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葉纖紅迴答。
心裏覺得意外,這件事上午才跟胡向陽說過,怎麽這麽快就傳到餘杭的肖市長那裏了?
“你一個月能生產多少電機?”肖東勝又問。“我幫你聯係了幾家需要用到電機的企業,就看你能吃得下多少訂單了——”
“謝謝肖市長。”葉纖紅聽說他一個人就能幫自己把業務全部搞定了,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麽。
雖然有信心接到業務,但是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結果,這讓她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麽好。
“還叫我肖市長?”肖東勝笑道。“你現在已經跟胡向陽訂婚了,應該叫我大表哥。”
“那謝謝大表哥。”葉纖紅再次道了謝。
“小紅,你別客氣。”肖東勝語氣輕快地叫道:“比起你對我的幫忙,我這些都是舉手之勞,不值一提。”
餘杭已經正式推出西湖免票計劃,林省長最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發展當地的第三產業。
剛開始因為門票收入的減少,對餘杭的經濟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隨著天氣轉暖,遊客增加,當地的賓館、酒店天天爆滿,出租車生意更是忙得沒一刻休息時間,連帶著商場賣的當地特產,也賣斷了貨。
西湖邊天天遊人如織,把從事第三產業的商家樂壞了。
省委省政府接到這些反饋,才知道西湖免票行動,真的讓餘杭這座古城,重新煥發了生機。
特別是新一季度的旅遊相關數據出來,餘杭已成為全國旅遊收入最高的城市,震驚了所有人。
肖東勝作為計劃提出者,自然獲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政績。
林省長作為具體推行者,也因為工作魄力,在中央領導那裏掛了號。
大家都私下覺得,他早晚會進入中樞。
“那行,我就不客氣了。”葉纖紅想了想,覺得以她跟肖家的關係,確實已經非常緊密了,沒必要再說客套話。
“還有一件事,我想問一問你。”肖東勝見她從善如流,也很高興。“虞城現在不是大棚蔬菜搞得特別好嗎?你說餘杭郊縣,要不要也搞這個?”
這件事他以前其實問過葉纖紅,隻是那時問的目的和現在問又有不同。
餘杭是省級中心城市,周邊郊縣的行政級別,比虞城高一級。
萬一林省長像大家猜測的那樣,調到了中央,他這個秘書,最大的可能就是下放到下麵的區裏,所以他想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這個很難說。”葉纖紅想了想,一時不知道怎麽建議。“搞大棚種植當然是好事,能很快就讓當地農民富起來,當地領導也能獲得政績,但是容易被別人模仿。”
畢竟大棚種植,沒什麽技術含量,她會推廣這個,是因為自己有空間。
等蔬菜種植被周邊的人模仿了,她可以推出品質高於普通農作物的品種,讓大家種植,走精品路線。
像她提供的草莓種子,就比別人種出來的要好。
以後包括西瓜、黃瓜、番茄、茄子這些,她都可以借父親的大棚,專門出售種子和秧苗。
既賺了錢,又讓家鄉人民不至於被周圍農民模仿,而賺不到錢。
“哦。”肖東勝應了聲,心裏也犯起了嘀咕。
他在仕途也是有野心的,不希望像葉纖紅說的,隻是獲得短時間的政績,這樣的話,離開後會被當地百姓罵的。
“餘杭做為省級旅遊城市,如果表哥想讓郊縣的老百姓致富,我倒是建議你換一個思路。”葉纖紅提出了一個新想法。“這件事如果做好了,比種大棚蔬菜有前途得多。”
“怎麽做?”肖東勝一聽,焦急地問。
小紅真的是天才啊!腦袋一轉,就是一計,比諸葛亮還要厲害,為什麽自己想不到這些呢?
“就是建農家樂。”葉纖紅迴答。“餘杭的西湖,走得是文化旅遊品牌,而農家樂,打的是鄉村旅遊品牌。在交通便利的鄉村,種上大片大片的桃樹,三月份,請人來賞花,六月份,請人來摘桃子吃——”
“我明白了。”不等葉纖紅說完,肖東勝興奮地叫道。
“那你說,接下來怎麽搞?”葉纖紅見他這麽快明白,忍不住想考考他。
“你說的種桃花,隻是一種手段。”肖東勝自信地迴答。“可以種草莓,讓人來采摘。可以種葡萄,請人來品嚐,甚至種西瓜都可以——”
這種舉一反三的事,絕對難不倒他。
如果餘杭郊縣真的變成這樣,那絕對會讓餘杭這座美麗的城市,再添新的光彩。
自己隻要打好這個基礎,一個天大的政績又到手了。
“厲害。”葉纖紅誇了一句。
“這是你的主意,我隻是複述出來而已。”被葉纖紅稱讚,肖東勝老臉一紅。
“農家樂其實包括很多東西。”葉纖紅再次開口道。
她知道限於時代的見識,不管肖東勝,還是其它管理者,都不可能知道前世那麽豐富多彩的鄉村娛樂項目。
“那你快說。”肖東勝興奮地問。
“比如種花,不管是玫瑰花,還是鬱金香、百合花。隻要種成七彩花田,就會有大量的遊客過來欣賞。”
“還有呢?”肖東勝越聽越激動,迫不及待地問。
“比如種桑樹摘桑椹,還可以讓小朋友養蠶寶寶玩。可以讓遊客上山采茶,摘下來的茶葉當場加工出來,讓遊客帶迴去。可以讓遊客在魚塘釣魚比賽等等——”
肖東勝在那邊聽得目瞪口呆,沒想到鄉下還有這麽多娛樂項目。
不過聽起來都不錯,如果餘杭那邊有人開這樣的農家樂,自己說不定也會在周末,帶上一群朋友去那邊遊玩。
“你們可以再想想,鄉下可以玩的項目,其實非常多。”葉纖紅說了這麽多,都是前世最常見的,一些冷僻的還沒說出來。
比如打麻糍、劃竹排、稻田捉魚等等,說來說去,需要因地製宜,搞出適合當地氣候和環境的旅遊項目。
越是找準當地的特色,越受遊客歡迎,千篇一律的,很容易被人模仿和超越。
“我明白了。”肖東勝徹底搞懂了這個項目的前景,此時再三道謝。“迴去把這份資料整理出來,如果真的調到了下麵,就照你的思路,搞農家樂。”
心裏覺得意外,這件事上午才跟胡向陽說過,怎麽這麽快就傳到餘杭的肖市長那裏了?
“你一個月能生產多少電機?”肖東勝又問。“我幫你聯係了幾家需要用到電機的企業,就看你能吃得下多少訂單了——”
“謝謝肖市長。”葉纖紅聽說他一個人就能幫自己把業務全部搞定了,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麽。
雖然有信心接到業務,但是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結果,這讓她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麽好。
“還叫我肖市長?”肖東勝笑道。“你現在已經跟胡向陽訂婚了,應該叫我大表哥。”
“那謝謝大表哥。”葉纖紅再次道了謝。
“小紅,你別客氣。”肖東勝語氣輕快地叫道:“比起你對我的幫忙,我這些都是舉手之勞,不值一提。”
餘杭已經正式推出西湖免票計劃,林省長最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發展當地的第三產業。
剛開始因為門票收入的減少,對餘杭的經濟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隨著天氣轉暖,遊客增加,當地的賓館、酒店天天爆滿,出租車生意更是忙得沒一刻休息時間,連帶著商場賣的當地特產,也賣斷了貨。
西湖邊天天遊人如織,把從事第三產業的商家樂壞了。
省委省政府接到這些反饋,才知道西湖免票行動,真的讓餘杭這座古城,重新煥發了生機。
特別是新一季度的旅遊相關數據出來,餘杭已成為全國旅遊收入最高的城市,震驚了所有人。
肖東勝作為計劃提出者,自然獲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政績。
林省長作為具體推行者,也因為工作魄力,在中央領導那裏掛了號。
大家都私下覺得,他早晚會進入中樞。
“那行,我就不客氣了。”葉纖紅想了想,覺得以她跟肖家的關係,確實已經非常緊密了,沒必要再說客套話。
“還有一件事,我想問一問你。”肖東勝見她從善如流,也很高興。“虞城現在不是大棚蔬菜搞得特別好嗎?你說餘杭郊縣,要不要也搞這個?”
這件事他以前其實問過葉纖紅,隻是那時問的目的和現在問又有不同。
餘杭是省級中心城市,周邊郊縣的行政級別,比虞城高一級。
萬一林省長像大家猜測的那樣,調到了中央,他這個秘書,最大的可能就是下放到下麵的區裏,所以他想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這個很難說。”葉纖紅想了想,一時不知道怎麽建議。“搞大棚種植當然是好事,能很快就讓當地農民富起來,當地領導也能獲得政績,但是容易被別人模仿。”
畢竟大棚種植,沒什麽技術含量,她會推廣這個,是因為自己有空間。
等蔬菜種植被周邊的人模仿了,她可以推出品質高於普通農作物的品種,讓大家種植,走精品路線。
像她提供的草莓種子,就比別人種出來的要好。
以後包括西瓜、黃瓜、番茄、茄子這些,她都可以借父親的大棚,專門出售種子和秧苗。
既賺了錢,又讓家鄉人民不至於被周圍農民模仿,而賺不到錢。
“哦。”肖東勝應了聲,心裏也犯起了嘀咕。
他在仕途也是有野心的,不希望像葉纖紅說的,隻是獲得短時間的政績,這樣的話,離開後會被當地百姓罵的。
“餘杭做為省級旅遊城市,如果表哥想讓郊縣的老百姓致富,我倒是建議你換一個思路。”葉纖紅提出了一個新想法。“這件事如果做好了,比種大棚蔬菜有前途得多。”
“怎麽做?”肖東勝一聽,焦急地問。
小紅真的是天才啊!腦袋一轉,就是一計,比諸葛亮還要厲害,為什麽自己想不到這些呢?
“就是建農家樂。”葉纖紅迴答。“餘杭的西湖,走得是文化旅遊品牌,而農家樂,打的是鄉村旅遊品牌。在交通便利的鄉村,種上大片大片的桃樹,三月份,請人來賞花,六月份,請人來摘桃子吃——”
“我明白了。”不等葉纖紅說完,肖東勝興奮地叫道。
“那你說,接下來怎麽搞?”葉纖紅見他這麽快明白,忍不住想考考他。
“你說的種桃花,隻是一種手段。”肖東勝自信地迴答。“可以種草莓,讓人來采摘。可以種葡萄,請人來品嚐,甚至種西瓜都可以——”
這種舉一反三的事,絕對難不倒他。
如果餘杭郊縣真的變成這樣,那絕對會讓餘杭這座美麗的城市,再添新的光彩。
自己隻要打好這個基礎,一個天大的政績又到手了。
“厲害。”葉纖紅誇了一句。
“這是你的主意,我隻是複述出來而已。”被葉纖紅稱讚,肖東勝老臉一紅。
“農家樂其實包括很多東西。”葉纖紅再次開口道。
她知道限於時代的見識,不管肖東勝,還是其它管理者,都不可能知道前世那麽豐富多彩的鄉村娛樂項目。
“那你快說。”肖東勝興奮地問。
“比如種花,不管是玫瑰花,還是鬱金香、百合花。隻要種成七彩花田,就會有大量的遊客過來欣賞。”
“還有呢?”肖東勝越聽越激動,迫不及待地問。
“比如種桑樹摘桑椹,還可以讓小朋友養蠶寶寶玩。可以讓遊客上山采茶,摘下來的茶葉當場加工出來,讓遊客帶迴去。可以讓遊客在魚塘釣魚比賽等等——”
肖東勝在那邊聽得目瞪口呆,沒想到鄉下還有這麽多娛樂項目。
不過聽起來都不錯,如果餘杭那邊有人開這樣的農家樂,自己說不定也會在周末,帶上一群朋友去那邊遊玩。
“你們可以再想想,鄉下可以玩的項目,其實非常多。”葉纖紅說了這麽多,都是前世最常見的,一些冷僻的還沒說出來。
比如打麻糍、劃竹排、稻田捉魚等等,說來說去,需要因地製宜,搞出適合當地氣候和環境的旅遊項目。
越是找準當地的特色,越受遊客歡迎,千篇一律的,很容易被人模仿和超越。
“我明白了。”肖東勝徹底搞懂了這個項目的前景,此時再三道謝。“迴去把這份資料整理出來,如果真的調到了下麵,就照你的思路,搞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