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儉一口氣跑到陳秀秀門口,掀開門簾子就闖進去了。
這時候黃全已經被陳秀秀安排休息去了。
畢竟人家老遠地連夜趕來報信,屬實也是個辛苦活兒。
至少得安排人家吃頓飽飯,睡上一覺,讓人家好好休息休息。
所以此時屋裏就陳秀秀一個人,她伏在桌子上,正拿著筆在寫作戰方案。
陳秀秀是個野路子出身,沒受過什麽正規的軍事化訓練。
所有的關於打仗的知識,全部都來自於韓二當家給她的一本《孫子兵法》殘篇,還有仙姑給她的一些零零散散地不知道哪一個軍校的教材。
其餘地都靠她自己在戰鬥中摸索前行。
如果沒有劉玉藍遇害事件,陳秀秀其實應對日本鬼子有可能進行的這次報複性大規模掃蕩,是準備采取保守的防禦措施的。
也就是把大部分人馬集中到陳家磨坊,把陳家磨坊打造得堅固牢實,準備好充足地武器彈藥和糧食,跟日本鬼子打一個持久戰。
畢竟日本鬼子是外來的,比不得他們坐地戶能熬。
隻要把日本鬼子給熬走了,度過這一撥難關,也就算是勝利了。
加上她也充分考慮到日本鬼子萬一要跟他們硬扛,那她派出去尋求抗聯方麵幫助的人,滿可以把抗聯的人引來,裏外夾擊打擊日本鬼子的掃蕩計劃。
可現在劉玉藍被日本鬼子害死了。
陳秀秀心裏憋了一團火,悲憤化做烈焰,以至於她就不滿足於現下訂製的保守地作戰計劃了。
她要化被動為主動,跟日本鬼子玩兒個大的。
當然,這也不是陳秀秀就隻是為了替劉玉藍報仇,才如此衝動行事。
而是依托天寶鎮的地理位置,製定出來的切實有效的作戰方案。
之所以過去沒打算這麽做,實在是因為,她們山寨的兵力不足。
可現在,因為‘在家裏’的把頭劉玉藍的死亡,激起了‘在家裏’組織成員的憤怒,和對日本鬼子的仇恨。
當然過去‘在家裏’成員也沒少被日本鬼子殺害。
但因為‘在家裏’是針對貧苦大眾的鬆散組織。
也就是說,大家夥都為了一口吃的,為了一點穿的就已經拚盡全力,至於說抗日啥的,他們根本打心眼裏不想幹。
反正隻要能卑微地活著就行。
心也沒那麽齊。
很難組織起有效的對日本鬼子的打擊行動。
但現在被日本鬼子殺害的可不是一般成員,而是他們的把頭。
把頭可是名正言順地未來‘在家裏’的當家人。
如果當家人都被日本鬼子給殺害了,他們還能無動於衷。
那麽‘在家裏’不光內部人心要散,就是在江湖上,也將沒有立足之地。
所以,這次‘在家裏’豁出去血本,也要配合陳秀秀給日本鬼子一個深刻地教訓。
讓他們血債血償。
因此黃全來此,可不僅僅是為了報信,還為了聯合抗日。
甚至‘在家裏’把他們將要派來的全部精銳力量的指揮權,都全權交給了陳秀秀。
‘在家裏’將要來參戰的人,那能少得了麽。
最少也得有個幾千人馬。
而且這些人都是從‘在家裏’各處抽調出來的精銳,可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比的。
這就讓陳秀秀在考慮作戰計劃的時候,有了更多的可選擇性。
陳秀秀現在就在手繪天寶鎮周圍地圖。
外界進入天寶鎮,第一個可以做文章的關隘就是一線天。
這地方特別狹窄,甚至盤山路上隻能容許一人通過。
一不小心,踩錯一步,就有可能跌入路旁的懸崖,粉身碎骨。
如果在這個地方設伏,都不用浪費槍支彈藥,隻要在山頂多準備點巨石。
等到日本鬼子大部隊通過的時候,把巨石推下去,就可以把日本鬼子砸到懸崖下去,摔他個好歹的。
至於第二個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就是一線天之後的樺皮溝。
這個地方也是進入天寶鎮的必經之地。
因為此處長滿樺樹,因此得名。
他們可以在樺皮溝設下埋伏,讓在一線天經曆過一次打擊的日本鬼子殘餘力量,從此處往天寶鎮方向過去一半人馬。
剩下的一半日本鬼子,直接從中間攔腰斬斷,以火力封鎖,攔截在樺皮溝外頭。
從樺皮溝進入到天寶鎮方向的一半日本鬼子,陳秀秀會命令人馬,傾盡全力盡快全部消滅掉。
這時候再把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日本鬼子從樺皮溝放進來,來個關門打狗。
如果還有沒有消滅掉的日本鬼子,會由‘在家裏’的精銳力量負責鏟除。
從而達到把全部來犯的日本鬼子殲滅在天寶鎮的目的。
當然,這個作戰計劃也還有待商榷。
隻是一個初步的計劃而已。
還得經過開會討論,才能最後確定下來。
陳秀秀歪著頭,在想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
陳儉闖進來了。
一進來就帶著哭腔對陳秀秀說道:
“姐,你跟我說真話,小藍子真的被日本鬼子給抓走了嗎?”
陳儉是多麽希望這消息是假的呀。
他年紀要說也不大。
可是見過的女人還真不少。
不說別的,就是媳婦都娶迴家兩個了。
更別提他當車老板兒的路上,住的大車店裏找的女人,正經也有好幾個。
可所有的女人加到一起,都比不過劉玉藍在他心裏的份量重。
劉玉藍在他心裏的位置,永遠無人可以取代。
陳儉當然也明白,他與劉玉藍的緣分,早就已經盡了。
無論自己怎麽努力,也永遠沒有在一起的機會。
可隻要知道劉玉藍在這世界上的某一處地方好好地活著呢,就會讓陳儉感覺到無與倫比地快活。
哪怕眼前地生活有多麽寂寥無趣,他也能安心地掙紮著活下去。
可一想到劉玉藍被日本鬼子給抓去了,在監獄裏可能會受到的摧殘。
陳儉的心就像被帶著鐵手套的手使勁揉搓著一般,痛不欲生。
陳秀秀看著自己滿麵淚痕地弟弟,無奈而悲傷地歎了口氣。
她其實原本因為陳儉,特別不待見劉玉藍。
陳秀秀也不可避免地是個俗人。
陳儉是她一手帶大的小弟弟,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自然也是覺得自己的弟弟陳儉,無一處不好。
配得上天下間最好的姑娘。
陳儉喜歡一個跟自己家有世仇的劉玉藍,在陳秀秀眼裏,也隻有自己家不同意,對方配不上自己弟弟的道理。
可誰想到,劉玉藍打從開始根本就看不上陳儉。
她隻是把陳儉當成一個幼年的玩伴,從來沒想過要嫁給陳儉。
甚至最後劉玉藍嫁人了,陳儉還為了她要死要活的。
這讓疼愛陳儉的陳秀秀,如何能喜歡劉玉藍。
可後頭跟劉玉藍接觸多了,再加上陳儉的一番不爭氣地作為。
也讓陳秀秀終於明白,不是人家劉玉藍配不上陳儉,而是陳儉配不上劉玉藍。
自此,也就不再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劉玉藍,而是真的把劉玉藍當做親妹子一樣喜歡關心著。
這時候黃全已經被陳秀秀安排休息去了。
畢竟人家老遠地連夜趕來報信,屬實也是個辛苦活兒。
至少得安排人家吃頓飽飯,睡上一覺,讓人家好好休息休息。
所以此時屋裏就陳秀秀一個人,她伏在桌子上,正拿著筆在寫作戰方案。
陳秀秀是個野路子出身,沒受過什麽正規的軍事化訓練。
所有的關於打仗的知識,全部都來自於韓二當家給她的一本《孫子兵法》殘篇,還有仙姑給她的一些零零散散地不知道哪一個軍校的教材。
其餘地都靠她自己在戰鬥中摸索前行。
如果沒有劉玉藍遇害事件,陳秀秀其實應對日本鬼子有可能進行的這次報複性大規模掃蕩,是準備采取保守的防禦措施的。
也就是把大部分人馬集中到陳家磨坊,把陳家磨坊打造得堅固牢實,準備好充足地武器彈藥和糧食,跟日本鬼子打一個持久戰。
畢竟日本鬼子是外來的,比不得他們坐地戶能熬。
隻要把日本鬼子給熬走了,度過這一撥難關,也就算是勝利了。
加上她也充分考慮到日本鬼子萬一要跟他們硬扛,那她派出去尋求抗聯方麵幫助的人,滿可以把抗聯的人引來,裏外夾擊打擊日本鬼子的掃蕩計劃。
可現在劉玉藍被日本鬼子害死了。
陳秀秀心裏憋了一團火,悲憤化做烈焰,以至於她就不滿足於現下訂製的保守地作戰計劃了。
她要化被動為主動,跟日本鬼子玩兒個大的。
當然,這也不是陳秀秀就隻是為了替劉玉藍報仇,才如此衝動行事。
而是依托天寶鎮的地理位置,製定出來的切實有效的作戰方案。
之所以過去沒打算這麽做,實在是因為,她們山寨的兵力不足。
可現在,因為‘在家裏’的把頭劉玉藍的死亡,激起了‘在家裏’組織成員的憤怒,和對日本鬼子的仇恨。
當然過去‘在家裏’成員也沒少被日本鬼子殺害。
但因為‘在家裏’是針對貧苦大眾的鬆散組織。
也就是說,大家夥都為了一口吃的,為了一點穿的就已經拚盡全力,至於說抗日啥的,他們根本打心眼裏不想幹。
反正隻要能卑微地活著就行。
心也沒那麽齊。
很難組織起有效的對日本鬼子的打擊行動。
但現在被日本鬼子殺害的可不是一般成員,而是他們的把頭。
把頭可是名正言順地未來‘在家裏’的當家人。
如果當家人都被日本鬼子給殺害了,他們還能無動於衷。
那麽‘在家裏’不光內部人心要散,就是在江湖上,也將沒有立足之地。
所以,這次‘在家裏’豁出去血本,也要配合陳秀秀給日本鬼子一個深刻地教訓。
讓他們血債血償。
因此黃全來此,可不僅僅是為了報信,還為了聯合抗日。
甚至‘在家裏’把他們將要派來的全部精銳力量的指揮權,都全權交給了陳秀秀。
‘在家裏’將要來參戰的人,那能少得了麽。
最少也得有個幾千人馬。
而且這些人都是從‘在家裏’各處抽調出來的精銳,可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比的。
這就讓陳秀秀在考慮作戰計劃的時候,有了更多的可選擇性。
陳秀秀現在就在手繪天寶鎮周圍地圖。
外界進入天寶鎮,第一個可以做文章的關隘就是一線天。
這地方特別狹窄,甚至盤山路上隻能容許一人通過。
一不小心,踩錯一步,就有可能跌入路旁的懸崖,粉身碎骨。
如果在這個地方設伏,都不用浪費槍支彈藥,隻要在山頂多準備點巨石。
等到日本鬼子大部隊通過的時候,把巨石推下去,就可以把日本鬼子砸到懸崖下去,摔他個好歹的。
至於第二個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就是一線天之後的樺皮溝。
這個地方也是進入天寶鎮的必經之地。
因為此處長滿樺樹,因此得名。
他們可以在樺皮溝設下埋伏,讓在一線天經曆過一次打擊的日本鬼子殘餘力量,從此處往天寶鎮方向過去一半人馬。
剩下的一半日本鬼子,直接從中間攔腰斬斷,以火力封鎖,攔截在樺皮溝外頭。
從樺皮溝進入到天寶鎮方向的一半日本鬼子,陳秀秀會命令人馬,傾盡全力盡快全部消滅掉。
這時候再把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日本鬼子從樺皮溝放進來,來個關門打狗。
如果還有沒有消滅掉的日本鬼子,會由‘在家裏’的精銳力量負責鏟除。
從而達到把全部來犯的日本鬼子殲滅在天寶鎮的目的。
當然,這個作戰計劃也還有待商榷。
隻是一個初步的計劃而已。
還得經過開會討論,才能最後確定下來。
陳秀秀歪著頭,在想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
陳儉闖進來了。
一進來就帶著哭腔對陳秀秀說道:
“姐,你跟我說真話,小藍子真的被日本鬼子給抓走了嗎?”
陳儉是多麽希望這消息是假的呀。
他年紀要說也不大。
可是見過的女人還真不少。
不說別的,就是媳婦都娶迴家兩個了。
更別提他當車老板兒的路上,住的大車店裏找的女人,正經也有好幾個。
可所有的女人加到一起,都比不過劉玉藍在他心裏的份量重。
劉玉藍在他心裏的位置,永遠無人可以取代。
陳儉當然也明白,他與劉玉藍的緣分,早就已經盡了。
無論自己怎麽努力,也永遠沒有在一起的機會。
可隻要知道劉玉藍在這世界上的某一處地方好好地活著呢,就會讓陳儉感覺到無與倫比地快活。
哪怕眼前地生活有多麽寂寥無趣,他也能安心地掙紮著活下去。
可一想到劉玉藍被日本鬼子給抓去了,在監獄裏可能會受到的摧殘。
陳儉的心就像被帶著鐵手套的手使勁揉搓著一般,痛不欲生。
陳秀秀看著自己滿麵淚痕地弟弟,無奈而悲傷地歎了口氣。
她其實原本因為陳儉,特別不待見劉玉藍。
陳秀秀也不可避免地是個俗人。
陳儉是她一手帶大的小弟弟,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自然也是覺得自己的弟弟陳儉,無一處不好。
配得上天下間最好的姑娘。
陳儉喜歡一個跟自己家有世仇的劉玉藍,在陳秀秀眼裏,也隻有自己家不同意,對方配不上自己弟弟的道理。
可誰想到,劉玉藍打從開始根本就看不上陳儉。
她隻是把陳儉當成一個幼年的玩伴,從來沒想過要嫁給陳儉。
甚至最後劉玉藍嫁人了,陳儉還為了她要死要活的。
這讓疼愛陳儉的陳秀秀,如何能喜歡劉玉藍。
可後頭跟劉玉藍接觸多了,再加上陳儉的一番不爭氣地作為。
也讓陳秀秀終於明白,不是人家劉玉藍配不上陳儉,而是陳儉配不上劉玉藍。
自此,也就不再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劉玉藍,而是真的把劉玉藍當做親妹子一樣喜歡關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