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提範業文是如何賭氣囊塞把菜給炒好,又端上桌子的。
單說三丫跟範李氏一坐到飯桌上,倆人簡直是相見恨晚,相談甚歡,氣氛這個愉悅呀,那就甭提了。
三丫此時的心情,跟範業文那憋氣勁兒確實正好相反。
她此時的心情,哎呦,可真是高興極了。
可以說自打範業文說出她是領迴家的媳婦那會兒起,三丫的心中就充斥著一股子壓抑不住的隱秘的欣喜。
她本來在鄉下就婚事不順,不是她看不上別人給她介紹的小夥子,就是那些小夥子看不上她。
總是覺得差上那麽一點緣分。
可現如今一聽範業文那賭氣之言。
三丫竟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意思,哎呦,自己這婚事總不順,怕不是因為緣分未到吧。
自己這姻緣,極有可能應在範業文身上啊。
於是就總是拿眼睛一眼一眼地打量範業文。
打量完了,還會跟那偷吃了油的小老鼠般竊笑不已。
擱範業文在心裏吐槽的話,那就是受了刺激發癔症了。
當然,另外還有一個名詞,叫犯了花癡了。
但在範李氏的眼裏,這就是三丫極其鍾情於自己兒子的表現呀。
不然不能歘空摸空地都要偷瞄自己兒子兩眼。
哎呦,少女懷春麽,誰都是打年輕那會兒過來的,她都明白。
想當年她老人家乍一跟自家那死鬼定下親事以後,曾經也是總這麽邊偷看邊竊笑的。
這就是稀罕自己兒子的表現呢,她老人家由此可更喜歡三丫了。
不然,光靠兒子那毒死人不償命的舌頭,說出來的那些個紮人心窩子的話,得等到猴年馬月才能讓她抱上大孫子吔?
所以她不光不覺得三丫這行為不體麵,反倒是樂見其成。
兒子不開竅,兒媳婦開竅就行了,倆人能開竅一個,大胖孫子這指日可待了麽。
於是在飯桌上,範李氏表達對三丫滿意的方式,就是一個勁兒地給三丫往碗裏夾菜。
恨不得把盤子裏所有的菜,統統都給三丫夾到碗裏的樣子。
哎呦,就她這個樣子,把範業文在旁邊瞅的都酸上了。
就說這老太太你對個假兒媳婦這麽好幹啥呀?
菜都給假兒媳婦吃了,能不能給你的親親好大兒留上幾口哇?
於是範李氏在這邊拚命給三丫夾菜,範業文在另一邊就拚命往他自己碗裏劃拉菜。
娘倆就跟比賽似的,一個比一個拚命。
最後到底是範李氏仗著身份之便,那什麽,她不是範業文的親娘麽。
老母親一瞪眼,把範業文趕下桌子了:
“你是幾輩子沒吃過飯的餓死鬼托生的還是咋的?吃個飯,你瞅瞅,都不夠你一個人往碗裏劃拉的!
我看你也吃的差不多了,趕緊的下桌子去蒸包子賣吧。
好讓我們娘倆也吃點。
真是的,菜都讓你給吃了,這臭小子,半點不知道心疼老娘和媳婦。
活該你打光棍子這麽多年!”
範業文端著飯碗,幽怨地瞅了瞅對他聲色俱厲地老娘。
啊這······
難不成他再也不是他娘最愛的寶寶了?居然連口菜都不舍得給他吃。
他默默端著飯碗離開的背影,瞅著還挺可樂的。
倒是把三丫整的還挺內疚的,就說她碗裏硬被範李氏夾過來這麽老多菜,她一個人也吃不了哇。
於是猶猶豫豫地開口說道:
“大娘,我這碗裏的飯菜,我還沒動筷子呢,都是幹淨的。
不如給範大哥吃吧,我看他好像沒咋吃飽。”
她到了包子鋪裏,已經差不多弄明白了,範業文說的他辭官不做,應該是真的。
所以“官爺”是不能叫了,“大人”也不能喊了。
她琢磨著,那就叫聲大哥算了。
以前在靠山屯的時候,遇見比她大的同輩人,她都是這麽稱唿的。
應該沒啥毛病吧?
聽了她的話,範李氏這個高興啊,哎呦,兒媳婦知道關心兒子,還擔心他吃沒吃飽,這豈不是說好事將近了?
把她給樂的呀,嘴都快合不攏了:
“沒事兒沒事兒,你甭擔心,外頭鋪子裏多的是包子,他餓了就讓他自己啃包子去。
來來來,今兒個大娘高興,咱娘倆整兩盅。”
說完拿起小酒盅,“呲溜”先抿了一小口,又給三丫倒上一杯:
“來,喝!”
範李氏拿的這小酒盅,簡直是小的不能再小了,認真說起來,裏頭裝的那點子酒,還不夠三丫一口悶的呢。
三丫這姑娘那可正經有點子酒量。
三丫她娘有家傳的釀酒手藝,他們家能在村子裏以一個異族人的身份立足,就是因為會釀酒。
許多村裏人雖然忌憚他們,有心想把他們一家趕出靠山屯。
但架不住人家釀造的酒實在是香啊,許多人家農忙累得很的時候,都喜歡喝兩口解解乏。
所以最後一商量,隻是把他們家趕到村邊居中,沒說徹底趕出村子。
三丫小時候家裏就不斷酒,父母又是疼孩子的,有的時候也會讓他們姐弟喝幾盅暖暖身子。
這酒量打小就練出來了。
就這麽點的小酒盅,說實在的,三丫喝個百八十盅都不帶醉的。
要擱往常,經過了今天這一番波折,幾次死裏逃生,三丫怎麽也得多來幾盅壓壓驚。
可這不是她對範業文有了一些隱秘的喜歡麽,多了點念想。
就不敢那麽隨意了。
也就不太想讓範李氏知道她能喝酒的事兒。
畢竟,姑娘能喝酒,在過去並不是啥值得稱道的事情。
甚至於有些人家,並不喜歡這樣的姑娘做兒媳婦。
所以三丫把範李氏給她倒的那一小盅酒輕輕推到一旁,非常靦腆地說道:
“大娘,我不會喝酒,這一杯不如給範大哥留著喝吧。”
三丫家釀酒,她可知道,酒這東西,對一些人家來說,金貴著呢。
並不是想喝就舍得買的。
也不是想喝就能買得起的。
尤其是她看見範李氏自己喝酒,都是拿個比貓耳朵還要小的酒盅喝。
她就以為必然是這酒對範家來說極其金貴,是舍不得喝的表現。
沒看剛才範業文在桌子上的時候,範李氏都沒舍得給他倒一杯嚐嚐麽。
那她更不能喝了。
不如就用這杯酒討好範業文得了。
豈不知這倒是三丫誤會了。
範家雖然不如過去,但是酒還是能喝得起的。
畢竟這酒也就是普通的散酒,不是啥特別名貴的,不需要花費多少銀子就能買來。
隻不過範業文他對酒精過敏,稍微沾點酒,身上就起紅疹子。
所以範李氏才沒給他倒酒喝。
倒是讓三丫給誤會了。
單說三丫跟範李氏一坐到飯桌上,倆人簡直是相見恨晚,相談甚歡,氣氛這個愉悅呀,那就甭提了。
三丫此時的心情,跟範業文那憋氣勁兒確實正好相反。
她此時的心情,哎呦,可真是高興極了。
可以說自打範業文說出她是領迴家的媳婦那會兒起,三丫的心中就充斥著一股子壓抑不住的隱秘的欣喜。
她本來在鄉下就婚事不順,不是她看不上別人給她介紹的小夥子,就是那些小夥子看不上她。
總是覺得差上那麽一點緣分。
可現如今一聽範業文那賭氣之言。
三丫竟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意思,哎呦,自己這婚事總不順,怕不是因為緣分未到吧。
自己這姻緣,極有可能應在範業文身上啊。
於是就總是拿眼睛一眼一眼地打量範業文。
打量完了,還會跟那偷吃了油的小老鼠般竊笑不已。
擱範業文在心裏吐槽的話,那就是受了刺激發癔症了。
當然,另外還有一個名詞,叫犯了花癡了。
但在範李氏的眼裏,這就是三丫極其鍾情於自己兒子的表現呀。
不然不能歘空摸空地都要偷瞄自己兒子兩眼。
哎呦,少女懷春麽,誰都是打年輕那會兒過來的,她都明白。
想當年她老人家乍一跟自家那死鬼定下親事以後,曾經也是總這麽邊偷看邊竊笑的。
這就是稀罕自己兒子的表現呢,她老人家由此可更喜歡三丫了。
不然,光靠兒子那毒死人不償命的舌頭,說出來的那些個紮人心窩子的話,得等到猴年馬月才能讓她抱上大孫子吔?
所以她不光不覺得三丫這行為不體麵,反倒是樂見其成。
兒子不開竅,兒媳婦開竅就行了,倆人能開竅一個,大胖孫子這指日可待了麽。
於是在飯桌上,範李氏表達對三丫滿意的方式,就是一個勁兒地給三丫往碗裏夾菜。
恨不得把盤子裏所有的菜,統統都給三丫夾到碗裏的樣子。
哎呦,就她這個樣子,把範業文在旁邊瞅的都酸上了。
就說這老太太你對個假兒媳婦這麽好幹啥呀?
菜都給假兒媳婦吃了,能不能給你的親親好大兒留上幾口哇?
於是範李氏在這邊拚命給三丫夾菜,範業文在另一邊就拚命往他自己碗裏劃拉菜。
娘倆就跟比賽似的,一個比一個拚命。
最後到底是範李氏仗著身份之便,那什麽,她不是範業文的親娘麽。
老母親一瞪眼,把範業文趕下桌子了:
“你是幾輩子沒吃過飯的餓死鬼托生的還是咋的?吃個飯,你瞅瞅,都不夠你一個人往碗裏劃拉的!
我看你也吃的差不多了,趕緊的下桌子去蒸包子賣吧。
好讓我們娘倆也吃點。
真是的,菜都讓你給吃了,這臭小子,半點不知道心疼老娘和媳婦。
活該你打光棍子這麽多年!”
範業文端著飯碗,幽怨地瞅了瞅對他聲色俱厲地老娘。
啊這······
難不成他再也不是他娘最愛的寶寶了?居然連口菜都不舍得給他吃。
他默默端著飯碗離開的背影,瞅著還挺可樂的。
倒是把三丫整的還挺內疚的,就說她碗裏硬被範李氏夾過來這麽老多菜,她一個人也吃不了哇。
於是猶猶豫豫地開口說道:
“大娘,我這碗裏的飯菜,我還沒動筷子呢,都是幹淨的。
不如給範大哥吃吧,我看他好像沒咋吃飽。”
她到了包子鋪裏,已經差不多弄明白了,範業文說的他辭官不做,應該是真的。
所以“官爺”是不能叫了,“大人”也不能喊了。
她琢磨著,那就叫聲大哥算了。
以前在靠山屯的時候,遇見比她大的同輩人,她都是這麽稱唿的。
應該沒啥毛病吧?
聽了她的話,範李氏這個高興啊,哎呦,兒媳婦知道關心兒子,還擔心他吃沒吃飽,這豈不是說好事將近了?
把她給樂的呀,嘴都快合不攏了:
“沒事兒沒事兒,你甭擔心,外頭鋪子裏多的是包子,他餓了就讓他自己啃包子去。
來來來,今兒個大娘高興,咱娘倆整兩盅。”
說完拿起小酒盅,“呲溜”先抿了一小口,又給三丫倒上一杯:
“來,喝!”
範李氏拿的這小酒盅,簡直是小的不能再小了,認真說起來,裏頭裝的那點子酒,還不夠三丫一口悶的呢。
三丫這姑娘那可正經有點子酒量。
三丫她娘有家傳的釀酒手藝,他們家能在村子裏以一個異族人的身份立足,就是因為會釀酒。
許多村裏人雖然忌憚他們,有心想把他們一家趕出靠山屯。
但架不住人家釀造的酒實在是香啊,許多人家農忙累得很的時候,都喜歡喝兩口解解乏。
所以最後一商量,隻是把他們家趕到村邊居中,沒說徹底趕出村子。
三丫小時候家裏就不斷酒,父母又是疼孩子的,有的時候也會讓他們姐弟喝幾盅暖暖身子。
這酒量打小就練出來了。
就這麽點的小酒盅,說實在的,三丫喝個百八十盅都不帶醉的。
要擱往常,經過了今天這一番波折,幾次死裏逃生,三丫怎麽也得多來幾盅壓壓驚。
可這不是她對範業文有了一些隱秘的喜歡麽,多了點念想。
就不敢那麽隨意了。
也就不太想讓範李氏知道她能喝酒的事兒。
畢竟,姑娘能喝酒,在過去並不是啥值得稱道的事情。
甚至於有些人家,並不喜歡這樣的姑娘做兒媳婦。
所以三丫把範李氏給她倒的那一小盅酒輕輕推到一旁,非常靦腆地說道:
“大娘,我不會喝酒,這一杯不如給範大哥留著喝吧。”
三丫家釀酒,她可知道,酒這東西,對一些人家來說,金貴著呢。
並不是想喝就舍得買的。
也不是想喝就能買得起的。
尤其是她看見範李氏自己喝酒,都是拿個比貓耳朵還要小的酒盅喝。
她就以為必然是這酒對範家來說極其金貴,是舍不得喝的表現。
沒看剛才範業文在桌子上的時候,範李氏都沒舍得給他倒一杯嚐嚐麽。
那她更不能喝了。
不如就用這杯酒討好範業文得了。
豈不知這倒是三丫誤會了。
範家雖然不如過去,但是酒還是能喝得起的。
畢竟這酒也就是普通的散酒,不是啥特別名貴的,不需要花費多少銀子就能買來。
隻不過範業文他對酒精過敏,稍微沾點酒,身上就起紅疹子。
所以範李氏才沒給他倒酒喝。
倒是讓三丫給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