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三丫的出逃,被日本鬼子將要對陳家磨坊可能有的報複,給淡化了。
現在陳秀秀根本就沒那閑功夫理會孟三丫的死活。
從花枝的認親會上迴來以後。
韓二當家的就過來找陳秀秀。
他默默地掏出一張紙給陳秀秀看。
陳秀秀仔細一瞅,頓時大吃一驚。
急問韓二當家的:
“韓叔,這都都是真的?”
韓二當家的苦笑一聲:
“大侄女,這上頭寫的數據,其真實性,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別看日本鬼子死了一百八十二人,咱們的人犧牲了九十七個人。
看起來是咱們差不多比日本鬼子少死一半。
可能大家夥都會下意識地認為,咱們比日本鬼子厲害多了。
可大當家的你看看這數據對比就知道了。
這次之所以能這麽快取得勝利,其實都是咱們的迫擊炮占決定作用。
大概三分之二的日本鬼子,是被迫擊炮轟死的。
剩下那三分之一的日本鬼子,才是咱們跟他們近戰打死的。
這算起來,基本相當於日本鬼子死一個,咱們差不多就得死上四五個。
相差實在懸殊啊。
我過來把這數據給你看,可不是長日本鬼子誌氣,滅咱們自己的威風。
而是,咱們這幾天,絕對不能放鬆警惕。
更得趕緊行動起來。
我問過參加那天戰鬥的兄弟們,根據他們所描述的,日本鬼子跟咱們白刃戰的情況。
知道日本鬼子在跟咱們的人拚刺刀的時候,他們的刺刀,基本都保持在槍、肘、肩膀子,腦袋連成一線。
擋咱們大刀的時候,也隻是手腕子輕輕一翻,幅度非常小地就把咱們的大刀給壓下去了。
壓下去以後,接著日本鬼子就能來個突刺。
咱們的人,就抵擋不住了。
他們的動作,沒有一絲一毫多餘的花架子。
實用性極強。
而咱們兄弟們用的那大刀,雖然鋒利無比,可大家使用大刀的時候,基本都是野路子。
甚至有的根本就是沒路子,隻知道掄起來亂砍一氣。
毫無章法可言。
就是花架子,根本就不實用。
往往三四個人,不敵日本鬼子一個。
所以白刃戰的時候,咱們隻能以大多數兄弟們的犧牲,才能壓製住日本鬼子,才能換來勝利。
可是大當家的,咱們這些弟兄,那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就這麽讓日本鬼子給殺害了,我心疼啊!
尤其日本鬼子那槍法更是了得,他們訓練有素,三百米以內,基本百發百中。
可咱們呢,連槍都是拚湊出來的,雖然也訓練過槍法,可哪有他們訓練的時間長啊。
加上咱們子彈也不充裕。
弟兄們害怕浪費,都是瞄準又瞄準才打一槍。
可咱們這一瞄準,就容易讓日本鬼子開槍給打上。
咱們這次把日本鬼子都給殺幹淨了,他們是百分百的得來報複咱們。
我就怕再來的日本鬼子,他們這次是有備而來,咱們如果偷襲不了他們,正麵對敵,恐怕就要吃大虧。
還是得早做準備。
把大家夥都動員起來,也讓那些有好的戰鬥經驗的弟兄,好好給下頭的人,傳授傳授對戰日本鬼子的一些有效經驗。
最好是能搞一個戰陣,三人成隊,白刃戰的時候,一個人正麵擋刺刀,兩個人從側麵下手。
再一個,最好是這幾天,加緊多生產點手榴彈。
弟兄們槍法不準,咱們就用手榴彈湊。
對日本鬼子實施遠程轟炸。
轟炸完了扭頭就跑,不跟他們正麵交鋒。
打擊日本鬼子的同時,或許能減少點傷亡。”
陳秀秀手指無意識地輕輕叩擊著桌子,也是苦笑一聲:
“我這兩天也在琢磨這個事兒。
可咱們現在,一窮二白,啥也沒有。
唯一有的槍支彈藥,不是當年仙姑給咱們的,就是繳獲日本鬼子的戰利品。
再有就是這次薑芍藥他們也給咱們提供了一部分。
咱們自己雖然也買了點槍支彈藥。
可子彈手榴彈這些東西,光進不出,現在實在也不剩多少了。
我也知道兄弟們槍法沒那麽準,可有啥法子,咱們沒有那條件讓他們練習槍法。
再說咱們那軍火小作坊,原來還沒咋覺出來白得意的重要性。
可他這一被日子鬼子給殺害了,缺了他這麽一個人,現在生產進度都被極大地拉低。
況且,就算現在能盡最大可能地生產手榴彈,可咱們原材料也沒多少了。
根本就生產不出來多少手榴彈。
加上咱們子彈也不剩多少了。
現在這情況,實在是,難呢!”
兩人麵對麵坐著,相顧無言。
過了好一會兒,陳秀秀才又說道:
“現在看來,就像您說的那樣,恐怕跟日本鬼子正麵交鋒,是不太明智的選擇。
咱們還是得發揮咱們坐地戶地優勢,領著他們在大山裏打轉轉。
咱們跟他們打遊擊戰。
比忘了,弟兄們可基本都是跑山人,山路跑起來,小鬼子不一定能比得過咱們。
在山裏打起來,咱們也多少能占點便宜。
到時候,咱們也可以利用跑山人的優勢,給日本鬼子設下埋伏,讓他們嚐嚐咱們的厲害。”
天寶鎮因為三麵環山,周邊的這些村子,基本大家夥無論男女老幼,都是跑山人。
啥是跑山人呢?
天寶鎮的跑山人,指的就是行走在深山老林裏,靠采些山珍藥材,或者打獵為生的人。
像春天,山野菜出來了,這些跑山人就背上麻袋,跨著土籃子,進山摘些刺老芽、蕨菜、野雞膀子、老山芹、柳蒿芽······
東北的山野菜,那是多得數不勝數。
采摘這些迴來,一部分好的可以賣錢。
另外一些可以醃製,或者曬幹,冬天沒有新鮮菜的時候吃。
夏天的時候,河流裏的魚和蛤蟆多了起來,跑山人就開始下河撈魚、撈蛤蟆出來賣錢。
等到秋天,那大山裏值錢的東西可就更多了。
鬆子、木耳、蘑菇、榛子、五味子、野葡萄、野山參······
這一撥采摘完了,賣了錢。
到了冬天,跑山人挎上獵槍,騎上小矮馬,領上獵狗,又鑽進深山老林裏頭狩獵去了。
麅子、野豬、鹿、狐狸、野兔······
肉或吃或賣,皮子更可以換錢。
所以跑山人對於山林的情況,再沒有比他們更熟悉的人了。
陳秀秀的山寨裏,這些本地的弟兄們,過去幹什麽行當的都有。
但大多數,都做過跑山人。
現在陳秀秀根本就沒那閑功夫理會孟三丫的死活。
從花枝的認親會上迴來以後。
韓二當家的就過來找陳秀秀。
他默默地掏出一張紙給陳秀秀看。
陳秀秀仔細一瞅,頓時大吃一驚。
急問韓二當家的:
“韓叔,這都都是真的?”
韓二當家的苦笑一聲:
“大侄女,這上頭寫的數據,其真實性,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別看日本鬼子死了一百八十二人,咱們的人犧牲了九十七個人。
看起來是咱們差不多比日本鬼子少死一半。
可能大家夥都會下意識地認為,咱們比日本鬼子厲害多了。
可大當家的你看看這數據對比就知道了。
這次之所以能這麽快取得勝利,其實都是咱們的迫擊炮占決定作用。
大概三分之二的日本鬼子,是被迫擊炮轟死的。
剩下那三分之一的日本鬼子,才是咱們跟他們近戰打死的。
這算起來,基本相當於日本鬼子死一個,咱們差不多就得死上四五個。
相差實在懸殊啊。
我過來把這數據給你看,可不是長日本鬼子誌氣,滅咱們自己的威風。
而是,咱們這幾天,絕對不能放鬆警惕。
更得趕緊行動起來。
我問過參加那天戰鬥的兄弟們,根據他們所描述的,日本鬼子跟咱們白刃戰的情況。
知道日本鬼子在跟咱們的人拚刺刀的時候,他們的刺刀,基本都保持在槍、肘、肩膀子,腦袋連成一線。
擋咱們大刀的時候,也隻是手腕子輕輕一翻,幅度非常小地就把咱們的大刀給壓下去了。
壓下去以後,接著日本鬼子就能來個突刺。
咱們的人,就抵擋不住了。
他們的動作,沒有一絲一毫多餘的花架子。
實用性極強。
而咱們兄弟們用的那大刀,雖然鋒利無比,可大家使用大刀的時候,基本都是野路子。
甚至有的根本就是沒路子,隻知道掄起來亂砍一氣。
毫無章法可言。
就是花架子,根本就不實用。
往往三四個人,不敵日本鬼子一個。
所以白刃戰的時候,咱們隻能以大多數兄弟們的犧牲,才能壓製住日本鬼子,才能換來勝利。
可是大當家的,咱們這些弟兄,那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就這麽讓日本鬼子給殺害了,我心疼啊!
尤其日本鬼子那槍法更是了得,他們訓練有素,三百米以內,基本百發百中。
可咱們呢,連槍都是拚湊出來的,雖然也訓練過槍法,可哪有他們訓練的時間長啊。
加上咱們子彈也不充裕。
弟兄們害怕浪費,都是瞄準又瞄準才打一槍。
可咱們這一瞄準,就容易讓日本鬼子開槍給打上。
咱們這次把日本鬼子都給殺幹淨了,他們是百分百的得來報複咱們。
我就怕再來的日本鬼子,他們這次是有備而來,咱們如果偷襲不了他們,正麵對敵,恐怕就要吃大虧。
還是得早做準備。
把大家夥都動員起來,也讓那些有好的戰鬥經驗的弟兄,好好給下頭的人,傳授傳授對戰日本鬼子的一些有效經驗。
最好是能搞一個戰陣,三人成隊,白刃戰的時候,一個人正麵擋刺刀,兩個人從側麵下手。
再一個,最好是這幾天,加緊多生產點手榴彈。
弟兄們槍法不準,咱們就用手榴彈湊。
對日本鬼子實施遠程轟炸。
轟炸完了扭頭就跑,不跟他們正麵交鋒。
打擊日本鬼子的同時,或許能減少點傷亡。”
陳秀秀手指無意識地輕輕叩擊著桌子,也是苦笑一聲:
“我這兩天也在琢磨這個事兒。
可咱們現在,一窮二白,啥也沒有。
唯一有的槍支彈藥,不是當年仙姑給咱們的,就是繳獲日本鬼子的戰利品。
再有就是這次薑芍藥他們也給咱們提供了一部分。
咱們自己雖然也買了點槍支彈藥。
可子彈手榴彈這些東西,光進不出,現在實在也不剩多少了。
我也知道兄弟們槍法沒那麽準,可有啥法子,咱們沒有那條件讓他們練習槍法。
再說咱們那軍火小作坊,原來還沒咋覺出來白得意的重要性。
可他這一被日子鬼子給殺害了,缺了他這麽一個人,現在生產進度都被極大地拉低。
況且,就算現在能盡最大可能地生產手榴彈,可咱們原材料也沒多少了。
根本就生產不出來多少手榴彈。
加上咱們子彈也不剩多少了。
現在這情況,實在是,難呢!”
兩人麵對麵坐著,相顧無言。
過了好一會兒,陳秀秀才又說道:
“現在看來,就像您說的那樣,恐怕跟日本鬼子正麵交鋒,是不太明智的選擇。
咱們還是得發揮咱們坐地戶地優勢,領著他們在大山裏打轉轉。
咱們跟他們打遊擊戰。
比忘了,弟兄們可基本都是跑山人,山路跑起來,小鬼子不一定能比得過咱們。
在山裏打起來,咱們也多少能占點便宜。
到時候,咱們也可以利用跑山人的優勢,給日本鬼子設下埋伏,讓他們嚐嚐咱們的厲害。”
天寶鎮因為三麵環山,周邊的這些村子,基本大家夥無論男女老幼,都是跑山人。
啥是跑山人呢?
天寶鎮的跑山人,指的就是行走在深山老林裏,靠采些山珍藥材,或者打獵為生的人。
像春天,山野菜出來了,這些跑山人就背上麻袋,跨著土籃子,進山摘些刺老芽、蕨菜、野雞膀子、老山芹、柳蒿芽······
東北的山野菜,那是多得數不勝數。
采摘這些迴來,一部分好的可以賣錢。
另外一些可以醃製,或者曬幹,冬天沒有新鮮菜的時候吃。
夏天的時候,河流裏的魚和蛤蟆多了起來,跑山人就開始下河撈魚、撈蛤蟆出來賣錢。
等到秋天,那大山裏值錢的東西可就更多了。
鬆子、木耳、蘑菇、榛子、五味子、野葡萄、野山參······
這一撥采摘完了,賣了錢。
到了冬天,跑山人挎上獵槍,騎上小矮馬,領上獵狗,又鑽進深山老林裏頭狩獵去了。
麅子、野豬、鹿、狐狸、野兔······
肉或吃或賣,皮子更可以換錢。
所以跑山人對於山林的情況,再沒有比他們更熟悉的人了。
陳秀秀的山寨裏,這些本地的弟兄們,過去幹什麽行當的都有。
但大多數,都做過跑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