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三眯著眼睛看了看眾人,這才在眾人的催促下講了起來:
“唉,說來也是我們家老小倒黴。
這不是他想迴家探親麽,結果好麽,還沒出平城呢,就被幾個街溜子把包袱給搶走了。
人家那平城可不像咱們鄉下,大家夥隨便走,想去哪兒溜達一圈就溜達一圈。
人家那地方管得嚴,到哪兒去都得有良民證才行。
沒有良民證,直接抓進笆籬子蹲起來。
進了那裏頭以後,這要是有人給保一保,興許還能給好模好樣地放出來。
要是沒人保啊,那家夥的,直接拉出去就斃了。
你們也知道,我們家老小那就是個正經讀書人,他在平城人生地不熟的,能認識啥有用的人呢。
後頭還是他們學校的女校長聽著信了,連夜過去把他給保出來。
可人是保出來了,但黑燈瞎火的,雖然倆人沒啥吧,但孤男寡女晚上走夜路,終歸於人家女校長的名聲有所妨礙。
那些爛舌根的,就愛說些個有的沒的。
人家那女校長可還是黃花大閨女呢。
知道的,是她一心為公,為了解救教員,夜入笆籬子救出我們家老小。
那不知道內情,又心思齷齪的,還不得以為她跟我們家老小有啥苟且呢。
大家夥也都是知道我們家老小的品行,他打小可是讀聖賢書長大的,那就是個再忠厚不過的人。
哪能讓人家女校長因為救他,導致壞了名聲,而嫁不出去呢。
因此上,毅然決然地娶了女校長為妻。
你們大家夥說說,救命之恩,以身相報沒毛病吧?
再者說,人家那女校長也仁義,知道她跟我們老小這是事急從權的權宜之計。
不肯委屈了我那好弟媳杜鵑。
因此結婚的時候,就跟我們家老小約定好了,她跟杜鵑,兩頭大,沒有大老婆小老婆之分。
得說人家城裏的姑娘,那就是大氣。
擱咱們這樣的人家,手裏攥著救命之恩,還不得直接要求做大老婆呀。
可人家沒有。
所以咱們田家,包括杜鵑娘倆,都得感激人家舍出去自己清白名聲,救下了我們家老小。
所以啊,鄉親們呢,你們可不能抱著偏見,說我們田家不厚道哇。
我們田家可是積善之家呀,從來不幹那缺德事兒。”
這些鄉鄰都是淳樸的,一聽原來田忠義另娶,還有這個救命之恩夾在裏頭呢。
那救命之恩,以身相報,這戲文裏都寫的有。
也許大概或許,是對噠?
算了,人家杜鵑都沒跳出來反對田忠義另娶呢,他們在這兒著的啥急呀。
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於是話風一轉,紛紛讚揚起田家來:
“沒想到,實在沒想到還有這內情在裏頭哇。
可是的,為了救你們家老小,人家女校長都壞了名聲了,你們家老小如果不負責娶了人家,那才是真正的喪良心呢。
這下好,娶了人家,既報了恩,在外頭又能有個人知冷知熱地伺候,這事兒辦得不錯。”
“你們看,我就說麽,咱們大家夥打小看著田家老小長大的,那孩子就不是個沒情沒義的,如果沒有原因,咋會突然在外頭娶一個呢。”
“要我說呀,這事兒裏頭,最委屈的還是人家女校長。
那能當上校長的女人,肯定是個厲害的。
就為了救田家老小,把自己終身大事給扔裏頭了,指不定人家多委屈得慌呢。
而且人家都這麽委屈了,還能深明大義,做出跟杜鵑兩頭大的決定,真不容易呀。
這女子,是個好的。”
······
眾鄉鄰說著說著,這樓就歪了,通過他們自己的想象,把個唐愛蓮,美化成了一個深明大義、舍己救人地江湖俠女形象了。
如果他們要是知道田忠義是怎樣被唐愛蓮盯上,又是怎麽被算計致死的,不知道又會作何感受了。
隻能說田老三這引導得好,把眾鄉鄰都給帶歪了。
田發財在家早就聽說田老三哥倆迴來了,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趕緊打發家裏一個長工過來找他們哥倆。
那長工到這兒一瞅,田家哥倆這是被鄉親們給圍起來嘮嗑呢。
趕緊從人群裏擠到田家哥倆身邊,叉手一禮:
“三少爺五少爺,老爺在家裏都等急了,讓您二位趕緊家去呢。”
田老三早就不耐煩答對這些村人了。
實在是這些人問的問題,那可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啥也都能問得出來。
把他問得是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偏田老五還時不時地冒出幾句不合時宜的話來,他還得幫他找補,心中不勝煩惱,
看到長工來叫他倆迴家,頓感如釋重負,衝著眾人一抱拳:
“諸位鄉親父老,我爹還等著我們兄弟倆迴家呢。等迴頭有空了,我們再出來跟大家夥嘮嗑。”
眾人也知道人家剛從平城迴來,想必田發財也著急知道他們家老小在平城的情況,因此趕緊給田老三哥倆讓路。
哥倆這才跟著長工迴到家中。
還沒等他倆坐到凳子上呢,田發財就把他們叫到了屋裏。
詳細問他們在平城的情況。
田老五可算是去平城見過大世麵了,剛才跟村裏人還沒講過癮呢,因此聽田發財一問,立刻口若懸河,講了起來。
田老三也沒打斷田老五的話,隻是靜靜地坐在一邊聽著。
時不時替田老五補充說明一二。
等到田老五把該講的都講完了。
田發財捋著胡子,沉吟半晌方說道:
“這麽說,你們這一次去根本就沒見到老小的麵?”
田老三哥倆點點頭:
“對,沒見到。說是老小剛巧跟著他們家裏的管事,一起到外頭采買物資去了,歸期不定。”
田發財皺了皺眉頭:
“那孩子你們可看見了,長得像不像老小?”
田老三哥倆互相對視一眼,開口說道:
“說實在的,還真沒看出來跟老小長的像。不過也不排除是因為孩子還小,沒長開呢,所以才暫時看不大出來。”
田發財輕輕拿手指敲著桌麵:
“你們哥倆走後,我睡不著覺的時候,常常拿出來老小給咱們捎來的那封信看。
倒是還真就被我看出來點東西。
說起來呀,老小是由我親自啟蒙的,他那書寫習慣,跟別人有個極為不同的地方,隻要寫到撇,他就會往上頭卷一下。
這習慣,不注意,一般人還真就發現不了。
可這次的信裏,其他地方都沒有半點不妥,隻是這寫到撇的地方,再沒有帶卷兒。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想了,這信呢,我還真有點不相信是咱們老小親筆寫的!”
田老三眉頭一挑,“騰”就站起身來:
“難道,這信還有假不成!”
“唉,說來也是我們家老小倒黴。
這不是他想迴家探親麽,結果好麽,還沒出平城呢,就被幾個街溜子把包袱給搶走了。
人家那平城可不像咱們鄉下,大家夥隨便走,想去哪兒溜達一圈就溜達一圈。
人家那地方管得嚴,到哪兒去都得有良民證才行。
沒有良民證,直接抓進笆籬子蹲起來。
進了那裏頭以後,這要是有人給保一保,興許還能給好模好樣地放出來。
要是沒人保啊,那家夥的,直接拉出去就斃了。
你們也知道,我們家老小那就是個正經讀書人,他在平城人生地不熟的,能認識啥有用的人呢。
後頭還是他們學校的女校長聽著信了,連夜過去把他給保出來。
可人是保出來了,但黑燈瞎火的,雖然倆人沒啥吧,但孤男寡女晚上走夜路,終歸於人家女校長的名聲有所妨礙。
那些爛舌根的,就愛說些個有的沒的。
人家那女校長可還是黃花大閨女呢。
知道的,是她一心為公,為了解救教員,夜入笆籬子救出我們家老小。
那不知道內情,又心思齷齪的,還不得以為她跟我們家老小有啥苟且呢。
大家夥也都是知道我們家老小的品行,他打小可是讀聖賢書長大的,那就是個再忠厚不過的人。
哪能讓人家女校長因為救他,導致壞了名聲,而嫁不出去呢。
因此上,毅然決然地娶了女校長為妻。
你們大家夥說說,救命之恩,以身相報沒毛病吧?
再者說,人家那女校長也仁義,知道她跟我們老小這是事急從權的權宜之計。
不肯委屈了我那好弟媳杜鵑。
因此結婚的時候,就跟我們家老小約定好了,她跟杜鵑,兩頭大,沒有大老婆小老婆之分。
得說人家城裏的姑娘,那就是大氣。
擱咱們這樣的人家,手裏攥著救命之恩,還不得直接要求做大老婆呀。
可人家沒有。
所以咱們田家,包括杜鵑娘倆,都得感激人家舍出去自己清白名聲,救下了我們家老小。
所以啊,鄉親們呢,你們可不能抱著偏見,說我們田家不厚道哇。
我們田家可是積善之家呀,從來不幹那缺德事兒。”
這些鄉鄰都是淳樸的,一聽原來田忠義另娶,還有這個救命之恩夾在裏頭呢。
那救命之恩,以身相報,這戲文裏都寫的有。
也許大概或許,是對噠?
算了,人家杜鵑都沒跳出來反對田忠義另娶呢,他們在這兒著的啥急呀。
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於是話風一轉,紛紛讚揚起田家來:
“沒想到,實在沒想到還有這內情在裏頭哇。
可是的,為了救你們家老小,人家女校長都壞了名聲了,你們家老小如果不負責娶了人家,那才是真正的喪良心呢。
這下好,娶了人家,既報了恩,在外頭又能有個人知冷知熱地伺候,這事兒辦得不錯。”
“你們看,我就說麽,咱們大家夥打小看著田家老小長大的,那孩子就不是個沒情沒義的,如果沒有原因,咋會突然在外頭娶一個呢。”
“要我說呀,這事兒裏頭,最委屈的還是人家女校長。
那能當上校長的女人,肯定是個厲害的。
就為了救田家老小,把自己終身大事給扔裏頭了,指不定人家多委屈得慌呢。
而且人家都這麽委屈了,還能深明大義,做出跟杜鵑兩頭大的決定,真不容易呀。
這女子,是個好的。”
······
眾鄉鄰說著說著,這樓就歪了,通過他們自己的想象,把個唐愛蓮,美化成了一個深明大義、舍己救人地江湖俠女形象了。
如果他們要是知道田忠義是怎樣被唐愛蓮盯上,又是怎麽被算計致死的,不知道又會作何感受了。
隻能說田老三這引導得好,把眾鄉鄰都給帶歪了。
田發財在家早就聽說田老三哥倆迴來了,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趕緊打發家裏一個長工過來找他們哥倆。
那長工到這兒一瞅,田家哥倆這是被鄉親們給圍起來嘮嗑呢。
趕緊從人群裏擠到田家哥倆身邊,叉手一禮:
“三少爺五少爺,老爺在家裏都等急了,讓您二位趕緊家去呢。”
田老三早就不耐煩答對這些村人了。
實在是這些人問的問題,那可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啥也都能問得出來。
把他問得是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偏田老五還時不時地冒出幾句不合時宜的話來,他還得幫他找補,心中不勝煩惱,
看到長工來叫他倆迴家,頓感如釋重負,衝著眾人一抱拳:
“諸位鄉親父老,我爹還等著我們兄弟倆迴家呢。等迴頭有空了,我們再出來跟大家夥嘮嗑。”
眾人也知道人家剛從平城迴來,想必田發財也著急知道他們家老小在平城的情況,因此趕緊給田老三哥倆讓路。
哥倆這才跟著長工迴到家中。
還沒等他倆坐到凳子上呢,田發財就把他們叫到了屋裏。
詳細問他們在平城的情況。
田老五可算是去平城見過大世麵了,剛才跟村裏人還沒講過癮呢,因此聽田發財一問,立刻口若懸河,講了起來。
田老三也沒打斷田老五的話,隻是靜靜地坐在一邊聽著。
時不時替田老五補充說明一二。
等到田老五把該講的都講完了。
田發財捋著胡子,沉吟半晌方說道:
“這麽說,你們這一次去根本就沒見到老小的麵?”
田老三哥倆點點頭:
“對,沒見到。說是老小剛巧跟著他們家裏的管事,一起到外頭采買物資去了,歸期不定。”
田發財皺了皺眉頭:
“那孩子你們可看見了,長得像不像老小?”
田老三哥倆互相對視一眼,開口說道:
“說實在的,還真沒看出來跟老小長的像。不過也不排除是因為孩子還小,沒長開呢,所以才暫時看不大出來。”
田發財輕輕拿手指敲著桌麵:
“你們哥倆走後,我睡不著覺的時候,常常拿出來老小給咱們捎來的那封信看。
倒是還真就被我看出來點東西。
說起來呀,老小是由我親自啟蒙的,他那書寫習慣,跟別人有個極為不同的地方,隻要寫到撇,他就會往上頭卷一下。
這習慣,不注意,一般人還真就發現不了。
可這次的信裏,其他地方都沒有半點不妥,隻是這寫到撇的地方,再沒有帶卷兒。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想了,這信呢,我還真有點不相信是咱們老小親筆寫的!”
田老三眉頭一挑,“騰”就站起身來:
“難道,這信還有假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