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鎮海拔2700米,距離尼泊爾邊境隻有20多公裏,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吉隆盆地,基隆藏布江穿境而過,出境流向尼泊爾。


    這裏風景秀麗,物產豐饒,素有“喜馬拉雅後花園”之稱。


    位於吉隆鎮的吉隆口岸素有“商道”、“官道”之稱,有著悠久的邊境互市貿易曆史。現如今吉隆鎮已經成為中尼之間最重要的邊境貿易城鎮,發展迅速。


    吉隆鎮中心街道邊有一座尼泊爾建築風格的千年古寺——帕巴寺,該寺看上去雖然不是很大,但氣勢非凡,威嚴矗立。


    虎永剛看時間還不到六點,就把車靠過去,下車參觀。


    這座寺廟的外表是紅黃色調的院牆,頗具尼泊爾風格的四層樓閣樣式,與西藏常見寺廟的建築風格迥然不同。


    據介紹,帕巴寺建於公元637年左右,鬆讚幹布迎娶的尼泊爾赤尊公主進藏時就是從吉隆溝經過。


    其隨身攜帶了三尊釋迦牟尼佛像,其中的瓦帝桑布之尊被安放在吉隆鎮,並且為之所建造了該寺。


    帕巴寺整體形狀為一樓閣式石木結構的塔式建築,塔身方形,塔中心有樓梯可盤旋至頂,從下至上共有四層,層層出簷,逐層收分,每層簷角上套有黃銅製成的火焰套飾;


    塔身的底層為佛殿,也是寺廟的主體部分,由門廓及主殿兩部分組成。


    外環繞以外環廓,內有暗迴廓相繞,供信徒轉經之用。


    寺外牆壁和門廓南壁分別繪有三世佛、大成就者、護法神、觀音像等早期壁畫。


    帕巴寺不僅因其建築風格獨特而著稱,其內部還藏有豐富的文化和藝術珍品。


    主殿北壁放置的主尊釋迦牟尼8歲身量的檀香木像,俗稱帕巴瓦第像,是寺廟得名的由來。


    殿內還懸掛有五色緞子製作的莊嚴勝幡,木柱四周用錦緞圍裹,東西兩壁經櫥內分置《甘珠爾》、《丹珠爾》經書各一部。


    此外,寺內的壁畫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分布在外環廊木柱上、門廊及佛殿,內容豐富,色彩鮮豔。


    其中最為精彩的是南壁東、西段壁畫。


    東段壁畫的最上方為釋迦牟尼像;中心繪宗喀巴弟子3人;東側繪觀音法像;西側繪仁嘎欽布、白髻長髯,手持人骨法號;最下方為5尊並列的護法金剛像。西段壁畫的最上方繪綠度母;


    下方繪吉祥天女護法神;西端繪聖山岡仁波齊;東端繪騎虎、騎象和一頭戴人骨骷髏冠、坐壓在披發裸體人之上的3尊護法神像;其中心為觀音法像,四周以雪山、雲彩裝飾。


    最讓虎永剛和寧靜感到驚奇的是,這座寺廟內居然有數名覺姆,也就是女喇嘛,寺內至今仍供奉著赤尊公主的水晶,還有一個蓮花生大師鐵腳印。


    那腳印巨大無比,虎永剛用手比劃了一下,比自己的腳雙倍大還不止。


    兩人走出帕巴寺,這才發現對麵就是一個廣場,設施齊全。


    虎永剛笑道:“我還正想著去那裏找停車的地方呢,這不就是現成的嗎?”


    說著,他就把車挪過去停好,然後和寧靜去逛街、覓食。


    吉隆鎮,被譽為“西藏小香港”,走在街道上,異國情調濃厚,建築特色大多為尼泊爾風格,尼泊爾餐廳、尼泊爾商店隨處可見,仿佛置身於異國他鄉之中。


    在西藏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虎永剛兩人還是第一次看到,尼泊爾餐廳的數量,超過了藏餐和川菜館。


    虎永剛其實不大想吃尼泊爾菜的咖喱味,但寧靜喜歡,所以他也隻能聽老婆的。


    隻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中國境內的尼泊爾餐廳,居然很多不會說中文的。


    這些餐廳從老板、廚師到服務員,都是土生土長的尼泊爾,使用的語言除了他們的母語之外,就是英語和藏語,居然不會說普通話,他們的菜單上也是英語和藏語。


    奈何虎永剛兩人的藏語隻會“紮西德勒”,英語程度也停留在“哈羅”、“三克油”、“好多油多”階段,隻能一家又換了一家。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老板會說中文的尼泊爾餐廳,趕緊進去坐下來。


    據這個老板自我介紹,他還是尼泊爾的議員呢,他們家族企業涉及多個領域,餐飲業隻是其中一部分。


    虎永剛和寧靜都覺得他不是在吹牛。


    一來尼泊爾是一個佛教國度,信徒都不能說謊話;


    二來他家的餐廳的規模是吉隆鎮最大的,裝修也是兩人一路找過來最上檔次的。


    其他幾家都是隻有幾個沙發卡座,這家不僅可以那樣的卡座,還有包間,四周牆壁上都掛著尼泊爾各地風景及曆史建築的掛畫和照片,讓人有更好的用餐體驗。


    不過同樣的是,他家的菜單上也沒有中文,想吃什麽隻能看圖片。


    而尼泊爾菜從圖片上還看不出來是什麽食材,不像虎永剛和寧靜在泰國的時候,蝦就是蝦,魚就是魚,如何指著圖片,“this one”就行了。


    這家就隻能聽老板介紹了。


    還好他很有耐心,虎永剛兩人指了哪個,他都詳細解釋:


    恰圖爾(chatur),這是一種由四種不同蔬菜(通常是青豆、胡蘿卜、土豆和茄子)混合炒製而成的尼泊爾菜肴,炒出來色彩繽紛,口感豐富,深受食客喜愛;


    提卡(tika),這是一種尼泊爾的特色烤肉,以羊肉或雞肉為主料,搭配各種香料醃製後烤製而成,肉質鮮嫩,香氣四溢,是尼泊爾人待客的上佳之選;


    蘇克提(sukuti),這是一種尼泊爾傳統醃肉,以羊肉或牛肉為主料,經過長時間的醃製和風幹而成,肉質鮮美,口感獨特,是尼泊爾人在慶祝節日和特殊場合的必備佳肴;


    巴薩(bhasa),就是一種尼泊爾特色烤魚,以新鮮的魚類為主料,搭配各種香料和蔬菜烤製而成。吃到嘴裏魚肉嫩滑,香味濃鬱;


    帕克瓦(pakwa),這是一種尼泊爾傳統燉菜,以各種蔬菜和豆類為主料,搭配香料和調料燉煮而成。這道菜口感醇厚,營養豐富,是尼泊爾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菜肴之一;


    拉洛lo),這是一種尼泊爾特色湯品,以南瓜、土豆和胡蘿卜等蔬菜為主料,搭配香料和調料煮製而成,是尼泊爾人在寒冷天氣裏的暖心佳肴。


    好不容易點完,老板和客人都鬆了一口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房車環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虎成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虎成貓並收藏房車環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