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書接上迴,再繼續講老孫頭兒逮猴兒的事兒。
諸位也許會問,老孫頭兒想報仇,靠耍猴兒他能掙幾個錢呢?
為啥不過來開啟帝陵,好從帝陵裏頭拿些珍寶,出去賣了錢,招兵買馬報仇呢?
再者說,張老太爺不是還跟他講過,給他留了個後手麽?他咋不動用那後手呢?
可惜這兩樣,老孫頭兒還真就都辦不到。
咱們在前幾迴書裏就講過了,老孫頭兒打小不是作為張家繼承人培養的。
所以對於如何進入帝陵,所需要用到的那些個陣法,隻是略知皮毛,太深奧的東西,他根本就啥也不懂。
不懂陣法,連入口都找不到,更何談進入帝陵呢,是吧。
加上帝陵裏這樣大的一柱財,害怕被人給黑吃黑嘍,老孫頭兒又還不敢尋求別人給他幫忙。
所以注定在那時候,他動用不了帝陵裏的任何東西。
至於說張老太爺給他準備的所謂後手,不過是他們家在黑道上也有一定的勢力。
這個勢力怎麽獲得的呢?
且說張家剛一來到此地落腳,作為外來戶,冷不丁來到此地,人生地不熟的,雖然說官府這方麵拿些錢財,給打點明白了。
但黑道上的人物,如果真想拿他們家怎麽樣,他們人單勢孤,光憑那些個世仆們,可對付不了哇。
所以,張家就派了幾個得力的世仆之子,出去以他們自己的名義,組建了一隊人馬。
也就是說,不以張家人的名義,張家人更不參與到裏頭去。
這樣真要是將來出點啥意外,比方說被官府給圍剿了,跟他們張家半點關係沒有。
倒是也不讓這新成立的黑道組織幹啥壞事兒,隻是把名頭打響嘍,讓人知道黑道上有他們這麽一夥子人就行了。
順道再練練兵,好在有黑道上的人物膽敢來犯張家店的時候,能幫得上忙。
但是呢,這黑道組織,畢竟全是張家的幾個世仆之子建立起來的,雖然乍一開始,出錢出力的,都是張家人。
可張家自己的子孫,嫌棄名聲不好聽,也害怕沾上邊以後,官府追究起來不好辦,更不喜歡那種打打殺殺的生活方式,因此根本就從來沒參與過這黑道組織的日常管理。
久而久之,黑道組織在張家的大力支持下,勢力越來越大。
那幾個世仆之子的胃口,自然也被養的越來越大,就有點脫離張家的掌控了。
尤其是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背著張家人,開始做些個沒本錢的買賣,能自給自足了。
等於說無論是從錢財上,還是人脈上,都基本不需要再仰仗張家,蠻可以自立門戶。
加上權利這東西,隻要到了手裏,誰還舍得往外讓呢。
就算是他們仍然想繼續當張家的奴仆,聽張家的話,手底下招攬來的弟兄們,也不願意主子上頭還有個主子呀。
張家人倒也很好地貫徹了一迴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姿態。
一看那幾個世仆之子已經羽翼豐滿,眼瞅著就要脫離掌控了,再對待他們的態度,就變了。
不再像對待自己家的仆人一般,而是采取非常平等的態度來對待他們。
甚至於還主動把他們仍然在張家當奴仆的家人們的身契,都給放了。
就你們趕緊跟著享福去吧。
但是呢,咱們張家的大門永遠對你們敞開著,你們隨時可以迴來看看,咱們大家夥坐一起敘敘舊情,嘮嘮閑嗑,加深一下感情啥的。
總之一句話,你們走了,不等於咱們彼此之間的感情淡了哈。
人家那幾個世仆之子,一看張家人處事這麽上道,知道進退。
自然態度仍然是畢恭畢敬的,聲稱以後張家但凡有個為難遭災的事情,他們絕對不會袖手旁觀,隻管過來找他們幫忙。
所以俗話都說前三十年前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這話啥意思呢?
就是說,人的前半輩子,也就是三十歲之前,人們看中他,是看在他父親的情麵上,說白了,就是當爹的有錢有勢,有才有德,別人就會敬著、讓著、不敢得罪這當兒子的;
當爹的如果沒錢沒勢,沒才沒德,啥也不是那夥的,那完犢子了,誰都敢瞧不起他兒子。
但等到了後半輩子,三十而立麽,兒子也度過成長期了,該啥樣,就基本上差不多定型了。
這時候父親也老了,沒能耐了,眾人是不是敬重老父親,就得看兒子究竟有沒有出息了。
兒子有出息,那大家夥樂不得的捧著這當爹的。
兒子如果啥也不是那夥的,那當爹的也就那樣了。
運氣好的,至少能有山靠山,無山自擔;
運氣不好的,說不定還得被兒子啃個老啥的。
就像這些混黑道的世仆家的兒子們,混出名堂來了,不光他們自己個,連帶著給張家當仆人的家人們,都能被人高看一眼。
所以過去人都說養兒防老,大約也多少有點這個意思在裏麵。
咳,咱們閑話少說,書歸正傳哈。
張老太爺原來的意思,是指如果老孫頭兒可以按照他的交代,把帝陵裏的東西拿出來一部分,送給這個黑道組織,那他們家的仇,這不就報仇有望了麽。
俗話不是都說了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隻要他們張家出得起價,加上他們跟這個黑道組織,還一直互有往來,平常可沒少給他們送好東西,多少算有點交情在。
讓他們幫忙把入侵張家店的那些賊子給殺了,也不算啥難事兒吧?
張老太爺考慮的是挺好,但他忘了一點,那就是老孫頭兒打不開帝陵啊。
打不開帝陵,就沒有錢給這個黑道組織送,那人家又哪裏可能會白幫他們家這麽大個忙呢。
如果要是世仆之子他們還都活著,也還好說點,畢竟,多少有點情義在呢。
當初那些人自立門戶的時候,張家不光沒有刁難他們,反倒還曾經送過賀禮。
沒撕破臉,多少留著點香火情。
真求到他們頭上了,未見得就一定不肯幫忙。
可現如今時移世易,掌管這個黑道組織的人,早就換了不知道幾茬了。
跟他們張家除了金錢往來,情義啥的,也許有,但不多。
至少不足以在沒有付錢的情況下,讓人家出麵替他們張家報仇的程度。
但老孫頭兒那時候就是個小少年,帝陵指望不上的前提下,讓他自己個籌措一大筆錢,來付給黑道組織,從而能讓人家幫他們張家複仇,那得籌措到猴年馬月去呀?
說不定等老孫頭兒兩鬢斑白的時候,都不一定能籌措出來。
諸位也許會問,老孫頭兒想報仇,靠耍猴兒他能掙幾個錢呢?
為啥不過來開啟帝陵,好從帝陵裏頭拿些珍寶,出去賣了錢,招兵買馬報仇呢?
再者說,張老太爺不是還跟他講過,給他留了個後手麽?他咋不動用那後手呢?
可惜這兩樣,老孫頭兒還真就都辦不到。
咱們在前幾迴書裏就講過了,老孫頭兒打小不是作為張家繼承人培養的。
所以對於如何進入帝陵,所需要用到的那些個陣法,隻是略知皮毛,太深奧的東西,他根本就啥也不懂。
不懂陣法,連入口都找不到,更何談進入帝陵呢,是吧。
加上帝陵裏這樣大的一柱財,害怕被人給黑吃黑嘍,老孫頭兒又還不敢尋求別人給他幫忙。
所以注定在那時候,他動用不了帝陵裏的任何東西。
至於說張老太爺給他準備的所謂後手,不過是他們家在黑道上也有一定的勢力。
這個勢力怎麽獲得的呢?
且說張家剛一來到此地落腳,作為外來戶,冷不丁來到此地,人生地不熟的,雖然說官府這方麵拿些錢財,給打點明白了。
但黑道上的人物,如果真想拿他們家怎麽樣,他們人單勢孤,光憑那些個世仆們,可對付不了哇。
所以,張家就派了幾個得力的世仆之子,出去以他們自己的名義,組建了一隊人馬。
也就是說,不以張家人的名義,張家人更不參與到裏頭去。
這樣真要是將來出點啥意外,比方說被官府給圍剿了,跟他們張家半點關係沒有。
倒是也不讓這新成立的黑道組織幹啥壞事兒,隻是把名頭打響嘍,讓人知道黑道上有他們這麽一夥子人就行了。
順道再練練兵,好在有黑道上的人物膽敢來犯張家店的時候,能幫得上忙。
但是呢,這黑道組織,畢竟全是張家的幾個世仆之子建立起來的,雖然乍一開始,出錢出力的,都是張家人。
可張家自己的子孫,嫌棄名聲不好聽,也害怕沾上邊以後,官府追究起來不好辦,更不喜歡那種打打殺殺的生活方式,因此根本就從來沒參與過這黑道組織的日常管理。
久而久之,黑道組織在張家的大力支持下,勢力越來越大。
那幾個世仆之子的胃口,自然也被養的越來越大,就有點脫離張家的掌控了。
尤其是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背著張家人,開始做些個沒本錢的買賣,能自給自足了。
等於說無論是從錢財上,還是人脈上,都基本不需要再仰仗張家,蠻可以自立門戶。
加上權利這東西,隻要到了手裏,誰還舍得往外讓呢。
就算是他們仍然想繼續當張家的奴仆,聽張家的話,手底下招攬來的弟兄們,也不願意主子上頭還有個主子呀。
張家人倒也很好地貫徹了一迴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姿態。
一看那幾個世仆之子已經羽翼豐滿,眼瞅著就要脫離掌控了,再對待他們的態度,就變了。
不再像對待自己家的仆人一般,而是采取非常平等的態度來對待他們。
甚至於還主動把他們仍然在張家當奴仆的家人們的身契,都給放了。
就你們趕緊跟著享福去吧。
但是呢,咱們張家的大門永遠對你們敞開著,你們隨時可以迴來看看,咱們大家夥坐一起敘敘舊情,嘮嘮閑嗑,加深一下感情啥的。
總之一句話,你們走了,不等於咱們彼此之間的感情淡了哈。
人家那幾個世仆之子,一看張家人處事這麽上道,知道進退。
自然態度仍然是畢恭畢敬的,聲稱以後張家但凡有個為難遭災的事情,他們絕對不會袖手旁觀,隻管過來找他們幫忙。
所以俗話都說前三十年前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這話啥意思呢?
就是說,人的前半輩子,也就是三十歲之前,人們看中他,是看在他父親的情麵上,說白了,就是當爹的有錢有勢,有才有德,別人就會敬著、讓著、不敢得罪這當兒子的;
當爹的如果沒錢沒勢,沒才沒德,啥也不是那夥的,那完犢子了,誰都敢瞧不起他兒子。
但等到了後半輩子,三十而立麽,兒子也度過成長期了,該啥樣,就基本上差不多定型了。
這時候父親也老了,沒能耐了,眾人是不是敬重老父親,就得看兒子究竟有沒有出息了。
兒子有出息,那大家夥樂不得的捧著這當爹的。
兒子如果啥也不是那夥的,那當爹的也就那樣了。
運氣好的,至少能有山靠山,無山自擔;
運氣不好的,說不定還得被兒子啃個老啥的。
就像這些混黑道的世仆家的兒子們,混出名堂來了,不光他們自己個,連帶著給張家當仆人的家人們,都能被人高看一眼。
所以過去人都說養兒防老,大約也多少有點這個意思在裏麵。
咳,咱們閑話少說,書歸正傳哈。
張老太爺原來的意思,是指如果老孫頭兒可以按照他的交代,把帝陵裏的東西拿出來一部分,送給這個黑道組織,那他們家的仇,這不就報仇有望了麽。
俗話不是都說了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隻要他們張家出得起價,加上他們跟這個黑道組織,還一直互有往來,平常可沒少給他們送好東西,多少算有點交情在。
讓他們幫忙把入侵張家店的那些賊子給殺了,也不算啥難事兒吧?
張老太爺考慮的是挺好,但他忘了一點,那就是老孫頭兒打不開帝陵啊。
打不開帝陵,就沒有錢給這個黑道組織送,那人家又哪裏可能會白幫他們家這麽大個忙呢。
如果要是世仆之子他們還都活著,也還好說點,畢竟,多少有點情義在呢。
當初那些人自立門戶的時候,張家不光沒有刁難他們,反倒還曾經送過賀禮。
沒撕破臉,多少留著點香火情。
真求到他們頭上了,未見得就一定不肯幫忙。
可現如今時移世易,掌管這個黑道組織的人,早就換了不知道幾茬了。
跟他們張家除了金錢往來,情義啥的,也許有,但不多。
至少不足以在沒有付錢的情況下,讓人家出麵替他們張家報仇的程度。
但老孫頭兒那時候就是個小少年,帝陵指望不上的前提下,讓他自己個籌措一大筆錢,來付給黑道組織,從而能讓人家幫他們張家複仇,那得籌措到猴年馬月去呀?
說不定等老孫頭兒兩鬢斑白的時候,都不一定能籌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