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企業習慣用大車間的模式,進行生產。
把工廠照工序,分為幾個大部門,一個部門加工結束後,交給下一個部門,這樣既便於分清責任,也容易控製生產進度。
有的企業則借用島國的豐田模式,把產品做成一條流水線,這樣連貫生產的好處是,效率最高,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能改進。
不像大車間模式,等發現問題,前麵工序已經完成了,浪費人工不說,還會造成大量的物料浪費和報廢。
“你的意見呢?”葉纖紅沒有說出自己的答案,反問了一句。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支持大車間模式,畢竟這樣的管理方式我熟悉。”王茂琳迴答道。“不過你一直追求流水線式的管理方式,我覺得這樣確實比大車間更先進,所以我支持用流水線生產。”
不管用什麽方式管理,隻要對企業的發展有利,她肯定會支持。
“那就用流水線方式生產。”葉纖紅一付從善如流的模樣笑著迴答。
既然自己有最先進的管理模式,為什麽還要用落後的方式去管呢?自己又不傻。
連茂琳姐也看出了這樣做的好處,看來她的管理能力,也提升了許多。
“不過怎麽分,還是個問題。”王茂琳有些頭疼地說道。
到底多少人一個組生產,才是最有效率的,這個問題她一直想不明白。
“這個你不必擔心,慢慢摸索就行。”葉纖紅倒不想給她太多壓力,所以勸慰了一句。
前世工作過的電機廠,倡導的是一隻流生產,有技術人員拿著秒表,在每個工位計算單件加工用時,這樣一來,每個工位安排多少人,才能保持平衡和效率,就非常精確了。
而服裝企業顯然沒法精確到這一步,所以不可能搞一隻流。
隻要大體保持平衡,葉纖紅就滿意了。
“那暫時就分為兩條組,每組設一個組長,輔助楊濤管理,你覺得怎麽樣?”王茂琳建議道。
因為自己的離開,楊濤的工作量比較大,工廠和市場兩塊都要管理,不可能一直在生產車間。
如果有人幫他把具體的管理抓起來,那他就有足夠的精力,去抓大局了。
“沒問題。”葉纖紅想了想,迴答道。
這件事暫時這樣定下來,等工廠買下來後,再通知楊濤去執行。
當然到時王茂琳還得再去一趟,幫忙把這件事處理好。
同樣的,鋁製品加工廠,擴大規模後,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謝建奇的意見是,把兩個工廠合並為一個工廠,但是分為幾個車間。
前麵是材料切割,需要用到大量設備,可以讓兩個工廠共用,這樣一樣,效率就提高了。
後麵主要是組裝工序,再根據產品分為不同的生產線。
葉纖紅聽了謝建奇的解釋,覺得意見很好。
她對機械方麵不是很熟悉,所以沒有花過多精力,去管理那邊,幾乎全權交給兩個廠長在負責。
如果照謝建奇的方式進行調整,那管理就更細化了。
即使她不熟悉工序,去車間的時候,也能馬上看出哪裏有問題。
“這個主意不錯,可惜電機廠那些機床太大了,做不到這一點。”喬昌智有些遺憾地說道。
公司的每家工廠,管理越規範,質量和效率就會越高,賺的錢也會越多。
“沒關係。”葉纖紅笑著提醒。“工業電機不是我們的發展重點,微電機才是未來主要的方向,到時搞一隻流都沒問題。”
“也對。”喬昌智也覺得自己想多了,笑著迴了一句。
這個周末,小方突然打來電話,向葉纖紅幫楊雪請假。
“為什麽是你跟我說?”葉纖紅疑惑地問。“楊雪不方便開口嗎?”
她了解楊雪的性格,不是那種忸怩作態的人。
“我還沒跟她說。”小方不好意思了。“主要是我爸媽知道了楊雪的事,想讓我帶她去見見——”
昨天有朋友來自己家,無意中提到了他跟楊雪的事,爸媽就激動了,讓他帶迴來看看。
兒子現在已是他們的驕傲,親朋好友都想介紹女孩子給他們當兒媳婦,可惜兒子堅持要自己找,他們也沒辦法。
現在居然聽說兒子有喜歡的人了,那他們哪裏還忍得住?
小方原本不打算這麽早向家裏公開,怕爸媽嫌棄楊雪不是本地人,等她在小紅的廠裏工作久一些,準備在虞城落腳生根了,到時在這邊買一套房子,把她的爸媽也接過來,那就沒問題了。
“你的意思是,楊雪還不知道?”葉纖紅皺了皺眉,問道。
對於小方先斬後奏的行為,她不是很讚成,所以有些不樂意。
楊雪雖然是徽省人,離虞城也不遠,不能當她外地人看待。
特別是她的能力出色,算得上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她更不願意她受委屈,被小方和他父母看輕。
“我不是這個意思。”小方見她誤會自己了,連忙解釋道。“我是想先在你這裏說好,再跟她商量這件事。萬一她答應了,你卻不同意她請教,那不是白辛苦一場?”
“如果是這樣,那我沒意見。”葉纖紅對他是姑妄信之。“你好好向楊雪解釋清楚就好。”
小方雖然是圈內好友,楊雪在她心裏的份量卻更重,她希望兩人能認真戀愛,不枉相識一場。
“你放心,我不會讓她為難的。”小方聽懂了葉纖紅的意思,連忙保證道。
掛了電話,葉纖紅不再關注這件事。
可是她想不管,楊雪卻打電話過來請示她了。
“葉小姐,方所長要帶我去他家見父母,我該怎麽拒絕?”楊雪煩惱地問。
跟小方交個朋友,她當然不會拒絕,畢竟小方年紀輕輕,就已是副科幹部了。
在老家,一個鎮級派出所副所長,已經是實權人物了,以她的家世,就算想討好,也未必有機會。
但是嫁給他,她卻有非常大的壓力。
一方麵,雙方是異地戀,不容易有結果。另一方麵,兩人的地位也差很多,她怕自己配不上他。
與其最後痛苦,不如不要開始。
把工廠照工序,分為幾個大部門,一個部門加工結束後,交給下一個部門,這樣既便於分清責任,也容易控製生產進度。
有的企業則借用島國的豐田模式,把產品做成一條流水線,這樣連貫生產的好處是,效率最高,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能改進。
不像大車間模式,等發現問題,前麵工序已經完成了,浪費人工不說,還會造成大量的物料浪費和報廢。
“你的意見呢?”葉纖紅沒有說出自己的答案,反問了一句。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支持大車間模式,畢竟這樣的管理方式我熟悉。”王茂琳迴答道。“不過你一直追求流水線式的管理方式,我覺得這樣確實比大車間更先進,所以我支持用流水線生產。”
不管用什麽方式管理,隻要對企業的發展有利,她肯定會支持。
“那就用流水線方式生產。”葉纖紅一付從善如流的模樣笑著迴答。
既然自己有最先進的管理模式,為什麽還要用落後的方式去管呢?自己又不傻。
連茂琳姐也看出了這樣做的好處,看來她的管理能力,也提升了許多。
“不過怎麽分,還是個問題。”王茂琳有些頭疼地說道。
到底多少人一個組生產,才是最有效率的,這個問題她一直想不明白。
“這個你不必擔心,慢慢摸索就行。”葉纖紅倒不想給她太多壓力,所以勸慰了一句。
前世工作過的電機廠,倡導的是一隻流生產,有技術人員拿著秒表,在每個工位計算單件加工用時,這樣一來,每個工位安排多少人,才能保持平衡和效率,就非常精確了。
而服裝企業顯然沒法精確到這一步,所以不可能搞一隻流。
隻要大體保持平衡,葉纖紅就滿意了。
“那暫時就分為兩條組,每組設一個組長,輔助楊濤管理,你覺得怎麽樣?”王茂琳建議道。
因為自己的離開,楊濤的工作量比較大,工廠和市場兩塊都要管理,不可能一直在生產車間。
如果有人幫他把具體的管理抓起來,那他就有足夠的精力,去抓大局了。
“沒問題。”葉纖紅想了想,迴答道。
這件事暫時這樣定下來,等工廠買下來後,再通知楊濤去執行。
當然到時王茂琳還得再去一趟,幫忙把這件事處理好。
同樣的,鋁製品加工廠,擴大規模後,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謝建奇的意見是,把兩個工廠合並為一個工廠,但是分為幾個車間。
前麵是材料切割,需要用到大量設備,可以讓兩個工廠共用,這樣一樣,效率就提高了。
後麵主要是組裝工序,再根據產品分為不同的生產線。
葉纖紅聽了謝建奇的解釋,覺得意見很好。
她對機械方麵不是很熟悉,所以沒有花過多精力,去管理那邊,幾乎全權交給兩個廠長在負責。
如果照謝建奇的方式進行調整,那管理就更細化了。
即使她不熟悉工序,去車間的時候,也能馬上看出哪裏有問題。
“這個主意不錯,可惜電機廠那些機床太大了,做不到這一點。”喬昌智有些遺憾地說道。
公司的每家工廠,管理越規範,質量和效率就會越高,賺的錢也會越多。
“沒關係。”葉纖紅笑著提醒。“工業電機不是我們的發展重點,微電機才是未來主要的方向,到時搞一隻流都沒問題。”
“也對。”喬昌智也覺得自己想多了,笑著迴了一句。
這個周末,小方突然打來電話,向葉纖紅幫楊雪請假。
“為什麽是你跟我說?”葉纖紅疑惑地問。“楊雪不方便開口嗎?”
她了解楊雪的性格,不是那種忸怩作態的人。
“我還沒跟她說。”小方不好意思了。“主要是我爸媽知道了楊雪的事,想讓我帶她去見見——”
昨天有朋友來自己家,無意中提到了他跟楊雪的事,爸媽就激動了,讓他帶迴來看看。
兒子現在已是他們的驕傲,親朋好友都想介紹女孩子給他們當兒媳婦,可惜兒子堅持要自己找,他們也沒辦法。
現在居然聽說兒子有喜歡的人了,那他們哪裏還忍得住?
小方原本不打算這麽早向家裏公開,怕爸媽嫌棄楊雪不是本地人,等她在小紅的廠裏工作久一些,準備在虞城落腳生根了,到時在這邊買一套房子,把她的爸媽也接過來,那就沒問題了。
“你的意思是,楊雪還不知道?”葉纖紅皺了皺眉,問道。
對於小方先斬後奏的行為,她不是很讚成,所以有些不樂意。
楊雪雖然是徽省人,離虞城也不遠,不能當她外地人看待。
特別是她的能力出色,算得上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她更不願意她受委屈,被小方和他父母看輕。
“我不是這個意思。”小方見她誤會自己了,連忙解釋道。“我是想先在你這裏說好,再跟她商量這件事。萬一她答應了,你卻不同意她請教,那不是白辛苦一場?”
“如果是這樣,那我沒意見。”葉纖紅對他是姑妄信之。“你好好向楊雪解釋清楚就好。”
小方雖然是圈內好友,楊雪在她心裏的份量卻更重,她希望兩人能認真戀愛,不枉相識一場。
“你放心,我不會讓她為難的。”小方聽懂了葉纖紅的意思,連忙保證道。
掛了電話,葉纖紅不再關注這件事。
可是她想不管,楊雪卻打電話過來請示她了。
“葉小姐,方所長要帶我去他家見父母,我該怎麽拒絕?”楊雪煩惱地問。
跟小方交個朋友,她當然不會拒絕,畢竟小方年紀輕輕,就已是副科幹部了。
在老家,一個鎮級派出所副所長,已經是實權人物了,以她的家世,就算想討好,也未必有機會。
但是嫁給他,她卻有非常大的壓力。
一方麵,雙方是異地戀,不容易有結果。另一方麵,兩人的地位也差很多,她怕自己配不上他。
與其最後痛苦,不如不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