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此間事了
福寶四歲半,被八個舅舅團寵了 作者:激動的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深了。
一切還算塵埃落定。
魏澄心知母親肯定有話要問,於是深夜造訪。此刻他已經褪去身上繁重的禮服,換上了平日裏喜歡穿著的素白衣衫,他撐著傘,雪花飄飄灑灑落到他傘麵之上。
殿內,翠竹低聲道:“娘娘,太子來了。”
皇後睜眼,揮退眾人,太子推門而入。
“母後。”
“來了。”
皇後正坐在梳妝台前,一點一點自己親手卸下朱釵環玉。
母子二人也並不饒圈子,皇後隻是道:“王太醫……後來是你收買的?”
太子也不否認,而是垂眸理了理袖子,道:“有備無患。”
自從知道謝行等人或許要在十五日這一日對他們動手之後,太子就一直暗暗戒備著。隻是當時並不知曉謝行等人到底如何打算的罷了。
等到殿內忽然出現黑衣人,魏澄就知道這就是謝行他們行動開始了。太子篤定謝行不會膽大妄為到這一日就殺了皇帝和他,謝行的目的是擾亂皇宮,氣皇帝而已。
所以他故意假意去擋,果然黑衣人措手不及也沒對他下死手,反而在太子暴露的時候僅僅隻是傷了他的手背。
那一刻,多智近妖的太子就隱約察覺了謝行的目的。
後來發生的滴血認親果然也證實了太子的猜測。
不過他也不慌,憑借著過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勇氣,爭取來了第二次滴血認親的機會。
謝公公等人還以為王太醫是他們的人,所以也就聽之任之,放任王太醫去了。
可事實上,埋伏在外的宇文晏卻趁著這一次的機會,幫助魏澄策反王太醫。
反正,謝行威脅王太醫家人,而太子就能就他家人。王太醫真正在意的是家人死活,也不敢得罪太子皇後,第二次便在清水裏放了明礬,明礬溶於水無色無味,導致皇帝和太子的血液的確融合。所以才有了謝行等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甚至謝行終於吃癟被大入天牢的事情。
可惜,靜妃沒能拖下水去。可到底靜妃也失了皇帝信任。
皇後靜靜地聽著兒子把事情原委娓娓道來,慢慢皺眉:“宇文晏?西南王之子宇文晏?皇兒你怎能和外人合作!”
雖然宇文晏隻是一個不受待見的質子,在宮裏也沒少受欺負。
但是太子竟然和一個外姓王的兒子合作,皇後不得不提高警惕,“你不怕他將來迴頭咬你一口!?”
太子沉默,而後道:“母親,時移世易,咱們要站穩腳跟,就要有所助力。何況——宇文晏也有求於我,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皇後還是皺眉,深覺不安。但又知道兒子說的都是對的。
若是沒有助力,在宮裏,盡管她是皇後,她兒子是太子,也難以招架暗處小人。
譬如皇後一鼎轎子換來江老夫人的提前告知。
譬如太子能用、敢用人,才換來方才殿上危機化解。
這些,若是少了一丁點兒,他們都怕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迴了。
皇後垂眸,“母親明白了,你且去做就是,我總是信你的。”
皇後也不是沒有膽識的人,這一點就憑她剛才在宣政殿上隨機應變,三言兩語就把謝行和靜妃的可疑暴露在皇帝麵前就能看出來。若是沒有皇後那幾句話,皇帝還真不一定能懷疑到謝行和靜妃頭上,更不要說治罪。
“現下謝行已經關押進天牢,皇兒,你待何為?”
大皇子垂眸,“謝行身世兒子早就派人調查……不日,陛下便能‘查到’謝行所處乃是謝家旁支,曾被全家流放卻瞞著聖上活下來,還化作太監入宮的謝行……您說,陛下還會不會放他一命?”
流放全家,基本也就是一個等死的結局。
而謝行竟然還有心掩蓋身世躲進宮中!這麽多年甚至做到了皇帝身邊第一大太監的位置!
這怎麽能叫人不心驚!?
皇帝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如此一來,無論謝行到底有沒有陷害皇後和太子,他都必須陷害了!而且必須因此被處死!徹底死透皇帝才能安心!
皇後了悟,不動聲色,“那靜妃……”
皇後總覺得靜妃自從知道不能受孕之後,她行事看起來似乎收斂了許多,但實際上暗地裏又滿是瘋狂,比之前更甚。靜妃留著,始終是個禍患。
太子卻意見不同,“靜妃身邊沒有大將軍助力,如今西北邊境偶有外敵來犯,大將軍自顧不暇。謝行一死,靜妃也難成大氣……與其花心思對付她,不如留著,坐山觀虎鬥。母妃,莫要忘了,後宮之中如今還有其他妃嬪,隻要靜妃還在,其他人就是受孕了、產子了,也會想方設法求得您的庇佑。”
太子斬釘截鐵,“這是您收攏人心、權利的最好機會,不妨留著靜妃這塊餌料,為您飼養助力。”
皇後深深地、深深的凝視著自己越發出眾的兒子。
他還是白衣蹁躚,可隻要他不願意裝了,眼眸中的野望就不曾消減過。
原來,腿疾這麽多年,她的兒子不是消極避世,而是一直都在蟄伏、觀察,伺機而出。
皇後點點頭,暗道太子……也是能獨當一麵的男人了。
盡管他隻有八歲,按道理也是還要上太學的年紀。
皇後想了想道:“你既然已經是太子,就要身先士卒,去太學好好學習,和你的兄弟們多見麵……至於石先生……留在宮中始終是個禍患。母妃這兒會想辦法傳消息給江家,你……則想辦法在謝行死後,不留痕跡把石家父子送迴東林吧,此間事了,叫他們再不要迴京。”
皇後閉眼,京中事務波雲詭譎,叫她已經疲憊不堪。
石景山……想起當年未出嫁時的美好和單純,皇後隻覺得,這京中紛爭終究不適合石家來麵對。
他們若是能安穩迴到東林,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便罷了。永遠不要入京來經受這一切陰謀詭計。
太子應了聲;“兒子知曉,母妃早點歇息吧。”
外頭傳來開門聲,翠竹送走了太子。
門關上。
雪,下得更大了。
一切還算塵埃落定。
魏澄心知母親肯定有話要問,於是深夜造訪。此刻他已經褪去身上繁重的禮服,換上了平日裏喜歡穿著的素白衣衫,他撐著傘,雪花飄飄灑灑落到他傘麵之上。
殿內,翠竹低聲道:“娘娘,太子來了。”
皇後睜眼,揮退眾人,太子推門而入。
“母後。”
“來了。”
皇後正坐在梳妝台前,一點一點自己親手卸下朱釵環玉。
母子二人也並不饒圈子,皇後隻是道:“王太醫……後來是你收買的?”
太子也不否認,而是垂眸理了理袖子,道:“有備無患。”
自從知道謝行等人或許要在十五日這一日對他們動手之後,太子就一直暗暗戒備著。隻是當時並不知曉謝行等人到底如何打算的罷了。
等到殿內忽然出現黑衣人,魏澄就知道這就是謝行他們行動開始了。太子篤定謝行不會膽大妄為到這一日就殺了皇帝和他,謝行的目的是擾亂皇宮,氣皇帝而已。
所以他故意假意去擋,果然黑衣人措手不及也沒對他下死手,反而在太子暴露的時候僅僅隻是傷了他的手背。
那一刻,多智近妖的太子就隱約察覺了謝行的目的。
後來發生的滴血認親果然也證實了太子的猜測。
不過他也不慌,憑借著過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勇氣,爭取來了第二次滴血認親的機會。
謝公公等人還以為王太醫是他們的人,所以也就聽之任之,放任王太醫去了。
可事實上,埋伏在外的宇文晏卻趁著這一次的機會,幫助魏澄策反王太醫。
反正,謝行威脅王太醫家人,而太子就能就他家人。王太醫真正在意的是家人死活,也不敢得罪太子皇後,第二次便在清水裏放了明礬,明礬溶於水無色無味,導致皇帝和太子的血液的確融合。所以才有了謝行等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甚至謝行終於吃癟被大入天牢的事情。
可惜,靜妃沒能拖下水去。可到底靜妃也失了皇帝信任。
皇後靜靜地聽著兒子把事情原委娓娓道來,慢慢皺眉:“宇文晏?西南王之子宇文晏?皇兒你怎能和外人合作!”
雖然宇文晏隻是一個不受待見的質子,在宮裏也沒少受欺負。
但是太子竟然和一個外姓王的兒子合作,皇後不得不提高警惕,“你不怕他將來迴頭咬你一口!?”
太子沉默,而後道:“母親,時移世易,咱們要站穩腳跟,就要有所助力。何況——宇文晏也有求於我,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皇後還是皺眉,深覺不安。但又知道兒子說的都是對的。
若是沒有助力,在宮裏,盡管她是皇後,她兒子是太子,也難以招架暗處小人。
譬如皇後一鼎轎子換來江老夫人的提前告知。
譬如太子能用、敢用人,才換來方才殿上危機化解。
這些,若是少了一丁點兒,他們都怕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迴了。
皇後垂眸,“母親明白了,你且去做就是,我總是信你的。”
皇後也不是沒有膽識的人,這一點就憑她剛才在宣政殿上隨機應變,三言兩語就把謝行和靜妃的可疑暴露在皇帝麵前就能看出來。若是沒有皇後那幾句話,皇帝還真不一定能懷疑到謝行和靜妃頭上,更不要說治罪。
“現下謝行已經關押進天牢,皇兒,你待何為?”
大皇子垂眸,“謝行身世兒子早就派人調查……不日,陛下便能‘查到’謝行所處乃是謝家旁支,曾被全家流放卻瞞著聖上活下來,還化作太監入宮的謝行……您說,陛下還會不會放他一命?”
流放全家,基本也就是一個等死的結局。
而謝行竟然還有心掩蓋身世躲進宮中!這麽多年甚至做到了皇帝身邊第一大太監的位置!
這怎麽能叫人不心驚!?
皇帝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如此一來,無論謝行到底有沒有陷害皇後和太子,他都必須陷害了!而且必須因此被處死!徹底死透皇帝才能安心!
皇後了悟,不動聲色,“那靜妃……”
皇後總覺得靜妃自從知道不能受孕之後,她行事看起來似乎收斂了許多,但實際上暗地裏又滿是瘋狂,比之前更甚。靜妃留著,始終是個禍患。
太子卻意見不同,“靜妃身邊沒有大將軍助力,如今西北邊境偶有外敵來犯,大將軍自顧不暇。謝行一死,靜妃也難成大氣……與其花心思對付她,不如留著,坐山觀虎鬥。母妃,莫要忘了,後宮之中如今還有其他妃嬪,隻要靜妃還在,其他人就是受孕了、產子了,也會想方設法求得您的庇佑。”
太子斬釘截鐵,“這是您收攏人心、權利的最好機會,不妨留著靜妃這塊餌料,為您飼養助力。”
皇後深深地、深深的凝視著自己越發出眾的兒子。
他還是白衣蹁躚,可隻要他不願意裝了,眼眸中的野望就不曾消減過。
原來,腿疾這麽多年,她的兒子不是消極避世,而是一直都在蟄伏、觀察,伺機而出。
皇後點點頭,暗道太子……也是能獨當一麵的男人了。
盡管他隻有八歲,按道理也是還要上太學的年紀。
皇後想了想道:“你既然已經是太子,就要身先士卒,去太學好好學習,和你的兄弟們多見麵……至於石先生……留在宮中始終是個禍患。母妃這兒會想辦法傳消息給江家,你……則想辦法在謝行死後,不留痕跡把石家父子送迴東林吧,此間事了,叫他們再不要迴京。”
皇後閉眼,京中事務波雲詭譎,叫她已經疲憊不堪。
石景山……想起當年未出嫁時的美好和單純,皇後隻覺得,這京中紛爭終究不適合石家來麵對。
他們若是能安穩迴到東林,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便罷了。永遠不要入京來經受這一切陰謀詭計。
太子應了聲;“兒子知曉,母妃早點歇息吧。”
外頭傳來開門聲,翠竹送走了太子。
門關上。
雪,下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