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厚魁那個開心勁兒就別提了,那老臉都快笑開花了,樂顛顛地,又滿懷期盼地商量陳秀秀:
“秀秀啊,以後這孩子就跟著你姓吧,姓陳。你看咋樣?我看這小子以後準能有出息,能給咱們老陳家長臉!”
陳秀秀可是為難了,名字都起好了,叫溫和平,那也沒有改名的道理啊。
老爹既然提出來了,眼下如果不答應,那陳厚魁說不定會受打擊。
可答應,沒這個道理呀。
大荒子也不是入贅她們陳家的贅婿,更何況,現在大荒子還在抗日前線,拚死跟日本鬼子搏殺呢。
好麽,家裏頭自己媳婦跟老丈人,瞞著他,偷偷把孩子的姓給改了,那像話麽。
別忘了,大荒子不在天寶鎮,可人家倆兄弟三荒子、四荒子還都在呢。
人家哥倆能同意得了!
這就不是個事兒啊。
估計自己老爹,這是讓陳勤、陳儉倆兄弟,給氣糊塗了,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但她還不能直接反駁。
陳厚魁身體明顯不如以前,前幾次也是多虧了有鍾先生的救命神藥,才活過來。
孝順的她,能敢直接說不行麽。
萬一她這邊說不行,那邊她爹又犯病了,鍾先生可沒在跟前啊。
有個啥閃失,自己還不得後悔一輩子。
隻能暫且先拖著吧。
於是隻能敷衍道:“爹啊,等有時間找個算命先生,看看再說吧。不然突然改姓,萬一有啥說道,就不好了。”
陳秀秀現在也學鬼道了,啥不想答應的,就往神神鬼鬼身上推唄。
她看那跳大神的,老百姓都信得不得了。
既然不敢讓陳厚魁著急上火,把鬼神說祭出來,為了孩子好,八成陳厚魁短期內,不會再提讓孩子改姓陳的事情了。
就先拖著唄,拖一時是一時,實在拖不下去了,再想法子。
果然,陳厚魁聽見她這麽一說,吧嗒吧嗒嘴,多少有點不甘心,但閨女說的也對。
老輩人傳下來的說法,人的名字,跟個人的運道,都是聯係在一起的。
突然改姓,萬一對孩子有啥不好的,那不悔之晚矣麽。
隻能點點頭,表示同意。
當然,也希望盡快找個能掐會算,神通廣大的道士或者和尚啥的,趕緊算出來,行不行的,他心裏好有個底兒。
行了,那以後倆倒黴兒子,他就打算撒手不管了。
愛咋地咋地,生不生孩子,都跟他沒關係。
那要是不行了,他就得想轍了。
要麽催陳勤休了高鳳蓮,再娶一個能生養的女人;要麽督促小兒子陳儉跟孟三丫,該看病看病,瞅瞅到底是咋迴事,這麽長時間了,還沒懷上孩子。
如果孟三丫也不能生,那他就得再琢磨著,給陳儉另娶一個媳婦了。
就說過去那老輩人,對於傳宗接代的執著,勝過一切呀。
那時候講究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有錢的人如果沒兒子,就抬小妾。
手裏頭雖然有倆錢,但錢還不太多的人,那就休妻換媳婦。
那沒錢的人呢,也不能幹瞪眼。要後代,可以呀,有那淨窮的人家,會典妻。
啥叫典妻,就是把自己媳婦,租給那想要後代的男人,約定租多長時間,給人家生完孩子。
等到生完孩子,或者約定的時間到了,再迴到原來的丈夫兒女身邊。
所以,舊社會的人們,無論有錢沒錢,那對於傳宗接代的執念,都是根植在他們的血脈深處,不可動搖的。
陳秀秀原來接受的那教育,也是老傳統,老觀念。女人,你就得生孩子,不生出來兒子,那就是沒能耐。
可現在,她經曆了這麽多事情,又有蔡曼麗等人,帶給她的新思想,新觀念,早就不那麽想了。
思想覺悟提高了。
現在她身上,更是有了大將的風範,殺伐果斷,從死人堆兒裏爬出來的人,眼神裏都帶著殺氣。
雖然她已經盡量收斂著,可家裏倆弟弟也害怕呀。
沒聊幾句,陳勤陳儉就借口出去上山找柴火,溜了。
還留在這裏幹啥呀,老爹看他倆哪兒哪兒都不順眼。
姐姐那疤瘌臉一繃,也是冷死個人,瞅著就滲的慌,還不如出去幹活自在。
他倆一走,陳秀秀就問曹寡婦:“曹嬸啊,現在我爹身體怎麽樣,陳勤、陳儉有沒有再惹我爹生氣了?”
曹寡婦看了一眼陳厚魁,欲言又止的樣子。
明顯的是有啥事兒,陳厚魁不讓她說,可不說吧,她憋著也難受。
這是有話,不方便當著陳厚魁的麵講呀。
陳秀秀把曹寡婦拉到一邊:“曹嬸,你就說吧,我爹要是說你,我給你做主。”
曹寡婦這才開口,把這段時間家裏發生的事兒,娓娓道來:
“高鳳蓮生完孩子,整天抱著孩子,啥也不幹;陳勤呢,也是好吃懶做。
偏偏倆人還嘴饞,總愛吃個好的。那花錢像流水一樣。
把當初從高老杆那裏弄來的錢,都花沒了。
還動不動就去找你爹要錢。要是不給,他們就說這是借的,不是要的,過幾天就還。
唉,他們那過幾天,可真不是過幾天呢,那是沒時候還呢。
借的錢,沒多長時間就花吧沒了,還又來借。”
曹寡婦也糟心呢,你說好模好樣的,自己一個寡婦,像過去那樣,每天種點地,沒事跟村裏大爺大娘嘮嘮閑嗑,多自在呦。
非得想不開,二嫁這麽個人家,天天雞飛狗跳的,鬧心不鬧心呢!
自己走這一步,真是血虧呀。
有心不跟陳厚魁過了,可人家倆兒子是不爭氣,但人家閨女厲害呀。
萬一自己前腳走了,後腳報複自己咋辦。
關鍵是報複自己還好說,自己就一個老寡婦,活也活夠了。
可萬一報複在自己親閨女身上咋辦。
真是進不得,退不得,悔不當初呀!
小腸腸都悔的打結了。
可陳秀秀問到自己了,那自己就照實了說吧,不然,是真憋氣呀。
於是,曹寡婦又振作起來,繼續講下去:
“你說說我跟你爹年紀都大了,手裏就那三瓜兩棗的。他們這天天啃老,誰能受得了啊!
到最後,你爹實在沒錢了,陳勤還不相信,還以為有錢不給他,摔盆子打碗的,鬧得人不消停。
唉,你爹天天愁的不行,這幾天,連飯都吃不下去。
陳儉和孟三丫呢,啃老啃出了新高度,一不偷二不搶,也不惹你爹生氣。
就死皮賴臉的,賴在家裏不走,你做啥,他們就吃啥。
你不做飯,他們就餓著。
唉,你說說,這都早就分家了,地也早就分給他們了。
現在這樣,就等於三家人,都靠著你爹自己分的那麽點兒地,能夠吃嗎?
經常是吃上頓沒下頓的,唉,實在是這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你這去了奉城,也沒人能管得了他們,這下你迴來就好了……”
多餘的話,曹寡婦就沒再往下講了。
反正情況我是告訴你了,那是你們老陳家的事兒。
自己就是後娘,對於你們來說,估計更是一個外人。
肯定不能多說話,多說多錯,言多必失,失多傷心。
話講的深了淺了的,到時候落埋怨。
沒準過幾天,你們一家人,又和好如初。
我反倒成了惡人、壞人了,就說我這麽大歲數了,我圖啥呀,何苦來哉!
“秀秀啊,以後這孩子就跟著你姓吧,姓陳。你看咋樣?我看這小子以後準能有出息,能給咱們老陳家長臉!”
陳秀秀可是為難了,名字都起好了,叫溫和平,那也沒有改名的道理啊。
老爹既然提出來了,眼下如果不答應,那陳厚魁說不定會受打擊。
可答應,沒這個道理呀。
大荒子也不是入贅她們陳家的贅婿,更何況,現在大荒子還在抗日前線,拚死跟日本鬼子搏殺呢。
好麽,家裏頭自己媳婦跟老丈人,瞞著他,偷偷把孩子的姓給改了,那像話麽。
別忘了,大荒子不在天寶鎮,可人家倆兄弟三荒子、四荒子還都在呢。
人家哥倆能同意得了!
這就不是個事兒啊。
估計自己老爹,這是讓陳勤、陳儉倆兄弟,給氣糊塗了,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但她還不能直接反駁。
陳厚魁身體明顯不如以前,前幾次也是多虧了有鍾先生的救命神藥,才活過來。
孝順的她,能敢直接說不行麽。
萬一她這邊說不行,那邊她爹又犯病了,鍾先生可沒在跟前啊。
有個啥閃失,自己還不得後悔一輩子。
隻能暫且先拖著吧。
於是隻能敷衍道:“爹啊,等有時間找個算命先生,看看再說吧。不然突然改姓,萬一有啥說道,就不好了。”
陳秀秀現在也學鬼道了,啥不想答應的,就往神神鬼鬼身上推唄。
她看那跳大神的,老百姓都信得不得了。
既然不敢讓陳厚魁著急上火,把鬼神說祭出來,為了孩子好,八成陳厚魁短期內,不會再提讓孩子改姓陳的事情了。
就先拖著唄,拖一時是一時,實在拖不下去了,再想法子。
果然,陳厚魁聽見她這麽一說,吧嗒吧嗒嘴,多少有點不甘心,但閨女說的也對。
老輩人傳下來的說法,人的名字,跟個人的運道,都是聯係在一起的。
突然改姓,萬一對孩子有啥不好的,那不悔之晚矣麽。
隻能點點頭,表示同意。
當然,也希望盡快找個能掐會算,神通廣大的道士或者和尚啥的,趕緊算出來,行不行的,他心裏好有個底兒。
行了,那以後倆倒黴兒子,他就打算撒手不管了。
愛咋地咋地,生不生孩子,都跟他沒關係。
那要是不行了,他就得想轍了。
要麽催陳勤休了高鳳蓮,再娶一個能生養的女人;要麽督促小兒子陳儉跟孟三丫,該看病看病,瞅瞅到底是咋迴事,這麽長時間了,還沒懷上孩子。
如果孟三丫也不能生,那他就得再琢磨著,給陳儉另娶一個媳婦了。
就說過去那老輩人,對於傳宗接代的執著,勝過一切呀。
那時候講究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有錢的人如果沒兒子,就抬小妾。
手裏頭雖然有倆錢,但錢還不太多的人,那就休妻換媳婦。
那沒錢的人呢,也不能幹瞪眼。要後代,可以呀,有那淨窮的人家,會典妻。
啥叫典妻,就是把自己媳婦,租給那想要後代的男人,約定租多長時間,給人家生完孩子。
等到生完孩子,或者約定的時間到了,再迴到原來的丈夫兒女身邊。
所以,舊社會的人們,無論有錢沒錢,那對於傳宗接代的執念,都是根植在他們的血脈深處,不可動搖的。
陳秀秀原來接受的那教育,也是老傳統,老觀念。女人,你就得生孩子,不生出來兒子,那就是沒能耐。
可現在,她經曆了這麽多事情,又有蔡曼麗等人,帶給她的新思想,新觀念,早就不那麽想了。
思想覺悟提高了。
現在她身上,更是有了大將的風範,殺伐果斷,從死人堆兒裏爬出來的人,眼神裏都帶著殺氣。
雖然她已經盡量收斂著,可家裏倆弟弟也害怕呀。
沒聊幾句,陳勤陳儉就借口出去上山找柴火,溜了。
還留在這裏幹啥呀,老爹看他倆哪兒哪兒都不順眼。
姐姐那疤瘌臉一繃,也是冷死個人,瞅著就滲的慌,還不如出去幹活自在。
他倆一走,陳秀秀就問曹寡婦:“曹嬸啊,現在我爹身體怎麽樣,陳勤、陳儉有沒有再惹我爹生氣了?”
曹寡婦看了一眼陳厚魁,欲言又止的樣子。
明顯的是有啥事兒,陳厚魁不讓她說,可不說吧,她憋著也難受。
這是有話,不方便當著陳厚魁的麵講呀。
陳秀秀把曹寡婦拉到一邊:“曹嬸,你就說吧,我爹要是說你,我給你做主。”
曹寡婦這才開口,把這段時間家裏發生的事兒,娓娓道來:
“高鳳蓮生完孩子,整天抱著孩子,啥也不幹;陳勤呢,也是好吃懶做。
偏偏倆人還嘴饞,總愛吃個好的。那花錢像流水一樣。
把當初從高老杆那裏弄來的錢,都花沒了。
還動不動就去找你爹要錢。要是不給,他們就說這是借的,不是要的,過幾天就還。
唉,他們那過幾天,可真不是過幾天呢,那是沒時候還呢。
借的錢,沒多長時間就花吧沒了,還又來借。”
曹寡婦也糟心呢,你說好模好樣的,自己一個寡婦,像過去那樣,每天種點地,沒事跟村裏大爺大娘嘮嘮閑嗑,多自在呦。
非得想不開,二嫁這麽個人家,天天雞飛狗跳的,鬧心不鬧心呢!
自己走這一步,真是血虧呀。
有心不跟陳厚魁過了,可人家倆兒子是不爭氣,但人家閨女厲害呀。
萬一自己前腳走了,後腳報複自己咋辦。
關鍵是報複自己還好說,自己就一個老寡婦,活也活夠了。
可萬一報複在自己親閨女身上咋辦。
真是進不得,退不得,悔不當初呀!
小腸腸都悔的打結了。
可陳秀秀問到自己了,那自己就照實了說吧,不然,是真憋氣呀。
於是,曹寡婦又振作起來,繼續講下去:
“你說說我跟你爹年紀都大了,手裏就那三瓜兩棗的。他們這天天啃老,誰能受得了啊!
到最後,你爹實在沒錢了,陳勤還不相信,還以為有錢不給他,摔盆子打碗的,鬧得人不消停。
唉,你爹天天愁的不行,這幾天,連飯都吃不下去。
陳儉和孟三丫呢,啃老啃出了新高度,一不偷二不搶,也不惹你爹生氣。
就死皮賴臉的,賴在家裏不走,你做啥,他們就吃啥。
你不做飯,他們就餓著。
唉,你說說,這都早就分家了,地也早就分給他們了。
現在這樣,就等於三家人,都靠著你爹自己分的那麽點兒地,能夠吃嗎?
經常是吃上頓沒下頓的,唉,實在是這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你這去了奉城,也沒人能管得了他們,這下你迴來就好了……”
多餘的話,曹寡婦就沒再往下講了。
反正情況我是告訴你了,那是你們老陳家的事兒。
自己就是後娘,對於你們來說,估計更是一個外人。
肯定不能多說話,多說多錯,言多必失,失多傷心。
話講的深了淺了的,到時候落埋怨。
沒準過幾天,你們一家人,又和好如初。
我反倒成了惡人、壞人了,就說我這麽大歲數了,我圖啥呀,何苦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