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葉纖紅點點。“現在國內文化產業其實還很薄弱,如果京城能做大做強這個產業,不但對京城有好處,對整個國家的文化產業,都是巨大的促進作用。”
如果他任職期間,能一直保持這樣的心態,那接下來京城的發展,估計會提前走向正軌。
“你能這樣說,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林樾覺得她應該不會無的放矢。“先說說你的思路。”
“比如旅遊業,我們可以把京城所有的景點,進行摸底排查,設計一條條旅遊路線,方便外地遊客參觀。並且拍成宣傳片,在央視宣傳,到時遊客的人數,肯定會增加幾倍。”葉纖紅首先從旅遊角度上做了分析。
當初餘杭是以拆圍牆,免門票作為主要手段,把國內大量遊客,吸引到了餘杭。
跟那邊不同的是,京城有更多的古建築,如果利用得好,這方麵確實可行。
隻要遊客增加幾成,對京城的經濟發展,就是巨大的促進。
“這個確實可行。”林樾點點頭。“我迴去後,會讓人先摸摸底,然後再確定怎麽設計旅遊線路。”
這是小紅的強項,應該沒問題。
而且也不會增加什麽成本,收益卻會很明顯。
“然後就是影視業,拍電影的話,特別是古裝劇,需要古建築。”葉纖紅提醒道。“可以把老巷子保存下來,甚至修葺一下,讓京城成為古裝劇的拍攝基地,隨著經濟的發展,電影電視劇會越拍越多,那當地老百姓賺的錢也更多。”
前世國內建了那麽多影視城,在葉纖紅看來,很多都是形象工程,真正收益並不高。
而京城有這麽多現成的古建築,卻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拆毀重建,實在太浪費了。
如果能因此保存下來更多的古建築,那她也算為京城做出貢獻了。
“這個也不錯。”林樾想了想,覺得有理。“繼續說——”
古建築的處理問題,其實上麵也有分歧。
一些人覺得必須拆除破舊的建築,建起現代化大樓,這是京城作為首都的形象問題,不能一直以破破爛爛的形象存在。
但是有一大部分人,卻覺得應該保留京城的特色,不能讓它失去文化內涵。
林樾作為京城人,其實也是偏向於保護的。
但是一座城市發展,肯定需要現代化,所以他也找不到理由反駁拆遷那些人的意見。
小紅這個建議,算是幫自己找到了一個理由。
“還可以搞出版業。”葉纖紅繼續往下說。“現在國內很少引起國外的版權,如果能把島國的漫畫大量引進來,估計能促進國內這個行業的興起。”
九十年代中期,國內已經引進了不少正版的港台小說,但是國外的就少多了,特別是島國的漫畫書。
而動漫產業,卻非常龐大。
如果這時候能多做這方麵的工作,說不定國內的動漫和遊戲行業,能提前發展起來。
這跟前世引起韓國練習生製度一樣,先學習人家的方法,才可能做自己的產業。
如果一直不聞不問,這個行業就不可能發展,直到網絡興起,才有這樣的機會。
那時候已經錯過了最好的發展階段。
“小紅,看來年輕人的想像力,確實不是我們可以比的。”林樾現在徹底服了。“很多我們熟視無睹的東西,在你眼中,都可以拿來用。”
這時候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天天在京城呆著,居然不如一個外地小姑娘看得遠。
“林伯伯不老,隻是你關心的東西,跟我們不同。”葉纖紅笑著安慰。“你關心的是國家大事,哪有精力關心這些小細節。如果想找出類似的產業,辦法很多。”
最徹底的辦法,就是把京城現在所有的產業,好好做一下分類,然後把不適應京城發展的行業劃掉。
剩下的再篩選一遍,把一些跟文化相關的產業,單獨列出來,看看哪些值得花大力氣去推廣。
特別是一些國內還在起步階段,國外已經相對成熟的行業,應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派人去國外談,到國內來投資,隻要技術進來了,用不了幾年,國內擁有了一批技術人員,再自己來開發這個行業,還怕不成功嗎?
像電視機行業,不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嗎?
以前都是島國獨大,現在國內牌子已經在打價格戰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的主流品牌,會是國貨電視機。
等到二千年前後,已經占有七八成的市場了。
“好,好。”林樾聽了葉纖紅的分析,不斷點頭。“以前也有人跟我談起過類似的想法,但是沒有說在點子上。我相信照你說的去做,成功的希望非常大。”
今天這一趟真的沒有白來,可以說給自己的打開了一扇窗。
國內那麽多經濟學家,在叫囂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但是都隻抓住了一個點。
有的說派大量的公費留學生,像民國時間一樣留洋,學習他們的經驗。
有的說給外企更多的優惠,就算收不到稅收也值到,既解決了就業問題,又多了一些學到技術的產業工人。
而小紅的觀念更有可操作性,那就是我們選擇適合我們的產業,這樣的話,既發展了經濟,增加了稅收,又讓這個產業在中國生根發芽,用幾年的時間,實現本土化。
如果每個省市都這樣做,還怕國家技術落後嗎?
那樣一來,新世紀到來前,大量被國外壟斷的行業,就能擁有自主的品牌,再也不會落後挨打了。
林樾越想越興奮,從包裏拿出紙筆,把這些想法記下來,準備迴京時,找人一起商討。
葉纖紅沒想到這樣的大人物,居然把自己隨口說的話,認真記錄下來,倒對他的工作態度刮目相看。
他能走到這一步,確實不是靠背景獲得的。
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思,才能走得這麽遠。
相比前世,這樣的官員,才值得尊重。
聊完這些,林樾又去衛老屋裏坐了一會。
難得過來一趟,陪一陪長輩是必須的。
見衛老麵色紅潤,原先全白的頭發,夾雜著很多黑發,不像是染出來的,非常驚訝。
“衛伯伯,你怎麽越活越年輕了?”他還以為自己眼花了,湊近一點看,確實有很多頭發是黑色的,大概有十分之一左右,不是自己看錯了。
再仔細打量他的臉,發現老人斑也消失了,皺紋雖然還有不少,卻像牆上掛的壽星一樣,給人鶴發童顏的感覺。
衛伯伯不是已經八十多歲了嗎?比父親還要大幾歲,怎麽現在看起來像是不到七十多歲,比父親還年輕得多?
如果他任職期間,能一直保持這樣的心態,那接下來京城的發展,估計會提前走向正軌。
“你能這樣說,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林樾覺得她應該不會無的放矢。“先說說你的思路。”
“比如旅遊業,我們可以把京城所有的景點,進行摸底排查,設計一條條旅遊路線,方便外地遊客參觀。並且拍成宣傳片,在央視宣傳,到時遊客的人數,肯定會增加幾倍。”葉纖紅首先從旅遊角度上做了分析。
當初餘杭是以拆圍牆,免門票作為主要手段,把國內大量遊客,吸引到了餘杭。
跟那邊不同的是,京城有更多的古建築,如果利用得好,這方麵確實可行。
隻要遊客增加幾成,對京城的經濟發展,就是巨大的促進。
“這個確實可行。”林樾點點頭。“我迴去後,會讓人先摸摸底,然後再確定怎麽設計旅遊線路。”
這是小紅的強項,應該沒問題。
而且也不會增加什麽成本,收益卻會很明顯。
“然後就是影視業,拍電影的話,特別是古裝劇,需要古建築。”葉纖紅提醒道。“可以把老巷子保存下來,甚至修葺一下,讓京城成為古裝劇的拍攝基地,隨著經濟的發展,電影電視劇會越拍越多,那當地老百姓賺的錢也更多。”
前世國內建了那麽多影視城,在葉纖紅看來,很多都是形象工程,真正收益並不高。
而京城有這麽多現成的古建築,卻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拆毀重建,實在太浪費了。
如果能因此保存下來更多的古建築,那她也算為京城做出貢獻了。
“這個也不錯。”林樾想了想,覺得有理。“繼續說——”
古建築的處理問題,其實上麵也有分歧。
一些人覺得必須拆除破舊的建築,建起現代化大樓,這是京城作為首都的形象問題,不能一直以破破爛爛的形象存在。
但是有一大部分人,卻覺得應該保留京城的特色,不能讓它失去文化內涵。
林樾作為京城人,其實也是偏向於保護的。
但是一座城市發展,肯定需要現代化,所以他也找不到理由反駁拆遷那些人的意見。
小紅這個建議,算是幫自己找到了一個理由。
“還可以搞出版業。”葉纖紅繼續往下說。“現在國內很少引起國外的版權,如果能把島國的漫畫大量引進來,估計能促進國內這個行業的興起。”
九十年代中期,國內已經引進了不少正版的港台小說,但是國外的就少多了,特別是島國的漫畫書。
而動漫產業,卻非常龐大。
如果這時候能多做這方麵的工作,說不定國內的動漫和遊戲行業,能提前發展起來。
這跟前世引起韓國練習生製度一樣,先學習人家的方法,才可能做自己的產業。
如果一直不聞不問,這個行業就不可能發展,直到網絡興起,才有這樣的機會。
那時候已經錯過了最好的發展階段。
“小紅,看來年輕人的想像力,確實不是我們可以比的。”林樾現在徹底服了。“很多我們熟視無睹的東西,在你眼中,都可以拿來用。”
這時候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天天在京城呆著,居然不如一個外地小姑娘看得遠。
“林伯伯不老,隻是你關心的東西,跟我們不同。”葉纖紅笑著安慰。“你關心的是國家大事,哪有精力關心這些小細節。如果想找出類似的產業,辦法很多。”
最徹底的辦法,就是把京城現在所有的產業,好好做一下分類,然後把不適應京城發展的行業劃掉。
剩下的再篩選一遍,把一些跟文化相關的產業,單獨列出來,看看哪些值得花大力氣去推廣。
特別是一些國內還在起步階段,國外已經相對成熟的行業,應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派人去國外談,到國內來投資,隻要技術進來了,用不了幾年,國內擁有了一批技術人員,再自己來開發這個行業,還怕不成功嗎?
像電視機行業,不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嗎?
以前都是島國獨大,現在國內牌子已經在打價格戰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的主流品牌,會是國貨電視機。
等到二千年前後,已經占有七八成的市場了。
“好,好。”林樾聽了葉纖紅的分析,不斷點頭。“以前也有人跟我談起過類似的想法,但是沒有說在點子上。我相信照你說的去做,成功的希望非常大。”
今天這一趟真的沒有白來,可以說給自己的打開了一扇窗。
國內那麽多經濟學家,在叫囂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但是都隻抓住了一個點。
有的說派大量的公費留學生,像民國時間一樣留洋,學習他們的經驗。
有的說給外企更多的優惠,就算收不到稅收也值到,既解決了就業問題,又多了一些學到技術的產業工人。
而小紅的觀念更有可操作性,那就是我們選擇適合我們的產業,這樣的話,既發展了經濟,增加了稅收,又讓這個產業在中國生根發芽,用幾年的時間,實現本土化。
如果每個省市都這樣做,還怕國家技術落後嗎?
那樣一來,新世紀到來前,大量被國外壟斷的行業,就能擁有自主的品牌,再也不會落後挨打了。
林樾越想越興奮,從包裏拿出紙筆,把這些想法記下來,準備迴京時,找人一起商討。
葉纖紅沒想到這樣的大人物,居然把自己隨口說的話,認真記錄下來,倒對他的工作態度刮目相看。
他能走到這一步,確實不是靠背景獲得的。
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思,才能走得這麽遠。
相比前世,這樣的官員,才值得尊重。
聊完這些,林樾又去衛老屋裏坐了一會。
難得過來一趟,陪一陪長輩是必須的。
見衛老麵色紅潤,原先全白的頭發,夾雜著很多黑發,不像是染出來的,非常驚訝。
“衛伯伯,你怎麽越活越年輕了?”他還以為自己眼花了,湊近一點看,確實有很多頭發是黑色的,大概有十分之一左右,不是自己看錯了。
再仔細打量他的臉,發現老人斑也消失了,皺紋雖然還有不少,卻像牆上掛的壽星一樣,給人鶴發童顏的感覺。
衛伯伯不是已經八十多歲了嗎?比父親還要大幾歲,怎麽現在看起來像是不到七十多歲,比父親還年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