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蘇思詩也知道自己想多了,所以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糾纏。“對了,兩個孩子的性別已經確認過了,是一男一女。”
“啊?居然是龍鳳胎,太好了。”葉纖紅一聽,興奮地叫道。
現在計劃生育查得很嚴,每個人隻能生一胎,生下一對龍鳳胎,肯定會讓所有人羨慕。
何況以詩詩姐的年紀,想生兩胎,就算不怕罰錢,身體估計也吃不消了。
現在一次就兒女雙全,實在太幸福了。
“我也覺得很幸運。”蘇思詩露出笑容,掙紮著想坐起來。“有他們陪我,以後就不會寂寞了。”
“是啊!”葉纖紅扶起她,讓她靠坐在沙發上。
“我現在是數著過日子,真希望他們快點出生。”蘇思詩又歎了一口氣。“實在太辛苦了。”
“快了。”葉纖紅安慰道。“時間其實過得很快,現在我們還在這裏說,什麽時候他們才能出生。一眨眼,他們長大成人了,到時我們才會驚覺時間過得快。”
兩個表麵看都非常年輕的女孩子,卻像兩個上了年紀的女人,在聊著不合時宜的話題。
一直等到給詩詩姐做晚飯的鍾點工過來,葉纖紅才告辭她離開。
她也得迴到家裏,給家人做晚飯。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過了幾天。
這天她去了趟俞大師家,拿了請他加工的手鐲和幾片玉佩。
俞大師的手藝真的不錯,兩隻極品翡翠打成的手鐲,似乎有層淡淡的熒光,連她看了都很心動,想拿一隻戴了。
又迴家拿上別的禮物,準備開車迴家,跟爸媽會合。
明天就是外婆的生日了,她得提前迴家問問媽媽,還有沒有什麽遺漏的,今天也來得及準備。
到家後,看到爸媽坐在客廳,麵前的茶幾上,放了幾套衣服,看樣式,應該是給外婆準備的。
顏色有深綠色、酒紅色和藏青色的,麵料除了棉麻,就是金絲絨,看起來非常上檔次。
她比較感興趣的是,這些衣服居然用了老式的做法,估計是媽媽專門找人手工做成的。
在方明湘的印象裏,這種對襟服裝,媽媽那一代也沒有人會做,隻有解放前出生的奶奶輩才會。
那時候講究女德,每個女人出嫁前,都要學會做衣服。
她這次迴家,也帶了幾套衣服過來,準備送給外婆,既然媽媽準備得更合適,她也不拿出來了。
注意到客廳空了許多,原來是三叔家的東西已經全部搬走,家裏又恢複了原樣。
“三叔家的新房子已經能住人了?”葉纖紅在媽媽旁邊坐下來,好奇問道。
不是說要裝修好後再搬過去住嗎?照時間上算,應該沒這麽快啊!
“簡單裝修了一下,買了家電,就住進去了。”葉知書迴答。“肯定不可能弄得像我們這麽複雜,不過比起其它人家,也是非常講究了。”
“哦。”葉纖紅應了聲,沒有再提這個話題。
也對,這個時代的虞城農村,普通人家根本不會裝修,石灰刷白牆,水泥澆地,就可以了。
三叔家能做成那樣,已經算講究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自己一樣,有重生經曆,對生活質量這麽挑剔。
當然三叔三嬸也未必舍得花這個錢。
既然他們一家人商量出這個結果,自己沒必要管這些事。
“小紅,天熱起來了,田裏有沒有大棚,差別已經不大,你說接下來怎麽搞?”鄭建國現在最關心這個,見母女倆聊完了,才接口問道。
自從家裏建了兩處大棚,不管是種草莓還是蔬菜瓜果,都讓他賺了不少錢。
男人有了錢,就有了底氣,鄭建國感覺自己有生以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活得這麽有尊嚴。
所以他很想靠這個繼續賺錢,除了家用,全部存起來。
這樣一來,以後兒子女兒各自成家,自己也不用麻煩他們養老了,減輕他們的壓力。
年過後很多人家都種了草莓,現在天氣一天比一天熱,正常溫度都有二十來度了,他不知道大棚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爸,大棚的主要作用,不僅僅是種出反季節的東西。”葉纖紅見爸爸這樣問,知道他對這個還是沒有徹底明白,就解釋起來。“比如西瓜,上市越早,價格越貴,同樣的,上市越晚,同樣會很貴,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鄭建國皺了皺眉,似乎有些明白女兒想表達的意思,又有些糊塗。“你是說,大棚的作用,不僅僅是在天氣涼的時候,讓溫度高一點,還有其它的作用?”
“是啊!”葉纖紅也不知道自己這樣一知半解地解釋,是不是準確。“夏天外麵溫度過高的時候,因為有薄膜在,大棚裏隻要通風做得好,溫度反而會比外麵低幾度,這樣的話,蔬菜就不容易愛高溫影響,生長得自然更快。”
葉纖紅印象中,夏天如果在大棚裏種植類似生菜這些蔬菜,隻要保持濕度,它就會長得非常好,比露天種好得多。
主要是有的作物不喜歡強光,有薄膜遮檔一下,隻會長得更好一點。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通風效果好,當外界氣溫過高時,棚內的溫度反而會更適宜。
“哦,我有些明白了。”鄭建國想了想,迴答道。
女兒話裏的意思很清楚,接下來溫度如果超過草莓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有大棚調節氣溫,肯定會比沒有大棚長得更好。
村裏不少人為了省錢,開始考慮拆了大棚上的薄膜,等天冷了再套上去。
既然大棚在夏天有這樣的效果,自己肯定不會這樣做了。
“媽,做給外婆吃的肉,你準備好了沒有?”葉纖紅問道。
六十六,要吃閨女的66塊肉。這個說法來自哪裏,已無法查考,但是浙滬皖都有類似的風俗。
具體要求大同小異,有的地方要買了肉迴娘家,當天親手做出來給母親吃,並且要一口氣吃完。
有的地方,女兒隻要做好六十六塊肉,帶去娘家就行,老母親可以慢慢吃。
“準備好了。”葉媽媽迴答道。“明天早上帶過去,在你外婆家做給她吃。”
“哦。”葉纖紅這才確定,虞城這邊的風俗,也是要當天做當天一口氣吃完。
“啊?居然是龍鳳胎,太好了。”葉纖紅一聽,興奮地叫道。
現在計劃生育查得很嚴,每個人隻能生一胎,生下一對龍鳳胎,肯定會讓所有人羨慕。
何況以詩詩姐的年紀,想生兩胎,就算不怕罰錢,身體估計也吃不消了。
現在一次就兒女雙全,實在太幸福了。
“我也覺得很幸運。”蘇思詩露出笑容,掙紮著想坐起來。“有他們陪我,以後就不會寂寞了。”
“是啊!”葉纖紅扶起她,讓她靠坐在沙發上。
“我現在是數著過日子,真希望他們快點出生。”蘇思詩又歎了一口氣。“實在太辛苦了。”
“快了。”葉纖紅安慰道。“時間其實過得很快,現在我們還在這裏說,什麽時候他們才能出生。一眨眼,他們長大成人了,到時我們才會驚覺時間過得快。”
兩個表麵看都非常年輕的女孩子,卻像兩個上了年紀的女人,在聊著不合時宜的話題。
一直等到給詩詩姐做晚飯的鍾點工過來,葉纖紅才告辭她離開。
她也得迴到家裏,給家人做晚飯。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過了幾天。
這天她去了趟俞大師家,拿了請他加工的手鐲和幾片玉佩。
俞大師的手藝真的不錯,兩隻極品翡翠打成的手鐲,似乎有層淡淡的熒光,連她看了都很心動,想拿一隻戴了。
又迴家拿上別的禮物,準備開車迴家,跟爸媽會合。
明天就是外婆的生日了,她得提前迴家問問媽媽,還有沒有什麽遺漏的,今天也來得及準備。
到家後,看到爸媽坐在客廳,麵前的茶幾上,放了幾套衣服,看樣式,應該是給外婆準備的。
顏色有深綠色、酒紅色和藏青色的,麵料除了棉麻,就是金絲絨,看起來非常上檔次。
她比較感興趣的是,這些衣服居然用了老式的做法,估計是媽媽專門找人手工做成的。
在方明湘的印象裏,這種對襟服裝,媽媽那一代也沒有人會做,隻有解放前出生的奶奶輩才會。
那時候講究女德,每個女人出嫁前,都要學會做衣服。
她這次迴家,也帶了幾套衣服過來,準備送給外婆,既然媽媽準備得更合適,她也不拿出來了。
注意到客廳空了許多,原來是三叔家的東西已經全部搬走,家裏又恢複了原樣。
“三叔家的新房子已經能住人了?”葉纖紅在媽媽旁邊坐下來,好奇問道。
不是說要裝修好後再搬過去住嗎?照時間上算,應該沒這麽快啊!
“簡單裝修了一下,買了家電,就住進去了。”葉知書迴答。“肯定不可能弄得像我們這麽複雜,不過比起其它人家,也是非常講究了。”
“哦。”葉纖紅應了聲,沒有再提這個話題。
也對,這個時代的虞城農村,普通人家根本不會裝修,石灰刷白牆,水泥澆地,就可以了。
三叔家能做成那樣,已經算講究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自己一樣,有重生經曆,對生活質量這麽挑剔。
當然三叔三嬸也未必舍得花這個錢。
既然他們一家人商量出這個結果,自己沒必要管這些事。
“小紅,天熱起來了,田裏有沒有大棚,差別已經不大,你說接下來怎麽搞?”鄭建國現在最關心這個,見母女倆聊完了,才接口問道。
自從家裏建了兩處大棚,不管是種草莓還是蔬菜瓜果,都讓他賺了不少錢。
男人有了錢,就有了底氣,鄭建國感覺自己有生以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活得這麽有尊嚴。
所以他很想靠這個繼續賺錢,除了家用,全部存起來。
這樣一來,以後兒子女兒各自成家,自己也不用麻煩他們養老了,減輕他們的壓力。
年過後很多人家都種了草莓,現在天氣一天比一天熱,正常溫度都有二十來度了,他不知道大棚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爸,大棚的主要作用,不僅僅是種出反季節的東西。”葉纖紅見爸爸這樣問,知道他對這個還是沒有徹底明白,就解釋起來。“比如西瓜,上市越早,價格越貴,同樣的,上市越晚,同樣會很貴,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鄭建國皺了皺眉,似乎有些明白女兒想表達的意思,又有些糊塗。“你是說,大棚的作用,不僅僅是在天氣涼的時候,讓溫度高一點,還有其它的作用?”
“是啊!”葉纖紅也不知道自己這樣一知半解地解釋,是不是準確。“夏天外麵溫度過高的時候,因為有薄膜在,大棚裏隻要通風做得好,溫度反而會比外麵低幾度,這樣的話,蔬菜就不容易愛高溫影響,生長得自然更快。”
葉纖紅印象中,夏天如果在大棚裏種植類似生菜這些蔬菜,隻要保持濕度,它就會長得非常好,比露天種好得多。
主要是有的作物不喜歡強光,有薄膜遮檔一下,隻會長得更好一點。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通風效果好,當外界氣溫過高時,棚內的溫度反而會更適宜。
“哦,我有些明白了。”鄭建國想了想,迴答道。
女兒話裏的意思很清楚,接下來溫度如果超過草莓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有大棚調節氣溫,肯定會比沒有大棚長得更好。
村裏不少人為了省錢,開始考慮拆了大棚上的薄膜,等天冷了再套上去。
既然大棚在夏天有這樣的效果,自己肯定不會這樣做了。
“媽,做給外婆吃的肉,你準備好了沒有?”葉纖紅問道。
六十六,要吃閨女的66塊肉。這個說法來自哪裏,已無法查考,但是浙滬皖都有類似的風俗。
具體要求大同小異,有的地方要買了肉迴娘家,當天親手做出來給母親吃,並且要一口氣吃完。
有的地方,女兒隻要做好六十六塊肉,帶去娘家就行,老母親可以慢慢吃。
“準備好了。”葉媽媽迴答道。“明天早上帶過去,在你外婆家做給她吃。”
“哦。”葉纖紅這才確定,虞城這邊的風俗,也是要當天做當天一口氣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