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老能見溫和平急的直跳腳,忍不住問道:
“啥?幫派組織?難道你覺得我一個整天在深山老林裏打獵為生的獵戶,能知道外頭的事兒?
嘿嘿,我是半點不知道哇。我可跟你說啊,我不知道你說的啥‘在家裏’,又是啥幫派的。
外頭的人可能認識我,但是我,半個外頭的人都不認識哦。”
見溫和平又要跳腳,豆老能吧唧吧唧嘴:
“小孩兒你先別著急,我不知道,但興許我們山裏其他的獵戶知道呢。
不然我先把你帶到我住的地方,然後跟其他人打聽打聽你說的那個啥幫派,你看怎麽樣?”
溫和平小眼睛瞪的溜圓,小嘴一癟,眼淚就在他眼圈裏轉悠,這一副似哭非哭的小樣兒一擺出來,哎呦把豆老能給心疼的呦:
“呦,你咋還要哭了呀?可不能哭,千萬不能哭哇!
你瞧,山裏頭的風這麽大,你一哭,臉蛋子濕了,該皴住了。
可別哭啊,好孩子,大爺給你逮幾個蛤蟆烤著吃。
別哭,聽話。千萬別哭啊!”
哄孩子這活兒豆老能從來沒幹過,想讓溫和平不哭的法子,他也隻能想得出來這一個。
好在他們待的這地方,雖然是深山老林裏頭,但可巧旁邊就有一條小河溝子。
這會兒天氣已經漸漸冷了下來,蛤蟆早就蹦到河溝子裏準備冬眠了。
豆老能打獵不行,但捉魚摸蝦的,卻很是有兩把刷子。
為了能哄得溫和平不哭,豆老能也是拚了。
隻見他把鹿皮靰鞡一脫,光著倆腳丫子,就蹦到冰冷刺骨地小河溝子裏去了。
貓著腰,撅著屁股,在河邊那大柳樹根底下就摸開了。
沒多大會兒,豆老能就雙手提溜著一串蛤蟆出來。
要說天寶鎮附近的蛤蟆,分兩種,一種叫哈什蟆子,肚皮是灰花的,這種蛤蟆適應性特別高,一般的河溝子都能活。
一種是田雞,肚皮是紅花的,這種對水質的要求就高了,必須得是非常清澈的河流才能讓它們生存。
自然這跟現在那教科書上的蛤蟆的分類不大一樣,這都是當地老百姓自己給分的類別。
公蛤蟆,天寶鎮附近管它們叫公狗子,母蛤蟆,顧名思義就叫母狗子。
天寶鎮附近這時候還沒有多少人煙,也沒有現代對蛤蟆油那麽推崇,自然這個時期的蛤蟆,並不少見。
蛤蟆一到天冷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許多隻抱成一團,找一個穩妥點的地方,比方說像豆老能摸的這種老柳樹根底下,既不容易凍實成了,又讓它們不容易被水流給衝散了,就在這種地方抱團一起冬眠。
當然也有找不到小夥伴的蛤蟆,單不愣地自己貓在一個地方冬眠的,不過不太多就是了。
估摸豆老能這是碰巧找到蛤蟆的窩子了。
所以非常輕易地就逮到挺多。
他還專門挑的母狗子抓,公狗子抓到了他也不要,又讓他給放迴小河溝子裏去了。
一見豆老能拎著這麽多蛤蟆上岸,溫和平想哭的心思,轉眼就被分散了。
臉上還掛著一滴淚珠呢,這邊他已經又嘎嘎笑了起來,跳著腳嚷嚷:
“給我給我,給我抓著蛤蟆的腿,讓我拿一會兒!”
溫和平這是見蛤蟆的腿被豆老能抓在手裏,蛤蟆大頭朝下,一個勁兒地蹬腿,覺得特別好玩兒,他也想玩兒一會兒。
豆老能之所以下河逮蛤蟆,就是為了哄溫和平的,至於說要把蛤蟆烤來吃,也是為了哄他。
所以說吃烤蛤蟆是處於次要地位的,重要在一個“哄孩子”上。
見溫和平終於笑了,豆老能也就順手把蛤蟆遞到溫和平跟前。
他這抓的至少得有七八隻蛤蟆。
但他是成年人,手大,拎著七八隻蛤蟆的腿,也能拎得了。
可溫和平才多大點呀,那小肉手肥嘟嚕的,小手背上還有肉窩窩呢。不大點個小手,能抓住一兩隻蛤蟆腿,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偏溫和平這小孩兒還特別貪心,他見豆老能抓的多,他也非得抓一樣多的。
豆老能是個不會拒絕孩子的人,也不管溫和平究竟能不能一下子就抓住這麽多條腿,反正你要,我就敢往你手裏頭塞。
這一倒手,蛤蟆可高興壞了,“呱呱”幾聲,噌噌噌,就蹦走好幾隻。
更還有一隻膽大包天的蛤蟆,居然蹦到了溫和平的腦瓜頂蹲著去了。
不光蹲著,它竟然還敢鼓著肚皮,示威似地呱呱叫了好幾聲。
溫和平再怎麽被劉勝利等人教養的好,他也隻是個不過三頭身的小孩子,頓時被嚇得“哇”一聲,大哭起來。
豆老能倒是曾聽那些有孩子的獵戶們跟他講過,說小孩子的臉,就跟那三伏天一樣一樣的,那真是說變就變。
前一秒鍾他們或許高興得拍著巴掌嘎嘎笑,後一秒鍾就很可能會扯著嗓門嚎起來沒完。
豆老能被溫和平突然爆發出來的哭聲,給整得是手足無措的。
這,這可究竟該咋哄啊?
不是剛才已經不哭了麽,咋又哭上了呢?哎呦,真讓人頭疼啊。
最後也隻能歎口氣,就說這麽小的孩子,也不知道誰那麽缺德,給裝到麻袋裏扔到山裏來了。
他想幫忙把孩子給送迴家吧,可奈何這孩子又說不清楚他家具體在哪裏。
隻是說住在城邊子上。
可即便豆老能從來沒進過城,也知道城邊子所指的範圍那可廣了去了。
但凡是在城市周邊住的人,都可以說他們是住在城邊子上的。
問這孩子叫什麽名字,他爹又姓甚名誰,這孩子也說不清楚。
隻說他自己叫小成子,他爹叫大成子。
可這隻有個名字,連姓都沒有,讓他去哪裏找人呦。
他這邊在心裏吐著槽,那邊還得手忙腳亂地把蛤蟆從溫和平腦瓜頂抓下來。
可蛤蟆是抓下來了,溫和平卻還哭個沒完沒了的,哭的直打嗝,這可怎麽是好啊?
有心想哄溫和平幾句吧,他又天生笨嘴拙舌的,不知道該說啥好聽話,才能讓溫和平不哭。
不哄吧,又怕溫和平哭得厲害了,再哭壞了身子。
正在他焦頭爛額之際,隻聽見後頭“嗷嗷嗷——”一陣吼聲傳來,把豆老能好懸嚇一個跟頭。
聽這聲音,明顯的是那頭黑瞎子發出來的。
這時候也顧不得溫和平哭不哭了,豆老能把鹿皮靰鞡蹬上,把溫和平也拎到馬背上,他自己個翻身上馬,騎著馬就跑了。
不跑不行啊,黑瞎子他可對付不了。
溫和平突然被拎坐在馬背上,僅僅懵了一小下,又咧開嘴嗷嗷哭了起來。
他想他娘,他想迴家。
哭的聲音才大呢,跟小火車鳴笛似的,把豆老能刺激得腦瓜子嗡嗡的。
“啥?幫派組織?難道你覺得我一個整天在深山老林裏打獵為生的獵戶,能知道外頭的事兒?
嘿嘿,我是半點不知道哇。我可跟你說啊,我不知道你說的啥‘在家裏’,又是啥幫派的。
外頭的人可能認識我,但是我,半個外頭的人都不認識哦。”
見溫和平又要跳腳,豆老能吧唧吧唧嘴:
“小孩兒你先別著急,我不知道,但興許我們山裏其他的獵戶知道呢。
不然我先把你帶到我住的地方,然後跟其他人打聽打聽你說的那個啥幫派,你看怎麽樣?”
溫和平小眼睛瞪的溜圓,小嘴一癟,眼淚就在他眼圈裏轉悠,這一副似哭非哭的小樣兒一擺出來,哎呦把豆老能給心疼的呦:
“呦,你咋還要哭了呀?可不能哭,千萬不能哭哇!
你瞧,山裏頭的風這麽大,你一哭,臉蛋子濕了,該皴住了。
可別哭啊,好孩子,大爺給你逮幾個蛤蟆烤著吃。
別哭,聽話。千萬別哭啊!”
哄孩子這活兒豆老能從來沒幹過,想讓溫和平不哭的法子,他也隻能想得出來這一個。
好在他們待的這地方,雖然是深山老林裏頭,但可巧旁邊就有一條小河溝子。
這會兒天氣已經漸漸冷了下來,蛤蟆早就蹦到河溝子裏準備冬眠了。
豆老能打獵不行,但捉魚摸蝦的,卻很是有兩把刷子。
為了能哄得溫和平不哭,豆老能也是拚了。
隻見他把鹿皮靰鞡一脫,光著倆腳丫子,就蹦到冰冷刺骨地小河溝子裏去了。
貓著腰,撅著屁股,在河邊那大柳樹根底下就摸開了。
沒多大會兒,豆老能就雙手提溜著一串蛤蟆出來。
要說天寶鎮附近的蛤蟆,分兩種,一種叫哈什蟆子,肚皮是灰花的,這種蛤蟆適應性特別高,一般的河溝子都能活。
一種是田雞,肚皮是紅花的,這種對水質的要求就高了,必須得是非常清澈的河流才能讓它們生存。
自然這跟現在那教科書上的蛤蟆的分類不大一樣,這都是當地老百姓自己給分的類別。
公蛤蟆,天寶鎮附近管它們叫公狗子,母蛤蟆,顧名思義就叫母狗子。
天寶鎮附近這時候還沒有多少人煙,也沒有現代對蛤蟆油那麽推崇,自然這個時期的蛤蟆,並不少見。
蛤蟆一到天冷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許多隻抱成一團,找一個穩妥點的地方,比方說像豆老能摸的這種老柳樹根底下,既不容易凍實成了,又讓它們不容易被水流給衝散了,就在這種地方抱團一起冬眠。
當然也有找不到小夥伴的蛤蟆,單不愣地自己貓在一個地方冬眠的,不過不太多就是了。
估摸豆老能這是碰巧找到蛤蟆的窩子了。
所以非常輕易地就逮到挺多。
他還專門挑的母狗子抓,公狗子抓到了他也不要,又讓他給放迴小河溝子裏去了。
一見豆老能拎著這麽多蛤蟆上岸,溫和平想哭的心思,轉眼就被分散了。
臉上還掛著一滴淚珠呢,這邊他已經又嘎嘎笑了起來,跳著腳嚷嚷:
“給我給我,給我抓著蛤蟆的腿,讓我拿一會兒!”
溫和平這是見蛤蟆的腿被豆老能抓在手裏,蛤蟆大頭朝下,一個勁兒地蹬腿,覺得特別好玩兒,他也想玩兒一會兒。
豆老能之所以下河逮蛤蟆,就是為了哄溫和平的,至於說要把蛤蟆烤來吃,也是為了哄他。
所以說吃烤蛤蟆是處於次要地位的,重要在一個“哄孩子”上。
見溫和平終於笑了,豆老能也就順手把蛤蟆遞到溫和平跟前。
他這抓的至少得有七八隻蛤蟆。
但他是成年人,手大,拎著七八隻蛤蟆的腿,也能拎得了。
可溫和平才多大點呀,那小肉手肥嘟嚕的,小手背上還有肉窩窩呢。不大點個小手,能抓住一兩隻蛤蟆腿,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偏溫和平這小孩兒還特別貪心,他見豆老能抓的多,他也非得抓一樣多的。
豆老能是個不會拒絕孩子的人,也不管溫和平究竟能不能一下子就抓住這麽多條腿,反正你要,我就敢往你手裏頭塞。
這一倒手,蛤蟆可高興壞了,“呱呱”幾聲,噌噌噌,就蹦走好幾隻。
更還有一隻膽大包天的蛤蟆,居然蹦到了溫和平的腦瓜頂蹲著去了。
不光蹲著,它竟然還敢鼓著肚皮,示威似地呱呱叫了好幾聲。
溫和平再怎麽被劉勝利等人教養的好,他也隻是個不過三頭身的小孩子,頓時被嚇得“哇”一聲,大哭起來。
豆老能倒是曾聽那些有孩子的獵戶們跟他講過,說小孩子的臉,就跟那三伏天一樣一樣的,那真是說變就變。
前一秒鍾他們或許高興得拍著巴掌嘎嘎笑,後一秒鍾就很可能會扯著嗓門嚎起來沒完。
豆老能被溫和平突然爆發出來的哭聲,給整得是手足無措的。
這,這可究竟該咋哄啊?
不是剛才已經不哭了麽,咋又哭上了呢?哎呦,真讓人頭疼啊。
最後也隻能歎口氣,就說這麽小的孩子,也不知道誰那麽缺德,給裝到麻袋裏扔到山裏來了。
他想幫忙把孩子給送迴家吧,可奈何這孩子又說不清楚他家具體在哪裏。
隻是說住在城邊子上。
可即便豆老能從來沒進過城,也知道城邊子所指的範圍那可廣了去了。
但凡是在城市周邊住的人,都可以說他們是住在城邊子上的。
問這孩子叫什麽名字,他爹又姓甚名誰,這孩子也說不清楚。
隻說他自己叫小成子,他爹叫大成子。
可這隻有個名字,連姓都沒有,讓他去哪裏找人呦。
他這邊在心裏吐著槽,那邊還得手忙腳亂地把蛤蟆從溫和平腦瓜頂抓下來。
可蛤蟆是抓下來了,溫和平卻還哭個沒完沒了的,哭的直打嗝,這可怎麽是好啊?
有心想哄溫和平幾句吧,他又天生笨嘴拙舌的,不知道該說啥好聽話,才能讓溫和平不哭。
不哄吧,又怕溫和平哭得厲害了,再哭壞了身子。
正在他焦頭爛額之際,隻聽見後頭“嗷嗷嗷——”一陣吼聲傳來,把豆老能好懸嚇一個跟頭。
聽這聲音,明顯的是那頭黑瞎子發出來的。
這時候也顧不得溫和平哭不哭了,豆老能把鹿皮靰鞡蹬上,把溫和平也拎到馬背上,他自己個翻身上馬,騎著馬就跑了。
不跑不行啊,黑瞎子他可對付不了。
溫和平突然被拎坐在馬背上,僅僅懵了一小下,又咧開嘴嗷嗷哭了起來。
他想他娘,他想迴家。
哭的聲音才大呢,跟小火車鳴笛似的,把豆老能刺激得腦瓜子嗡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