓曹操繼續在發展下去,遲早有一天,會成為主公的心腹大患。”
“不管曹操以什麽樣的借口,主公都可以以盟軍盟主的身份,阻止曹操進攻徐州。”
“而且,現如今,曹操根本就不敢對主公有任何反抗。”
“畢竟,主公的實力,暫時還不是他所能夠抵抗的了的。”
“曹操內心就算再怎麽憤怒,也不可能會對主公動手。”
“如今,曹操他想要奪取徐州,那麽,他爭霸天下之意,就非常的明顯。”
“由此可見,曹操根本就不可能會僅限於跟隨在主公的身邊。”
“現如今,曹操雖說,暫時對主公俯首稱臣。”
“可是,曹操遲早有一天會反客為主。”
“因此,主公不得不防。”
“如今的主公,必須得先將曹操解決掉才行,必須得製止曹操的發展,才能夠讓主公之後,收取兗州更加的順利。”
“如今,曹操放在兗州,隻是為了能夠讓其抵擋楚王罷了。”
“如果,現在讓曹操就這麽覆滅,肯定是不現實的。”
“也是對於主公,沒有任何好處的。”
“但是,絕對不能夠讓曹操一而再,再而三的增長實力。”
“如今的曹操,他已經擁有了兗州,如今他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力量。”
“雖說,他並沒有主公這般強大的力量,可是,主公要是不限製曹操的發展。”
“遲早有一天,曹操會對主公造成極大的傷害,所以,主公絕對不能夠在任其成長。”
“一旦,主公任其成長下去,那麽,曹操對於主公的危害會越來越大。”
“所以,主公絕對不能夠繼續再讓曹操成長下去。”
“如今的曹操實力,如此之強,再讓他強大下去,如果讓他得到了徐州,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甚至,能夠直接單獨對抗主公,也未嚐不可能。”
“因此,現如今,曹操絕對不能夠讓其再發展下去。”
“一旦,曹操發展下去,對於主公來說,自然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主公現如今,前有狼,後有虎。”
“要是在讓曹操繼續發展下去,那麽,曹操和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的話。”
“主公就成了甕中之鱉,絕對不能夠讓其發展下去。”
“一旦,讓其發展下去,主公可就沒有任何機會,能夠突出重圍了。”
“畢竟,賈詡都已經和主公勢均力敵。”
“之後,還有公孫瓚,他們二人要是聯合在一起。”
“那麽,對於主公來說,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現如今,他們雖然並沒有傾巢出動。”
“但是,主公也已經感受到了危機,要是賈詡傾巢出動,直接覆滅我冀州,也未嚐不可能。”
“因此,如今的曹操絕對不能夠讓其在成長下去。”
“要是,讓曹操這樣成長下去,那對於主公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到時候,曹操一旦,和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瓜分冀州也並非沒有這種可能。”
“而且,微臣也聽說,曹操他可是和賈詡的侄子走得非常近。”
“賈詡的侄子,也就是朱標。”
“曹操和賈詡侄子的關係走得很近,也沒準,他們二人還是聯合在一起。”
“等到那時候,主公又該當如何呢?”
“因此,現如今,主公實在是太危險了。”
“周圍的所有勢力,全都是主公的敵對勢力。”
“主公要是不能夠突出重圍,接下來恐怕就真的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了。”
“想要統一天下,都極為困難,因此,現如今,主公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繼續發展下去。”
“並且,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青州。”
“絕對不能夠再讓青州,落到任何人的手中。”
“如今,主公想要突破這一個牢籠,就必須得拿一下青州。”
“青州隻要被主公得到了,那麽,主公就能夠結合青州、冀州和大半個幽州,以此來對抗三大諸侯。”
“到時候,先行將公孫瓚覆滅,也並非不可。”
“而且,曹操這一次,要是進攻徐州,那麽,就會導致得罪了陶謙。”
“而主公幫助陶謙,陶謙自然也會非常的高興。”
“到時候,曹操如果想要對主公動手,陶謙也可以幫助主公。”
“因此現如今,陶謙他留著,還有作用,絕對不能夠讓陶謙覆滅。”
“主公現如今,必須得聯合陶謙,對抗所有的諸侯。”
“畢竟,曹操他到底是和賈詡有什麽樣的關係,我們不得而知。”
“因此,現如今,我們必須得先拉攏陶謙。”
“當然,也不能夠把曹操得罪死了,必須得昭告天下,絕對不能夠允許任何諸侯,互相攻伐。”
“而之所以,主公能夠奪取幽州,自然是因為,幽州牧劉虞自己將幽州送給主公的。”
“而現如今,也不是主公直接侵犯了其他的諸侯。”
“是賈詡、公孫瓚等人聯合起來,進攻主公,並非說是主公自己願意動手的。”
“那麽,天下所有人,自然都非常的清楚,主公身為原先盟軍盟主的身份,可以讓他們停戰。”
“因此,現如今,主公就必須得阻止曹操的發展,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發展壯大。”
“一旦,讓曹操發展壯大,對於主公而言,實在是一件極大的災難。”
田豐看向麵前的袁紹,拱手道。
他內心自然非常清楚,現如今,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繼續發展下去。
一旦,讓曹操繼續發展下去,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極大的危害。
到時,袁紹可就沒有這麽多的機會能夠奪取天下了。
到那時,萬一曹操和賈詡公孫瓚聯合在一起,三大勢力聯手,對袁紹發起圍剿。
到時候,袁紹可就真的沒有任何能力,能夠抵抗的了了。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絕對不能夠讓曹操和公孫瓚,還有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
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發展壯大,曹操要是發展壯大,對於袁紹來,說是極大的災難。
這一點,他內心非常清楚。
所以,不能夠讓曹操這麽做。
一旦,讓曹操這麽做了,對於袁紹之後,統一北方,有極大的阻礙。
雖說,這樣確實會對袁紹有所影響。
但是,為了以後能夠統一北方,統一天下。
不得不怎麽做,現如今,確實不應該得罪曹操。
但是,誰讓曹操現在和賈詡關係走得很近呢?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不管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他們都必須得阻止曹操發展,曹操一旦,發展壯大,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滅頂之災。
這一點,他還是能夠看得明白的。
這樣一來,得罪了曹操,那曹操之後,很有可能會怨恨袁紹,這也沒有任何辦法。
畢竟,袁紹現如今,發展壯大,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一旦,曹操吞並了徐州,那他的實力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而如今袁紹,不過僅僅掌控了冀州和大半個幽州罷了。
所以,現如今,不僅僅要阻止曹操奪取徐州,而且,還要拿下青州。
隻有拿下了青州,結合冀州和大半個幽州,才能夠和這三位諸侯相互抗衡。
否則的話,三位諸侯聯合在一起,要真想要瓜分冀州,那可就糟糕了。
天下大亂的時候,曹操等人,也未必不可能會這麽做。
袁紹到時候,可就真的麻煩了。
所以,他必須得保證袁紹的安全才行,袁紹如今確實非常的危險。
所以,不管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到底是否是自己等人的幻想,他都必須得將這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這一點,是必然的。
絕對不能夠讓任何危險,出現在他們的麵前。
他們必須得將這危險扼殺在搖籃裏,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等人,趁虛而入。
到那時,曹操等人,要聯合在一起瓜分了冀州,可就完了。
一旦聯合在一起,袁紹可就真的是什麽都沒有了。
所以,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自己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等人得逞,一旦,讓曹操擁有了徐州,那曹操的力量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等到那時,曹操就會尾大不掉,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如今他們留著曹操,就是因為,曹操能夠阻擋袁術,直接讓袁術和曹操二人接壤,對於袁紹來說,還是有好處的。
袁紹如果和袁術接壤,那麽,兩兄弟很有可能會直接打起來。
這對於袁紹而言,並沒有任何好處。
所以,袁紹之前,並沒有奪取兗州,就是想要讓曹操來幫助自己抵擋袁術。
雖說,袁術確實能力比不上袁紹。
可是,畢竟,他也是擁有四世三公的身份,手底下能人無數。
而且,兵馬更是十分的強盛,一點也不弱於袁紹。
這一點,袁紹也非常的清楚。
所有人都清楚,所以,袁紹絕對不可能會讓袁術和自己接壤。
如今,隻有等到袁紹發展壯大起來之後,他才會想到要和袁術對戰線。
現在,袁紹最主要的就是統一北方,隻要袁紹自己統一了北方,那麽,天下所有人都將不是他的對手。
他攜帶著大軍,直接南下,天下又有何人能擋?
畢竟,一旦,他統一了北方,手中可就擁有數十萬大軍,甚至,百萬大軍。
等到那時,袁紹攜帶百萬雄師,難道還沒辦法統一天下不成?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袁紹之所以,會這麽做。
就是因為,想要讓曹操去抵擋袁術。
隻要曹操能夠抵擋住袁術,就能夠幫助袁紹爭取更多的時間,統一北方。
而且,袁術也不是傻子,他肯定是柿子挑軟的捏。
知道曹操有很強的能力,自然不可能會直接就對曹操動手。
一定會先拿下豫州、徐州、揚州等地。
“主公萬萬不可信,如今絕對不是對付曹操的最佳時機。”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曹操他想要奪取徐州。”
“那麽,我們直接就率兵前往拿下青州即可。”
“一旦,主公拿下了青州,那麽,就算曹操拿下徐州又有何妨?”
“況且,主公現如今,最主要的是不能夠率領大軍,傾巢出動。”
“一旦,主公率領大軍傾巢出動,那麽,賈詡很有可能會直接對冀州動手。”
“等到那時,主公的力量就會直接被拖住。”
“萬一,曹操率軍殺迴,和並州軍聯合在一起。”
“那麽,主公又該如何抵擋?”
“所以,現如今,並非是得罪曹操的時候。”
“微臣以為,主公現如今,應該立刻派遣大軍前往進攻青州。”
“青州軍軟弱無能,一戰可下。”
“而且,青州還有數十萬黃巾軍,一旦,主公能夠拿下青州,就能夠收服這四五十萬黃巾軍。”
“原先,主公派人前往去說服這些黃巾軍,可是這些黃巾軍卻最終,還是選擇了觀望,選擇了拒絕主公的邀請。”
“這一點,確實讓主公抹不開麵子。”
“但是,這一次隻要主公能夠拿下青州,這一些黃巾軍就不得不投降了。”
“隻要主公能夠奪取青州,讓黃巾軍臣服。”
“那麽,這數十萬黃巾軍,可是能夠成為主公極大的力量。”
“等到那時,主公就能夠帶領著這一些黃巾軍,披荊斬棘,擊潰賈詡等人。”
“現如今,如果說,主公直接對曹操發起進攻。”
“那麽,曹操一定會懷恨在心,等到那時,主公想要奪取青州的時候,曹操要是在背後使絆子。”
“或者曹操直接聯絡賈詡,共同來進攻主公。”
“那主公該怎麽辦呢?”
“所以,現如今,主公絕對不能夠這麽做。”
“一旦,主公這麽做了,將會腹背受敵。”
“到時候,主公又該怎麽辦呢?”
“難道,還要和曹操,求和不成?”
“因此,微臣以為,就算曹操要奪取徐州。”
“那麽,就讓他奪取好了,隻要主公能夠拿下青州。”
“那麽,竟然能夠將徐州收為己有。”
“而且,主公也得注意一下,主公如若想要收取青州,那麽,賈詡又是否會同意呢?”
“如何,在主公進攻青州的同時,賈詡直接率兵進攻我軍常山等地。”
“那麽,又該怎麽辦呢?”
“所以,現如今,主公絕對不能夠率領大軍去對抗曹操。”
“一旦,主公去對抗曹操了,那麽,曹操一定會惱羞成怒。”
“等到那時候,曹操很有可能,會率領著大軍前來反攻主公。”
“因此現如今,絕對不能夠這麽做。”
“一旦,這麽做了,對於主公沒有任何好處,這件事情,主公還是得謹慎才行。”
“絕對不能夠意氣用事,一旦,主公想要進攻曹操,讓曹操迴師。”
“那麽,曹操定然會惱羞成怒。”
“所以,這件事情是不可取的,微臣以為應該立刻派遣大軍,進攻青州。”
“一旦,主公得罪了曹操,那麽,曹操一定會對主公發起進攻。”
“等到那時候,萬一曹操聯合楚王,或者賈詡,對主公發動進攻,又該當如何?”
“主公現在南北皆敵,到時候,想要走出困境,可就難了。”
“至於陶謙,主公應該也非常清楚陶謙到底是怎麽樣的人。”
“他不過一守成之君,他又有何作用呢?”
“所以,這樣的人對於主公來說,雖說,可以算是盟友。”
“可是,卻沒有任何戰鬥力。”
“恐怕,他連自保都很難做到,又如何能夠幫助主公呢?”
郭圖眉頭緊鎖,直接站了出來,朝著袁紹拱手一拜,反對道。
雖然他也不知道,曹操會不會這麽做。
但是,既然曹操不願意率軍前往洛陽,收服那數十萬西涼鐵騎,那唯一的辦法就是,收複青州。
隻有將青州收服,然後將那數十萬黃巾軍收服,也許,他還能夠擁有機會變強。
他也非常希望,袁術能夠用自己的計策。
所以,他也知道,曹操如果被他們得罪了。
到時候,很有可能,真的會和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共同對袁紹發起進攻。
曹操和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對抗他們,那麽,他們又該當如何呢?
他內心自然是不希望,曹操被他們得罪。
一旦,他們得罪了曹操,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任何好處不說。
到時候,還會多出一個敵人。
這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滅頂之災。
這一點,他還是能夠看清楚的。
所以,他知道,絕對不能夠讓曹操成為他們的敵人。
一旦,讓曹操成為他們的敵人,那到時候,曹操要對他們動手,那該怎麽辦?
現如今,他們必須得先拿下青州,也隻有得到了青州,冀州和大半個幽州,就等於擁有了兩個半州之地。
如此強大的勢力,才能夠勉強對抗賈詡、公孫瓚和曹操。
現如今,他們沒必要去得罪曹操,不僅如此,曹操還能夠成為他們一大助力。
所以,現如今,他內心自然是非常清楚 ,絕對不能夠得罪曹操。
一旦,他們得罪了曹操,那麽,對於他們來說可就得不償失了。
一旦,得罪了曹操,那麽,可就是讓袁紹南北邊全都是敵人。
等到那時,袁紹到底又該如何走出這樣的困境呢?
這一點,他們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也正因為,這一點,所以,他們知道,絕對不能夠在現在這個關鍵時刻,得罪曹操。
最好,是先拿下青州。
隻有袁紹拿下了青州,才能夠走出這樣的困境。
“嗯?”
袁紹聽見了郭圖的話,低下頭開始陷入了沉思。
他覺得,郭圖說的話倒也有幾分道理。
但是,田豐說的話也有道理,他到底應該聽誰的呢?
他到底應該怎麽去做呢?
這一點,讓他內心多多少少也有些糾結,有些猶豫。
雖說,他現如今,已經一改常態,可是,內心自然也會有一些猶豫。
畢竟,他手底下的謀士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這一些謀士會提供出各式各樣的意見。
而每一個人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到時候,他還得從這些意見當中去挑選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
或者,哪一個更為有利。
每一次到了這種時刻,他就感覺有些頭疼。
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聽從誰的計策。
聽聽這些計策,好像都挺美好。
但是,具體實施起來,到底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他也不清楚。
所以,他的內心多少也有些糾結。
“啟稟主公,微臣以為,主公可以不去理會曹操,也可以拿下青州。”
“但是,拿下青州之後,主公也必須得率領大軍殺入徐州。”
“如今,徐州乃是四戰之地,但是,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曹操現如今,就算想要攻下徐州,也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
“等到曹操要進攻徐州的時候,主公可以讓曹操,禁止進攻徐州,讓他和睦相處。”
“如若說,主公說了兩次,三次,曹操皆不聽從。”
“那麽,主公可以率兵壓境,協助陶謙,對抗曹操。”
“正所謂,先禮,後兵。”
“主公必須得先讓曹操知道,誰才是話事人,誰說的話,才是有用的。”
“如今,主公隻需要讓陶謙守護好徐州。”
“並且,責令曹操,絕對不能夠繼續在對徐州動手。”
“如此一來,曹操得到了主公的敕令,那麽,曹操要是還是繼續進攻徐州。”
“到時候,主公才能夠出手。”
“這樣也不失為一個好計策,到時候,主公也能夠增長聲威的同時,不會太過得罪曹操。”
“畢竟,主公不是為了進攻曹操,而是為了讓曹操和陶謙,化幹戈為玉帛。”
“如此一來,曹操就算再怎麽樣也是啞口無言,所以,主公可以率領大軍,前往進攻青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青州。”
“並且,責令曹操,讓曹操不得進攻徐州。”
許攸眉頭緊鎖,沉思過後,走上前去,拱手道。
他內心自然非常清楚,曹操他現如今,既然要這麽做,那麽,就必須得阻止曹操,奪取徐州。
一旦,曹操真的奪取了徐州,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不僅如此,還會讓他們有極大的危險。
所以,現如今,絕對不能夠讓曹操奪取徐州。
一旦,讓曹操奪取了徐州,對於他們整個冀州而言,都有難以想象的危機。
他其實,也是支持田豐的決策。
但是,田豐現如今,直接說要去進攻曹操,他倒是不敢苟同。
他確實也是希望,能夠抑製曹操的發展。
因為,曹操現如今,確實也已經有了強大的力量。
要真讓曹操奪取徐州,那麽,就能夠讓其擁有足可匹敵冀州,足可匹敵袁紹的力量。
所以,絕對不能夠讓曹操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一旦,讓曹操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那對於袁紹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因此,他覺得,限製曹操發展,還是有必要的。
隻不過,絕對不能夠直接率領大軍,進攻曹操。
一旦,率領大軍進攻曹操,那麽,就會得罪曹操。
而且,也會讓曹操對袁紹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憤怒。
這樣的憤怒,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消除得了的。
等到那時,曹操很有可能,真的會和其他人聯起手來,對抗袁紹,也未嚐不可能。
所以,他覺得現如今,不能夠去對曹操動手。
一旦,對曹操動手了,那麽,這可就不可挽迴了。
到時候,曹操萬一真加入別人的陣營,對抗袁紹,那袁紹又該怎麽辦呢?
所以,如今,他覺得,還是不應該直接對曹操動手,直接責令他,不要對徐州動手,就足夠了。
他們也想,就算曹操以任何理由去進攻徐州,他們覺得,應該也不至於會出現什麽變故。
到時候,曹操應該會聽從袁紹的安排。
否則的話,曹操也會得罪袁紹。
他料想,曹操也不敢得罪袁紹。
所以,現如今,他想要的就是能夠讓曹操知難而退,絕對不能夠讓曹操進攻徐州。
一旦,曹操不聽從袁紹的號令,還要進攻徐州,那麽,可就真的得罪了袁紹。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他也知道,曹操應該不至於會這麽做,一旦,曹操這麽做了,對於曹操而言,也沒有任何好處。
甚至,還會得罪袁紹。
到時候,袁紹要是發怒,直接大軍壓境,殺的曹操片甲不留,也未嚐不可能。
雖說,現如今,袁紹還有很大的敵人。
可是,想要覆滅曹操,應該還是能夠做到的。
就算沒辦法完全覆滅曹操,那麽,搶占兗州幾座城池,幾個州郡,還是能夠做到的。
所以,要知道現如今,絕對不能夠對曹操動手。
一旦,對曹操動手,那麽,事態可就不一樣了。
如今,既然曹操想要奪取徐州,那麽,就必須得讓曹操放棄這樣的念頭。
隻要讓曹操放棄攻打徐州的念頭,也就足夠了。
這樣,曹操也就無法發展壯大,到時候,就算心中對袁紹有怨恨,那麽,也不至於會做出什麽樣的事情。
而陶謙,也能夠因此,得到袁紹的幫助,存活下來。
袁紹也能夠得到陶謙這樣的盟友,到那時,陶謙還是能夠有一點作用的。
至少,現如今,他是這麽覺得的。
他覺得,現如今,絕對不能夠隨意去得罪曹操。
畢竟,如今他們已經擁有了兩個敵人公孫瓚和賈詡。
公孫瓚和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都已經讓袁紹有些頭疼。
就更不要說是,讓他再得罪曹操了。
一旦,再得罪了曹操,三方勢力聯合在一起,對於袁紹而言,那可就真的是有很大的危險和困難了。
雖然,他也想要奪取兗州,但是,他也知道,現如今,還不是對曹操動手的時刻。
他也大概知道,田豐內心的想法。
田豐應該是想要奪取兗州陳郡,以此來壓迫曹操,限製曹操的發展。
這也是變相的告訴了曹操,讓曹操能夠安安穩穩的在這裏做袁紹的小弟,不要有任何癡心妄想的念頭。
否則的話,袁紹可以隨時通過陳郡,殺的曹操片甲不留。
現如今,他想到的,就是暫時還不要得罪曹操。
因為,得罪了曹操,對他沒有任何意義。
雖說,壓迫曹操,不讓曹操發展,確實是一件好事。
可是,最終,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畢竟,曹操也不是喜歡久居人下之人,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畢竟,他和曹操,也算是發小,兩人自小相識。
而且,一同上學堂,這一點,他們內心自然也算得上是知根知底。
所以,他絕對知道,曹操不可能會輕易認輸。
這也就意味著,一旦,他們對曹操發動進攻,那曹操很有可能,會對袁紹懷恨在心。
等到那時,阻止袁紹發展,甚至,聯合其他的諸侯,一起對抗袁紹,也未嚐不可能。
如今,他知道,絕對不能夠進攻曹操。
但是,可以讓曹操不要去進攻徐州。
一旦,曹操進攻徐州,他們可以派遣大軍前往徐州,幫助陶謙。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嚇退曹操,絕對不能夠讓曹操得到徐州。
一旦,讓曹操得到了徐州,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所以,他現如今,也提出策略,想要讓袁紹,不至於得罪曹操。
“嗯。”
袁紹點了點頭,似乎比較認可許攸的計策。
但是,依然還沒有下決心。
因為,他知道,其他的謀士,一定還會繼續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至於,到底應該怎麽決策,他內心也得思量一番。
畢竟,這麽大的事情,可不能夠隨隨便便,就直接商量完成的。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他知道,自己現如今,絕對不能夠操之過急。
必須得好好和麵前這些謀士商議,並且,最終,確定,自己到底之後,應該怎麽辦。
絕對不能夠讓曹操奪取徐州,也不能夠讓曹操繼續發展。
但是,又不想要去得罪曹操,畢竟,要得罪曹操這件事情,他內心也在糾結。
當然,他也知道,曹操還是頗有能力的。
雖說,曹操是宦官之後。
但是,曹操的能力,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也正因為,清楚曹操的能力,所以,他根本不想要得罪曹操。
畢竟,得罪了曹操對於他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這一點,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現在,如果真的要讓他去得罪曹操,他內心也在打鼓。
不知道,之後,是否應該怎麽去攻打曹操。
曹操和自己也算是發小,二人自小相識,可以說是,光著屁股長大的好朋友。
但現如今,自己卻要限製他的發展,並且,還要讓他來做自己的敵人。
這確實讓袁紹多多少少,有一絲猶豫。
所以,他現在,內心還在不斷的思考,接下來,到底自己應該怎麽去做?他暫時還沒有想清楚。
而在順境當中,他就會顯得有些膨脹。
因為,他現如今,還沒有奪取整個北方。
如今的袁紹,實力還有待提高,還沒有到之後,那囂張跋扈的時候。
他內心非常清楚,自己現如今,應該怎麽去做。
應該怎麽去讓自己變強,因為,他現如今,還沒有成為天下第一諸侯。
如果,他現如今,就成為了天下第一諸侯,那麽,他自然也會在想,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
到那時候,他自然也就會飄了。
就和曹操一樣,曹操在後麵統一北方之後,他也開始飄了,覺得自己天下無敵,誰的意見都聽不進去。
而袁紹就是如此,他在逆境當中非常強大,他在逆境當中,自然也能夠披荊斬棘,創下一番偉業。
這也是為何,他能夠在之前,奪取冀州、幽州、並州、青州等地最主要的原因。
天下十三州,他得其四,勢力已經成長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
當時的袁紹,可以說是天下最強的諸侯,誰也沒有想到,他居然會敗給曹操。
當然,他就算戰敗了,依然沒有輸。
因為,他還可以卷土重來,他損耗了這一些兵力,對於袁紹來說,微乎其微。
他根本就不在乎這些,他就算失敗了,他迴去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就能夠卷土重來。
可誰曾想到,袁紹他自己所在的領土,開始出現了叛軍,他就直接率軍平叛。
最後,將所有的叛軍全都平定之後,終究還是熬不過天命,自己就死了。
而現在,袁紹有一個強大的敵人,那就是賈詡。
正因為,有了這一個強大的敵人,他非常想要將賈詡擊敗。
所以,現如今,的袁紹還算得上是英明神武,沒有到後世那種囂張跋扈,誰都看不起的那種程度。
不過,也沒多說什麽,他看向了沮授,也想聽聽他的意見。
“主公,微臣以為,也應該如此。”
“如若說,主公不準備爭霸天下,那這樣倒也無妨。”
“如果,主公隻想要做一個權臣,那麽,可以派遣大軍前往解救陛下。”
“到時候,還能夠有機會收容納數十萬西涼鐵騎,隻有收攏了這數十萬西涼鐵騎。”
“那麽,主公就能夠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不至於說,要讓主公去謀權篡位。”
“隻需要主公做一個權臣,就足夠了。”
“主公如果,真的想要做一個權臣,完全可以派遣大軍前往支援陛下。”
“如若,主公收服了那數十萬西涼鐵騎,這對於主公而言,確實會有損威望。”
“但是,這一些士卒,確實也提升了主公的強大力量。”
“主公的力量越強大,那麽,想要在之後,奪取天下也就更加的簡單。”
“但是,名聲對於主公,自然不會太好。”
“到時候,天下所有人都會覺得,主公是叛逆之臣。”
“就如同當年的王莽一樣,王莽當年就是篡奪皇位。”
“所以,最終,才落得慘敗的下場,雖說,他當了十數年的皇帝,可是,最終,還是慘敗被殺。”
“因此,現如今,主公最好,還是不要去解救陛下。”
“一旦,主公去解救陛下,對於主公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反而,還會限製主公發展。”
“雖說,那數十萬西涼鐵騎,確實非常的令人羨慕,也讓人渴望,可是,有得必有失。”
“主公得到了強大的力量的同時,也失去了所有百姓對主公的信任。”
“也導致了,天下所有百姓都不再信服主公。”
“這對於主公來說,其實是不利的。”
“但是,如若主公一定要這麽做,也並非不可以。”
“主公到時候,還是有能力能夠奪取天下統一天下的。”
“隻不過,對於主公的名聲而言,會有所損傷。”
“孰輕孰重,還需要主公自行思量。”
“如若說,主公還是堅決要帶兵前往,協助陛下。”
“那麽,也並非不可以。”
“最後,到底應該如何,就看主公自己的了。”
“微臣等人,也僅僅能夠提供意見,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主公的手中。”
“主公如若想要協助陛下,自然也無不可。”
“到時候,以絕對的實力,統一天下,也不是不行。”
沮授眉頭緊鎖,看見袁紹看向自己,拱手道。
他說的話,其實也算是模棱兩可。
他最終,的意思,就是這一切都要看袁紹自己的意思。
兩種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是,卻不能夠一概而論。
他也知道,如若袁紹前往去解救漢獻帝,有好處,不前往解救漢獻帝,也有好處。
這兩種好處,是不一樣的。
他也是想要告訴麵前的袁紹,如若袁紹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自然也會自己作出選擇。
而不需要他幫助袁紹做出選擇,他內心自然也非常希望,袁紹能夠做出自己最正確的選擇。
他也希望,袁紹不前往洛陽,但是,他也不想要得罪其他人。
他也知道, 袁紹身邊的這一些謀士,分為了很多的勢力。
這一些人,一個個早就已經開始選擇自己以後所效忠的對象。
他們分成一個又一個陣營,這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所以,他決定兩方都不得罪。
他隻是,將所有的利弊全都說清楚了。
至於,怎麽選擇,就看袁紹自己的了。
袁紹如果想要前往解救漢獻帝,也並無不可。
隻要到時候,能夠收服那數十萬西涼鐵騎即可。
到那時候,袁紹也能夠依靠絕對的力量,依靠自己手中強大的力量,去統一天下。
當然,他也相信,袁紹在他們的幫助之下,治理好冀州、幽州等地,還是輕而易舉就能夠做到的。
因為,這一些百姓,幾乎已經全都臣服在袁紹的腳下。
所以,他們非常清楚,袁紹如果能夠統一天下。
那麽,對於他們這些百姓,自然也是有好處的。
而且,他們生活在袁紹的統治之下,袁紹確實帶給他們幸福感。
他們生活在袁紹的統治之下,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因為,他們原先,確實也有想過要背井離鄉,甚至,他們都還想過,到那時候,自己等人很有可能會活活餓死。
可是,在袁紹的統治之下,他們前所未有的幸福。
因為,他們吃得飽,穿的暖。
對於他們這些尋常百姓來說,吃飽穿暖就是他們內心最大的奢望。
他們要求並不多,他們的要求,就是能夠讓自己吃飽穿暖,能夠讓他們生活在一個相對安穩的棲息之地生活,也就足夠了。
他們的要求,沒有這麽多,他們都僅僅隻是一些普通的百姓。
他們這些百姓,要的就是安穩度日,隻要能夠有一口飯吃,那麽,他們絕對不可能會去造反。
隻要有一口飯吃,他們絕對會乖乖聽話。
而且,袁紹能夠給他們一口飯吃,能夠帶給他們相對的安穩。
他們內心自然對袁紹感恩戴德,他們也知道,隻要有袁紹在。
那他們就能夠一直幸福下去,如今,他們確實也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舒暢,前所未有的幸福。
如今的他們,不需要在顛沛流離。
他們都在冀州,待在袁紹的身邊,確實也得到了不少的好處。
如果,他們生活在其他的地方,很有可能連好日子都過不下去。
所以,他們知道,自己等人應該對袁紹感恩戴德。
隻要袁紹能夠對他們好,他們自然也願意跟隨在袁紹的身邊。
隻要跟隨在袁紹的身邊,他們就能夠過上好日子。
所以,在整個冀州,袁紹的威望還是很大的。
袁紹在其他尋常百姓的身邊,確實也沒有什麽架子。
並且,還願意讓冀州所有的百姓吃飽穿暖,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天下所有的百姓要的,僅僅隻是能夠有一個安穩的家,能夠吃飽穿暖,這也就足夠了。
誰讓他們吃飽穿暖,誰就是他們的明君,誰就是他們的君王,他們願意效忠這樣的君王,他們願意為這樣的君王,出生入死。
而袁紹恰恰就是這樣一個人,袁紹他就是一個仁義之君。
對於尋常百姓,他還是非常不錯的。
這也是為何,之後,袁紹死了之後,整個冀州所有的百姓,所有他統治下的百姓,都為他披麻戴孝。
所有的百姓,都是痛哭流涕,就是因為,袁紹死了之後,也許,他們再也沒有好日子可過。
他們內心自然不想要袁紹死,可是,這一切僅僅隻是他們的幻想罷了。
他們就算不想要袁紹死,可是,袁紹已經死了,他們又能怎麽辦呢?
他們隻能夠哭泣,老天不公。
如若,讓袁紹一直存活下去,那麽,他們這一些尋常百姓才有活路,否則的話,其他的地方都在戰亂不斷。
如果袁紹死了,他們又會經曆所有的戰亂,到時他們經曆的痛苦很可能也會隨之而來。
他們內心不想要經曆痛苦,他們內心自然想要過上安穩的好日子。
隻要他們能夠過上安穩的好日子,他們做什麽都行。
可是,隨著袁紹身死道消,他們再也沒有辦法看見希望。
再也沒有任何辦法,能夠過上好日子。
沒過多久,袁紹的兒子,都開始各自為政互相攻伐。
這才讓曹操趁虛而入,曹操前往攻打袁紹原先的四個州,都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可是,如若袁紹幾個兒子都能夠精誠合作,那麽,袁紹原本所剩下的四個州,都不可能會被曹操奪走。
曹操連打這四個州,並且,還是袁紹幾個子嗣各自為政的情況下,都花費了這麽多的時間,才將整個北方收複。
由此可見,袁紹確實是將整個北方打造成鐵桶一塊。
隻可惜的是,他沒有確定好繼承人。
要是,他早早確定好繼承人,並且,當眾宣布,也不至於會變成這副模樣。
曹操很可能,就真的沒有任何辦法能夠一統北方了。
而袁紹的兒子,還有可能在繼承自己父親的一切後,統一天下。
畢竟,袁紹確實給他幾個兒子留下了不菲的家資。
所以,現如今,他自然也不希望袁紹會戰敗。
袁紹他確實頗有威望,而且,袁紹自己統治之下的這一些百姓,也確實對袁紹感恩戴德。
如若說,袁紹能夠一統天下,確實是眾望所歸。
雖說,袁紹此人確實有許多的缺點,但是,他的缺點,也僅僅隻是對自己的臣子罷了。
對於他手底下的這一些百姓,袁紹還是能夠給予他們幸福快樂的生活,能夠讓他們平安度日。
而且,也能夠讓他們不至於挨凍受餓。
這便是一個明君的表現,一個明君要做好的,就是要管理好自己手底下官員。
讓他們能夠,給所有的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才是一個明君該做的。
但是,他也不想要得罪的一些人。
畢竟,他也知道,袁紹身邊這一些人早就分成不同的派係。
他們都想要爭奪功勳,他們想要讓袁紹用他們的策略。
隻有袁紹用他們的策略,而且,還成功了,那麽,他們才能夠真正得到袁紹的賞識。
他們才能夠真正得到袁紹的認可,等到那時,他們自然也就能夠擁有更高的地位。
這便是,他們謀士之間的爭奪。
而他們要做的,就是要讓自己的君主不斷的采納自己的計策。
這樣,就算得上是君主對自己言聽計從了。
而且,自己每一次出謀劃策,都能夠給袁紹帶來好處。
那麽,袁紹自然也會願意給足他們權利。
因此,袁紹身邊早就已經擁有了各個勢力,他們都想要爭權奪利,他們開始扶持一個又一個袁紹的兒子。
當然,現如今,袁紹的兒子年紀並不算太大。
所以,還在暗中觀察當中,但他們早就已經開始思考,自己應該親近哪一個王子了。
如今,他們已經出謀,那他自然也不能夠剝掉他們所有人的意識。
他也明確的告訴了袁紹,讓袁紹能夠明白,他不管選哪一條,都可能會成功。
但是,就是成功的方式和速度不一樣。
並且,最後世人對袁紹的評價,也是不一樣的。
就看袁紹自己怎麽去選擇了,確實這兩條計策都可以使用。
隻不過,到底應該選哪一個,不應該由他們這些臣子做主,而應該由袁紹自己做主。
袁紹如果覺得,能夠使用這樣的計策,那麽,就使用這樣的計策。
如果,袁紹不想要使用這樣的計策,那麽,就不要使用。
他也說了,最終,的選擇權在袁紹的手中。
袁紹想要做什麽,就做什麽,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隻要袁紹去做了,那麽,就一定是對的。
反正,不管走哪一條路線,袁紹成功是必然的。
這樣的自信,他還是有的。
他相信,當今天下恐怕能夠成功奪取天下的,也許隻有賈詡、袁紹等人。
其他人,恐怕還真未必有這樣的能力。
他們隻要這一次擊敗了賈詡,那麽,就能夠奪取整個並州。
到時擁兵百萬,天下何人能擋住袁紹的進攻?
所以,現如今,不管袁紹是否擊敗了賈詡,或者擊敗了李傕和郭汜。
隻要他們選擇任意一條路,成功都是有幾率的。
而且,幾率還不小。
“這沮授,這話說了,和沒說,有什麽區別?”
“你倒好,真是兩邊都不得罪啊?”
袁紹眉頭緊鎖,他平常選擇別人的政策,都是這裏抽取一點意見,那邊抽取一點意見。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想要做到一個平衡。
他手底下可全都是世家大族,他內心非常的清楚,自己如果單單用許攸的意見。
那麽,許攸就會在自己手中,一家獨大。
要是,自己隻聽從郭圖的意見,那麽,郭圖的身份地位,也會水漲船高,位極人臣。
所以,他既然,要做到製衡,自然也不能夠偏聽偏信。
所以,他從這裏吸取一點意見,從那裏吸取一點意見,兩者相互結合在一起。
雖然,他所做的策略,其實都沒有任何錯誤。
隻要沒有叛徒,隻要能夠繼續堅持下去,那麽,終究還是能夠勝利的。
所以,他不會偏聽偏信,就是為了能夠製衡自己手底下的人,不至於讓自己手底下的人,一天到晚為了爭論不斷的煩自己。
也不需要,讓他們為了權力爭權奪利,反正自己一個人那裏抽取一點意見。
自己做到了一個平衡,他們自然也就不可能會在鬥得不可開交。
而且,從小學習帝王之道的袁紹,自然非常清楚,自己必須得讓自己手底下的這些人,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
如若,自己讓這一個平衡打破了,那麽,對於自己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自己打破了這一個平衡,隻會讓自己頭痛不已。
自己必須得讓任何人,都有一個牽製的對手。
所以,他其實非常清楚自己手底下這一些人,已經分成了一個又一個派係。
但是,他卻並沒有這麽在意。
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任何好在意的。
他們想要說什麽,想要做什麽,全都是為了自己。
當然,也是為了他們的權利。
袁紹自然非常清楚,他們的權力越大,自己的權利自然也就越大。
他們的實力越強,自己的實力自然也就越強。
自己的實力和他們的實力強弱,是相輔相成的。
自己的實力,如果能夠變強,那麽,他們的實力,自然也能夠變強。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在乎這一些。
因此,袁紹讓自己手底下這一些人互相爭鬥,也是一種製衡的手段。
如若,自己讓一家獨大,那麽,就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就會危及到自己的地位。
這一點,袁紹還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為什麽要這麽做,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
別人都以為,他剛愎自用,都以為,他不管聽從誰的意見,都能夠獲得勝利,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其實袁紹他不管聽取誰的意見,不管抽取了誰意見當中的一點,依然還是能夠獲得勝利。
就拿官渡之戰來說,官渡之戰為什麽袁紹會失敗。
其實,袁紹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許攸的手中。
因為,許攸背叛了袁紹他,投靠了曹操。
因此,才會有了最後官渡之戰,袁紹戰敗的事情出現。
這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在許攸的身上。
如若,沒有曹操得到了許攸的提醒,直接偷襲了袁紹的糧倉。
那麽,曹操最終,再怎麽樣,也是一個輸字。
因為,他根本就撐不住,也拖不起。
但是,袁紹不同,袁紹他可以源源不斷的抽調兵力,源源不斷的運送糧草。
隻要自己手底下這一些糧草,能夠繼續堅持下去,然後,後麵會有源源不斷的糧草運輸過來。
但是,曹操當時可是連糧草都拿不出來了,當時的曹操,為什麽能夠沒有餓死。
就是因為,已經開始在吃肉脯了。
這也就意味著,曹操根本就沒有了糧草,他都已經開始拿這一些屍體做文章。
隻要當時許攸沒有背叛袁紹,那麽,再怎麽樣,袁紹都不會輸。
他所有的策略隻偏聽一點,將其融合在一起,那麽,依然能夠戰勝曹操。
可誰曾想到,自己手底下出現了一個叛徒,這也是他千算萬算,也沒有想到的。
許攸家人犯了事被抓了起來,最終,導致許攸直接叛變,這確實是讓袁紹直接由盛轉衰的主要事件。
否則的話,他也不可能會經曆那一場失敗。
所以,現在袁紹也是一樣,他自然不希望聽從任何一個人的安排。
他也是想要聽從這一些人的意見,然後取其糟粕,尤其精華。
當然,其實就是,雙方的計策,都要用。
除非說,他確實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名望,也非常在乎自己的地位,有一個人的計策,恰好能用。
而沮授現如今,說的話,直接就讓袁紹無語了。
他自然能夠看得出來,麵前的沮授,其實說的這些話,就是想要告訴自己,讓他自己作出選擇。
這兩個計策,其實都可以,都沒有太大的出入。
現如今,就看袁紹自己的選擇了,其實他也知道,沮授說的沒錯。
沮授說的,就是要讓自己來思考,到底應該怎麽做出選擇。
其實,兩條計策都是可行的,就要看袁紹自己最終,的意見是什麽了。
他也無法幫助袁紹,做出選擇。
這讓袁紹有些苦惱,一時之間,下不了決定。
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說什麽才好,現如今,他內心也開始有些糾結起來。
不知道,自己接下來到底應該怎麽做出選擇。
他心中自然是想要名利雙收,但是,現如今,隻能夠給他選擇。
一個是名,一個是利。
他到底是選擇名,還是選擇利呢?
他如果選擇了利,那麽,就能夠有機會奪得數十萬西涼鐵騎。
如果,他選擇了名,那麽,他自然也就沒必要去解救漢獻帝了。
因為,他解救漢獻帝,就是變相承認了漢獻帝。
到時,他們可就真正成為了漢獻帝的臣子了。
這就導致了,他的名望也會有所下降。
畢竟,漢獻帝的名望提升了,他們作為漢獻帝的臣子,名望自然也會有所下降。
隨後袁紹直接將目光看向了田豐,此時的田豐緊閉著雙眼,沉默不語。
這也是他第1次見到,畢竟,如果說,是以前的田豐,恐怕早就已經開始向自己提出意見了,為什麽現在的田豐卻閉著雙眼一聲不吭呢?
“咳咳咳......!”
“元皓先生,你覺得呢?”
看見田豐緊閉雙眼,袁紹無可奈何,輕聲咳嗽了幾聲,直接開口提問道。
他也想要聽聽更多人的意見,他也知道田豐能力自然是非凡。
所以,也想要聽聽田豐的意思。
如今的袁紹,也算得上是英明神武,對於田豐的意見他還是能夠聽從的。
“啟稟主公,微臣以為,兩者,皆不可取。”
田豐睜開雙眼,看向麵前的袁紹,拱手一拜道。
如果不是袁紹問他,他這一次,其實不想迴答。
因為,他知道,其實袁紹不管走哪一條,確實都能夠得到好處。
但是,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條。
可是,這一條,他也在思考,是否有這個必要說出口,又是否是真的會發生。
畢竟,一旦,這件事情說出口了,可就無法挽迴了。
他內心也在糾結,他也知道,該不該說。
如若自己說出這樣的事情,恐怕袁紹根本就不可能會答應。
所以,他也就索性不說話了。
可現如今,袁紹既然,問起來了,那他又不得不說。
因為,他原本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說話直來直往,從來也不拐彎抹角。
當然,如果他不想要說話,他自然也就不會去爭辯這件事情,到底是可,行或者是不可行的。
“元皓先生,有什麽意見?”
“但說無妨。”
袁紹點了點頭,每一次,田豐都不會讓自己失望,每一次,都會提出不同的意見。
他自然也知道,田豐確實是一個有才華之人。
他確實非常有能力,而且,每一次,都能夠切中要點。
好幾次,確實自己沒有聽從田豐的話,遭受到了很大的失敗。
所以,他對田豐,自然是越來越相信。
而且,田豐每一次,所想的,都和別人不太一樣。
別人想的是這樣,他想的卻是另外一種思路,根本就不是和其他模式想的一樣。
因為,袁紹現如今,知道了麵前的田豐,他想要的就是讓袁紹的勢力變強,而不是讓他自己變強。
但是,袁紹身邊的其他的謀士,他們做的事情就是,要讓自己變強的同時,也能夠給袁紹帶來一些好處。
畢竟,這一些都是世家大族當中的子弟,田豐為的是主公,這一些謀士,更多的是為了自己。
這一點,袁紹還是能夠看明白的。
而聽見田豐的話後,所有人都看向了田豐,他們也想要看看,麵前的田豐,到底有什麽高論,洗耳恭聽。
“啟稟主公,主公認為,如果說,曹操一個人,他能夠率領自己手底下的大軍擊敗李傕和郭汜等人嗎?”
田豐看向袁紹,拱手詢問道。
他沒有直接說出口,他隻是提問麵前的袁紹,拋出了一個問題。
“曹阿瞞?”
“一般來說,曹阿瞞現如今,大概總共兵力二十萬左右,但是,他還需要守護整個兗州。”
“這麽算算起來,能夠調動的兵馬,應該在八萬左右。”
“而且,如今我們能夠知道,李傕和郭汜身邊大概擁有40萬大軍不到一點。”
“但是,也有三十幾萬大軍,三十幾萬對戰曹操八萬大軍,那曹操自然沒有太多的獲勝把握。”
“就算加上現如今,這小皇帝身邊的士卒,最多也就隻有十幾萬大軍。”
“這十幾萬大軍,想要戰勝李傕和郭汜身邊那三十幾萬大軍,還真是有些困難。”
“畢竟,李傕和郭汜身邊可全都是西涼鐵騎,這一些西涼鐵騎的戰鬥力極為強悍,以一敵百,自然是不可能。”
“但是,以一敵二,敵三,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也就意味著,李傕和郭汜身邊的這一些士卒,全都是擁有極為強大的實力。”
“那麽,就算李傕和郭汜身邊這一些士卒,隻有二十萬,曹操也未必能夠戰勝的了李傕和郭汜等人。”
“所以,孤才會覺得,曹操還真是癡傻之人。”
“為了忠心大漢王朝,為了大漢王朝付出這麽多。”
“現如今,更是想要斷送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二十萬大軍。”
袁紹眉頭緊鎖,低下頭開始陷入沉思。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麵前的田豐居然會問出這樣的話。
但是,麵前的田豐居然都問出這樣的話了,那麽,自己自然也得思考思考了。
他自然也知道,如果曹操真的將自己所有的大軍派遣出去,恐怕,也未必能將這李傕和郭汜等人擊敗。
雖然,李傕和郭汜等人,確實並沒有非常強大的實力。
可是,李傕和郭汜二人的兵力擺在這裏,就算是在愚蠢的將領,帶領著三四十萬西涼鐵騎,都能夠戰勝曹操八萬大軍。
畢竟,曹操的大軍當中,最多隻有3萬鐵騎。
這3萬鐵騎和三十幾萬鐵騎,如何能夠有資格相提並論?
“既然,主公都已經想到了,那麽,曹操為什麽沒有想到呢?”
“他難道不知道,自己這八萬大軍,一旦,率領前往洛陽,很可能會全軍覆沒嗎?”
“而且,曹操就這麽篤定,天下所有的諸侯,都會幫助他一起,對抗李傕和郭汜的人嗎?”
“這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曹操並不愚蠢,為什麽曹操現在卻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呢?”
“曹操如果說,真的覺得為了大漢王朝,願意付出一切,那麽,倒也無妨。”
“可是,曹操真的是這樣的人嗎?”
“如果曹操真的這麽做了,最終,他會付出怎樣的代價呢?”
“這一點,主公應該也非常的明白。”
“既然,曹操都已經知道,自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還要這麽做,那除非他真的已經愚蠢到了極致。”
“所以,主公現如今,應該也能夠明白,曹操不可能這麽做。”
“所以,曹操肯定另有所圖。”
“但是,曹操所圖的,又是什麽呢?”
“這一點,主公有沒有想過?”
“曹操如果,真的沒有想過,要去解救陛下,那麽,他內心最想要的是什麽,也就唿之欲出了吧?”
田豐看向麵前的袁紹,拱手一拜道,緩緩道來。
如今的田豐,他也知道,曹操確實是一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也知道,曹操頗有能力,又怎麽可能會看不透這一點,呢?
既然,曹操是亂世之奸雄,如今就是在亂世,如此英雄人物,又怎麽可能會願意為了漢獻帝付出一切呢?
甚至,為了漢獻帝,讓自己身處於危險之中,難道,曹操就真的這麽想要去斷送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嗎?
很顯然,曹操根本就不可能這麽做。
既然,曹操不可能這麽做,那麽,想法一旦,有了,答案豈不是唿之欲出了嗎?
“嗯?”
“元皓先生,你的意思是?曹操這是在誆騙天下人?”
“如若說,曹操這是在誆騙天下人,那麽,他的目的是什麽呢?”
“他如果想要讓天下所有的諸侯,都集合兵力去對抗李傕和郭汜二人,確實他也未必有這個能力。”
“畢竟,他並不是孤。”
“他可沒有這般號召力,那麽,到底是什麽樣的理由,讓他去選擇,框騙天下人呢?”
“如果,所有人都被他誆騙了,並且,沒有派遣出大軍前往幫助他。”
“那麽,其他的人,是否就會放鬆警惕?”
“放鬆警惕,那曹操又有何用呢?”
“他難道不是想要攻打李傕和郭汜等人,那他不是打李傕和郭汜等人,又如何提升自己的實力呢?”
“他的北邊有孤,西邊有公路,南邊有孫堅,西邊有陶謙。”
“陶謙?不對?陶謙?”
“徐州?”
“曹操是要攻打徐州?”
“這?這怎麽可能?”
“曹阿瞞,何時有這般魄力了?”
“瞞天過海,聲東擊西?”
“曹操,安敢如此?”
聽見田豐的話後,袁紹陷入了沉思,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麽曹操會願意去誆騙天下所有人。
還要告訴所有人,他要去幫助漢獻帝對抗李傕和郭汜等人呢?
他為什麽要這麽做?為什麽要欺騙天下所有人,這讓他內心有些疑惑。
隨後袁紹也開始進行分析,他知道,曹操如果不去進攻李傕和郭汜等人。
那麽,為什麽要聚集自己手底下這一些兵呢?
這些兵將聚集起來,到底是想要攻打誰呢?
南邊有孫堅,孫堅擁有長江天險,如果,曹操想要去攻打孫堅,肯定是不現實的。
既然,不是南邊,那麽,西邊呢?
西邊的話,是袁術,袁術的實力和袁紹實力其實相差無幾。
那麽,曹操的兵力肯定是不及袁術的。
那為什麽,曹操又會去攻打袁術呢?
這很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既然,如此,曹操就隻有另外兩個人可以選擇。
其一,就是自己,因為,自己現如今,已經被公孫瓚,還有賈詡聯合在一起進攻。
要是曹操從背後進攻,自己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他想了想,自己的實力比起曹操而言,還是強大太多。
曹操應該也不可能會對自己發動進攻,那麽,接下來就隻有一個人的,那便是陶謙。
一想到陶謙,袁紹恍然大悟。
原來,曹操他集合兵力,並不是想要進攻李傕和郭汜,也不是要進攻孫堅。
更不是要攻擊袁術和自己,那麽,唯一能夠選擇的,就隻有陶謙了。
陶謙一個人,固守徐州,而徐州更是一片平原。
徐州乃四戰之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那麽,曹操不對他們這幾個人動手,唯一可以動手的人,就隻剩下了陶謙。
因為,隻有陶謙的兵力,其實是和曹操相差無幾的。
甚至,比曹操還要弱上一些。
因為,曹操的戰鬥力,自然不是陶謙能夠媲美的。
陶謙根本就不可能是曹操的對手,這一點,袁紹內心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可是,如今曹操不進攻李傕和郭汜等人,那麽,唯一能夠做到攻下的地方,就是徐州。
這讓袁紹感覺到有些難以置信,他怎麽也沒想到,原來曹操居然玩的是一手聲東擊西之計。
一想到這裏,袁紹大驚失色,他原本以為,曹操根本就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
曹操根本就沒有任何能力和自己對抗,可現如今,他發現,自己如若不是被田豐所提醒,那麽,自己早就已經被曹操糊弄過去了。
曹操居然不是想要去對抗李傕和郭汜,不是去保護漢獻帝的,而是要去奪取徐州。
一旦,曹操奪取了徐州,他自然能夠想象到,曹操到底會變得有多麽強大。
到時候,曹操奪取了徐州,那麽,曹操就能夠擁有和自己匹敵的力量。
等到那時候,自己想要對抗曹操,都得掂量掂量,自己會不會被賈詡趁虛而入。
如果,曹操奪取了徐州,那麽,曹操也能夠有能力,成為天下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到時候,曹操擁兵四五十萬,還是輕輕鬆鬆就能夠做到的。
而且,徐州那也是產糧大州。
所以,隻要曹操得到了徐州,就擁有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糧草。
到那時,曹操拉起四五十萬大軍,可是輕輕鬆鬆就能夠做到的。
要在之後,自己再被賈詡,拖住曹操還要進犯青州。
甚至,揚州等地,那麽,自己難道還真的能夠對抗得了曹操嗎?
這讓他內心感覺到心驚的同時,也感覺到了無比的憤怒,猛然站起身來,瞳孔內縮,內心始終是不敢相信,曹操居然會擁有這等魄力。
“什麽?”
“什麽?”
“怎麽可能?”
而在場其他的謀士聽見田豐的話後,整個人都懵了。
他們在場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不可思議,他們一想到這裏,背後發涼。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曹操居然利用了瞞天過海,聲東擊西之計,直接就能夠奪下徐州。
要真讓曹操奪下了徐州,那麽,他們恐怕之後,想要對抗曹操,就沒有這麽簡單了。
這讓他們感覺到十分震驚,也感覺到曹操十分可怕。
如今的曹操,居然能夠擁有這樣的能力,確實讓他們有些難以想象。
原先,他們以為曹操不足為懼,甚至,曹操隻能夠成為袁術袁紹的附屬勢力。
到時候,曹操要麽,就歸附袁術,要麽,就歸附於袁紹,根本就不可能有第2種選擇。
因為,曹操總共隻有二十萬大軍,能夠動用的兵馬,不過八萬。
曹操如果不投靠任意一方,恐怕根本沒有任何能力能夠活下來。
這場戰鬥,並不是說,曹操想要活下去,就能夠活下去的。
曹操他終究名望不夠,而且,實力也不夠。
袁術和袁紹,畢竟,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之人,他們的能力自然也是更加強大。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他們也從來沒有將曹操當做過對手,所以,他們覺得,曹操根本就沒有任何威脅。
就算,曹操能夠奪取兗州,又有何用?
曹操最終,不過僅僅隻有二十萬大軍罷了,袁紹想要覆滅曹操,輕而易舉就能夠做到。
因為,曹操現如今,已經擁兵五六十萬大軍。
隻要,他能夠抵擋住公孫瓚,還能夠抵擋住賈詡的進攻。
那麽,實力還會不斷的增長。
到時候,吞並整個幽州,想要擁兵七八十萬,都是輕而易舉就能夠做到的。
到時候,曹操一個人,又如何能夠對抗的了袁紹呢?
所以,曹操根本就不足為懼,可現如今,他們想到了此處,內心感覺到十分震驚。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曹操居然有這樣的魄力。
如果說,曹操真的這麽做了,那曹操之後,也會擁兵四五十萬。
到那時,曹操可就尾大不掉了。
他們想要戰勝曹操,就沒有這麽多的機會,也沒有這麽多的希望。
他們原先確實也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曹操居然敢這麽做。
要知道,曹操要是這麽做的,不僅僅對自己的名望有很大的影響。
而且,還會讓他徹底失信於人,天下所有人都會看不起曹操,但是,曹操卻真的敢這麽做。
這讓他們確實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他們原先一直以為,曹操終究隻是一個宦官之後,他能夠有什麽本事?
他們其實,原先都有些看不起曹操。
可誰曾想到,現如今,曹操居然玩了這麽一手瞞天過海之計。
這確實讓他們難以想象,如果,這件事情真的實施成功。
那麽,曹操很有可能,真的能夠拿下徐州。
一旦,徐州和兗州都掌控在了曹操的手中,那麽,可想而知,到底會有多麽恐怖。
曹操到時候,實力肯定會變得更加強大。
等到那時,曹操的兵力一定會達到數十萬之巨。
到時,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隨便打敗曹操。
曹操擁兵數十萬,並且,兵精糧足,到時候,何人能夠說,一定能夠打敗曹操呢?
這一點,他們內心確實有些難以想象,不過,現如今,既然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
他們確實也是暗自惱怒,他們沒想到,曹操居然有這樣的打算。
如果說,曹操真的有這樣的打算,那他們還派什麽兵,前往救什麽人?
還幫助什麽漢獻帝?漢獻帝算什麽東西,他們根本就不想要去幫助漢獻帝。
他們要的,僅僅隻是奪取李傕和郭汜手中的數十萬西涼鐵騎罷了。
如果說,如今曹操都想要奪取徐州,那麽,對於他們冀州來說,也是有著極大的威脅。
畢竟,曹操一旦,擁有了兩州之地,他的兵馬還有他的糧草,就不再缺失。
等到那時候,曹操可就不是那麽,簡簡單單就能夠擊敗的了。
這一點,他們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現如今,他們也在內心之中,不斷的思考,這件事情到底有幾分成功率。
之後,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們又該怎麽去辦?
畢竟,待會兒袁紹肯定也會問他們,他們到底應該怎麽去做,才能夠對抗得了這樣的局麵。
總不能夠曹操做出這樣的事情,他們還一點對策都沒有吧?
所以,他們內心也在不斷的思考,不知道,到底該怎麽辦才好。
這也算是時間緊,任務重,他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想到最好的辦法才行。
他們現如今,既然已經知道了曹操的想法,那麽,他們自然也非常希望能夠幫助袁紹想到更好的辦法。
隻要袁紹用了他們的計策,那麽,袁紹之後,就會更重視他們,他們的地位自然也就越來越高,這一點,是必然的。
所以,他們內心自然也非常希望,能夠想到更好的計策,一個個低下頭陷入了沉思。
“元皓先生,如若說,曹操真的這麽做了,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麽去做,才能夠預防?”
“或者,怎樣才能夠限製曹操發展壯大?”
“如今,孤應該怎麽去做才能夠是最好的結果?”
“如今,孤想要增強自己的實力。
但是,現如今,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情況出現,那麽,之後,又應該怎麽辦才好?”
袁紹眉頭緊鎖,看著麵前的田豐詢問道,他知道,如今既然曹操有這樣的想法。
那麽,他們之後,到底應該用什麽樣的對策,才能夠限製曹操的發展呢?
畢竟,他內心非常清楚,自己的實力。
雖然說,自己的實力現在也有所增強。
但是,自己麵對的是賈詡這樣的龐然大物。
賈詡和自己的實力相差並不多,袁紹想要擊敗賈詡,都不能夠抱著任何僥幸的希望。
所以,他也非常清楚,賈詡和自己幾乎是勢均力敵的存在。
自己如若說,不限製曹操的發展,那麽,自己之後,可能真的會被曹操背刺,也未嚐不可能。
畢竟,誰不想要變得更加強大呢?
曹操難道就不想要變得更加強大嗎?
這很顯然,是不可能的,曹操一定想要變強,如果能夠在自己身上咬下一塊肉,曹操一定會不遺餘力的上前。
而且,自己西麵還有一個賈詡,那麽,自己之後,到底應該怎麽樣,才能夠做大做強。
如今的自己,西麵有賈詡牽製著自己,北麵還有一個公孫瓚,南邊還有一個曹操。
如果再讓曹操強大起來,那麽,自己之後,就沒有任何辦法能夠突出重圍。
一旦,自己對公孫瓚或者曹操動手,很有可能會讓賈詡趁虛而入。
這對自己來說,並沒有任何好處。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知道自己接下來,必須得限製曹操的發展,可是又該如何去限製呢?
他現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麽辦才好。
袁紹內心自然也不希望,曹操發展起來。
因為,一旦,曹操發展起來,那曹操就不是自己的小弟了。
曹操到時候,就能夠擁有和自己對抗的實力,這並非是他所希望見到的。
所以,他內心自然也非常的憤怒。
可誰曾想到,現如今,自己根本就脫不開身。
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麽辦才好。
隻能夠看著麵前的田豐,看看他到底有沒有什麽解決的辦法。
他剛才說,兩個方案都不可取。
那麽,田豐一定能夠有更好的計策。
他也想要看看,這一條計策到底是對還的,是錯的。
這一些計策,到底是否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呢?
如果說,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他自然也願意去實行。
現如今,他也想要知道,到底應該用什麽樣的方法,才能夠讓自己阻止曹操發展。
一旦,曹操發展起來,對於自己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
自己到時候,四麵皆敵,想要突出重圍,都有些困難。
而且,每一個敵人都非常的強大,自己想要打敗他們,都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
公孫瓚的實力雖說,不強,但是,如今的公孫瓚,自己就是想要完完全全的擊敗他,都沒有這麽簡單。
就算自己能夠打敗他,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
最起碼,自己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才能夠擊敗公孫瓚。
更別說,是打敗賈詡了。
到時候,自己發展壯大之時,曹操恐怕早就已經尾大不掉。
等到那時候,自己又如何才能夠奪取天下呢?
“主公現如今,自然也能夠有辦法限製曹操的發展。”
“但是,這樣會讓主公名聲有損。”
“如果說,主公想要限製曹操的發展,第一就是率領大軍,讓所有人都以為,我們響應了曹操的號召,率兵前往洛陽,解救陛下。”
“實則,我軍卻是率軍由魏郡,率軍殺入東郡。”
“曹操不是想要奪取徐州嗎?那麽,主公就直接殺入東郡。”
“他想要奪取徐州,那麽,我軍就奪取兗州。”
“並且,派遣重兵把守邊地,預防賈詡進攻。”
“曹操知道主公進攻兗州,必定迴師防禦。”
“到時候,主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青州。”
“如今,青州才是主公最需要拿下的。”
“一旦,青州拿下了,那麽,就能夠隨時壓製曹操,威脅曹操。”
“並且,還能夠隨時殺入徐州。”
“徐州乃是四戰之地,一片平原,根本無險可守。”
“曹操到時候,如若要殺入徐州,主公可派兵援助,或者,瓜分徐州。”
“如今,絕對不能夠再讓曹操繼續發展下去,如果讓曹操繼續在發展下去,遲早有一天,會成為主公的心腹大患。”
“不管曹操以什麽樣的借口,主公都可以以盟軍盟主的身份,阻止曹操進攻徐州。”
“而且,現如今,曹操根本就不敢對主公有任何反抗。”
“畢竟,主公的實力,暫時還不是他所能夠抵抗的了的。”
“曹操內心就算再怎麽憤怒,也不可能會對主公動手。”
“如今,曹操他想要奪取徐州,那麽,他爭霸天下之意,就非常的明顯。”
“由此可見,曹操根本就不可能會僅限於跟隨在主公的身邊。”
“現如今,曹操雖說,暫時對主公俯首稱臣。”
“可是,曹操遲早有一天會反客為主。”
“因此,主公不得不防。”
“如今的主公,必須得先將曹操解決掉才行,必須得製止曹操的發展,才能夠讓主公之後,收取兗州更加的順利。”
“如今,曹操放在兗州,隻是為了能夠讓其抵擋楚王罷了。”
“如果,現在讓曹操就這麽覆滅,肯定是不現實的。”
“也是對於主公,沒有任何好處的。”
“但是,絕對不能夠讓曹操一而再,再而三的增長實力。”
“如今的曹操,他已經擁有了兗州,如今他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力量。”
“雖說,他並沒有主公這般強大的力量,可是,主公要是不限製曹操的發展。”
“遲早有一天,曹操會對主公造成極大的傷害,所以,主公絕對不能夠在任其成長。”
“一旦,主公任其成長下去,那麽,曹操對於主公的危害會越來越大。”
“所以,主公絕對不能夠繼續再讓曹操成長下去。”
“如今的曹操實力,如此之強,再讓他強大下去,如果讓他得到了徐州,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甚至,能夠直接單獨對抗主公,也未嚐不可能。”
“因此,現如今,曹操絕對不能夠讓其再發展下去。”
“一旦,曹操發展下去,對於主公來說,自然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主公現如今,前有狼,後有虎。”
“要是在讓曹操繼續發展下去,那麽,曹操和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的話。”
“主公就成了甕中之鱉,絕對不能夠讓其發展下去。”
“一旦,讓其發展下去,主公可就沒有任何機會,能夠突出重圍了。”
“畢竟,賈詡都已經和主公勢均力敵。”
“之後,還有公孫瓚,他們二人要是聯合在一起。”
“那麽,對於主公來說,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現如今,他們雖然並沒有傾巢出動。”
“但是,主公也已經感受到了危機,要是賈詡傾巢出動,直接覆滅我冀州,也未嚐不可能。”
“因此,如今的曹操絕對不能夠讓其在成長下去。”
“要是,讓曹操這樣成長下去,那對於主公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到時候,曹操一旦,和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瓜分冀州也並非沒有這種可能。”
“而且,微臣也聽說,曹操他可是和賈詡的侄子走得非常近。”
“賈詡的侄子,也就是朱標。”
“曹操和賈詡侄子的關係走得很近,也沒準,他們二人還是聯合在一起。”
“等到那時候,主公又該當如何呢?”
“因此,現如今,主公實在是太危險了。”
“周圍的所有勢力,全都是主公的敵對勢力。”
“主公要是不能夠突出重圍,接下來恐怕就真的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了。”
“想要統一天下,都極為困難,因此,現如今,主公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繼續發展下去。”
“並且,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青州。”
“絕對不能夠再讓青州,落到任何人的手中。”
“如今,主公想要突破這一個牢籠,就必須得拿一下青州。”
“青州隻要被主公得到了,那麽,主公就能夠結合青州、冀州和大半個幽州,以此來對抗三大諸侯。”
“到時候,先行將公孫瓚覆滅,也並非不可。”
“而且,曹操這一次,要是進攻徐州,那麽,就會導致得罪了陶謙。”
“而主公幫助陶謙,陶謙自然也會非常的高興。”
“到時候,曹操如果想要對主公動手,陶謙也可以幫助主公。”
“因此現如今,陶謙他留著,還有作用,絕對不能夠讓陶謙覆滅。”
“主公現如今,必須得聯合陶謙,對抗所有的諸侯。”
“畢竟,曹操他到底是和賈詡有什麽樣的關係,我們不得而知。”
“因此,現如今,我們必須得先拉攏陶謙。”
“當然,也不能夠把曹操得罪死了,必須得昭告天下,絕對不能夠允許任何諸侯,互相攻伐。”
“而之所以,主公能夠奪取幽州,自然是因為,幽州牧劉虞自己將幽州送給主公的。”
“而現如今,也不是主公直接侵犯了其他的諸侯。”
“是賈詡、公孫瓚等人聯合起來,進攻主公,並非說是主公自己願意動手的。”
“那麽,天下所有人,自然都非常的清楚,主公身為原先盟軍盟主的身份,可以讓他們停戰。”
“因此,現如今,主公就必須得阻止曹操的發展,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發展壯大。”
“一旦,讓曹操發展壯大,對於主公而言,實在是一件極大的災難。”
田豐看向麵前的袁紹,拱手道。
他內心自然非常清楚,現如今,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繼續發展下去。
一旦,讓曹操繼續發展下去,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極大的危害。
到時,袁紹可就沒有這麽多的機會能夠奪取天下了。
到那時,萬一曹操和賈詡公孫瓚聯合在一起,三大勢力聯手,對袁紹發起圍剿。
到時候,袁紹可就真的沒有任何能力,能夠抵抗的了了。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絕對不能夠讓曹操和公孫瓚,還有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
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發展壯大,曹操要是發展壯大,對於袁紹來,說是極大的災難。
這一點,他內心非常清楚。
所以,不能夠讓曹操這麽做。
一旦,讓曹操這麽做了,對於袁紹之後,統一北方,有極大的阻礙。
雖說,這樣確實會對袁紹有所影響。
但是,為了以後能夠統一北方,統一天下。
不得不怎麽做,現如今,確實不應該得罪曹操。
但是,誰讓曹操現在和賈詡關係走得很近呢?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不管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他們都必須得阻止曹操發展,曹操一旦,發展壯大,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滅頂之災。
這一點,他還是能夠看得明白的。
這樣一來,得罪了曹操,那曹操之後,很有可能會怨恨袁紹,這也沒有任何辦法。
畢竟,袁紹現如今,發展壯大,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一旦,曹操吞並了徐州,那他的實力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而如今袁紹,不過僅僅掌控了冀州和大半個幽州罷了。
所以,現如今,不僅僅要阻止曹操奪取徐州,而且,還要拿下青州。
隻有拿下了青州,結合冀州和大半個幽州,才能夠和這三位諸侯相互抗衡。
否則的話,三位諸侯聯合在一起,要真想要瓜分冀州,那可就糟糕了。
天下大亂的時候,曹操等人,也未必不可能會這麽做。
袁紹到時候,可就真的麻煩了。
所以,他必須得保證袁紹的安全才行,袁紹如今確實非常的危險。
所以,不管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到底是否是自己等人的幻想,他都必須得將這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這一點,是必然的。
絕對不能夠讓任何危險,出現在他們的麵前。
他們必須得將這危險扼殺在搖籃裏,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等人,趁虛而入。
到那時,曹操等人,要聯合在一起瓜分了冀州,可就完了。
一旦聯合在一起,袁紹可就真的是什麽都沒有了。
所以,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自己絕對不能夠讓曹操等人得逞,一旦,讓曹操擁有了徐州,那曹操的力量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等到那時,曹操就會尾大不掉,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如今他們留著曹操,就是因為,曹操能夠阻擋袁術,直接讓袁術和曹操二人接壤,對於袁紹來說,還是有好處的。
袁紹如果和袁術接壤,那麽,兩兄弟很有可能會直接打起來。
這對於袁紹而言,並沒有任何好處。
所以,袁紹之前,並沒有奪取兗州,就是想要讓曹操來幫助自己抵擋袁術。
雖說,袁術確實能力比不上袁紹。
可是,畢竟,他也是擁有四世三公的身份,手底下能人無數。
而且,兵馬更是十分的強盛,一點也不弱於袁紹。
這一點,袁紹也非常的清楚。
所有人都清楚,所以,袁紹絕對不可能會讓袁術和自己接壤。
如今,隻有等到袁紹發展壯大起來之後,他才會想到要和袁術對戰線。
現在,袁紹最主要的就是統一北方,隻要袁紹自己統一了北方,那麽,天下所有人都將不是他的對手。
他攜帶著大軍,直接南下,天下又有何人能擋?
畢竟,一旦,他統一了北方,手中可就擁有數十萬大軍,甚至,百萬大軍。
等到那時,袁紹攜帶百萬雄師,難道還沒辦法統一天下不成?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袁紹之所以,會這麽做。
就是因為,想要讓曹操去抵擋袁術。
隻要曹操能夠抵擋住袁術,就能夠幫助袁紹爭取更多的時間,統一北方。
而且,袁術也不是傻子,他肯定是柿子挑軟的捏。
知道曹操有很強的能力,自然不可能會直接就對曹操動手。
一定會先拿下豫州、徐州、揚州等地。
“主公萬萬不可信,如今絕對不是對付曹操的最佳時機。”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曹操他想要奪取徐州。”
“那麽,我們直接就率兵前往拿下青州即可。”
“一旦,主公拿下了青州,那麽,就算曹操拿下徐州又有何妨?”
“況且,主公現如今,最主要的是不能夠率領大軍,傾巢出動。”
“一旦,主公率領大軍傾巢出動,那麽,賈詡很有可能會直接對冀州動手。”
“等到那時,主公的力量就會直接被拖住。”
“萬一,曹操率軍殺迴,和並州軍聯合在一起。”
“那麽,主公又該如何抵擋?”
“所以,現如今,並非是得罪曹操的時候。”
“微臣以為,主公現如今,應該立刻派遣大軍前往進攻青州。”
“青州軍軟弱無能,一戰可下。”
“而且,青州還有數十萬黃巾軍,一旦,主公能夠拿下青州,就能夠收服這四五十萬黃巾軍。”
“原先,主公派人前往去說服這些黃巾軍,可是這些黃巾軍卻最終,還是選擇了觀望,選擇了拒絕主公的邀請。”
“這一點,確實讓主公抹不開麵子。”
“但是,這一次隻要主公能夠拿下青州,這一些黃巾軍就不得不投降了。”
“隻要主公能夠奪取青州,讓黃巾軍臣服。”
“那麽,這數十萬黃巾軍,可是能夠成為主公極大的力量。”
“等到那時,主公就能夠帶領著這一些黃巾軍,披荊斬棘,擊潰賈詡等人。”
“現如今,如果說,主公直接對曹操發起進攻。”
“那麽,曹操一定會懷恨在心,等到那時,主公想要奪取青州的時候,曹操要是在背後使絆子。”
“或者曹操直接聯絡賈詡,共同來進攻主公。”
“那主公該怎麽辦呢?”
“所以,現如今,主公絕對不能夠這麽做。”
“一旦,主公這麽做了,將會腹背受敵。”
“到時候,主公又該怎麽辦呢?”
“難道,還要和曹操,求和不成?”
“因此,微臣以為,就算曹操要奪取徐州。”
“那麽,就讓他奪取好了,隻要主公能夠拿下青州。”
“那麽,竟然能夠將徐州收為己有。”
“而且,主公也得注意一下,主公如若想要收取青州,那麽,賈詡又是否會同意呢?”
“如何,在主公進攻青州的同時,賈詡直接率兵進攻我軍常山等地。”
“那麽,又該怎麽辦呢?”
“所以,現如今,主公絕對不能夠率領大軍去對抗曹操。”
“一旦,主公去對抗曹操了,那麽,曹操一定會惱羞成怒。”
“等到那時候,曹操很有可能,會率領著大軍前來反攻主公。”
“因此現如今,絕對不能夠這麽做。”
“一旦,這麽做了,對於主公沒有任何好處,這件事情,主公還是得謹慎才行。”
“絕對不能夠意氣用事,一旦,主公想要進攻曹操,讓曹操迴師。”
“那麽,曹操定然會惱羞成怒。”
“所以,這件事情是不可取的,微臣以為應該立刻派遣大軍,進攻青州。”
“一旦,主公得罪了曹操,那麽,曹操一定會對主公發起進攻。”
“等到那時候,萬一曹操聯合楚王,或者賈詡,對主公發動進攻,又該當如何?”
“主公現在南北皆敵,到時候,想要走出困境,可就難了。”
“至於陶謙,主公應該也非常清楚陶謙到底是怎麽樣的人。”
“他不過一守成之君,他又有何作用呢?”
“所以,這樣的人對於主公來說,雖說,可以算是盟友。”
“可是,卻沒有任何戰鬥力。”
“恐怕,他連自保都很難做到,又如何能夠幫助主公呢?”
郭圖眉頭緊鎖,直接站了出來,朝著袁紹拱手一拜,反對道。
雖然他也不知道,曹操會不會這麽做。
但是,既然曹操不願意率軍前往洛陽,收服那數十萬西涼鐵騎,那唯一的辦法就是,收複青州。
隻有將青州收服,然後將那數十萬黃巾軍收服,也許,他還能夠擁有機會變強。
他也非常希望,袁術能夠用自己的計策。
所以,他也知道,曹操如果被他們得罪了。
到時候,很有可能,真的會和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共同對袁紹發起進攻。
曹操和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對抗他們,那麽,他們又該當如何呢?
他內心自然是不希望,曹操被他們得罪。
一旦,他們得罪了曹操,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任何好處不說。
到時候,還會多出一個敵人。
這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滅頂之災。
這一點,他還是能夠看清楚的。
所以,他知道,絕對不能夠讓曹操成為他們的敵人。
一旦,讓曹操成為他們的敵人,那到時候,曹操要對他們動手,那該怎麽辦?
現如今,他們必須得先拿下青州,也隻有得到了青州,冀州和大半個幽州,就等於擁有了兩個半州之地。
如此強大的勢力,才能夠勉強對抗賈詡、公孫瓚和曹操。
現如今,他們沒必要去得罪曹操,不僅如此,曹操還能夠成為他們一大助力。
所以,現如今,他內心自然是非常清楚 ,絕對不能夠得罪曹操。
一旦,他們得罪了曹操,那麽,對於他們來說可就得不償失了。
一旦,得罪了曹操,那麽,可就是讓袁紹南北邊全都是敵人。
等到那時,袁紹到底又該如何走出這樣的困境呢?
這一點,他們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也正因為,這一點,所以,他們知道,絕對不能夠在現在這個關鍵時刻,得罪曹操。
最好,是先拿下青州。
隻有袁紹拿下了青州,才能夠走出這樣的困境。
“嗯?”
袁紹聽見了郭圖的話,低下頭開始陷入了沉思。
他覺得,郭圖說的話倒也有幾分道理。
但是,田豐說的話也有道理,他到底應該聽誰的呢?
他到底應該怎麽去做呢?
這一點,讓他內心多多少少也有些糾結,有些猶豫。
雖說,他現如今,已經一改常態,可是,內心自然也會有一些猶豫。
畢竟,他手底下的謀士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這一些謀士會提供出各式各樣的意見。
而每一個人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到時候,他還得從這些意見當中去挑選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
或者,哪一個更為有利。
每一次到了這種時刻,他就感覺有些頭疼。
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聽從誰的計策。
聽聽這些計策,好像都挺美好。
但是,具體實施起來,到底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他也不清楚。
所以,他的內心多少也有些糾結。
“啟稟主公,微臣以為,主公可以不去理會曹操,也可以拿下青州。”
“但是,拿下青州之後,主公也必須得率領大軍殺入徐州。”
“如今,徐州乃是四戰之地,但是,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曹操現如今,就算想要攻下徐州,也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
“等到曹操要進攻徐州的時候,主公可以讓曹操,禁止進攻徐州,讓他和睦相處。”
“如若說,主公說了兩次,三次,曹操皆不聽從。”
“那麽,主公可以率兵壓境,協助陶謙,對抗曹操。”
“正所謂,先禮,後兵。”
“主公必須得先讓曹操知道,誰才是話事人,誰說的話,才是有用的。”
“如今,主公隻需要讓陶謙守護好徐州。”
“並且,責令曹操,絕對不能夠繼續在對徐州動手。”
“如此一來,曹操得到了主公的敕令,那麽,曹操要是還是繼續進攻徐州。”
“到時候,主公才能夠出手。”
“這樣也不失為一個好計策,到時候,主公也能夠增長聲威的同時,不會太過得罪曹操。”
“畢竟,主公不是為了進攻曹操,而是為了讓曹操和陶謙,化幹戈為玉帛。”
“如此一來,曹操就算再怎麽樣也是啞口無言,所以,主公可以率領大軍,前往進攻青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青州。”
“並且,責令曹操,讓曹操不得進攻徐州。”
許攸眉頭緊鎖,沉思過後,走上前去,拱手道。
他內心自然非常清楚,曹操他現如今,既然要這麽做,那麽,就必須得阻止曹操,奪取徐州。
一旦,曹操真的奪取了徐州,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不僅如此,還會讓他們有極大的危險。
所以,現如今,絕對不能夠讓曹操奪取徐州。
一旦,讓曹操奪取了徐州,對於他們整個冀州而言,都有難以想象的危機。
他其實,也是支持田豐的決策。
但是,田豐現如今,直接說要去進攻曹操,他倒是不敢苟同。
他確實也是希望,能夠抑製曹操的發展。
因為,曹操現如今,確實也已經有了強大的力量。
要真讓曹操奪取徐州,那麽,就能夠讓其擁有足可匹敵冀州,足可匹敵袁紹的力量。
所以,絕對不能夠讓曹操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一旦,讓曹操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那對於袁紹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因此,他覺得,限製曹操發展,還是有必要的。
隻不過,絕對不能夠直接率領大軍,進攻曹操。
一旦,率領大軍進攻曹操,那麽,就會得罪曹操。
而且,也會讓曹操對袁紹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憤怒。
這樣的憤怒,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消除得了的。
等到那時,曹操很有可能,真的會和其他人聯起手來,對抗袁紹,也未嚐不可能。
所以,他覺得現如今,不能夠去對曹操動手。
一旦,對曹操動手了,那麽,這可就不可挽迴了。
到時候,曹操萬一真加入別人的陣營,對抗袁紹,那袁紹又該怎麽辦呢?
所以,如今,他覺得,還是不應該直接對曹操動手,直接責令他,不要對徐州動手,就足夠了。
他們也想,就算曹操以任何理由去進攻徐州,他們覺得,應該也不至於會出現什麽變故。
到時候,曹操應該會聽從袁紹的安排。
否則的話,曹操也會得罪袁紹。
他料想,曹操也不敢得罪袁紹。
所以,現如今,他想要的就是能夠讓曹操知難而退,絕對不能夠讓曹操進攻徐州。
一旦,曹操不聽從袁紹的號令,還要進攻徐州,那麽,可就真的得罪了袁紹。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他也知道,曹操應該不至於會這麽做,一旦,曹操這麽做了,對於曹操而言,也沒有任何好處。
甚至,還會得罪袁紹。
到時候,袁紹要是發怒,直接大軍壓境,殺的曹操片甲不留,也未嚐不可能。
雖說,現如今,袁紹還有很大的敵人。
可是,想要覆滅曹操,應該還是能夠做到的。
就算沒辦法完全覆滅曹操,那麽,搶占兗州幾座城池,幾個州郡,還是能夠做到的。
所以,要知道現如今,絕對不能夠對曹操動手。
一旦,對曹操動手,那麽,事態可就不一樣了。
如今,既然曹操想要奪取徐州,那麽,就必須得讓曹操放棄這樣的念頭。
隻要讓曹操放棄攻打徐州的念頭,也就足夠了。
這樣,曹操也就無法發展壯大,到時候,就算心中對袁紹有怨恨,那麽,也不至於會做出什麽樣的事情。
而陶謙,也能夠因此,得到袁紹的幫助,存活下來。
袁紹也能夠得到陶謙這樣的盟友,到那時,陶謙還是能夠有一點作用的。
至少,現如今,他是這麽覺得的。
他覺得,現如今,絕對不能夠隨意去得罪曹操。
畢竟,如今他們已經擁有了兩個敵人公孫瓚和賈詡。
公孫瓚和賈詡等人聯合在一起,都已經讓袁紹有些頭疼。
就更不要說是,讓他再得罪曹操了。
一旦,再得罪了曹操,三方勢力聯合在一起,對於袁紹而言,那可就真的是有很大的危險和困難了。
雖然,他也想要奪取兗州,但是,他也知道,現如今,還不是對曹操動手的時刻。
他也大概知道,田豐內心的想法。
田豐應該是想要奪取兗州陳郡,以此來壓迫曹操,限製曹操的發展。
這也是變相的告訴了曹操,讓曹操能夠安安穩穩的在這裏做袁紹的小弟,不要有任何癡心妄想的念頭。
否則的話,袁紹可以隨時通過陳郡,殺的曹操片甲不留。
現如今,他想到的,就是暫時還不要得罪曹操。
因為,得罪了曹操,對他沒有任何意義。
雖說,壓迫曹操,不讓曹操發展,確實是一件好事。
可是,最終,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畢竟,曹操也不是喜歡久居人下之人,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畢竟,他和曹操,也算是發小,兩人自小相識。
而且,一同上學堂,這一點,他們內心自然也算得上是知根知底。
所以,他絕對知道,曹操不可能會輕易認輸。
這也就意味著,一旦,他們對曹操發動進攻,那曹操很有可能,會對袁紹懷恨在心。
等到那時,阻止袁紹發展,甚至,聯合其他的諸侯,一起對抗袁紹,也未嚐不可能。
如今,他知道,絕對不能夠進攻曹操。
但是,可以讓曹操不要去進攻徐州。
一旦,曹操進攻徐州,他們可以派遣大軍前往徐州,幫助陶謙。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嚇退曹操,絕對不能夠讓曹操得到徐州。
一旦,讓曹操得到了徐州,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所以,他現如今,也提出策略,想要讓袁紹,不至於得罪曹操。
“嗯。”
袁紹點了點頭,似乎比較認可許攸的計策。
但是,依然還沒有下決心。
因為,他知道,其他的謀士,一定還會繼續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至於,到底應該怎麽決策,他內心也得思量一番。
畢竟,這麽大的事情,可不能夠隨隨便便,就直接商量完成的。
這一點,他內心還是非常清楚的。
他知道,自己現如今,絕對不能夠操之過急。
必須得好好和麵前這些謀士商議,並且,最終,確定,自己到底之後,應該怎麽辦。
絕對不能夠讓曹操奪取徐州,也不能夠讓曹操繼續發展。
但是,又不想要去得罪曹操,畢竟,要得罪曹操這件事情,他內心也在糾結。
當然,他也知道,曹操還是頗有能力的。
雖說,曹操是宦官之後。
但是,曹操的能力,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也正因為,清楚曹操的能力,所以,他根本不想要得罪曹操。
畢竟,得罪了曹操對於他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這一點,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現在,如果真的要讓他去得罪曹操,他內心也在打鼓。
不知道,之後,是否應該怎麽去攻打曹操。
曹操和自己也算是發小,二人自小相識,可以說是,光著屁股長大的好朋友。
但現如今,自己卻要限製他的發展,並且,還要讓他來做自己的敵人。
這確實讓袁紹多多少少,有一絲猶豫。
所以,他現在,內心還在不斷的思考,接下來,到底自己應該怎麽去做?他暫時還沒有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