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煽風點火
福寶四歲半,被八個舅舅團寵了 作者:激動的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太子這樣有幾分脆弱的神情,又聯想到今日的確隻是太子做儲君的第一日,竟然就有用心險惡的人如此害他。
皇帝心裏氣不打一處來。
皇後此刻也是一臉病剛好之後的脆弱,她好似已經連爭辯的力氣都沒有了,隻是道:“陛下,臣妾是您的發妻啊……臣妾這麽多年來克己守禮,待您如何,您心裏是清楚的啊,竟然有奸人想要用此名義來汙蔑、栽贓臣妾……臣妾也不想活了!”
她說完哭得厲害,皇帝心裏也不是沒有愧疚的,尤其是剛才他還真的懷疑了一下,於是他趕緊道,“皇後,你是朕的皇後啊,朕怎麽會懷疑你呢?你身子剛好,快別哭了,養好身子要緊……”
皇後擦了擦淚水,站起身來,跪在大殿之上。
這還是皇後時隔多年之後跪皇帝,皇帝連忙起來去扶她,“皇後,你、你這是做什麽!”
太子也失聲道:“娘!”
皇後卻堅持跪著,流淚堅定地看著皇帝:“皇上,臣妾如何不過死了了事,可今日這陰謀能對著臣妾來,能對著太子來,來日就能對著您來!您難道不想後宮和平?難道不想儲君安康?陛下,您和太子都是天啟繁榮所係,若是您或者儲君出了任何問題,動搖的都是江山社稷!是國本啊皇上!”
皇後一番聲淚俱下,字字珠璣,把皇帝說得心情激蕩,當即道:“皇後你放心,此時朕一定查個水落石出,給你和太子一個公道!給天下人一個公道!”
聽聞此話,謝公公和靜妃臉色都變了變。
皇後這才慢慢止住哭泣,坐迴了位置。
皇帝凝眉深想之前發生的種種,忽然想起來那杯茶水不是謝公公準備的麽?而且還是他自作主張去準備的……皇帝忽然覺得背脊發涼,看了謝公公一眼,“謝公公,那茶水是你準備的?”
謝公公看皇帝果真要追究,早就打好了腹稿,趕忙跪下,“迴皇上,當時奴才想著給您和太子爺壓壓驚,沒想這麽多,就叫底下小公公去準備的茶水……至於那茶水有沒有問題,奴才是真不知道啊陛下!”
皇帝凝眉,選擇信了謝公公的說辭,畢竟謝公公對他很是忠心,沒有必要欺瞞他,何況那杯茶水也已經被砸碎了,死無對證。
“那就把那小公公叫上來。”太子不依不饒,“父皇,萬一就是那個小公公做的手腳呢?叫他來問上一問,不久清楚了?”
皇帝點頭;“謝公公,把人帶來!”
謝公公磕頭:“是,陛下。”他轉身去叫人,卻已經準備好了送一個自己手底下忠心的小公公出去頂包了。
反正今日之事是他棋差一著,被太子等人反將一軍,來日總有機會扳迴一局。
宣政殿內,皇帝還安慰著皇後,皇後卻忽然直白談起了一件事,“說來也奇怪,謝公公前些日子忽然來問我什麽木牌不木牌的事情……”
皇帝芥蒂的正是那木牌的事情,他懷疑那是不是多年前皇後和石景山的定情信物之類的東西,不然沒道理皇後隨身帶著這種不值錢的玩意兒。
此刻聽到皇後主動提起,皇帝狀似無意引導道:“哦?朕倒是不知道什麽木牌不木牌的,皇後說來聽聽?”
皇後心裏冷笑,皇帝明明什麽都知道,卻在這裏壯大尾巴狼呢。
嘴上卻道:“臣妾也不大清楚,隻是某日去養心殿,不知道怎麽就遇到了石康寧石先生,按道理,石先生來宮裏教導長樂,那條路也不太容易碰到他啊,臣妾還覺得奇怪呢……靜妃說是不是啊?”
靜妃被點名,她本來就知道木牌計劃隻是今日之事計劃中的一環,現在謝公公棋差一著被人擊破陰謀,本來靜妃心裏就有些打鼓,現在也隻好強笑:“姐姐這是在說什麽呢?妹妹聽不明白啊……”
皇後卻奇怪地看著她,“靜妃哪裏不明白?怎麽這麽緊張?本宮隻是問你,長樂於宮中接受石先生教導,怎麽石先生還能走到那條路上呢?你是長樂生母,想來很清楚長樂在何處學習吧?”
聽皇後這麽說,皇帝也不著痕跡地看了靜妃一眼,發現靜妃的確有幾分緊張。
他懷疑地眯起了眼睛,代替靜妃道:“長樂的事情朕知道,長樂在她自己宮中接受石先生授課,按道理石先生的確不大應該出現在那條宮道上。”
都是宮裏老人了,對這宮中道路自然很是熟悉。
靜妃也佯裝不清楚,隻是搖頭;“或許石先生剛進宮不認識路,走岔了路呢?”
皇後笑了一下,“是麽?本宮怎麽看著那日還有宮人為石先生引路呢?想來或許那宮人也是長樂宮裏新來的吧,不識路。”
宮裏哪兒來這麽多不認路的人?
長樂宮裏的,其實也就是靜妃派去的人了。
靜妃宮裏派去的人故意引著石先生去宮道上“偶遇”皇後,後來就出現了木牌事件,還正好就是謝公公遞到了皇帝麵前,皇帝從頭到尾也就沒有想過這件事還有靜妃的影子在。
皇後這幾句話,輕飄飄地就讓皇帝心都涼了,他隻覺得身邊都是走獸怪物,沒有一個值得信賴。
靜妃更是變了臉色,急急道:“姐姐慎言!臣妾怎麽知道那日有誰,發生了什麽!”
皇後涼涼地看了她一眼,道:“是麽?可能吧……是吧,陛下?”
皇後溫熱的手覆蓋上皇帝的手背,對比之下,靜妃急於否認的態度,卻更加令皇帝起疑心。
人隻要一懷疑某個人,很多曾經覺得奇怪的細枝末節或許就能連接起來。
例如靜妃忽然說長樂不想去太學,要在宮裏上課,請的還正好就是石康寧、石景山的父親。而靜妃宮裏的人帶著石康寧“偶遇”皇後,這一段是皇帝沒能從謝行嘴裏聽到的……
更奇妙的是,那日謝公公手底下的人竟然也能“偶遇”皇後,三方人馬在一條狹窄宮道上“偶遇”,若說背後沒有推手,簡直說不過去……
而且,更重要的是,最後作為引起皇帝懷疑的“證據”,還是謝公公親手遞上來的。
所以皇帝才會出於對謝公公的信任,而不加考究地選擇相信謝公公說的話,進而相信木牌當真是皇後身上掉下來的,加上當日石康寧在場,他的懷疑便自然而然多了許多深意。
可如果,從一開始,就是謝公公在組局,說謊呢?
結果還是一樣的嗎?
今日種種又浮現在眼前,謝公公主動提起沏茶,手底下的小公公遞上來疑似有問題的茶葉,導致他差點冤枉了皇後和太子……
皇帝眯起了眼睛。
謝行。
皇帝心裏氣不打一處來。
皇後此刻也是一臉病剛好之後的脆弱,她好似已經連爭辯的力氣都沒有了,隻是道:“陛下,臣妾是您的發妻啊……臣妾這麽多年來克己守禮,待您如何,您心裏是清楚的啊,竟然有奸人想要用此名義來汙蔑、栽贓臣妾……臣妾也不想活了!”
她說完哭得厲害,皇帝心裏也不是沒有愧疚的,尤其是剛才他還真的懷疑了一下,於是他趕緊道,“皇後,你是朕的皇後啊,朕怎麽會懷疑你呢?你身子剛好,快別哭了,養好身子要緊……”
皇後擦了擦淚水,站起身來,跪在大殿之上。
這還是皇後時隔多年之後跪皇帝,皇帝連忙起來去扶她,“皇後,你、你這是做什麽!”
太子也失聲道:“娘!”
皇後卻堅持跪著,流淚堅定地看著皇帝:“皇上,臣妾如何不過死了了事,可今日這陰謀能對著臣妾來,能對著太子來,來日就能對著您來!您難道不想後宮和平?難道不想儲君安康?陛下,您和太子都是天啟繁榮所係,若是您或者儲君出了任何問題,動搖的都是江山社稷!是國本啊皇上!”
皇後一番聲淚俱下,字字珠璣,把皇帝說得心情激蕩,當即道:“皇後你放心,此時朕一定查個水落石出,給你和太子一個公道!給天下人一個公道!”
聽聞此話,謝公公和靜妃臉色都變了變。
皇後這才慢慢止住哭泣,坐迴了位置。
皇帝凝眉深想之前發生的種種,忽然想起來那杯茶水不是謝公公準備的麽?而且還是他自作主張去準備的……皇帝忽然覺得背脊發涼,看了謝公公一眼,“謝公公,那茶水是你準備的?”
謝公公看皇帝果真要追究,早就打好了腹稿,趕忙跪下,“迴皇上,當時奴才想著給您和太子爺壓壓驚,沒想這麽多,就叫底下小公公去準備的茶水……至於那茶水有沒有問題,奴才是真不知道啊陛下!”
皇帝凝眉,選擇信了謝公公的說辭,畢竟謝公公對他很是忠心,沒有必要欺瞞他,何況那杯茶水也已經被砸碎了,死無對證。
“那就把那小公公叫上來。”太子不依不饒,“父皇,萬一就是那個小公公做的手腳呢?叫他來問上一問,不久清楚了?”
皇帝點頭;“謝公公,把人帶來!”
謝公公磕頭:“是,陛下。”他轉身去叫人,卻已經準備好了送一個自己手底下忠心的小公公出去頂包了。
反正今日之事是他棋差一著,被太子等人反將一軍,來日總有機會扳迴一局。
宣政殿內,皇帝還安慰著皇後,皇後卻忽然直白談起了一件事,“說來也奇怪,謝公公前些日子忽然來問我什麽木牌不木牌的事情……”
皇帝芥蒂的正是那木牌的事情,他懷疑那是不是多年前皇後和石景山的定情信物之類的東西,不然沒道理皇後隨身帶著這種不值錢的玩意兒。
此刻聽到皇後主動提起,皇帝狀似無意引導道:“哦?朕倒是不知道什麽木牌不木牌的,皇後說來聽聽?”
皇後心裏冷笑,皇帝明明什麽都知道,卻在這裏壯大尾巴狼呢。
嘴上卻道:“臣妾也不大清楚,隻是某日去養心殿,不知道怎麽就遇到了石康寧石先生,按道理,石先生來宮裏教導長樂,那條路也不太容易碰到他啊,臣妾還覺得奇怪呢……靜妃說是不是啊?”
靜妃被點名,她本來就知道木牌計劃隻是今日之事計劃中的一環,現在謝公公棋差一著被人擊破陰謀,本來靜妃心裏就有些打鼓,現在也隻好強笑:“姐姐這是在說什麽呢?妹妹聽不明白啊……”
皇後卻奇怪地看著她,“靜妃哪裏不明白?怎麽這麽緊張?本宮隻是問你,長樂於宮中接受石先生教導,怎麽石先生還能走到那條路上呢?你是長樂生母,想來很清楚長樂在何處學習吧?”
聽皇後這麽說,皇帝也不著痕跡地看了靜妃一眼,發現靜妃的確有幾分緊張。
他懷疑地眯起了眼睛,代替靜妃道:“長樂的事情朕知道,長樂在她自己宮中接受石先生授課,按道理石先生的確不大應該出現在那條宮道上。”
都是宮裏老人了,對這宮中道路自然很是熟悉。
靜妃也佯裝不清楚,隻是搖頭;“或許石先生剛進宮不認識路,走岔了路呢?”
皇後笑了一下,“是麽?本宮怎麽看著那日還有宮人為石先生引路呢?想來或許那宮人也是長樂宮裏新來的吧,不識路。”
宮裏哪兒來這麽多不認路的人?
長樂宮裏的,其實也就是靜妃派去的人了。
靜妃宮裏派去的人故意引著石先生去宮道上“偶遇”皇後,後來就出現了木牌事件,還正好就是謝公公遞到了皇帝麵前,皇帝從頭到尾也就沒有想過這件事還有靜妃的影子在。
皇後這幾句話,輕飄飄地就讓皇帝心都涼了,他隻覺得身邊都是走獸怪物,沒有一個值得信賴。
靜妃更是變了臉色,急急道:“姐姐慎言!臣妾怎麽知道那日有誰,發生了什麽!”
皇後涼涼地看了她一眼,道:“是麽?可能吧……是吧,陛下?”
皇後溫熱的手覆蓋上皇帝的手背,對比之下,靜妃急於否認的態度,卻更加令皇帝起疑心。
人隻要一懷疑某個人,很多曾經覺得奇怪的細枝末節或許就能連接起來。
例如靜妃忽然說長樂不想去太學,要在宮裏上課,請的還正好就是石康寧、石景山的父親。而靜妃宮裏的人帶著石康寧“偶遇”皇後,這一段是皇帝沒能從謝行嘴裏聽到的……
更奇妙的是,那日謝公公手底下的人竟然也能“偶遇”皇後,三方人馬在一條狹窄宮道上“偶遇”,若說背後沒有推手,簡直說不過去……
而且,更重要的是,最後作為引起皇帝懷疑的“證據”,還是謝公公親手遞上來的。
所以皇帝才會出於對謝公公的信任,而不加考究地選擇相信謝公公說的話,進而相信木牌當真是皇後身上掉下來的,加上當日石康寧在場,他的懷疑便自然而然多了許多深意。
可如果,從一開始,就是謝公公在組局,說謊呢?
結果還是一樣的嗎?
今日種種又浮現在眼前,謝公公主動提起沏茶,手底下的小公公遞上來疑似有問題的茶葉,導致他差點冤枉了皇後和太子……
皇帝眯起了眼睛。
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