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房子造得這麽漂亮,肯定是你的主意吧?”戴老這時候已趕走扶著自己的武警,讓葉纖紅攙著自己的胳膊,邊上樓邊笑著問。
“戴老英明,這確實是我的主意。”葉纖紅不好意思地笑著承認。
為了實現前世的夢想,她才精心設計了這樣一款別墅。可惜當時太興奮了,沒有考慮現在還是九十年代初,農村普遍貧窮的現實。連三層樓房都找不出幾棟,造這樣的別墅,確實有些高調了。
“有什麽英明的。”戴老想通一些事情後,對葉纖紅的態度越發和藹。“虞城這幾十裏鄉下,新造的全是那種老式的兩層樓房,你家的別墅算是獨一份。也就你頭腦聰明,才會想出這個主意——”
這確實是事實,虞城這邊人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低調不炫富,不標新立異。
虞城人信奉一句古話,叫做出頭的櫞子先爛,所以就算家裏錢再多,也不願意建漂亮的房子,隨大流才是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
直到二千年後,社會風氣改變,這種情形才變得不一樣。
那些家裏有點錢的,恨不得全部買成黃金,戴在脖子上手腕上手指上,粗如狗鏈子的項鏈隨處可見,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
做生意的,就算借了錢也要買輛車充場麵,如果敢打的士去談生意,對方就會懷疑你的實力,生意肯定沒戲了。
房子也一樣,越造越高,越造越大,越造越豪華,誰也不願意被別人比下去。
於是一些沒錢的,借了錢也跟著造,到後麵跟不上了,三樓隻造了二樓,樓頂用帆布蓋著防漏,像爛尾樓一樣也繼續住著人。
這當然是極端的例子,最多的是外麵漂亮得像洋房,進了屋裏麵什麽裝修也沒有,隨意堆著稻穀和土豆紅薯,屋裏屋外兩重天。
“戴老您太看得起我了。”葉纖紅倒不敢這麽自負,自己家這一間,也隻是想比旁邊的房子,才覺得好看。
在滬市呆過的人都知道,那裏的洋樓才真的漂亮,
鄧奶奶一口老滬市的腔調,以前肯定在那邊生活,如果自己應下來,怕是要被她笑話了。
“哎,你叫他們兩個鄧爺爺鄧奶奶,怎麽反而叫我戴老,太疏遠了,叫爺爺。”戴老像是突然反應過來,霸道地說道。
“戴爺爺。”葉纖紅脆聲叫道。
雖然不知道戴老的具體身份,但是肯定比虞城一把手厲害,畢竟一個正處級幹部,是沒資格指使武警做私事的。
所以葉纖紅猜測,戴老這樣的情況,退休前應該是省級幹部了。
“不對,叫爺爺。”戴老還是不滿意,再次提醒她改口。“叫戴爺爺,還是太生份。難道在你的心裏,我跟鄧老頭親疏是一樣的?”
葉纖紅一聽,愣住了。
要自己叫爺爺,戴老他什麽意思?
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是意義完全不同,難道他想認自己當幹孫女?
這是他一時心血來潮,還是早有準備,葉纖紅不清楚。
如果是早有準備,有這樣一個大人物願意跟自家認親,她是求之不得。如果隻是一時衝動,那怎麽樣讓雙方下台,也是件難事。
鄧爺爺鄧奶奶也怔了一下,不過馬上恢複過來,相互交換了一個眼色,臉色的表情依然未變。
到她們這個年紀,什麽事情沒經曆過,老朋友想認一個孫女,在他們看來也平常。
倒是陳姨眼睛瞪大了。
戴老是什麽性格,她最清楚了,這些年來,多少沾親帶故的後輩找上門,想博取戴老的好感,最後都被戴老的耿直脾氣逼得離開了。
連他的親孫子,也老是埋怨爺爺不近人情,所以上了大學後,很少再過來這邊。
他這樣做的原因,其實大家都清楚,就是不願意身邊有人狐假虎威,利用他的關係謀私利。
為了這個目的,這些年他過得比較“獨”,家裏除了過年過節,常常隻有她們主仆兩個一起過。
今天他怎麽一反常態,主動想認這個小姑娘,難怪他就這麽信任她?
“怎麽?不願意?”戴老叫她遲遲沒開口,站在樓道上沒有動,雙眼一眨不眨盯著她看。
“怎麽會不願意?”見他這樣問,無疑是早已打算好了,葉纖紅的聲音低了下去,還是確認了下。“您是大領導,我怕高攀不起——”
“什麽高攀不高攀的,我不信這些。”戴老說著說著嗓門就大了。“在我看來,隻有願意不願意。”
“我當然願意。”葉纖紅見戴老語氣變了,知道再忸怩,反而會讓他生氣,於是不再猶豫,臉紅紅地叫道:“爺爺——”
“哎,這才乖嘛!”戴老像個孩子一樣,笑得很得意。
他們在樓道上演結親的戲碼,站在樓梯口的胡向陽等人自然也聽到了。不由麵麵相覷,暗暗咋舌。
葉纖紅這是要逆天啊!怎麽被一個省部級老領導看中,硬逼著認親。
肖東燦趙大成他們原以為葉纖紅和胡向陽在一起,是高攀了,現在看來,恐怕是胡向陽高攀葉纖紅了。
雖然胡向陽爺爺級別比戴老還高,可是病了這麽多年,恢複的概率幾乎為零,已沒什麽人再去探望了。
何況家裏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大伯,這些年不斷在消耗老爺子留下的人脈,現在可以說隻剩下空架子,人情差不多用完了。
什麽時候爺爺一走,他們家跟大伯家關係本來就不好,肯定各管各的。他的父母都是搞技術的,幫不上什麽忙,那他就什麽倚仗都沒有了。
如果有戴老這樣一個幹爺爺在,他以後在機關的工作,自然會順當得多。
不過這些話隻是暗裏想想而已,不能拿到明麵上講。
肖東燦其實最鬱悶,原本他一直反對表弟跟葉纖紅走在一起,直到父親出麵,他才沒有阻止他們。
現在看來,自己的眼力實在太差了,還是父親大哥眼光準,知道葉纖紅非凡,早早就在她身上投資了。
這些人心思各異,卻看到葉纖紅挽著戴老,走上來了。
“爺爺,這些都是我的朋友。”看到胡向陽他們出來迎接,葉纖紅連忙替他介紹。
“我知道。”戴老嗬嗬笑道。“這個胡向陽是你男朋友,我們已見過了。這個小姑娘是肖市長的太太吧,長得真漂亮,這個肯定是肖市長的兄弟肖東燦,這個小趙小薑都是京城來的吧——”
他居然不需要葉纖紅介紹,一個個說出了來曆。
眾人駭然,齊聲叫了一聲:“戴老好。”
不愧是組織部的老領導,記人能力一流,普通人就算跟大家見過一次麵,以他這個年紀,也未必能記得這麽清楚。
“爺爺,你的記性怎麽這麽好?”葉纖紅忍不住驚訝,誇獎了一句。
“那是當然。”戴老得意地笑了笑,轉身麵向鄧老兩人:“這是鄧老,你們一樣叫鄧爺爺鄧奶奶好了。”
眾人齊齊叫了一聲,心裏暗暗歡喜。
今天這樣,算是在兩位老人麵前露了臉,也算是沾了葉纖紅的光。
他們這邊又說又笑的,好在隔壁房間現在還沒有安排客人,倒少了不少事。
跟戴老結親的事,葉纖紅還不想被其它人知道,免得傳來傳去,又有什麽謠言出來。
大家進了屋,重新坐下來。
葉纖紅給戴老、陳姨和鄧老夫妻泡了茶,又安頓好陪同前來的司機和武警,對戴老說道:“爺爺,你們先坐一會,我把爸媽叫來。”
戴老鄧老這樣的大人物來了,作為主人的爸媽肯定得前來拜見。
何況戴老明確想跟自己認親,這件事也得馬上跟爸媽說一下,免得失禮。
“嗯,去吧。”戴老笑著揮揮手。“你不是還有個寶貝弟弟嗎?也叫過來一並見見吧。”
被戴老調侃,葉纖紅臉又紅了。
認識她的人都說自己是護弟狂魔,沒想到連戴老也知道了。
匆匆跑到樓下,看到媽媽還在院子裏跟大廚討論菜的事,有些意外:“媽,中午的菜有什麽問題嗎?”
“沒事,沒事。”葉媽媽揮揮手,不想讓女兒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你去陪客人就好,這裏不用你管。”
今天家裏來了貴客,葉知書想加幾個菜,於是跑來跟廚師商量,卻被告知來不及了。
她就有些鬱悶,怪自己提前沒想到,如果早點準備,說不定就沒事了。
葉纖紅從媽媽跟廚師的隻字片語中,猜到了媽媽的心思,也不點破。
九十年代的農村酒席,正餐的標準都一樣,基本上都是十個熱菜、六個冷菜,而且上菜的次序也是固定的,不會有變化。
葉纖紅記得以前吃酒席的場景,都是頭幾個菜一上來,就被一搶而光,因為太久沒見葷腥,饞得厲害。
等到三四個菜過後,就慢慢吃不下了。
那些頑皮孩子坐不住,這時候就會下桌去找小夥伴玩,父母會覺得孩子不吃就虧了,往往不讓孩子走。於是大人就跟孩子討價還價,下個菜不好吃,就算了,再下下個菜是什麽,特別好吃,一定要迴來。
所以總的說來,農村酒席幾十年下來,會固定成這樣十個菜,說明設計還是合理的,沒必要加菜,多了反而浪費。
“戴老英明,這確實是我的主意。”葉纖紅不好意思地笑著承認。
為了實現前世的夢想,她才精心設計了這樣一款別墅。可惜當時太興奮了,沒有考慮現在還是九十年代初,農村普遍貧窮的現實。連三層樓房都找不出幾棟,造這樣的別墅,確實有些高調了。
“有什麽英明的。”戴老想通一些事情後,對葉纖紅的態度越發和藹。“虞城這幾十裏鄉下,新造的全是那種老式的兩層樓房,你家的別墅算是獨一份。也就你頭腦聰明,才會想出這個主意——”
這確實是事實,虞城這邊人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低調不炫富,不標新立異。
虞城人信奉一句古話,叫做出頭的櫞子先爛,所以就算家裏錢再多,也不願意建漂亮的房子,隨大流才是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
直到二千年後,社會風氣改變,這種情形才變得不一樣。
那些家裏有點錢的,恨不得全部買成黃金,戴在脖子上手腕上手指上,粗如狗鏈子的項鏈隨處可見,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
做生意的,就算借了錢也要買輛車充場麵,如果敢打的士去談生意,對方就會懷疑你的實力,生意肯定沒戲了。
房子也一樣,越造越高,越造越大,越造越豪華,誰也不願意被別人比下去。
於是一些沒錢的,借了錢也跟著造,到後麵跟不上了,三樓隻造了二樓,樓頂用帆布蓋著防漏,像爛尾樓一樣也繼續住著人。
這當然是極端的例子,最多的是外麵漂亮得像洋房,進了屋裏麵什麽裝修也沒有,隨意堆著稻穀和土豆紅薯,屋裏屋外兩重天。
“戴老您太看得起我了。”葉纖紅倒不敢這麽自負,自己家這一間,也隻是想比旁邊的房子,才覺得好看。
在滬市呆過的人都知道,那裏的洋樓才真的漂亮,
鄧奶奶一口老滬市的腔調,以前肯定在那邊生活,如果自己應下來,怕是要被她笑話了。
“哎,你叫他們兩個鄧爺爺鄧奶奶,怎麽反而叫我戴老,太疏遠了,叫爺爺。”戴老像是突然反應過來,霸道地說道。
“戴爺爺。”葉纖紅脆聲叫道。
雖然不知道戴老的具體身份,但是肯定比虞城一把手厲害,畢竟一個正處級幹部,是沒資格指使武警做私事的。
所以葉纖紅猜測,戴老這樣的情況,退休前應該是省級幹部了。
“不對,叫爺爺。”戴老還是不滿意,再次提醒她改口。“叫戴爺爺,還是太生份。難道在你的心裏,我跟鄧老頭親疏是一樣的?”
葉纖紅一聽,愣住了。
要自己叫爺爺,戴老他什麽意思?
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是意義完全不同,難道他想認自己當幹孫女?
這是他一時心血來潮,還是早有準備,葉纖紅不清楚。
如果是早有準備,有這樣一個大人物願意跟自家認親,她是求之不得。如果隻是一時衝動,那怎麽樣讓雙方下台,也是件難事。
鄧爺爺鄧奶奶也怔了一下,不過馬上恢複過來,相互交換了一個眼色,臉色的表情依然未變。
到她們這個年紀,什麽事情沒經曆過,老朋友想認一個孫女,在他們看來也平常。
倒是陳姨眼睛瞪大了。
戴老是什麽性格,她最清楚了,這些年來,多少沾親帶故的後輩找上門,想博取戴老的好感,最後都被戴老的耿直脾氣逼得離開了。
連他的親孫子,也老是埋怨爺爺不近人情,所以上了大學後,很少再過來這邊。
他這樣做的原因,其實大家都清楚,就是不願意身邊有人狐假虎威,利用他的關係謀私利。
為了這個目的,這些年他過得比較“獨”,家裏除了過年過節,常常隻有她們主仆兩個一起過。
今天他怎麽一反常態,主動想認這個小姑娘,難怪他就這麽信任她?
“怎麽?不願意?”戴老叫她遲遲沒開口,站在樓道上沒有動,雙眼一眨不眨盯著她看。
“怎麽會不願意?”見他這樣問,無疑是早已打算好了,葉纖紅的聲音低了下去,還是確認了下。“您是大領導,我怕高攀不起——”
“什麽高攀不高攀的,我不信這些。”戴老說著說著嗓門就大了。“在我看來,隻有願意不願意。”
“我當然願意。”葉纖紅見戴老語氣變了,知道再忸怩,反而會讓他生氣,於是不再猶豫,臉紅紅地叫道:“爺爺——”
“哎,這才乖嘛!”戴老像個孩子一樣,笑得很得意。
他們在樓道上演結親的戲碼,站在樓梯口的胡向陽等人自然也聽到了。不由麵麵相覷,暗暗咋舌。
葉纖紅這是要逆天啊!怎麽被一個省部級老領導看中,硬逼著認親。
肖東燦趙大成他們原以為葉纖紅和胡向陽在一起,是高攀了,現在看來,恐怕是胡向陽高攀葉纖紅了。
雖然胡向陽爺爺級別比戴老還高,可是病了這麽多年,恢複的概率幾乎為零,已沒什麽人再去探望了。
何況家裏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大伯,這些年不斷在消耗老爺子留下的人脈,現在可以說隻剩下空架子,人情差不多用完了。
什麽時候爺爺一走,他們家跟大伯家關係本來就不好,肯定各管各的。他的父母都是搞技術的,幫不上什麽忙,那他就什麽倚仗都沒有了。
如果有戴老這樣一個幹爺爺在,他以後在機關的工作,自然會順當得多。
不過這些話隻是暗裏想想而已,不能拿到明麵上講。
肖東燦其實最鬱悶,原本他一直反對表弟跟葉纖紅走在一起,直到父親出麵,他才沒有阻止他們。
現在看來,自己的眼力實在太差了,還是父親大哥眼光準,知道葉纖紅非凡,早早就在她身上投資了。
這些人心思各異,卻看到葉纖紅挽著戴老,走上來了。
“爺爺,這些都是我的朋友。”看到胡向陽他們出來迎接,葉纖紅連忙替他介紹。
“我知道。”戴老嗬嗬笑道。“這個胡向陽是你男朋友,我們已見過了。這個小姑娘是肖市長的太太吧,長得真漂亮,這個肯定是肖市長的兄弟肖東燦,這個小趙小薑都是京城來的吧——”
他居然不需要葉纖紅介紹,一個個說出了來曆。
眾人駭然,齊聲叫了一聲:“戴老好。”
不愧是組織部的老領導,記人能力一流,普通人就算跟大家見過一次麵,以他這個年紀,也未必能記得這麽清楚。
“爺爺,你的記性怎麽這麽好?”葉纖紅忍不住驚訝,誇獎了一句。
“那是當然。”戴老得意地笑了笑,轉身麵向鄧老兩人:“這是鄧老,你們一樣叫鄧爺爺鄧奶奶好了。”
眾人齊齊叫了一聲,心裏暗暗歡喜。
今天這樣,算是在兩位老人麵前露了臉,也算是沾了葉纖紅的光。
他們這邊又說又笑的,好在隔壁房間現在還沒有安排客人,倒少了不少事。
跟戴老結親的事,葉纖紅還不想被其它人知道,免得傳來傳去,又有什麽謠言出來。
大家進了屋,重新坐下來。
葉纖紅給戴老、陳姨和鄧老夫妻泡了茶,又安頓好陪同前來的司機和武警,對戴老說道:“爺爺,你們先坐一會,我把爸媽叫來。”
戴老鄧老這樣的大人物來了,作為主人的爸媽肯定得前來拜見。
何況戴老明確想跟自己認親,這件事也得馬上跟爸媽說一下,免得失禮。
“嗯,去吧。”戴老笑著揮揮手。“你不是還有個寶貝弟弟嗎?也叫過來一並見見吧。”
被戴老調侃,葉纖紅臉又紅了。
認識她的人都說自己是護弟狂魔,沒想到連戴老也知道了。
匆匆跑到樓下,看到媽媽還在院子裏跟大廚討論菜的事,有些意外:“媽,中午的菜有什麽問題嗎?”
“沒事,沒事。”葉媽媽揮揮手,不想讓女兒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你去陪客人就好,這裏不用你管。”
今天家裏來了貴客,葉知書想加幾個菜,於是跑來跟廚師商量,卻被告知來不及了。
她就有些鬱悶,怪自己提前沒想到,如果早點準備,說不定就沒事了。
葉纖紅從媽媽跟廚師的隻字片語中,猜到了媽媽的心思,也不點破。
九十年代的農村酒席,正餐的標準都一樣,基本上都是十個熱菜、六個冷菜,而且上菜的次序也是固定的,不會有變化。
葉纖紅記得以前吃酒席的場景,都是頭幾個菜一上來,就被一搶而光,因為太久沒見葷腥,饞得厲害。
等到三四個菜過後,就慢慢吃不下了。
那些頑皮孩子坐不住,這時候就會下桌去找小夥伴玩,父母會覺得孩子不吃就虧了,往往不讓孩子走。於是大人就跟孩子討價還價,下個菜不好吃,就算了,再下下個菜是什麽,特別好吃,一定要迴來。
所以總的說來,農村酒席幾十年下來,會固定成這樣十個菜,說明設計還是合理的,沒必要加菜,多了反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