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節依然還在進行。
葉纖紅卻恢複了正常的生活。
花了兩天時間,她把美食街的計劃書寫好後,交給溫俊。
讓他看了後,附下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繼續往後傳閱。
沒過幾天,這份計劃書又迴到了葉纖紅的手裏。
隻不過原本隻有薄薄四頁紙的計劃書,已變成了十幾頁,每個人看過之後,都附了一張紙條,上麵寫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葉纖紅粗略看了看,大多數人肯定了這個計劃,不過也有人不放心,提了自己的建議。
保守一點的,覺得美食街不宜開得太長,挑一條店鋪少一點的街道,這樣風險小一些。
畢竟虞城隻是個小縣城,消費能力有限,不可能像美食節一樣,天天有這麽多的外地顧客過來消費。
平時的話,街上有十分之一的顧客就不錯了。
當然也有激進的,覺得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大一點,最好街長一點,店鋪多一點。這樣才能多賺一點。
葉纖紅知道這樣說的人,純粹是瞎鬧,說好聽一點,隻是相信自己的判斷。
她在計劃書上提到的美食街目標,就是橫街。
會選擇這條街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的位置比較好,在解放路的正中間,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建成步行街,這裏人氣都比較旺。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被解放路分成兩半,長短正合適。
葉纖紅粗略統計了一下橫街的商鋪數,東麵略多些,南北兩邊加起來,大約有四十多家店鋪。西邊略少些,最多不過三十家。
如果穩妥一些的話,可以先把整條街買下來,然後根據情況先開發西邊那條街。
等生意帶旺了,再考慮需不需把另一半,也擴建成美食街。
如果擔心店鋪多了,反而讓生意不好做,那就沒必要擴大到整條街。
空著那半條街,那葉纖紅也有備選方案,就是把它建成服裝一條街。
在葉纖紅的觀念裏,不管是美食也好,服裝也好,隻有集中在一條街上,形成產業規模,生意都會比較好做。
像前世的虞城,有人買下解放路和橫街交叉處的一棟廢棄舊廠房,整體裝修後,建成一家服裝商場,出租給商戶,每個不足十平的店鋪,租金就要收五萬以上。
一棟閑置沒人氣的舊樓,經過聰明人點石成金,轉眼之間,成了會下金蛋的母雞。
後來周邊也有人模仿,又建了很多服裝商場,不過都失敗了。
畢竟虞城的消費力有限,隻能搞一個服裝大廈。
倒是城北建起來後,有人在那邊也搞了一家類似的服裝大樓,生意倒是非常火爆。
作為房子所有者,收租金自然也收到手軟。
葉纖紅做為重生者,見現在還沒有人發現這個商機,自然想提前介入。
它雖然不像房地產那樣,動輒可以幫她賺幾億幾十億,關鍵是這個行業風險小,適合他們這些年輕人,用來做原始積累。
當然這份計劃書隻寫了建美食街的事,沒有把服裝街的相關內容寫上去。
她和章詩萍都有服裝店,如果可能,她想和詩詩姐、章詩萍三家合作搞。
葉纖紅把計劃書放進抽屜裏,也不急著說服他們。
她打算等美食節活動結束之後,拿到相關的數據之後,再考慮這件事。
這些人裏麵,除了溫俊本身從事餐飲業,比較精楚這份計劃書的價值,其它人未必知道食品行業的錢途,所以她不急。
沒想到葉纖紅決定先放一放,溫俊卻等不及了,第二天就找上門來。
“小紅,如果他們不趕興趣,那我們兩家合作搞怎麽樣?”溫俊有些熱切地說道。
作為一個聰明人,他感興趣的,不僅僅是在虞城建一條美食街,能賺多少錢。
他考慮得更加長遠。
如果虞城可以建一條這樣美食街,那其它縣城,其它地區市呢,省會城市呢?
葉纖紅這條賺錢思路,把他的視野一下子打開了。
開王子飯店時,他把注意力放在怎麽做好一家飯店這件事上。
現在才知道,做餐飲業,不僅僅隻有這一條路可以走。
開高檔酒家可以賺錢,開美食街照樣可以能賺大錢。
美食節的成功,讓他他突然明白了普通大眾的消費能力。
自己現在擁有王子飯店這個招牌,把一部分虞城高消費能力的顧客吸引住了。
但是這遠遠不夠,他應該花同樣的精力,去賺普通消費者的錢。
叫他開一家小吃店,他沒興趣。但是開二三十家不同特色的小吃店,那就不一樣了。
他可以想像得到,到時虞城飲食這一塊,他的市場占有率,肯定超過周邊幾家飯店酒家了。
更何況小紅還有另一條生財之道。
就是把市場做起來,然後把店鋪租給別人,隻要生意旺,房租高也有人要,那光收租金,一樣可以賺大錢。
也就是說,他的賺錢渠道,比原來開闊了無數倍。
原先想開一家王子飯店的分店,因為精力不夠,所以最後放棄了。
但是美食街就簡單多了,隻要把它公司化,每家店交給一個店長去管理,自己聘用一些財務人員,盯著業績就行了。
這樣的模式,跟國外的快餐店差不多。
如果管理模式成功了,隻要資金允許,在周邊幾十個縣各建一條美食街,都沒有問題。
溫俊想明白這些之後,才會這麽急著找上葉纖紅。
“再等等吧!大家都是朋友,總得給他們時間考慮。”葉纖紅招唿他坐下來。“如果到時他們真不願意投資,那我們兩家合作也沒問題。”
溫俊的想法她明白,但是她還是更願意大家一起合作。
原因就像她跟胡向陽說的,當你想壟斷一個行業的時候,最好多叫些人來合作,大家一起賺錢。
這樣既讓圈子裏的人,因為利益綁得更緊。也可以分擔因此帶來的風險,畢竟你生意好了,就會讓別的店維持不下去。
一個人兩個人想獨吞這塊蛋糕,很可能會抵擋不了別人的攻擊,最後撐不下去,成了為他人做嫁衣裳。
“也好。”溫俊見葉纖紅態度很堅決,隻好應道。
虞城的美食節,隨著一天天的過去,名聲反而越傳越遠。
原本擔心本地人逛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生意會變得清淡,不料附近幾個市縣的遊客加入之後,生意又變得火爆起來。
單是溫俊的王子飯店,他門口擺的幾個外賣攤,賣的燒鵝、鹵味,和榴蓮酥、叉燒酥等美食,每天的營業額就破萬了。
更不用說炒麵、炒飯、茶葉蛋、雞蛋餅、粽子等小吃,從早到晚,都有顧客排隊。
這種瘋狂的場麵,被電視台的記者拍下來播出之後,吸引了更多的外地遊客過來品嚐。
等他們吃飽逛夠了,自然不可能馬上迴家,於是虞城其它地方的商戶,生意也帶動起來了。
所謂拉動消費,有時候就這麽簡單,當有人賺到錢之後,又把錢花在了別的地方,於是整個城市的生產力,似乎也一下子帶動起來了。
這幾天虞城電視台的記者們,算是最繁忙的,天天找典型的遊客和店家,為這次美食節帶來的變化歌功頌德。
作為獲利最大的肖市長,自然天天笑得合不攏嘴。
這天下午,他正在辦公室跟下屬商討接下來的工作,電話響起來了。
“你好,我是肖東勝。”他走過去接起電話,聲音宏亮地說道。
辦公室有兩部電話,一部是分機,如果外麵有電話打到市委市政府,總機一般會先了解一下對方的信息,過濾掉一些不合適的騷擾電話,再將電話轉進來。
另一部是直撥電話,一般隻有最親近的人才知道,不對外公開。
當然還有一批人也知道,那就是上級相關部門的領導。
肖東勝用這樣的態度接電話,對方無疑是上級領導。
“肖市長你好,我是省委宣傳部的郭奇誌。”一個低沉卻壓迫味十足的聲音從對麵傳來。
“郭書記你好。”肖東勝一聽,身子猛地站直了,嘴裏連忙問好。“請問有什麽指示?”
美食節開幕時,省委宣傳部派了一個副部長過來,算是給足了虞城麵子。
沒想到美食節還沒有結束,省委宣傳部的正部長,也就是省委副書記郭奇成,居然也親自打電話過來了。
“你這個同誌是不是在部隊裏呆過,說話時的腔調跟軍區那幾個人一個模樣。”郭奇誌笑嗬嗬地說道。
“報告郭書記,我以前確實在部隊工作過。”肖東勝也笑起來。“郭書記的聲音跟我以前的老上司非常像,我剛才差點以為自己還在部隊裏。”
突然接到省委常委的電話,他有些緊張。
以肖東勝的身份,原本不會因為省委領導的電話,而這樣失態。
主要是郭奇誌的聲音,確實跟以前領導的聲音很像。
最近因為美食節的事,跟不少領導打過交道,但是這樣級別的領導,直接跟自己打電話,還是第一次。
“放鬆點,我不是來找你麻煩的。”郭奇誌聽了肖東勝的解釋,反而喜歡上了這個年紀人的坦率。“是這樣的,你明天帶著美食節的相關資料和數據,到省委宣傳部找我。”
“是。”肖東勝一聽,大喜,連忙答應下來。
葉纖紅卻恢複了正常的生活。
花了兩天時間,她把美食街的計劃書寫好後,交給溫俊。
讓他看了後,附下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繼續往後傳閱。
沒過幾天,這份計劃書又迴到了葉纖紅的手裏。
隻不過原本隻有薄薄四頁紙的計劃書,已變成了十幾頁,每個人看過之後,都附了一張紙條,上麵寫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葉纖紅粗略看了看,大多數人肯定了這個計劃,不過也有人不放心,提了自己的建議。
保守一點的,覺得美食街不宜開得太長,挑一條店鋪少一點的街道,這樣風險小一些。
畢竟虞城隻是個小縣城,消費能力有限,不可能像美食節一樣,天天有這麽多的外地顧客過來消費。
平時的話,街上有十分之一的顧客就不錯了。
當然也有激進的,覺得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大一點,最好街長一點,店鋪多一點。這樣才能多賺一點。
葉纖紅知道這樣說的人,純粹是瞎鬧,說好聽一點,隻是相信自己的判斷。
她在計劃書上提到的美食街目標,就是橫街。
會選擇這條街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的位置比較好,在解放路的正中間,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建成步行街,這裏人氣都比較旺。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被解放路分成兩半,長短正合適。
葉纖紅粗略統計了一下橫街的商鋪數,東麵略多些,南北兩邊加起來,大約有四十多家店鋪。西邊略少些,最多不過三十家。
如果穩妥一些的話,可以先把整條街買下來,然後根據情況先開發西邊那條街。
等生意帶旺了,再考慮需不需把另一半,也擴建成美食街。
如果擔心店鋪多了,反而讓生意不好做,那就沒必要擴大到整條街。
空著那半條街,那葉纖紅也有備選方案,就是把它建成服裝一條街。
在葉纖紅的觀念裏,不管是美食也好,服裝也好,隻有集中在一條街上,形成產業規模,生意都會比較好做。
像前世的虞城,有人買下解放路和橫街交叉處的一棟廢棄舊廠房,整體裝修後,建成一家服裝商場,出租給商戶,每個不足十平的店鋪,租金就要收五萬以上。
一棟閑置沒人氣的舊樓,經過聰明人點石成金,轉眼之間,成了會下金蛋的母雞。
後來周邊也有人模仿,又建了很多服裝商場,不過都失敗了。
畢竟虞城的消費力有限,隻能搞一個服裝大廈。
倒是城北建起來後,有人在那邊也搞了一家類似的服裝大樓,生意倒是非常火爆。
作為房子所有者,收租金自然也收到手軟。
葉纖紅做為重生者,見現在還沒有人發現這個商機,自然想提前介入。
它雖然不像房地產那樣,動輒可以幫她賺幾億幾十億,關鍵是這個行業風險小,適合他們這些年輕人,用來做原始積累。
當然這份計劃書隻寫了建美食街的事,沒有把服裝街的相關內容寫上去。
她和章詩萍都有服裝店,如果可能,她想和詩詩姐、章詩萍三家合作搞。
葉纖紅把計劃書放進抽屜裏,也不急著說服他們。
她打算等美食節活動結束之後,拿到相關的數據之後,再考慮這件事。
這些人裏麵,除了溫俊本身從事餐飲業,比較精楚這份計劃書的價值,其它人未必知道食品行業的錢途,所以她不急。
沒想到葉纖紅決定先放一放,溫俊卻等不及了,第二天就找上門來。
“小紅,如果他們不趕興趣,那我們兩家合作搞怎麽樣?”溫俊有些熱切地說道。
作為一個聰明人,他感興趣的,不僅僅是在虞城建一條美食街,能賺多少錢。
他考慮得更加長遠。
如果虞城可以建一條這樣美食街,那其它縣城,其它地區市呢,省會城市呢?
葉纖紅這條賺錢思路,把他的視野一下子打開了。
開王子飯店時,他把注意力放在怎麽做好一家飯店這件事上。
現在才知道,做餐飲業,不僅僅隻有這一條路可以走。
開高檔酒家可以賺錢,開美食街照樣可以能賺大錢。
美食節的成功,讓他他突然明白了普通大眾的消費能力。
自己現在擁有王子飯店這個招牌,把一部分虞城高消費能力的顧客吸引住了。
但是這遠遠不夠,他應該花同樣的精力,去賺普通消費者的錢。
叫他開一家小吃店,他沒興趣。但是開二三十家不同特色的小吃店,那就不一樣了。
他可以想像得到,到時虞城飲食這一塊,他的市場占有率,肯定超過周邊幾家飯店酒家了。
更何況小紅還有另一條生財之道。
就是把市場做起來,然後把店鋪租給別人,隻要生意旺,房租高也有人要,那光收租金,一樣可以賺大錢。
也就是說,他的賺錢渠道,比原來開闊了無數倍。
原先想開一家王子飯店的分店,因為精力不夠,所以最後放棄了。
但是美食街就簡單多了,隻要把它公司化,每家店交給一個店長去管理,自己聘用一些財務人員,盯著業績就行了。
這樣的模式,跟國外的快餐店差不多。
如果管理模式成功了,隻要資金允許,在周邊幾十個縣各建一條美食街,都沒有問題。
溫俊想明白這些之後,才會這麽急著找上葉纖紅。
“再等等吧!大家都是朋友,總得給他們時間考慮。”葉纖紅招唿他坐下來。“如果到時他們真不願意投資,那我們兩家合作也沒問題。”
溫俊的想法她明白,但是她還是更願意大家一起合作。
原因就像她跟胡向陽說的,當你想壟斷一個行業的時候,最好多叫些人來合作,大家一起賺錢。
這樣既讓圈子裏的人,因為利益綁得更緊。也可以分擔因此帶來的風險,畢竟你生意好了,就會讓別的店維持不下去。
一個人兩個人想獨吞這塊蛋糕,很可能會抵擋不了別人的攻擊,最後撐不下去,成了為他人做嫁衣裳。
“也好。”溫俊見葉纖紅態度很堅決,隻好應道。
虞城的美食節,隨著一天天的過去,名聲反而越傳越遠。
原本擔心本地人逛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生意會變得清淡,不料附近幾個市縣的遊客加入之後,生意又變得火爆起來。
單是溫俊的王子飯店,他門口擺的幾個外賣攤,賣的燒鵝、鹵味,和榴蓮酥、叉燒酥等美食,每天的營業額就破萬了。
更不用說炒麵、炒飯、茶葉蛋、雞蛋餅、粽子等小吃,從早到晚,都有顧客排隊。
這種瘋狂的場麵,被電視台的記者拍下來播出之後,吸引了更多的外地遊客過來品嚐。
等他們吃飽逛夠了,自然不可能馬上迴家,於是虞城其它地方的商戶,生意也帶動起來了。
所謂拉動消費,有時候就這麽簡單,當有人賺到錢之後,又把錢花在了別的地方,於是整個城市的生產力,似乎也一下子帶動起來了。
這幾天虞城電視台的記者們,算是最繁忙的,天天找典型的遊客和店家,為這次美食節帶來的變化歌功頌德。
作為獲利最大的肖市長,自然天天笑得合不攏嘴。
這天下午,他正在辦公室跟下屬商討接下來的工作,電話響起來了。
“你好,我是肖東勝。”他走過去接起電話,聲音宏亮地說道。
辦公室有兩部電話,一部是分機,如果外麵有電話打到市委市政府,總機一般會先了解一下對方的信息,過濾掉一些不合適的騷擾電話,再將電話轉進來。
另一部是直撥電話,一般隻有最親近的人才知道,不對外公開。
當然還有一批人也知道,那就是上級相關部門的領導。
肖東勝用這樣的態度接電話,對方無疑是上級領導。
“肖市長你好,我是省委宣傳部的郭奇誌。”一個低沉卻壓迫味十足的聲音從對麵傳來。
“郭書記你好。”肖東勝一聽,身子猛地站直了,嘴裏連忙問好。“請問有什麽指示?”
美食節開幕時,省委宣傳部派了一個副部長過來,算是給足了虞城麵子。
沒想到美食節還沒有結束,省委宣傳部的正部長,也就是省委副書記郭奇成,居然也親自打電話過來了。
“你這個同誌是不是在部隊裏呆過,說話時的腔調跟軍區那幾個人一個模樣。”郭奇誌笑嗬嗬地說道。
“報告郭書記,我以前確實在部隊工作過。”肖東勝也笑起來。“郭書記的聲音跟我以前的老上司非常像,我剛才差點以為自己還在部隊裏。”
突然接到省委常委的電話,他有些緊張。
以肖東勝的身份,原本不會因為省委領導的電話,而這樣失態。
主要是郭奇誌的聲音,確實跟以前領導的聲音很像。
最近因為美食節的事,跟不少領導打過交道,但是這樣級別的領導,直接跟自己打電話,還是第一次。
“放鬆點,我不是來找你麻煩的。”郭奇誌聽了肖東勝的解釋,反而喜歡上了這個年紀人的坦率。“是這樣的,你明天帶著美食節的相關資料和數據,到省委宣傳部找我。”
“是。”肖東勝一聽,大喜,連忙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