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那幾人對著羊卓雍錯瘋狂地拍照,咖啡走過來對虎永剛說:“他們幾個聽說你是走的219,就商量了一下,我們也不走318國道了,陪你一起走,去亞東看看。”
虎永剛高興地說:“那太好了,我還準備和你們去了珠峰大本營之後,再迴過頭去亞東呢。”
咖啡點點頭,“亞東還是很值得一去的,畢竟是‘中國邊陲十大重鎮’之一嗎。”
虎永剛說:“我是覺得,它像個楔子那樣,插在印度和不丹之間,還沒見過這樣的一個縣和兩個國家交界呢。所以一定要去看看。”
半個小時後,眾人意猶未盡地上車,繼續前行。
到了浪卡子縣城,海拔已經4500米,寧靜開始有點輕微高反,趕緊吸了氧氣來緩解。
“浪卡子”這個名字聽起來不是很美,但它的寓意吉祥。
在唐朝的時候,吐蕃王鬆讚幹布將浪卡子縣歸屬於“約茹”管轄,並用藏文命名為“羊卓康晴布仁底阿玉”的稱號。
“羊卓”,就是羊卓雍措那個羊卓,意思是“上方的牧場”;“康睛”指的是“雪域”;“布仁”在古藏文中指“長毛牲畜”,也就是犛牛的異名;“底阿”為“五部”;“玉”為“之鄉”。
“羊卓康晴布仁底阿玉”合起來的藏文之意就是是:“雪域上方的牧場是易養犛牛的五部之鄉”。
浪卡子縣城很小,也沒有什麽好玩的,小車隊沒有停留,直接穿城而過。
咖啡說,不能在這裏吃飯,很貴。從飯店老板給帶隊司機塞紅牛、香煙等就可以看出來,不能讓你們踩那個坑。
虎永剛以為咖啡要沿349國道向西,到了江孜縣後再一直往南,經過康馬、嘎拉等幾個城鎮後,就可以到亞東縣城了。
沒想到,活地圖咖啡出了浪卡子縣城,繼續往南走。
那是一條縣道,路況很差,全是搓板路,但風景尚可,路邊的高原牧場,多了羊群悠閑自在地吃草,遠處白雪皚皚的雪峰,頭頂的藍天白雲是標配。
虎永剛兩人已經見多不怪,再看就要審美疲勞啦。
快到打隆鎮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半山腰上有一座寺廟,有點兒布達拉宮的影子。
咖啡在對講機裏介紹,那是赫赫大名的紮熱寺。在藏語中,“紮”的意思是“上”,“熱”的意思是“山羊”。
“那就是上麵有山羊的寺廟唄。”虎永剛笑道。
咖啡說:“也可以這樣說吧。它的由來,傳說是在17世紀時,伺佛宗祖紮熱饒那在一頭神羊的指點下,找到此地創建的。”
行至山腳下,小車隊停下,眾人下車。
沒想到,那六人中精神頭最好的,居然是北京那對老夫妻,其餘四人多少都有了高反,尤其是最年輕的那兩個廣州mm最為嚴重。
虎永剛這邊還好,寧靜吸氧後已經緩解,倒是小嘀嘀蔫兒了,趴著不想動,估計也是高反了。
眾人看這紮熱寺坐東朝西,依山而建,建築高約100多米,雖然不高,但要爬那陡峭的石階上去,寧靜一看就望而卻步,第一個說不上去了。
虎永剛原本對參觀寺廟的興趣就不大,就留下來陪老婆,正好也直直腰,休息一下。
可能這所寺廟裏沒有什麽好玩的,一行人上去不到半個小時就下來了。
幾分鍾之後,到達了一個叫打隆的鎮子。
這也是咖啡選擇吃午飯的地方。
打隆,在藏語中是“虎鄉”之意。
關於鎮子的來曆,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說打隆這裏原來是叢林,而老虎為叢林之王,所以就是老虎之鄉;
另外一種說法是,鎮子的後山像一頭東西而臥、麵朝南的老虎。
鎮子不大,名氣卻不小!
它是西藏薩迦時期的三大古鎮(另外兩座是貢嘎縣的傑德秀鎮和崗巴縣的帕熱鎮)之一。
它的西部與不丹接壤,是距離西藏首府拉薩最近的邊境鄉鎮,既是聞名遐邇且曆史悠久的“打隆邊貿物資文化交流會”的舉辦地,也是浪卡子縣農畜產品的重要集散地。
鎮上居民99.9%是藏族,因此午餐除了藏餐,別無他選。
在這高海拔容易高反的地區,飯不能不吃,需要補充能量;又不能多吃,高反後容易嘔吐。
午餐,包括以後的膳食,都采取aa製,但不算咖啡和他司機兩人的。
就連他們的住宿、門票等一切開銷,除了車輛加油,均由那六人分攤。
當然,咖啡除了當導遊、司機之外,還要當攝影師,負責他們的安全等。
吃完午飯,咖啡帶著大家來到了鎮政府西邊200多米的打隆寺。
打隆寺,又名塔林曲德寺,始建於吐蕃王鬆讚幹布時期,是與大昭寺同一時期而建。
據傳說,文成公主進藏後,陸續興建了十幾座寺院,大昭寺是其中一座,打隆寺同樣也是。
那時的打隆寺無門無派,規模很小,可是寺裏僧人說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都曾來此駐足休憩過。
到了十一世紀時期,藏傳佛教噶舉派的一位高僧—達隆塘巴來到了這裏,他對古老的打隆寺進行了維修擴建,並正式將寺名定為了“打隆寺”。而他從此也就在打隆寺弘傳噶舉教法,並將打隆寺發展成了達隆噶舉派的祖寺。
參觀完了寺廟,車隊開出打隆鎮,南行沒多遠,就上了219國道,接著就看到一個“普瑪雍措”的路牌。
咖啡介紹說,這個路牌也不知道對不對,反正普遍的叫法都是“普莫雍措”。
“普莫”在藏語中,是“少女”或者“小姑娘”的意思,“雍措”的意思是像碧玉一般的湖泊。
所以,普莫雍措又被稱為“少女湖”,而“莫瑪”就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虎永剛笑道:“西藏的特色,不就是‘一措再措’嗎?”
眾人皆笑。
那上海男子一口滬普,“弗要管它叫啥個名堂,反正景色是美的啦!”
確實如此!
眼前的普莫雍措,海拔5010米,是世界最高一個大型淡水湖,它的水源來自南麵最高峰7538米的庫拉崗日雪山融雪。
隻見它湖水湛藍清透,湖濱水草較豐茂,周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連綿的雪山,湖中小島猶如巨龜,靜靜地守護著這位“少女”,景色美不勝收。
咖啡說,這裏人跡罕至,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在這湖邊露營,看那個美麗的星空。
如果是冬天來玩,普莫雍措呈現又是另外一種美麗:整個湖麵被厚厚的冰層覆蓋,一片蔚藍宛若被冰封凝固,湖水在與寒冷抗爭中,心不甘情不願地顯現出被漸次封凍的紋絡,像藍冰,像翡翠,又或者像水晶,像綠鬆石,反正你可以任意發揮你的想象力。
而且還有傳說,普莫雍措曾被蓮花生大師所加持,從而有了神聖的氣場……
虎永剛高興地說:“那太好了,我還準備和你們去了珠峰大本營之後,再迴過頭去亞東呢。”
咖啡點點頭,“亞東還是很值得一去的,畢竟是‘中國邊陲十大重鎮’之一嗎。”
虎永剛說:“我是覺得,它像個楔子那樣,插在印度和不丹之間,還沒見過這樣的一個縣和兩個國家交界呢。所以一定要去看看。”
半個小時後,眾人意猶未盡地上車,繼續前行。
到了浪卡子縣城,海拔已經4500米,寧靜開始有點輕微高反,趕緊吸了氧氣來緩解。
“浪卡子”這個名字聽起來不是很美,但它的寓意吉祥。
在唐朝的時候,吐蕃王鬆讚幹布將浪卡子縣歸屬於“約茹”管轄,並用藏文命名為“羊卓康晴布仁底阿玉”的稱號。
“羊卓”,就是羊卓雍措那個羊卓,意思是“上方的牧場”;“康睛”指的是“雪域”;“布仁”在古藏文中指“長毛牲畜”,也就是犛牛的異名;“底阿”為“五部”;“玉”為“之鄉”。
“羊卓康晴布仁底阿玉”合起來的藏文之意就是是:“雪域上方的牧場是易養犛牛的五部之鄉”。
浪卡子縣城很小,也沒有什麽好玩的,小車隊沒有停留,直接穿城而過。
咖啡說,不能在這裏吃飯,很貴。從飯店老板給帶隊司機塞紅牛、香煙等就可以看出來,不能讓你們踩那個坑。
虎永剛以為咖啡要沿349國道向西,到了江孜縣後再一直往南,經過康馬、嘎拉等幾個城鎮後,就可以到亞東縣城了。
沒想到,活地圖咖啡出了浪卡子縣城,繼續往南走。
那是一條縣道,路況很差,全是搓板路,但風景尚可,路邊的高原牧場,多了羊群悠閑自在地吃草,遠處白雪皚皚的雪峰,頭頂的藍天白雲是標配。
虎永剛兩人已經見多不怪,再看就要審美疲勞啦。
快到打隆鎮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半山腰上有一座寺廟,有點兒布達拉宮的影子。
咖啡在對講機裏介紹,那是赫赫大名的紮熱寺。在藏語中,“紮”的意思是“上”,“熱”的意思是“山羊”。
“那就是上麵有山羊的寺廟唄。”虎永剛笑道。
咖啡說:“也可以這樣說吧。它的由來,傳說是在17世紀時,伺佛宗祖紮熱饒那在一頭神羊的指點下,找到此地創建的。”
行至山腳下,小車隊停下,眾人下車。
沒想到,那六人中精神頭最好的,居然是北京那對老夫妻,其餘四人多少都有了高反,尤其是最年輕的那兩個廣州mm最為嚴重。
虎永剛這邊還好,寧靜吸氧後已經緩解,倒是小嘀嘀蔫兒了,趴著不想動,估計也是高反了。
眾人看這紮熱寺坐東朝西,依山而建,建築高約100多米,雖然不高,但要爬那陡峭的石階上去,寧靜一看就望而卻步,第一個說不上去了。
虎永剛原本對參觀寺廟的興趣就不大,就留下來陪老婆,正好也直直腰,休息一下。
可能這所寺廟裏沒有什麽好玩的,一行人上去不到半個小時就下來了。
幾分鍾之後,到達了一個叫打隆的鎮子。
這也是咖啡選擇吃午飯的地方。
打隆,在藏語中是“虎鄉”之意。
關於鎮子的來曆,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說打隆這裏原來是叢林,而老虎為叢林之王,所以就是老虎之鄉;
另外一種說法是,鎮子的後山像一頭東西而臥、麵朝南的老虎。
鎮子不大,名氣卻不小!
它是西藏薩迦時期的三大古鎮(另外兩座是貢嘎縣的傑德秀鎮和崗巴縣的帕熱鎮)之一。
它的西部與不丹接壤,是距離西藏首府拉薩最近的邊境鄉鎮,既是聞名遐邇且曆史悠久的“打隆邊貿物資文化交流會”的舉辦地,也是浪卡子縣農畜產品的重要集散地。
鎮上居民99.9%是藏族,因此午餐除了藏餐,別無他選。
在這高海拔容易高反的地區,飯不能不吃,需要補充能量;又不能多吃,高反後容易嘔吐。
午餐,包括以後的膳食,都采取aa製,但不算咖啡和他司機兩人的。
就連他們的住宿、門票等一切開銷,除了車輛加油,均由那六人分攤。
當然,咖啡除了當導遊、司機之外,還要當攝影師,負責他們的安全等。
吃完午飯,咖啡帶著大家來到了鎮政府西邊200多米的打隆寺。
打隆寺,又名塔林曲德寺,始建於吐蕃王鬆讚幹布時期,是與大昭寺同一時期而建。
據傳說,文成公主進藏後,陸續興建了十幾座寺院,大昭寺是其中一座,打隆寺同樣也是。
那時的打隆寺無門無派,規模很小,可是寺裏僧人說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都曾來此駐足休憩過。
到了十一世紀時期,藏傳佛教噶舉派的一位高僧—達隆塘巴來到了這裏,他對古老的打隆寺進行了維修擴建,並正式將寺名定為了“打隆寺”。而他從此也就在打隆寺弘傳噶舉教法,並將打隆寺發展成了達隆噶舉派的祖寺。
參觀完了寺廟,車隊開出打隆鎮,南行沒多遠,就上了219國道,接著就看到一個“普瑪雍措”的路牌。
咖啡介紹說,這個路牌也不知道對不對,反正普遍的叫法都是“普莫雍措”。
“普莫”在藏語中,是“少女”或者“小姑娘”的意思,“雍措”的意思是像碧玉一般的湖泊。
所以,普莫雍措又被稱為“少女湖”,而“莫瑪”就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虎永剛笑道:“西藏的特色,不就是‘一措再措’嗎?”
眾人皆笑。
那上海男子一口滬普,“弗要管它叫啥個名堂,反正景色是美的啦!”
確實如此!
眼前的普莫雍措,海拔5010米,是世界最高一個大型淡水湖,它的水源來自南麵最高峰7538米的庫拉崗日雪山融雪。
隻見它湖水湛藍清透,湖濱水草較豐茂,周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連綿的雪山,湖中小島猶如巨龜,靜靜地守護著這位“少女”,景色美不勝收。
咖啡說,這裏人跡罕至,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在這湖邊露營,看那個美麗的星空。
如果是冬天來玩,普莫雍措呈現又是另外一種美麗:整個湖麵被厚厚的冰層覆蓋,一片蔚藍宛若被冰封凝固,湖水在與寒冷抗爭中,心不甘情不願地顯現出被漸次封凍的紋絡,像藍冰,像翡翠,又或者像水晶,像綠鬆石,反正你可以任意發揮你的想象力。
而且還有傳說,普莫雍措曾被蓮花生大師所加持,從而有了神聖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