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後來,老宋太太身體好了一些,在娘家待的憋氣,哥哥成日就愛管著她,這不讓做,那不讓弄的。
索性自己托了媒人,另嫁了一戶死了老婆的漢子。
這漢子的媳婦生孩子的時候難產而死,隻留下一個四五歲的小丫頭。
老宋太太改嫁過去以後,她對那小丫頭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大概就像待鄰居家的孩子一般平常對待,不遠不近地處著。
對那漢子倒是還好些,畢竟這可是她後半生的指靠。
日子過起來,倒也還算平穩。
但誰能想到,好日子也才過了不到半年光景,忽一日,村子裏遭了狼災。
好些個野狼進村,把漢子和他那小丫頭都給咬死了。
隻老宋太太僥幸躲進菜窖裏活了下來。
這下子即便她再想嫁人,也不能夠了。
外頭都瘋傳她天生克夫克子,甚至不光克她自己生的孩子,還克繼子繼女。
這誰還敢娶呀。
因此不過嫁出去半年,老宋太太就灰溜溜地夾著個小包袱,又重新迴到哥哥家。
但她這一次迴來,那性子可就越發的變得孤拐起來。
成天哭天抹淚地鬧騰個不休,一時說自己命苦,一時又罵外頭的人黑心爛肝講究她克夫克子的人不得好死,一時又鬧著要吃雞吃魚,總之是十二分的不消停。
家裏的嫂子和晚輩們,先還體諒她剛死了男人,心裏頭不好受,也不欲太過苛責於她。
誰曾想反倒是縱得她越發的不像樣子了。
成日介打雞罵狗不讓人消停。
家裏的嫂子有心想把她給趕出去單過,再不濟也要使些個手段,讓她好歹學個乖,也讓家裏能消停些。
不然外頭的人,都來家裏看笑話。
也怕因家裏亂遭事兒太多,孫子孫女們親事艱難。
偏老宋太太的哥哥鐵蛋硬攔著不許她怠慢自己的妹子。
總說爹娘已經去了,他作為長兄原該多照顧妹子幾分,哪裏能薄情寡義到把妹子趕出去的地步。
過去女人在家裏多半沒啥地位,鐵蛋這麽堅持,他媳婦又不是個特別厲害的婦人,沒奈何,也隻能捏著鼻子忍下了這不讓人省心的小姑子。
幾個侄子雖然心中也有怨,但奈何老爹替姑姑撐腰,他們做為晚輩,也不好多說什麽。
且將就著過吧。
好在沒多久,老宋太太在家裏鬧騰得自覺沒了意思,把目光又轉向了外頭。
她倒是還知道柿子要揀軟的捏,稍微硬氣些的人家,她再是不敢去招惹的。
在村子裏好生尋摸了一陣子,頭一個便讓她尋到了三丫家裏。
要說她跟三丫家交惡,那可不是一天半天了。
那是打從三丫家乍一來到村子裏落戶,老宋太太就瞧人家不順眼。
她們這個村子,其實早前就是個荒無人煙的大草甸子,半戶人家也沒有。
隻是忽有一日,來了一戶姓萬的人家,也便是鐵匠萬景芳的祖輩。
他們拖家帶口打從關裏來到此地,一看這地方雖然三麵環山,但勝在此處土地肥沃,地勢平坦,又還不隸屬於任何人掌管。
隻要開出來荒地,就算是自家所有。
上哪裏找這麽好的地界去呀?
故此就在此處安家落戶,開荒種地,就此留了下來。
沒過多久,又有一戶姓黃的人家,離著萬家遠遠地,也蓋了幾間小草房,在此地落了戶了。
萬家看這地方來了一戶陌生人,恐對自己家不利,就從自家端了點吃食,打著上門探望新鄰居的名義,上門試探,想看看對方是不是好相與的人家。
沒想到兩廂一見麵,一說上話,喔謔,居然還是老鄉。
鄉音這東西,大半騙不了人的。
在陌生的地方,兩家又沒啥太多的利益糾葛,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自然是越顯親密。
就此走動了起來,沒到一年,兩家的兒女看對了眼,還又成了兒女親家。
這就算是暫時組成了利益共同體了。
所以等到第三戶人家想要在這地方落腳的時候,那就得先取得他們兩戶人家的首肯才行。
萬黃兩家人,未嚐沒想過要把此地據為己有,估計就是那種,誰也不許來,這是我們的地盤了。
很有點要占山為王的架勢。
但是呢,想象是美麗的,但現實是殘酷的。
此處好是好,但是呢,因為三麵環山,大山深處不乏豺狼虎豹這些野獸。
就不說老虎黑瞎子啥的,單就是經常鬧狼災,他們就受不了。
人口太少,別說是幾十匹狼襲擊他們了,就是一兩匹狼他們也抵擋不了。
那怎麽辦?
既然不想離開此地,還又得能保住他們的小命,也隻能接納那些外來戶了。
人多力量大麽。
反正這些外來戶占的也不是他們的土地。
不過是誰開的荒,到時候歸誰所有罷了。
好在此處荒地頗多,隻要有一把子力氣,不愁開不出良田,活不下去。
隻不過早來的,能占據個稍微好點的地方;晚來的,就要次一等。
來的人越來越多,就這麽一來二去的,還就形成了一個自然屯。
人多了,狼來了的時候,大家共同抗敵,雖然也多少會有點損失,但好在不會再有人被狼給吞吃人腹了。
但人多了,是好事兒,可也不是好事兒。
人一多,就容易拉幫結派。
誰家跟誰家是兒女親家;誰家跟誰家是老鄉;誰家跟誰家不對付啊······
就比較亂糟。
三丫家來的比較晚,人家那些小團體基本上都已經定型了,他們一來,誰都不樂意接納。
至於原因麽:
一個是他們來得晚,往哪個小團體裏去,都容易侵占其他人家的利益;
再一個,陳厚魁他們家剛出了劉家唆使南蠻子煽了牤牛山,破了祖地風水一事。
大多數人對打南邊來的人,都存在戒心和偏見。
認為南蠻子多詭詐,心術不正。
再加上三丫家裏的人,無論是穿衣打扮,還是行事作風,再甚或語言,都跟當地人不一樣。
差距還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人家都不待見他們。
三丫一家也是硬氣。
你們不待見我們,那就不待見唄。
我們一家子不吃你們的,不喝你們的,更不欠你們的銀錢,憑著本事吃飯,沒得讓我們熱臉貼你們的冷屁股,犯不著的。
故此來的時候,也就是給村子裏能當家做主的萬、黃兩家送了禮,打了招唿。
得到允準之後,就帶著一家人,跑到偏僻之地開荒種地,關門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索性自己托了媒人,另嫁了一戶死了老婆的漢子。
這漢子的媳婦生孩子的時候難產而死,隻留下一個四五歲的小丫頭。
老宋太太改嫁過去以後,她對那小丫頭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大概就像待鄰居家的孩子一般平常對待,不遠不近地處著。
對那漢子倒是還好些,畢竟這可是她後半生的指靠。
日子過起來,倒也還算平穩。
但誰能想到,好日子也才過了不到半年光景,忽一日,村子裏遭了狼災。
好些個野狼進村,把漢子和他那小丫頭都給咬死了。
隻老宋太太僥幸躲進菜窖裏活了下來。
這下子即便她再想嫁人,也不能夠了。
外頭都瘋傳她天生克夫克子,甚至不光克她自己生的孩子,還克繼子繼女。
這誰還敢娶呀。
因此不過嫁出去半年,老宋太太就灰溜溜地夾著個小包袱,又重新迴到哥哥家。
但她這一次迴來,那性子可就越發的變得孤拐起來。
成天哭天抹淚地鬧騰個不休,一時說自己命苦,一時又罵外頭的人黑心爛肝講究她克夫克子的人不得好死,一時又鬧著要吃雞吃魚,總之是十二分的不消停。
家裏的嫂子和晚輩們,先還體諒她剛死了男人,心裏頭不好受,也不欲太過苛責於她。
誰曾想反倒是縱得她越發的不像樣子了。
成日介打雞罵狗不讓人消停。
家裏的嫂子有心想把她給趕出去單過,再不濟也要使些個手段,讓她好歹學個乖,也讓家裏能消停些。
不然外頭的人,都來家裏看笑話。
也怕因家裏亂遭事兒太多,孫子孫女們親事艱難。
偏老宋太太的哥哥鐵蛋硬攔著不許她怠慢自己的妹子。
總說爹娘已經去了,他作為長兄原該多照顧妹子幾分,哪裏能薄情寡義到把妹子趕出去的地步。
過去女人在家裏多半沒啥地位,鐵蛋這麽堅持,他媳婦又不是個特別厲害的婦人,沒奈何,也隻能捏著鼻子忍下了這不讓人省心的小姑子。
幾個侄子雖然心中也有怨,但奈何老爹替姑姑撐腰,他們做為晚輩,也不好多說什麽。
且將就著過吧。
好在沒多久,老宋太太在家裏鬧騰得自覺沒了意思,把目光又轉向了外頭。
她倒是還知道柿子要揀軟的捏,稍微硬氣些的人家,她再是不敢去招惹的。
在村子裏好生尋摸了一陣子,頭一個便讓她尋到了三丫家裏。
要說她跟三丫家交惡,那可不是一天半天了。
那是打從三丫家乍一來到村子裏落戶,老宋太太就瞧人家不順眼。
她們這個村子,其實早前就是個荒無人煙的大草甸子,半戶人家也沒有。
隻是忽有一日,來了一戶姓萬的人家,也便是鐵匠萬景芳的祖輩。
他們拖家帶口打從關裏來到此地,一看這地方雖然三麵環山,但勝在此處土地肥沃,地勢平坦,又還不隸屬於任何人掌管。
隻要開出來荒地,就算是自家所有。
上哪裏找這麽好的地界去呀?
故此就在此處安家落戶,開荒種地,就此留了下來。
沒過多久,又有一戶姓黃的人家,離著萬家遠遠地,也蓋了幾間小草房,在此地落了戶了。
萬家看這地方來了一戶陌生人,恐對自己家不利,就從自家端了點吃食,打著上門探望新鄰居的名義,上門試探,想看看對方是不是好相與的人家。
沒想到兩廂一見麵,一說上話,喔謔,居然還是老鄉。
鄉音這東西,大半騙不了人的。
在陌生的地方,兩家又沒啥太多的利益糾葛,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自然是越顯親密。
就此走動了起來,沒到一年,兩家的兒女看對了眼,還又成了兒女親家。
這就算是暫時組成了利益共同體了。
所以等到第三戶人家想要在這地方落腳的時候,那就得先取得他們兩戶人家的首肯才行。
萬黃兩家人,未嚐沒想過要把此地據為己有,估計就是那種,誰也不許來,這是我們的地盤了。
很有點要占山為王的架勢。
但是呢,想象是美麗的,但現實是殘酷的。
此處好是好,但是呢,因為三麵環山,大山深處不乏豺狼虎豹這些野獸。
就不說老虎黑瞎子啥的,單就是經常鬧狼災,他們就受不了。
人口太少,別說是幾十匹狼襲擊他們了,就是一兩匹狼他們也抵擋不了。
那怎麽辦?
既然不想離開此地,還又得能保住他們的小命,也隻能接納那些外來戶了。
人多力量大麽。
反正這些外來戶占的也不是他們的土地。
不過是誰開的荒,到時候歸誰所有罷了。
好在此處荒地頗多,隻要有一把子力氣,不愁開不出良田,活不下去。
隻不過早來的,能占據個稍微好點的地方;晚來的,就要次一等。
來的人越來越多,就這麽一來二去的,還就形成了一個自然屯。
人多了,狼來了的時候,大家共同抗敵,雖然也多少會有點損失,但好在不會再有人被狼給吞吃人腹了。
但人多了,是好事兒,可也不是好事兒。
人一多,就容易拉幫結派。
誰家跟誰家是兒女親家;誰家跟誰家是老鄉;誰家跟誰家不對付啊······
就比較亂糟。
三丫家來的比較晚,人家那些小團體基本上都已經定型了,他們一來,誰都不樂意接納。
至於原因麽:
一個是他們來得晚,往哪個小團體裏去,都容易侵占其他人家的利益;
再一個,陳厚魁他們家剛出了劉家唆使南蠻子煽了牤牛山,破了祖地風水一事。
大多數人對打南邊來的人,都存在戒心和偏見。
認為南蠻子多詭詐,心術不正。
再加上三丫家裏的人,無論是穿衣打扮,還是行事作風,再甚或語言,都跟當地人不一樣。
差距還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人家都不待見他們。
三丫一家也是硬氣。
你們不待見我們,那就不待見唄。
我們一家子不吃你們的,不喝你們的,更不欠你們的銀錢,憑著本事吃飯,沒得讓我們熱臉貼你們的冷屁股,犯不著的。
故此來的時候,也就是給村子裏能當家做主的萬、黃兩家送了禮,打了招唿。
得到允準之後,就帶著一家人,跑到偏僻之地開荒種地,關門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