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間原因,虎永剛幾人隻在可可蘇裏湖邊稍作停留,就上了區間車,繼續往景區深處走。


    沒走多遠,平緩的、空曠的山間草原上,突然出現兩棵緊緊依偎的大樹,那種震撼讓人印象深刻,永遠難忘。


    區間車上的導遊說,這兩棵樹是不同的樹種,一棵是雲杉,一棵是白樺,它們並肩而立的姿態,宛若是一對恩愛的夫妻,所以當地人稱它們是“夫妻樹”。


    因為相愛相戀,緊緊地相依了多年;因為樹種不同,它們的色彩會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幻。


    特別是到了秋季,一棵樹的樹葉變成了黃色,另一棵樹的樹葉仍是綠色,如同身穿不同服裝的兩個人,顯示出最美的時光。


    在平緩空闊的草原上,它們顯得特別醒目,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現在是夏天,兩棵樹都鬱鬱蔥蔥,遠看難以分辨。


    令人好奇的是,這兩棵樹為什麽會一枯一榮?至今這還是個謎。


    有人嚐試用生物學觀點解釋,說是一棵樹犧牲了自己,為另一棵樹提供足夠的養分,使其在秋冬季節也能欣欣向榮。


    這難道不是真愛的表現嗎?


    原本普通的兩棵樹,因為被當地人賦予了精神內涵,變得有了生命和故事性,也有了價值。這裏的人們原本隻出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賦予了“夫妻樹”特殊意義。


    再往前走不遠,虎永剛幾人下了區間車。


    劉太看到路邊的樹上結滿了黑加侖,又沒有人看管,也不知道是不是野生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過去摘了一大捧,大家分而食之。


    幾人徒步往前不遠,就看到一座山頭,如同一座巨大的鍾,倒扣在額爾齊斯河邊。


    這就是著名的“神鍾山”了,被評為新疆最美的100個拍攝點之一。


    此山海拔1359米,但相對高度卻是神奇的365米,對應著一年的365天,寓意每天鍾聲長鳴,“鍾聲(終身)平安”。


    因此這裏的自然美景,不僅是當地人祈福的聖地,更是“情定終身”、“鍾愛一生”的愛情傳說發源地。


    幾人走到山下,隻見山體由東向西呈階梯狀上升,北側崖壁陡峭,南側稍緩。


    側看山峰平地拔起,孤峰傲立,直插雲霄,是一座如鍾似錐的花崗岩奇峰,不愧為阿爾泰山山景之最。


    這神鍾山是燕山期的巨斑狀黑雲母花崗岩體,因其發育平行山坡麵的同心層狀節理,在寒凍風化作用下,沿平行坡麵的節理不斷地拆離、崩解、垮塌,而形成鍾狀花崗岩地貌。


    當地哈薩克族民間有一段關於它的愛情傳說:


    從前,英俊善良的蒙古王準噶爾汗的小兒子阿米爾薩拉,在草原上遇到了一位秀麗可人名叫其其格的姑娘,兩人一見鍾情。


    然而他們的相愛,卻招致阿米爾薩拉的哥哥洪台吉的嫉恨,他貪戀王位和貌美的琪琪格,就用武力將其其格掠奪帶走。


    阿米爾薩拉心急如焚,連夜帶領勇士們將其其格救了出來向額爾齊斯河的深山峽穀逃去。


    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們爬上了一座形如扣鍾、山體光滑的山峰。


    洪台吉帶人追來,將石山團團圍住,調來弓箭手向山上連續放箭。


    勇士們紛紛中箭倒地,阿米爾薩拉隻好抱著心愛的姑娘縱身跳下懸崖。


    為了紀念阿米爾薩拉,後人就把這座山叫做“阿米爾薩拉山”,並說山體表麵那一縷縷的帶狀溝痕就是當年勇士們流淌的鮮血。


    此外,當地有關神鍾山的由來,還有一個神話:


    相傳,很久以前,天神下凡巡視人間,見此地風景如畫,便將隨身攜帶的神鍾遺留在此山中。


    從此,這座山便有了“神鍾山”的美名。


    千百年來,許多關於神鍾山的傳說一直在當地流傳,為這片美麗的土地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神鍾山的這一段,屬於額爾齊斯大峽穀其中的一段,當地人稱“大東溝”,也叫“神鍾山峽穀”,整體呈\"u\"形狀,全長約8公裏,底寬約10~40米,額爾齊斯河從中流過。


    兩岸分列著神鍾山、飛來峰、駱駝峰、神象峰、神鷹峰、小石門、人頭馬麵等,無數個極具個性的奇峰怪石,俱是裸露的花崗岩石壁陡峻。


    更為奇特的是,那些奇異多姿的山峰多呈鍾狀、穹狀、錐狀。


    山峰表麵,多有呈密集蜂窩狀的凹坑,以及好似凝固的巨瀑一樣的豎直溝槽。


    這些獨特的花崗岩石峰,與峽穀內以杉樹、鬆樹、樺樹和楊樹為主的森林和疊石湍流的額爾齊斯河相得益彰,珍稀動植物依稀可見,自然勾勒出一幅幅粗樸、蒼涼而靜幽的山水畫卷。


    當年的丘處機至此,麵對如此美景,情不自禁地寫詩讚歎:


    “金山南麵大河流,


    河曲盤桓賞素秋,


    秋水暮天山月上,


    清吟獨嘯夜光球。”


    而與他同時期的契丹才子耶律楚材,有過這樣的詩篇:


    “千岩競秀清人思,


    萬壑爭流壯我觀,


    雲覆雲開嵐色潤,


    鬆巔風起雨聲乾,


    風光滿貯詩囊去,


    一度思山一度看!”


    眼看著快到下午四點,虎永剛催促其他幾人,不再留戀這河光山色,趕緊乘上了區間車出了景區。


    因為他們今晚務必要趕到烏魯木齊,才能不誤劉偉民一家三口第二天早上的航班。


    從可可托海到烏魯木齊,還有將近500公裏的路程,耽誤不得。


    好在也就吐爾洪鄉到富蘊縣城的二十多公裏難走一點,到了喀拉通克就上了五大高速。


    虎永剛差點兒把油門踩到了油箱裏,一路狂奔,夜裏十點多,到達了烏魯木齊。


    作為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首府,“烏魯木齊”卻是蒙古語,意思是“優美的牧場”。清朝乾隆年間被命名為“迪化”,俗稱“漢城”,又稱“紅廟子”。


    進入市區,虎永剛已經沒有精力去尋找,刀郎那“停靠在8樓的2路汽車”,直奔寧靜在路上訂好的酒店,匆匆吃飯,早早睡覺。


    第二天早上,因為劉偉民一家三口的航班是上午10:15起飛,虎永剛8:30就把他們送到了地窩堡機場。


    望著他們走進了大廳的背影,寧靜慢悠悠地問道:“我們是不是也該往迴走了?”


    虎永剛點點頭,“是啊,迴去掙錢,再走下一程吧!”


    說完,驅車起步,車載音響裏穿出了刀郎的《再見烏魯木齊》:


    “望著你揮手的身影,


    驀然驚醒已離你而去。


    嘔啦啦啦一聲汽笛,


    再見了烏魯木齊。


    再見了遠去的你,


    再見了阿瓦爾古麗。


    嘔啦啦啦一聲歎息,


    再見了烏魯木齊。


    再見了青春舞曲,


    再見了遙遠的你。


    遠去了阿瓦爾古麗,


    遠去了遙遠的你……”


    (第一部完。)


    ******


    寫在最後:


    《自改房車走天下》(又名《貓哥帶你走邊境》,記錄的是畫虎成貓繞中國邊境線一周的自駕經曆,本書為第一部,寫的是219國道及周邊。


    後麵還有兩部,分別描寫228國道和331國道,畫虎成貓將陸續發表。


    感謝各位看官們這一路的支持與陪伴,山水有相逢,咱們有緣再見!


    值此新年到來之際,畫虎成貓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順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房車環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虎成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虎成貓並收藏房車環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