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沉夜色中看到一列彩虹,後麵還有微微張開雙臂,展現這個奇觀的少女,非常有感覺。莫明想。
“有空想能力學家提出,能力的繁雜和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同級的。也就是說,要用理解世界的方式去理解能力。”
莫明點了點頭,沒聽懂。
“這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的推論,因為任何東西都能往裏套,說了等於沒說。但就像‘朝樹枝倒下的方向前進’這樣的漫無目的的整理研究後,‘光譜分類法’被提出了。”
“‘光譜分類法’認為,超能力其實就是世界從‘存在’到‘空無’的一組光譜。”
“深色一端是‘存在’,淺色一端是‘空無’。”
“對應的完整概念是:”
基本粒子(存疑)→原子\/強核力\/弱核力→分子\/分子鍵→電→光→萬有引力→弦\/熵→能級→信息論(存疑)
每說一個,彩虹鍵就跳起來一個,從深色那端開始。直到說到最後的“信息論”,全透明的那個也跳動了一下。
“這條光譜有兩個隱藏的坐標軸:
“一是由人類感知的難易程度,越中間最容易,越往兩邊越難。
“以及從物質到非物質。”
從字麵意思還是很好理解的,莫明點了點頭。
墨茗繼續解釋:“‘存疑’是指目前已知的所有能力都沒有觸摸到的領域。以我的能力舉例,【彈指歸塵】是屬於分子\/分子鍵領域的能力,金屬因為單質和晶格特性,勉強也算碰到原子的層麵。然而,到原子也就中止了,我的能力不可能碰觸到比原子還要底層的地方。
“現在能力界所有的能力,沒有能影響到誇克層麵的,學界也沒有確定誇克裏麵到底有沒有更小的組成單位,所以統稱為‘基本粒子’。”
“‘信息論’呢?”
“基本粒子方麵沒有任何能力,信息論方麵反過來,幾乎任何能力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比如說,我剛剛用【銀月矩陣】造出一個立方體來,落進手裏,再用【彈指歸塵】把它變成球體。這個過程我是在腦中挨個兒排布了所有金屬晶格嗎?這個數據量大到不可思議,不是我能在一瞬之間完成的。我做的很簡單,在腦中想:‘把它變成球’。
“這就是狹義信息論,在能力生效過程中,細節小或大到某一極限後,籠統命令就能取代密集指令集完成任務,原因學界尚有爭論。一般認為,是信息論內含在所有超能力的底層邏輯中,像一個無處不在的幽靈。
“信息論是囊括萬有的‘萬物理論’,是在四大力大統一理論後可能還要再高一層次的物理理論,是任何能力都避不開的‘總論’。
“幾乎所有超能力都有在信息方麵的黑箱特征。就像【瞬間移動】,超能力不會詢問‘您要瞬間移動您的上半身還是下半身’,而是頭腦裏想一想,便鎖定了一個完整的人,順便還鎖定了身上的衣服——這本身就很沒道理。
“信息論的影響似乎不存在又似乎無處不在,總結出來是作為基本粒子的‘最終對立麵’設計的——光譜分類法的建立者對此也沒有完備的解釋,隻能作為懸而未決的問題,用‘存疑’來表示不同。”
“這兩個‘存疑’雖然字麵意思是一樣的,但來源完全相反,更加體現了兩者的差異。”莫明總結。
“沒錯。”墨茗道,“這就是目前超能力界公認包容性最高的分類法,幾乎所有能力都能放在其中的某一個地方。但這也是最沒用的分類法。”
“為什麽?”莫明正沉浸在光譜分類法的宏大中呢,聞言一愣。
“因為就是沒什麽用。分類法的初衷,是為了給能力研究做指導。快速分類後的能力可以有更加針對的研究方向,不至於大撞南牆。但‘光譜分類法’則大而化之,不能指導能力持有者向哪裏發展能力,就像一本沒有給每個字寫含義的字典一樣——毫無用處。
“我現在將光譜告訴你,隻是解釋目前人類對能力研究的大概邊界。給新人一個‘超能力’的整體概念,除了這點外,就真沒什麽用了。
“然後是第二個原因,這個原因比較離奇。發表光譜分類法的那個空想能力學家,寫了一份附錄,就在論文後麵。附錄裏,他用個人化的口吻說明了自己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無法解釋之處,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批的一無是處的時候,他話鋒一轉,說了這麽一段話:
“‘在研究過程中,我發現這條美麗的彩虹是斷裂的,我收集了幾乎全球所有能力者的能力信息,一個一個填入,卻發現怎麽也填不滿,這些能力丟進彩虹,就像落進了‘無量空處’,連個漣漪也沒有。經過長時間的分析和推理,我得出了一個連我自己都吃驚的結論:人類不夠多!
“‘目前能力者占全人類的比率在二十五萬分之一左右,滿打滿算三四萬人。所有的能力者,將能力填進彩虹,是不夠彩虹吃的!而各種能力相對集中的幾個區域,我將其分類為從基本粒子到精神的幾個大領域,在這些領域中間,割裂是不可避免的。
“‘我的計算結果是,隻有人類人口抵達一億億,之中誕生的能力者抵達四億兩千萬,才有可能真正填滿這條彩虹,才真有可能讓它發揮巨大作用。
“‘但是,即使從一萬年前人類文明發源開始到現在,地球上曾活過的所有人類也遠遠沒有摸到一京的零頭,而這個‘零頭’萬一實現了,也足以把地球撐爆幾十個來迴。我想,隻有人類開啟星際大航海時代,擁有足夠多的可居住星球,才能填滿這條‘彩虹’,讓光譜分類法為新的能力者做出真正的指導性貢獻。
(筆者按:一億億為一京)
“‘那個年代會是多少年以後?會有怎樣的社會形態和顛覆性變化?——這不是我能想像出來的了。隻能在這裏祝願,人類能抵達那樣的一天。’”
宏大總能吸引人,尤其是年輕人。莫明剛從光譜分類法的高屋建瓴中掙脫,又落入其創作者的狂想之中——且感覺很爽。
看莫明呆怔的表情,墨茗微微一笑:“感覺怎麽樣?”
莫明迴過神來,鄭重點頭:“確實沒什麽卵用!”
(筆者按:小說戲言,切勿當真。歡迎討論,筆者也想進一步完善設定。請勿吵架抬杠哦。)
“有空想能力學家提出,能力的繁雜和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同級的。也就是說,要用理解世界的方式去理解能力。”
莫明點了點頭,沒聽懂。
“這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的推論,因為任何東西都能往裏套,說了等於沒說。但就像‘朝樹枝倒下的方向前進’這樣的漫無目的的整理研究後,‘光譜分類法’被提出了。”
“‘光譜分類法’認為,超能力其實就是世界從‘存在’到‘空無’的一組光譜。”
“深色一端是‘存在’,淺色一端是‘空無’。”
“對應的完整概念是:”
基本粒子(存疑)→原子\/強核力\/弱核力→分子\/分子鍵→電→光→萬有引力→弦\/熵→能級→信息論(存疑)
每說一個,彩虹鍵就跳起來一個,從深色那端開始。直到說到最後的“信息論”,全透明的那個也跳動了一下。
“這條光譜有兩個隱藏的坐標軸:
“一是由人類感知的難易程度,越中間最容易,越往兩邊越難。
“以及從物質到非物質。”
從字麵意思還是很好理解的,莫明點了點頭。
墨茗繼續解釋:“‘存疑’是指目前已知的所有能力都沒有觸摸到的領域。以我的能力舉例,【彈指歸塵】是屬於分子\/分子鍵領域的能力,金屬因為單質和晶格特性,勉強也算碰到原子的層麵。然而,到原子也就中止了,我的能力不可能碰觸到比原子還要底層的地方。
“現在能力界所有的能力,沒有能影響到誇克層麵的,學界也沒有確定誇克裏麵到底有沒有更小的組成單位,所以統稱為‘基本粒子’。”
“‘信息論’呢?”
“基本粒子方麵沒有任何能力,信息論方麵反過來,幾乎任何能力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比如說,我剛剛用【銀月矩陣】造出一個立方體來,落進手裏,再用【彈指歸塵】把它變成球體。這個過程我是在腦中挨個兒排布了所有金屬晶格嗎?這個數據量大到不可思議,不是我能在一瞬之間完成的。我做的很簡單,在腦中想:‘把它變成球’。
“這就是狹義信息論,在能力生效過程中,細節小或大到某一極限後,籠統命令就能取代密集指令集完成任務,原因學界尚有爭論。一般認為,是信息論內含在所有超能力的底層邏輯中,像一個無處不在的幽靈。
“信息論是囊括萬有的‘萬物理論’,是在四大力大統一理論後可能還要再高一層次的物理理論,是任何能力都避不開的‘總論’。
“幾乎所有超能力都有在信息方麵的黑箱特征。就像【瞬間移動】,超能力不會詢問‘您要瞬間移動您的上半身還是下半身’,而是頭腦裏想一想,便鎖定了一個完整的人,順便還鎖定了身上的衣服——這本身就很沒道理。
“信息論的影響似乎不存在又似乎無處不在,總結出來是作為基本粒子的‘最終對立麵’設計的——光譜分類法的建立者對此也沒有完備的解釋,隻能作為懸而未決的問題,用‘存疑’來表示不同。”
“這兩個‘存疑’雖然字麵意思是一樣的,但來源完全相反,更加體現了兩者的差異。”莫明總結。
“沒錯。”墨茗道,“這就是目前超能力界公認包容性最高的分類法,幾乎所有能力都能放在其中的某一個地方。但這也是最沒用的分類法。”
“為什麽?”莫明正沉浸在光譜分類法的宏大中呢,聞言一愣。
“因為就是沒什麽用。分類法的初衷,是為了給能力研究做指導。快速分類後的能力可以有更加針對的研究方向,不至於大撞南牆。但‘光譜分類法’則大而化之,不能指導能力持有者向哪裏發展能力,就像一本沒有給每個字寫含義的字典一樣——毫無用處。
“我現在將光譜告訴你,隻是解釋目前人類對能力研究的大概邊界。給新人一個‘超能力’的整體概念,除了這點外,就真沒什麽用了。
“然後是第二個原因,這個原因比較離奇。發表光譜分類法的那個空想能力學家,寫了一份附錄,就在論文後麵。附錄裏,他用個人化的口吻說明了自己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無法解釋之處,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批的一無是處的時候,他話鋒一轉,說了這麽一段話:
“‘在研究過程中,我發現這條美麗的彩虹是斷裂的,我收集了幾乎全球所有能力者的能力信息,一個一個填入,卻發現怎麽也填不滿,這些能力丟進彩虹,就像落進了‘無量空處’,連個漣漪也沒有。經過長時間的分析和推理,我得出了一個連我自己都吃驚的結論:人類不夠多!
“‘目前能力者占全人類的比率在二十五萬分之一左右,滿打滿算三四萬人。所有的能力者,將能力填進彩虹,是不夠彩虹吃的!而各種能力相對集中的幾個區域,我將其分類為從基本粒子到精神的幾個大領域,在這些領域中間,割裂是不可避免的。
“‘我的計算結果是,隻有人類人口抵達一億億,之中誕生的能力者抵達四億兩千萬,才有可能真正填滿這條彩虹,才真有可能讓它發揮巨大作用。
“‘但是,即使從一萬年前人類文明發源開始到現在,地球上曾活過的所有人類也遠遠沒有摸到一京的零頭,而這個‘零頭’萬一實現了,也足以把地球撐爆幾十個來迴。我想,隻有人類開啟星際大航海時代,擁有足夠多的可居住星球,才能填滿這條‘彩虹’,讓光譜分類法為新的能力者做出真正的指導性貢獻。
(筆者按:一億億為一京)
“‘那個年代會是多少年以後?會有怎樣的社會形態和顛覆性變化?——這不是我能想像出來的了。隻能在這裏祝願,人類能抵達那樣的一天。’”
宏大總能吸引人,尤其是年輕人。莫明剛從光譜分類法的高屋建瓴中掙脫,又落入其創作者的狂想之中——且感覺很爽。
看莫明呆怔的表情,墨茗微微一笑:“感覺怎麽樣?”
莫明迴過神來,鄭重點頭:“確實沒什麽卵用!”
(筆者按:小說戲言,切勿當真。歡迎討論,筆者也想進一步完善設定。請勿吵架抬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