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永剛和寧靜,忙快走幾步,跟著大家一起走進了金鹿寺。


    隻見寺內庭院寬廣、廟宇雄偉壯觀,佛像金碧輝煌。


    沿著旁邊是一個金色佛像後跟一排小和尚的通道進去,視野突然變得寬闊,一座佛塔出現在了眼前。


    佛塔是這邊寺廟的標配,但眼前這座佛塔卻結合了猛煥金銀二塔的特色,上部金光閃耀,下部銀色璀璨,讓人的視覺很受衝擊。


    往裏走,一座佛堂十分的簡陋,僅有一個遮雨棚,地麵也是普通的水泥地,而那供奉的坐佛,雙手垂放在底座的隨意坐姿,卻是虎永剛他們從沒見過的。


    那佛像的神態安詳、麵容圓潤、嘴角微微上揚,仿佛在向世人傳遞著溫暖和力量。


    寧靜說:“這個佛像,就像是一個普通人,坐在那裏和世人訴說家長裏短。”


    虎永剛說:“看了猛煥大金塔那裏的三戒神像後,我感覺這裏的南部佛教文化,和漢人的儒家思想有些相通之處。


    《菜根譚》中有句話說,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骸兩釋,意氣交流,勝於調息觀心萬倍矣。


    現在再看這佛像,是不是也有這個意思?”


    寧靜點頭讚同:“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這金鹿寺內的坐佛有好幾座,都是普通人的姿態,另外還有站佛、臥佛等等,就不再一一贅述。


    倒是這緬甸的寺廟教育,值得一提。


    轉了一圈後,虎永剛看到很多小和尚,三五成群地往一個寬敞明亮的佛堂而去。


    李小貓介紹說,現在到了下午課時間,小和尚們是去做功課了。他們出家後,不僅僅要念經誦佛,還要學習其他各方麵的文化知識。


    在緬甸,寺廟教育是國民教育體係中重要的一部分,很多的緬甸寺廟都具備學校的教育功能,這金鹿寺也是一座教書寺廟。


    在這裏,他們除了要學習佛教理論、倫理道德、人生哲理外,寺廟還會從最基礎的識字、讀書教起,進而到中小學水平的數學、英語乃至理化,都是傳授的科目,而且這些都是免費教育。


    虎永剛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這寺廟裏無論是大和尚還是小和尚,每個人的腳上都是一雙人字拖。


    原本在剛踏上緬甸境內,他就發現了木姐的大街上,不管男女都是穿的人字拖。


    他還以為這裏的人很貧窮,天氣又熱,所以大家都穿人字拖了。


    而在寺廟這樣莊嚴肅穆的地方,和尚又是一等公民,不至於一雙僧鞋也買不起,這就讓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了。


    李小貓解釋說,這和有沒有錢、什麽場合都沒有關係,這是緬甸的一種傳統文化,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緬甸人認為,腳是不潔的,鞋也是肮髒的,因此對鞋非常的痛恨!所以到寺廟這樣的地方是不允許穿鞋的。


    緬甸的有錢人也是一年四季光腳人字拖;婚禮上的新郎新娘以及賓客們全部人字拖;政府官員、甚至國家政要,在重大的場合,也是人字拖。


    比如,2012年在昂山將軍遇刺紀念日這樣隆重的活動中,他的女兒昂山素季身穿白上衣搭配黑色的長紗籠,披著黑色圍巾,衣著莊重,神情肅穆,腳上卻依然穿著人字拖來到父親的墓前祭拜,而她身邊的工作人員和政府官員也都手捧鮮花,腳上穿著人字拖。


    還有,同樣是在201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到我們緬甸來訪問,緬甸代表團到機場迎接。


    代表們身上穿的是傳統的緬甸服飾—白衣筒裙,腳上卻是清一色的人字拖;


    而且我們的前總統吳登盛,在會見奧巴馬和希拉裏時,雖然身上也是白衣筒裙,但腳上赫然也是一雙人字拖!


    李小貓最後還有些自豪地說道,雖然東南亞的天氣炎熱,這些國家的人們都習慣穿人字拖,但還是比不上我們緬甸人的。


    因為在正式的外交場合,像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國家的人,都是穿正式的皮鞋,而我們緬甸人卻硬是光腳人字拖登上了國際舞台!


    所以也有人稱我們是“人字拖之國”!


    虎永剛笑道:“好吧,下次我們再來你們緬甸,一定尊重你們的文化,買一雙人字拖穿上。”


    李小貓卻認真地推薦道:“其實我們這裏的認字拖的質量還是很好的,一年到頭天天穿都穿不爛,你們真的可以買幾雙帶迴去。”


    虎永剛隨口答應說:“行啊,等下再看到就買。”


    從金鹿寺出來,又去了禪林寺和高山寺。


    禪林寺一尊蓮花座上佛像,上麵卻有一顆巨大的蛇頭,讓人又驚又歎;


    高山寺則有一座高大莊嚴的站佛,矗立於山野之間,還算是入得了遊客們的法眼。


    看到高山寺裏竟然還收留了很多緬印邊境的難民,虎永剛不禁感慨萬千:緬甸雖然十分的貧窮落後,但這裏的寺廟真正的做到了慈悲為懷。


    不僅給孩子們提供免費教育、給窮苦大眾提供免費醫療、給老人們提供免費養老,還能大發善心地對難民們伸出人道主義的援助之手!


    參觀完了這幾座寺廟,中巴車把遊客們送迴了木姐口岸,大家入境迴國,這緬甸一日遊的行程,也就結束了。


    踏上國土的其他遊客們都意猶未盡,有的在姐告國門拍照,有的去逛珠寶城,還有的去欣賞邊境線的玻璃牆了。


    寧靜卻心係小嘀嘀,想趕緊接迴來,催促著虎永剛趕緊給那女子打電話,問一下她們公司在哪裏。


    小王導遊說:“你可以跟著我們的車走,我也迴公司。”


    虎永剛的電話已經接通,那女子說,她沒在公司,不過把嘀嘀放在她弟弟的飯店裏了,可以直接去接迴就可以了。


    寧靜笑道:“這姐弟倆倒挺會做生意的。昨天弟弟幫姐姐攬生意,今天姐姐又給弟弟招迴頭客。我們去接嘀嘀,還好意思不在他家吃飯嗎?”


    虎永剛說:“無所謂了。瑞麗江廣場那邊停車休息還是挺好的,吃飯在哪家都是吃。”


    寧靜馬上就要去那個飯店接嘀嘀,虎永剛說:“現在才四點多鍾,吃飯太早了。去接了以後要走的話,那飯店老板肯定不高興。這姐告國門也算是一個景區,就在這裏玩一會兒再去吧。”


    在他們停車的正對麵,有一塊石碑,上麵寫著“天涯地角”,碑身兩邊各有一隻麒麟的雕塑。


    寧靜一邊往那邊走,一邊說道:“我們在三亞看到了‘天涯海角’,現在要看看這‘天涯地角’是什麽意思。”


    虎永剛說:“你沒看到那上麵寫著‘320國道止點’嗎?再走就出國了,這是在陸地上,不就是‘地角’了嗎?”


    走近了一看,虎永剛發現,那雕塑雖然很像麒麟,但不一定是。


    書中有記載,麒麟是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馬蹄、牛尾於一體的神獸。


    而眼前的雕塑的蹄子是分叉的,明顯不是馬蹄,也不知道是什麽神獸了。


    石碑的背後就是國界線的鐵絲網,還有3米以上的圍牆,上麵插著國旗,還加了塑料板一直向前延伸,透過圍牆的縫隙可以看到對麵木姐的街道。


    旁邊不遠就是“中緬街”,據說這還是中緬邊境唯一的一條兩國商業街。


    整條街大約有100米長,以緬甸人開的店居多,主要是賣玉石、緬甸特產之類,不過沒有什麽顧客,冷冷清清的。


    寧靜想去看看免稅店有什麽好東西,在國門珠寶店門口的空地上,看到一群緬甸小夥兒在玩竹球。


    不要懷疑畫虎成貓寫了錯別字,就是竹球,用竹子做的球!而不是足球!


    虎永剛覺得有點像中國古代的“蹴鞠”,但又有些不一樣。


    蹴鞠早期的球雖然也是竹子做的,但中間是填了米糠的實心,而這些緬甸玩的竹球卻是空心的;還有就是蹴鞠是用腳踢的,這些人卻隻是用手在拋接。


    虎永剛很好奇,想去問問是什麽運動,寧靜拉著他就上了步梯,去逛免稅店。


    這邊的免稅店大多數是越南、緬甸、泰國貨,也有很少其他國家的。貨品以服裝、食品、酒類為主,也有一些奢侈品。


    但奇怪的是,這邊的奢侈品都不明碼標價,虎永剛認為可能沒什麽人買,擺出來充門麵的,寧靜卻覺得有宰客的嫌疑,轉了一圈,什麽也沒買,就拉著虎永剛去接嘀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房車環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虎成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虎成貓並收藏房車環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