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雖然住得近,並沒有什麽交情,鄭國慶的女兒跟葉纖紅差不多年紀,小時候嘴巴非常快,最喜歡罵葉纖紅是野種了,她的父母看到了也不管。
所以從小到大,她一直避著這家人。
現在早沒了計較這些的興趣了。
“有的有的。”鄭國慶放下手裏的工具,轉迴屋裏,端出一個大塑料盆,裏麵草魚鯉魚胖頭魚都有。
“就這些啊!”葉纖紅有些失望,這些魚買迴家給爸媽吃,自然沒問題,招待詩詩姐就顯得寒酸了,最多買條胖頭魚迴去,煮個酸菜魚頭什麽的,還勉強拿得出手?
“這些還不行啊?”鄭國慶抬頭望了葉纖紅一眼,又看了蘇思詩一眼,見她披金戴銀的非常氣派,想起剛才有人說村裏開進了一輛小轎車,難道是這個有錢女人開來的?“那你等等啊——”
轉迴屋裏,這次拿出了一個小/臉盆,裏麵有七八條昂刺,每條不過三兩左右,看顏色應該是真正野生的。
“這個昂刺好,多少一斤?我全要了。”葉纖紅沒有跟鄭國慶廢話,直接問道。
“鄉裏鄉親的,給你十塊一斤吧。”鄭衛東爽快地說道。
“行。”葉纖紅也不知道現在這種魚的行情,反正也差不了多少,就直接答應下來。“還有別的魚嗎?泥鰍黃鱔也行。”
“有是有,不過不多,昨天賣剩下的。”鄭國慶每天都會撈一些魚來賣,多是村裏人家裏來客了,用來招待,不過量都不多,所以也不抱什麽希望,沒想到今天來了個不差錢的。
“沒事。”葉纖紅說道。
早上去菜市場前,不知道蘇思詩要來,隻買了豬肉和油豆腐,沒買別的東西。蔬菜家裏倒是有,還可以殺隻雞,但是如果能買到魚,那中飯就豐盛了。
最後又把混在一起的泥鰍黃鱔總共一斤多全買了,加上一條三斤重的胖頭魚和二斤多昂刺,兩人心滿意足地往迴走。
“你們村環境不錯啊,有山有水還有這麽大一個池塘——”蘇思詩感歎道。
“那是當然。”葉纖紅迴答。
有句話她沒說,現在國家的經濟水平還在初期,富人還不多,等再過二十年,經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那時候有錢人多了,像鄭家村這樣的地方,建個農家樂都能發財。
“詩詩姐,你能吃辣嗎?”葉纖紅問道。
看到胖頭魚,她有點懷念前世經常吃的剁椒魚頭和酸菜魚了,可惜現在材料不好搞,做不了正宗的味道。
“一點點沒問題。”蘇思詩因為應酬需要,吃過各種口味的菜,對辣味也不排斥。
“那行,中午我做菜給你吃。”葉纖紅笑道。“讓你嚐嚐我的手藝。”
“真的啊!”蘇思詩聽說葉纖紅會做菜,非常意外,“那我就期待你的手藝了,別讓我失望啊!”
迴到家裏,看到奶奶和小嬸蹲在院子裏,給一隻剛宰殺的母雞拔毛,爸媽在廚房裏,把肉切成方方的小塊,正準備放入油鍋裏燒,油豆腐已串在筷子上,等肉熟了後再放進去一起燒。
看到葉纖紅拿了魚迴來,鄭建國從灶下站起來,要過來幫忙刮魚鱗,葉纖紅拒絕了。
“你們燒肉,這魚我來搞。”葉纖紅拿了塑料盆,把魚倒進去,說道。
除了胖頭魚,其它都沒什麽鱗,反而是泥鰍黃鱔處理起來麻煩一點,每一條都要剖開清理幹淨。
看家裏沒什麽調料,葉纖紅打開後門,看屋後那塊一米多寬的菜地上,有沒有種薑蒜蔥什麽的,可以用來做調料。
蘇思詩看葉纖紅家居然還有後門,好奇地跟了過來。
葉纖紅家的房子造在山腳下,這裏原本是一座低矮的石頭山,能種東西的地方不多,零落地種了毛竹和茶樹。當有人要批地基造房子時,不舍得占用農田,就在荒山上炸開一些地方,平整後用來造房子。
所以屋後除了一條排水溝,其它地方全是石頭,種不了東西,後來鄭爸爸嫌這裏光禿禿的不好看,從池塘裏挖了一些淤泥迴來,鋪在石頭上,又挑了幾擔山土迴來,加上山上的水土長年流下來,慢慢形成了一塊可以種東西的菜地。
因為地方太小,土層又淺,種不了紅薯土豆等植物,葉媽媽平時就種幾株南瓜絲瓜蒲瓜什麽的,放幾根竹梢在山腳,讓它們自己往上爬。
等成熟季節到了,自家吃是足夠了。
蔥蒜不占什麽地方,葉媽媽在角角落落隨便種了些,家裏難得燒一次魚,用得上的機會其實不多。
倒是山上的野菊/花,也不需要人打理它,一年比一年長得旺。從山頂一直往下長,每年秋天到了,就會開滿淡黃色的花朵,讓後院的山坡,成了一道絢爛的風景。
更奇異的是,山坡的石頭中間,總有水滲出來,一年四季滴滴不絕,鄭建國把毛竹劈成兩半,打通中間的節,將水引下來,流進山腳的一個石窪裏,平時用來家用足夠了。
山水水涼清爽,夏天暑氣重,甚至可以用來冰西瓜什麽的。
把瓜果清洗幹淨後,用網兜裝著,沉進水窪底,等要吃了再撈出來,涼涼的像是從冰箱裏拿出來,非常爽口。
葉纖紅前世不覺得後院有什麽好玩的,現在才發現後麵居然別有洞天。
可惜地方小了點,否則平整一下土地,好好打理打理,搞成日式的小庭院,再買一柄太陽傘和幾把藤椅,那真的非常有情調。
前世葉纖紅在深圳的家,有個麵積比較大的陽台,她種了很多花草,特別是那株藤本薔薇,常年開滿粉紅色的花,讓陽台充滿生機。
可惜陽台總歸是陽台,種多了就會影響隔壁的人家,所以她不得不經常修剪,不像直接種在院子裏,長成花牆也沒事。
什麽時候再去買幾株,種在院子裏,等它爬滿院牆,這個家就漂亮了。
如果有錢了,還可以雇幾個人,把後麵的山坡鑿開一些,往後推進兩三米,有二十幾個平方就差不多了。
到時再種上一株葡萄或其它果樹,夏天邊摘果子邊乘涼,光想想都非常舒適。
所以從小到大,她一直避著這家人。
現在早沒了計較這些的興趣了。
“有的有的。”鄭國慶放下手裏的工具,轉迴屋裏,端出一個大塑料盆,裏麵草魚鯉魚胖頭魚都有。
“就這些啊!”葉纖紅有些失望,這些魚買迴家給爸媽吃,自然沒問題,招待詩詩姐就顯得寒酸了,最多買條胖頭魚迴去,煮個酸菜魚頭什麽的,還勉強拿得出手?
“這些還不行啊?”鄭國慶抬頭望了葉纖紅一眼,又看了蘇思詩一眼,見她披金戴銀的非常氣派,想起剛才有人說村裏開進了一輛小轎車,難道是這個有錢女人開來的?“那你等等啊——”
轉迴屋裏,這次拿出了一個小/臉盆,裏麵有七八條昂刺,每條不過三兩左右,看顏色應該是真正野生的。
“這個昂刺好,多少一斤?我全要了。”葉纖紅沒有跟鄭國慶廢話,直接問道。
“鄉裏鄉親的,給你十塊一斤吧。”鄭衛東爽快地說道。
“行。”葉纖紅也不知道現在這種魚的行情,反正也差不了多少,就直接答應下來。“還有別的魚嗎?泥鰍黃鱔也行。”
“有是有,不過不多,昨天賣剩下的。”鄭國慶每天都會撈一些魚來賣,多是村裏人家裏來客了,用來招待,不過量都不多,所以也不抱什麽希望,沒想到今天來了個不差錢的。
“沒事。”葉纖紅說道。
早上去菜市場前,不知道蘇思詩要來,隻買了豬肉和油豆腐,沒買別的東西。蔬菜家裏倒是有,還可以殺隻雞,但是如果能買到魚,那中飯就豐盛了。
最後又把混在一起的泥鰍黃鱔總共一斤多全買了,加上一條三斤重的胖頭魚和二斤多昂刺,兩人心滿意足地往迴走。
“你們村環境不錯啊,有山有水還有這麽大一個池塘——”蘇思詩感歎道。
“那是當然。”葉纖紅迴答。
有句話她沒說,現在國家的經濟水平還在初期,富人還不多,等再過二十年,經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那時候有錢人多了,像鄭家村這樣的地方,建個農家樂都能發財。
“詩詩姐,你能吃辣嗎?”葉纖紅問道。
看到胖頭魚,她有點懷念前世經常吃的剁椒魚頭和酸菜魚了,可惜現在材料不好搞,做不了正宗的味道。
“一點點沒問題。”蘇思詩因為應酬需要,吃過各種口味的菜,對辣味也不排斥。
“那行,中午我做菜給你吃。”葉纖紅笑道。“讓你嚐嚐我的手藝。”
“真的啊!”蘇思詩聽說葉纖紅會做菜,非常意外,“那我就期待你的手藝了,別讓我失望啊!”
迴到家裏,看到奶奶和小嬸蹲在院子裏,給一隻剛宰殺的母雞拔毛,爸媽在廚房裏,把肉切成方方的小塊,正準備放入油鍋裏燒,油豆腐已串在筷子上,等肉熟了後再放進去一起燒。
看到葉纖紅拿了魚迴來,鄭建國從灶下站起來,要過來幫忙刮魚鱗,葉纖紅拒絕了。
“你們燒肉,這魚我來搞。”葉纖紅拿了塑料盆,把魚倒進去,說道。
除了胖頭魚,其它都沒什麽鱗,反而是泥鰍黃鱔處理起來麻煩一點,每一條都要剖開清理幹淨。
看家裏沒什麽調料,葉纖紅打開後門,看屋後那塊一米多寬的菜地上,有沒有種薑蒜蔥什麽的,可以用來做調料。
蘇思詩看葉纖紅家居然還有後門,好奇地跟了過來。
葉纖紅家的房子造在山腳下,這裏原本是一座低矮的石頭山,能種東西的地方不多,零落地種了毛竹和茶樹。當有人要批地基造房子時,不舍得占用農田,就在荒山上炸開一些地方,平整後用來造房子。
所以屋後除了一條排水溝,其它地方全是石頭,種不了東西,後來鄭爸爸嫌這裏光禿禿的不好看,從池塘裏挖了一些淤泥迴來,鋪在石頭上,又挑了幾擔山土迴來,加上山上的水土長年流下來,慢慢形成了一塊可以種東西的菜地。
因為地方太小,土層又淺,種不了紅薯土豆等植物,葉媽媽平時就種幾株南瓜絲瓜蒲瓜什麽的,放幾根竹梢在山腳,讓它們自己往上爬。
等成熟季節到了,自家吃是足夠了。
蔥蒜不占什麽地方,葉媽媽在角角落落隨便種了些,家裏難得燒一次魚,用得上的機會其實不多。
倒是山上的野菊/花,也不需要人打理它,一年比一年長得旺。從山頂一直往下長,每年秋天到了,就會開滿淡黃色的花朵,讓後院的山坡,成了一道絢爛的風景。
更奇異的是,山坡的石頭中間,總有水滲出來,一年四季滴滴不絕,鄭建國把毛竹劈成兩半,打通中間的節,將水引下來,流進山腳的一個石窪裏,平時用來家用足夠了。
山水水涼清爽,夏天暑氣重,甚至可以用來冰西瓜什麽的。
把瓜果清洗幹淨後,用網兜裝著,沉進水窪底,等要吃了再撈出來,涼涼的像是從冰箱裏拿出來,非常爽口。
葉纖紅前世不覺得後院有什麽好玩的,現在才發現後麵居然別有洞天。
可惜地方小了點,否則平整一下土地,好好打理打理,搞成日式的小庭院,再買一柄太陽傘和幾把藤椅,那真的非常有情調。
前世葉纖紅在深圳的家,有個麵積比較大的陽台,她種了很多花草,特別是那株藤本薔薇,常年開滿粉紅色的花,讓陽台充滿生機。
可惜陽台總歸是陽台,種多了就會影響隔壁的人家,所以她不得不經常修剪,不像直接種在院子裏,長成花牆也沒事。
什麽時候再去買幾株,種在院子裏,等它爬滿院牆,這個家就漂亮了。
如果有錢了,還可以雇幾個人,把後麵的山坡鑿開一些,往後推進兩三米,有二十幾個平方就差不多了。
到時再種上一株葡萄或其它果樹,夏天邊摘果子邊乘涼,光想想都非常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