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亞東縣城,委實不是很大。但它處在河穀地帶,四周森林茂密,綠水青山,且沒有工業汙染,空氣清新,完全不同於普遍意義上的西藏風光。


    而且這裏的海拔低,無高反,夏季的氣溫隻有11~15度,非常適合避暑。


    有意思的是,這縣城叫做下司馬鎮,主要道路叫做下司馬路,亞東河的橋叫做下司馬橋,最熱鬧的步行街也叫做下司馬街。


    步行街上飯店、小超市、茶館、小吃鋪琳琅滿目,滿足了居民的各種需求。


    街上還有當地藏族居民在擺攤,售賣各種土特產,如口感細膩的紅色亞東土豆、新鮮的當地野生菌和圓潤的土雞蛋。


    街上偶爾可見印度人,也有他們開的商店,主要售賣來自印度、不丹、尼泊爾、和俄羅斯的商品。


    咖啡提醒大家要注意,如果要購買商品,必須要檢查生產日期和產地,以免購買到過期商品,上次他們過來,買到的巧克力就是過期的。


    眾人走在亞東河邊,那北京老頭忽然問道:“咖啡,你說的亞東第一美味的亞東鮭魚,是不是就生長在這條河裏?”


    咖啡點點頭,“是的。”


    虎永剛有些奇怪,“藏族人不是不吃魚嗎?怎麽這亞東還把魚排在了美食的第一位呢?”


    咖啡解釋說:“藏族人不吃魚,是不吃神湖裏長大的魚。這亞東河的地理位置特殊,沒有水葬習俗,所以可以吃。


    不過,這亞東鮭魚現在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能上餐桌的,都是養殖的。不然的話,即便是藏族人讓你吃,法律也不允許!”


    那北京老頭說:“一條魚而已,也成了國家保護動物了。這亞東鮭魚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啊?”


    咖啡說:“這亞東鮭魚的珍稀,是因為它的生長環境非常特殊,它必須生活在海拔2800米以上、水溫低於12度的冷水中。


    而全西藏,甚至全中國隻有亞東河符合這個條件,而且還隻是在亞東縣的上、下亞東鄉,大約15公裏的河域才有分布。


    你們說它珍貴不珍貴?”


    愛好攝影的上海男人關注點和其他人不一樣,“咖啡兄,你見到過這亞東鮭魚嗎?漂亮嗎?”


    咖啡微笑道:“我當然見到過啊,還拍到過呢。這種魚既無甲也無鱗,雪白的肚子,泛青的脊背,身上有七色斑點,拍照確實很上鏡。”


    “這魚的味道怎麽樣啊?”吃貨的關注點又不一樣,廣州mm這樣問道。


    虎永剛和寧靜相視而笑,吃貨界的同道中人啊。


    咖啡笑道:“亞東鮭魚的味道好不好,我隻能這樣說,它的肉質比其它魚類更嫩,味道更鮮,口感更爽,營養更高,是世間世間稀有的美味。


    我還不妨告訴你們,吸引我到亞東來的最大動力,就是這亞東鮭魚!”


    那上海女人說:“我們也是聽你介紹了這個美味,才到這邊來的。”


    虎永剛笑道:“那還等什麽呢?我都被你們說得口水直流,有點迫不及待了!時間也差不多了,趕緊迴酒店品嚐這人間美味吧!”


    待眾人迴到酒店,到包廂裏坐下,這才知道,亞東鮭魚的價格不便宜,就是在亞東當地的市場上,也賣到2、300元一斤,運到拉薩就要4、500了。


    據服務員介紹,那是因為亞東鮭魚的生長十分緩慢,野生的能有半斤就算是大魚了。


    養殖的長到一斤,也要一年的時間。


    像他們酒店這種兩斤左右一條的,一般都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呢。


    好在一桌子都是吃貨,大家的理念一樣,再多的鈔票,也不能當美味吃進肚子。


    所以,在金錢和美食之間,沒有什麽猶豫的,首選必須是美食!


    因為人多,他們點了兩條亞東鮭魚:一條清蒸,一條刺身。刺身那條的頭尾用來做了湯。


    不得不說,亞東鮭魚的味道確實名不虛傳!


    清蒸的肥滿肉細,嫩滑刺少,味鮮色白,香氣悠長綿厚;


    那刺身,是把新鮮的中段魚肉片成薄片,配上檸檬汁,沒有半點腥味,而且魚肉緊實,富有彈性,比日本的三文魚好吃多了;


    而那頭尾湯,據說是當地藏族人的做法,佐料極少,除了薑絲和蔥,其他什麽也不需要,煮出來的湯汁濃鬱、湯色乳白,剩餘魚肉的纖維還在,肉質一絲一縷,無法比擬的鮮美。


    一桌子十個人,兩條魚是不夠塞牙縫的,其它都是由咖啡和服務員共同推薦的當地美食。


    亞東最肥美的特色食物中,必須一定要有帕裏犛牛肉!


    據說《呂氏春秋》記載“肉之美者,犛象之肉”中的“犛象”,說的就是這帕裏的犛牛。


    據了解,因為這帕裏犛牛有著幾萬年未曾雜交的純正血統,造就了它的肉香四溢;又因為它常年在高原的高強度活動,使得肉質更有韌勁,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很普通、很常見的牛腩燉土豆,在這裏也是特別的美味,那是因為牛肉和土豆都是亞東特有的;


    這裏醬牛蹄更有特色,誰也不會想到,濃鬱的醬汁與健碩的牛蹄是分開的,上桌之後才不期而遇,蘸而食之,那滋味鮮而不腥,香而不膩,紅潤的色澤更是讓人食欲大開,欲罷不能;


    牛舌做了涼盤,切片後用些蔬菜做配菜,五顏六色的食材層層疊疊鋪滿一盤,既有賣相又有營養;


    精明的上海人,又豈能讓牛皮浪費?


    那就將牛皮和牛骨切大塊放在一起下鍋,熬成濃鬱的湯汁做皮凍吧。


    其它的素菜,像涼拌木耳之類,雖然木耳是亞東當地特產,細小如筷頭,但味道也不過如此,沒有可圈可點之處。


    倒是那富有藏族特色的酥油煎鬆茸,驚豔了眾人的味蕾。


    這一大自然饋贈的“菌中之王”,在這裏卻是深藏在喜馬拉雅山的亞東溝密林之中,采集後帶著晶瑩露珠與芬芳泥土的新鮮鬆茸洗淨切片,隻需用酥油簡單煎熟,那鮮美的味道,曾引得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攝製組不遠萬裏而來。


    吃過了鬆茸刺身、青椒炒鬆茸、鬆茸燉雞等多種口味的虎永剛兩人,也對此讚不絕口。


    晚餐後例行散步時,虎永剛笑著問寧靜,“你還敢再說,西藏是美食的荒漠嗎?”


    挑剔的寧靜淡淡地說道,這也不過是荒漠中的一片綠洲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房車環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虎成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虎成貓並收藏房車環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