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上這些青壯年後頭,還有好些個老人婦女兒童。
也都手裏拿著槍,雄赳赳氣昂昂的站在那兒。
就等著馬寶貴一聲令下,就跟日本鬼子玩命。
誰來破壞他們的美好生活,他們就跟誰戰鬥到底。
這就是汪洋鎮人一貫的生活理念。
所以說,汪洋鎮上無論男女老幼,都彪悍得很呢,心特別齊了。
無怪乎馬寶貴認為隻要有人在,他就能另起爐灶,再享往日富貴生活。
日本鬼子自然早就知道汪洋鎮難打。
所以,派來的人,那也是真不少。
唿啦啦的一大隊日本鬼子,沿著通往汪洋鎮的大路,就跑來了。
行進速度那是相當之快的。
也得說汪洋鎮通往外頭的路,修得真不孬。
全是馬寶貴出資,動員汪洋鎮男女老幼自己修建出來的。
就為了運送大煙的時候,交通便利。
可這次,卻著實是便宜日本鬼子了。
日本鬼子進天寶鎮為啥那麽難進,還不是路難走麽,好幾處天險。
而汪洋鎮這邊,村村通大路,這大路還尤其的寬敞平坦。
走起來特別容易。
所以日本鬼子不大會兒,就進入汪洋鎮地界了。
他們一進來,早有馬寶貴派出去的探子看見了,開著挎鬥子,嗷嗷就奔馬宅報信來了。
就因為汪洋鎮這路特別平坦寬敞,所以馬寶貴托人給探子們,每人準備了一輛挎鬥子。
挎鬥子好哇,不吃草不吃糧食的,頂多喝點油,開起來可比馬跑得快多了。
探子開著挎鬥子進了汪洋鎮,離老遠就喊上了:
“哎,可不好了——
小鬼子打過來了——
大家夥趕緊準備好嘍,抄家夥上啊——”
那些還在家裏收拾金銀細軟的汪洋鎮民,聽見探子這一喊,把小包袱一背,手裏拎著槍,就往馬宅狂奔,過來集合來了。
馬寶貴已經通知他們,要集體撤離汪洋鎮。
沒多大會,馬宅前頭的人,密集得都快站不下了。
自然這些都是馬寶貴集結來的人馬,全民皆匪麽。
除了這些人以外,還有好些人埋伏在汪洋鎮周圍,負責警戒和護衛的。
都趴在防禦工事裏,就等著日本鬼子來,好幹一票呢。
汪洋鎮的防禦工事修建的那是相當的漂亮。
這可不是陳秀秀她們那樣,倉促間幾天或者幾個月修建出來的簡陋工事。
而是十好幾年間,經過馬寶貴帶領著汪洋鎮民,不斷地改良,不斷地加固,不斷地完善,才修建而成的。
這裏的一草一木,可以說都浸透了馬寶貴和汪洋鎮民的心血和汗水。
要不然馬寶貴不舍得離開汪洋鎮呢。
這可是他預備養老的地方,修建的時候,每一處都是用了心的。
一想到自己將要領著這些人,舍棄現有的一切,背井離鄉,另起爐灶,馬寶貴就心疼得滴血。
他倒也沒十分後悔自己當初對陳秀秀說出關帝廟的事兒。
其實打日本鬼子開始注意到汪洋鎮的那一天起,馬寶貴跟賽貂蟬,就預料到很有可能,會有這麽一天了。
日本鬼子能眼瞅著馬寶貴掙這麽老多錢麽。
他們必然想獨吞這一切呀。
尤其是在日本鬼子相中了關帝廟那片土地以後,他們就強征關帝廟的鄉親們修建小鐵路。
把那麽多鄉親們,活生生給累死了。
日本鬼子把鄉親們給折磨死了還不算完,還弄了好些個日本僑民過去占領關帝廟。
他們在關帝廟吃到了甜頭,對比關帝廟還肥的汪洋鎮,又怎麽會不覬覦呢。
但小鬼子想必也知道,想用對付關帝廟那樣的方法,對付汪洋鎮根本就不好使。
汪洋鎮可不是軟柿子,逼急眼了,馬寶貴可是會領著汪洋鎮民造反的。
因此小鬼子為了穩住馬寶貴,還給馬寶貴硬安了個偽警察局長的名頭。
並在麻痹馬寶貴的同時,又不斷地派人鯨吞蠶食馬寶貴的勢力,通過收買像方娟和王二那樣的漢奸,滲透進馬寶貴的內部。
以達到兵不血刃,從而侵吞汪洋鎮的目的。
所以跟日本鬼子翻臉,隻不過或早或晚的事兒。
還幸虧馬寶貴跟賽貂蟬,在看透了日本鬼子險惡地用心以後,他們就開始往汪洋鎮外轉移財產,和一部分兵力。
光大煙土在外頭都藏了得有幾千斤。
這玩意可是硬通貨,出去以後,有的時候,比現大洋還好使。
有了這些準備,他們才能撤退得這麽快速,不至於手忙腳亂,損失大筆錢財。
看來,那些準備沒有白費呀。
今天,這不就用到了麽。
馬寶貴心裏恨的不得了,麵上也是猙獰得很,對馬宅跟前的鎮民說道:
“汪洋鎮的所有父老鄉親們,今天,日本鬼子馬上就要來攻打咱們汪洋鎮了。
因為力量對比懸殊,咱們不得不放棄汪洋鎮,遠走他鄉。
但不要緊,咱們能創建一個富裕、安寧、祥和的汪洋鎮,就能憑咱們的雙手,再創建出第二個,甚至第三個汪洋鎮。
我相信,隻要咱們大家在一起,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沒有殺不了的敵人。
今天,咱們被迫離開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家園,但有一天,隻要咱倆力量大了,肯定會有迴來的那一天。
現在,我要你們都打起精神來,拿起你們手中的槍,把敢於來犯的小鬼子們,打他個滿地找牙,屁滾尿流!
大家有沒有信心?我要聽到你們的迴答!”
“有有有,我們有信心,把小鬼子打得滿地找牙,屁滾尿流!”
“把小鬼子趕出汪洋鎮,汪洋鎮是我們的——”
“汪洋鎮是我們的——我們的——打死小鬼子,把他們趕出去——”
男女老幼,都扯著脖子喊,沒一個害怕的,甚至他們臉上,還帶著嗜血地興奮之情。
這些家夥可都是亡命之徒,曆來信奉的是槍杆子底下下見真章。
殺人對他們來說,如砍菜切瓜般尋常。
這些人要說他們對汪洋鎮真的有多深厚的感情,其實也沒有。
這裏頭的這些人,其實根本就沒多少汪洋鎮上的原住民。
自從馬寶貴把這地方做為種植大煙的基地以來,好多汪洋鎮上的原住民,就害了怕了。
他們既不想跟馬寶貴同流合汙,幹這缺德的買賣。
可也不敢輕易違抗馬寶貴的命令。
因此上,隻要有點能耐的人家,都挖門盜洞地一家子逃到外地去了。
也都手裏拿著槍,雄赳赳氣昂昂的站在那兒。
就等著馬寶貴一聲令下,就跟日本鬼子玩命。
誰來破壞他們的美好生活,他們就跟誰戰鬥到底。
這就是汪洋鎮人一貫的生活理念。
所以說,汪洋鎮上無論男女老幼,都彪悍得很呢,心特別齊了。
無怪乎馬寶貴認為隻要有人在,他就能另起爐灶,再享往日富貴生活。
日本鬼子自然早就知道汪洋鎮難打。
所以,派來的人,那也是真不少。
唿啦啦的一大隊日本鬼子,沿著通往汪洋鎮的大路,就跑來了。
行進速度那是相當之快的。
也得說汪洋鎮通往外頭的路,修得真不孬。
全是馬寶貴出資,動員汪洋鎮男女老幼自己修建出來的。
就為了運送大煙的時候,交通便利。
可這次,卻著實是便宜日本鬼子了。
日本鬼子進天寶鎮為啥那麽難進,還不是路難走麽,好幾處天險。
而汪洋鎮這邊,村村通大路,這大路還尤其的寬敞平坦。
走起來特別容易。
所以日本鬼子不大會兒,就進入汪洋鎮地界了。
他們一進來,早有馬寶貴派出去的探子看見了,開著挎鬥子,嗷嗷就奔馬宅報信來了。
就因為汪洋鎮這路特別平坦寬敞,所以馬寶貴托人給探子們,每人準備了一輛挎鬥子。
挎鬥子好哇,不吃草不吃糧食的,頂多喝點油,開起來可比馬跑得快多了。
探子開著挎鬥子進了汪洋鎮,離老遠就喊上了:
“哎,可不好了——
小鬼子打過來了——
大家夥趕緊準備好嘍,抄家夥上啊——”
那些還在家裏收拾金銀細軟的汪洋鎮民,聽見探子這一喊,把小包袱一背,手裏拎著槍,就往馬宅狂奔,過來集合來了。
馬寶貴已經通知他們,要集體撤離汪洋鎮。
沒多大會,馬宅前頭的人,密集得都快站不下了。
自然這些都是馬寶貴集結來的人馬,全民皆匪麽。
除了這些人以外,還有好些人埋伏在汪洋鎮周圍,負責警戒和護衛的。
都趴在防禦工事裏,就等著日本鬼子來,好幹一票呢。
汪洋鎮的防禦工事修建的那是相當的漂亮。
這可不是陳秀秀她們那樣,倉促間幾天或者幾個月修建出來的簡陋工事。
而是十好幾年間,經過馬寶貴帶領著汪洋鎮民,不斷地改良,不斷地加固,不斷地完善,才修建而成的。
這裏的一草一木,可以說都浸透了馬寶貴和汪洋鎮民的心血和汗水。
要不然馬寶貴不舍得離開汪洋鎮呢。
這可是他預備養老的地方,修建的時候,每一處都是用了心的。
一想到自己將要領著這些人,舍棄現有的一切,背井離鄉,另起爐灶,馬寶貴就心疼得滴血。
他倒也沒十分後悔自己當初對陳秀秀說出關帝廟的事兒。
其實打日本鬼子開始注意到汪洋鎮的那一天起,馬寶貴跟賽貂蟬,就預料到很有可能,會有這麽一天了。
日本鬼子能眼瞅著馬寶貴掙這麽老多錢麽。
他們必然想獨吞這一切呀。
尤其是在日本鬼子相中了關帝廟那片土地以後,他們就強征關帝廟的鄉親們修建小鐵路。
把那麽多鄉親們,活生生給累死了。
日本鬼子把鄉親們給折磨死了還不算完,還弄了好些個日本僑民過去占領關帝廟。
他們在關帝廟吃到了甜頭,對比關帝廟還肥的汪洋鎮,又怎麽會不覬覦呢。
但小鬼子想必也知道,想用對付關帝廟那樣的方法,對付汪洋鎮根本就不好使。
汪洋鎮可不是軟柿子,逼急眼了,馬寶貴可是會領著汪洋鎮民造反的。
因此小鬼子為了穩住馬寶貴,還給馬寶貴硬安了個偽警察局長的名頭。
並在麻痹馬寶貴的同時,又不斷地派人鯨吞蠶食馬寶貴的勢力,通過收買像方娟和王二那樣的漢奸,滲透進馬寶貴的內部。
以達到兵不血刃,從而侵吞汪洋鎮的目的。
所以跟日本鬼子翻臉,隻不過或早或晚的事兒。
還幸虧馬寶貴跟賽貂蟬,在看透了日本鬼子險惡地用心以後,他們就開始往汪洋鎮外轉移財產,和一部分兵力。
光大煙土在外頭都藏了得有幾千斤。
這玩意可是硬通貨,出去以後,有的時候,比現大洋還好使。
有了這些準備,他們才能撤退得這麽快速,不至於手忙腳亂,損失大筆錢財。
看來,那些準備沒有白費呀。
今天,這不就用到了麽。
馬寶貴心裏恨的不得了,麵上也是猙獰得很,對馬宅跟前的鎮民說道:
“汪洋鎮的所有父老鄉親們,今天,日本鬼子馬上就要來攻打咱們汪洋鎮了。
因為力量對比懸殊,咱們不得不放棄汪洋鎮,遠走他鄉。
但不要緊,咱們能創建一個富裕、安寧、祥和的汪洋鎮,就能憑咱們的雙手,再創建出第二個,甚至第三個汪洋鎮。
我相信,隻要咱們大家在一起,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沒有殺不了的敵人。
今天,咱們被迫離開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家園,但有一天,隻要咱倆力量大了,肯定會有迴來的那一天。
現在,我要你們都打起精神來,拿起你們手中的槍,把敢於來犯的小鬼子們,打他個滿地找牙,屁滾尿流!
大家有沒有信心?我要聽到你們的迴答!”
“有有有,我們有信心,把小鬼子打得滿地找牙,屁滾尿流!”
“把小鬼子趕出汪洋鎮,汪洋鎮是我們的——”
“汪洋鎮是我們的——我們的——打死小鬼子,把他們趕出去——”
男女老幼,都扯著脖子喊,沒一個害怕的,甚至他們臉上,還帶著嗜血地興奮之情。
這些家夥可都是亡命之徒,曆來信奉的是槍杆子底下下見真章。
殺人對他們來說,如砍菜切瓜般尋常。
這些人要說他們對汪洋鎮真的有多深厚的感情,其實也沒有。
這裏頭的這些人,其實根本就沒多少汪洋鎮上的原住民。
自從馬寶貴把這地方做為種植大煙的基地以來,好多汪洋鎮上的原住民,就害了怕了。
他們既不想跟馬寶貴同流合汙,幹這缺德的買賣。
可也不敢輕易違抗馬寶貴的命令。
因此上,隻要有點能耐的人家,都挖門盜洞地一家子逃到外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