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啊,你想不想和我學醫?”鍾先生坐在炕上,一句話突然出口。
徐艾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睛更是瞪得大大的,問:“鍾叔,你說什麽?學醫?”
鍾先生點點頭。
徐艾蒿有些疑惑:“可是我不識字啊?再說我一個女孩子家學醫,人家會讓我瞧病嗎?”
鍾先生不屑地說:“誰說不識字就不能學醫,誰又說女孩子不能學醫,隻要你肯學,我就能把你教會!再說,不識字你可以學啊,誰也不是天生下來就識字的。”
看徐艾蒿還有些猶豫,就又說:“俗話說得好,技多不壓身啊,現在學了,不定以後什麽時候就能用上,有個手藝總比沒有強!”
鍾先生隻是說了其一,至於擔心以後陳儉對她不好,她也可以自己活下去的話。鍾先生並沒有說,那隻是萬一,隻是最壞的打算。現在鍾先生想報答徐艾蒿對自己的照顧,也想把自己一身的本事傳下去。
既然兒子沒了,當然,就算兒子鍾寶還活著的時候,他也不學的。倒是這徐艾蒿,心細,人又善良。
識不識字倒不是最重要的,不識字,大不了自己以後教她就成了,她也還小,邊學識字,邊學醫也沒什麽不可以的,就看徐艾蒿肯不肯下苦功夫去學了。
這鍾先生,你別看他現在隻是一個在鄉村裏四處行醫的草頭醫生。其實人家祖上可真的是輝煌過的。他的祖爺爺是在清朝宮裏頭,當過禦醫的。再往上數,家裏也還有無數個在當時有名的名醫。可以算得上中醫世家了。
隻不過後來,他祖爺爺在宮裏得罪了一個皇子,全家人受了迫害,被發配到北方這苦寒之地。
過去中醫大多是祖傳,很少有人會傳給外人。所以,鍾先生雖然沒有學會祖上的十成醫術,五六成是學會了。
那些啥秘方,偏方就不說了,光宮廷裏那些養生的藥丸子做法,就會好幾十種。真拿出去,也都是錢呢。
再有,鍾先生家裏攢的那些祖傳的醫書。那可才真是寶貝。他們家祖上可沒少搜集一些稀有的,甚至是絕世的醫書。你想想,那時候他祖爺爺是禦醫,地位在醫生裏,就屬於頂尖了。
過去醫生這職業並不受重視,屬於中九流,跟算卦的,和尚道士地位一樣。能混到禦醫,那就多少算是個小官了,同時也是對他醫術的肯定。
所以巴結的人肯定有,人吃五穀雜糧,不可能不生病,生病誰不想找個厲害點的醫生啊。
他隻要放出風去,說想收藏點醫書,那肯定有求醫的,或者跟他示好的,準備以後求醫方便的人,給他送點。
這醫書可就不老少了。鍾先生本來想留給他妹子,石老太。萬一有一天他不在了,把這些書傳給小貓的孩子也好。
為啥說傳給小貓的孩子,不傳給小貓呢,因為小貓遺傳了她爹石進祥,也是個傻子。生活都不能自理,根本就學不了醫術。
所以鍾先生本來想著,妹子石老太那也算自己最親近的人了,她的後代,也算是自己的血脈親人,將來小貓腰是能結婚,生出來不傻的孩子,那這醫書傳給小貓的孩子,這也算是肥水沒流外人田。
如果石老太不想把這醫書,傳給小貓的後人,那就交代她,有機會給於大龍家的那個兒子。也當是自己這個親爹,給兒子留的一點念想。
但是自己妹妹的袖手旁觀,讓他可寒心嘍。血脈親人,還不如個無親無故的外人對自己好。
所以,他決定把他這一身醫術,和那些個醫書,都傳給徐艾蒿。
至於說,為啥陳厚魁收留的他,他卻隻感謝徐艾蒿,卻不感謝陳厚魁。那是因為,在鍾先生心裏,陳家那是欠了他的大恩的。
是他救出了陳家父子,不然,陳家父子早就見閻王去了。
當然,他是不會覺得,這是用陳秀秀的幸福換來的。
所以,陳家供他吃住,都是應該的,反而徐艾蒿並不欠他的,卻全心全意對待他,讓他感動了。
陳秀秀迴家的時候,徐艾蒿已經和鍾先生學了好一陣子了,隻是鍾先生不讓她告訴別人。徐艾蒿隻說是鍾先生教她識字,對學醫的事隻字未提。
聽說鍾先生在她家裏,陳秀秀並沒有和她爹提起,從前鍾先生,是如何逼迫自己迴石家的事。
那些往事,陳秀秀就打算讓它們爛在肚子裏。再說,在她生命垂危的時候,是人家鍾先生的偏方救的她。所以,前塵了了,啥也不想說了。
經曆了生死起落後,她什麽事兒都比以前看得開了。
陳厚魁說完鍾先生的遭遇,陳秀秀輕歎了口氣,道:“想不到鍾先生這命也挺苦的,他一個人,歲數又這麽大了,就讓他住這兒吧!”
鍾先生其實也就五十多歲,那要是在現代,還正龍精虎猛呢。可你別忘了,這是在民國,人們那時候生活水平特別低呀,大家都吃不飽,穿不暖,成年勞作,能活到五十多歲的人,都算高壽了。
幸虧鍾先生好歹是個老中醫,自己平時保養點,再加上行醫的人,不用幹啥農活,多少有點小錢。
不然那要是一般人,經曆這麽一場,也差不多就見閻王去了。
陳儉一聽陳秀秀說,讓鍾先生在自己家住,氣得直跳腳:“天天他啥活也不幹,還得讓艾蒿伺候他,把這兒當什麽地方了呀!跟他無親無故的,憑啥讓他在咱家住呀!”
陳秀秀微微一笑,愛憐地摸摸陳儉的頭,“凡事不能都想到壞處,人都會有個為難遭災的時候,誰也不敢保證一輩子,都能順順當當的,萬一我們什麽時候不好了,不是也希望有人能搭把手嗎?你說是不是啊。”
陳厚魁邊在炕沿上磕煙袋鍋子裏的煙灰,邊吆喝陳儉:
“小兔崽子,當年要是沒有鍾先生出麵救咱倆,咱們早就死了,人可不能過河拆橋啊!要有良心,要知道感恩呢,你小子還得多像艾蒿學學,你看艾蒿比你小,但是可比你懂事多了。”
徐艾蒿被誇獎,漲紅了臉,低著頭,嘴緊緊抿著,忍住笑。
湘蓮在旁邊衝陳儉做鬼臉,陳儉小聲嘟囔,“我又沒求鍾先生去救我,他自己願意的!”
陳厚魁一聽,從炕上就跳下來,罵道:“我打死你個臭小子!”
伸手就要扇陳儉耳光,陳秀秀忙拉住他,勸道:“爹,陳儉還小,他也就嘴硬,隨便那麽一瞎說,您老人家可別當真嘍。”
轉頭對陳儉使眼色,“快去抱點柴火,一會兒姐給你們烙黏米麵餅子吃。”
湘蓮一聽有好吃的,忙推陳儉:“小哥,小哥,快去抱柴火,湘蓮餓了,要吃餅子!”
陳儉趁機趕緊出門,陳厚魁在身後還罵他,“真不是個東西啊,我怎麽養了這麽個白眼狼啊!”
徐艾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睛更是瞪得大大的,問:“鍾叔,你說什麽?學醫?”
鍾先生點點頭。
徐艾蒿有些疑惑:“可是我不識字啊?再說我一個女孩子家學醫,人家會讓我瞧病嗎?”
鍾先生不屑地說:“誰說不識字就不能學醫,誰又說女孩子不能學醫,隻要你肯學,我就能把你教會!再說,不識字你可以學啊,誰也不是天生下來就識字的。”
看徐艾蒿還有些猶豫,就又說:“俗話說得好,技多不壓身啊,現在學了,不定以後什麽時候就能用上,有個手藝總比沒有強!”
鍾先生隻是說了其一,至於擔心以後陳儉對她不好,她也可以自己活下去的話。鍾先生並沒有說,那隻是萬一,隻是最壞的打算。現在鍾先生想報答徐艾蒿對自己的照顧,也想把自己一身的本事傳下去。
既然兒子沒了,當然,就算兒子鍾寶還活著的時候,他也不學的。倒是這徐艾蒿,心細,人又善良。
識不識字倒不是最重要的,不識字,大不了自己以後教她就成了,她也還小,邊學識字,邊學醫也沒什麽不可以的,就看徐艾蒿肯不肯下苦功夫去學了。
這鍾先生,你別看他現在隻是一個在鄉村裏四處行醫的草頭醫生。其實人家祖上可真的是輝煌過的。他的祖爺爺是在清朝宮裏頭,當過禦醫的。再往上數,家裏也還有無數個在當時有名的名醫。可以算得上中醫世家了。
隻不過後來,他祖爺爺在宮裏得罪了一個皇子,全家人受了迫害,被發配到北方這苦寒之地。
過去中醫大多是祖傳,很少有人會傳給外人。所以,鍾先生雖然沒有學會祖上的十成醫術,五六成是學會了。
那些啥秘方,偏方就不說了,光宮廷裏那些養生的藥丸子做法,就會好幾十種。真拿出去,也都是錢呢。
再有,鍾先生家裏攢的那些祖傳的醫書。那可才真是寶貝。他們家祖上可沒少搜集一些稀有的,甚至是絕世的醫書。你想想,那時候他祖爺爺是禦醫,地位在醫生裏,就屬於頂尖了。
過去醫生這職業並不受重視,屬於中九流,跟算卦的,和尚道士地位一樣。能混到禦醫,那就多少算是個小官了,同時也是對他醫術的肯定。
所以巴結的人肯定有,人吃五穀雜糧,不可能不生病,生病誰不想找個厲害點的醫生啊。
他隻要放出風去,說想收藏點醫書,那肯定有求醫的,或者跟他示好的,準備以後求醫方便的人,給他送點。
這醫書可就不老少了。鍾先生本來想留給他妹子,石老太。萬一有一天他不在了,把這些書傳給小貓的孩子也好。
為啥說傳給小貓的孩子,不傳給小貓呢,因為小貓遺傳了她爹石進祥,也是個傻子。生活都不能自理,根本就學不了醫術。
所以鍾先生本來想著,妹子石老太那也算自己最親近的人了,她的後代,也算是自己的血脈親人,將來小貓腰是能結婚,生出來不傻的孩子,那這醫書傳給小貓的孩子,這也算是肥水沒流外人田。
如果石老太不想把這醫書,傳給小貓的後人,那就交代她,有機會給於大龍家的那個兒子。也當是自己這個親爹,給兒子留的一點念想。
但是自己妹妹的袖手旁觀,讓他可寒心嘍。血脈親人,還不如個無親無故的外人對自己好。
所以,他決定把他這一身醫術,和那些個醫書,都傳給徐艾蒿。
至於說,為啥陳厚魁收留的他,他卻隻感謝徐艾蒿,卻不感謝陳厚魁。那是因為,在鍾先生心裏,陳家那是欠了他的大恩的。
是他救出了陳家父子,不然,陳家父子早就見閻王去了。
當然,他是不會覺得,這是用陳秀秀的幸福換來的。
所以,陳家供他吃住,都是應該的,反而徐艾蒿並不欠他的,卻全心全意對待他,讓他感動了。
陳秀秀迴家的時候,徐艾蒿已經和鍾先生學了好一陣子了,隻是鍾先生不讓她告訴別人。徐艾蒿隻說是鍾先生教她識字,對學醫的事隻字未提。
聽說鍾先生在她家裏,陳秀秀並沒有和她爹提起,從前鍾先生,是如何逼迫自己迴石家的事。
那些往事,陳秀秀就打算讓它們爛在肚子裏。再說,在她生命垂危的時候,是人家鍾先生的偏方救的她。所以,前塵了了,啥也不想說了。
經曆了生死起落後,她什麽事兒都比以前看得開了。
陳厚魁說完鍾先生的遭遇,陳秀秀輕歎了口氣,道:“想不到鍾先生這命也挺苦的,他一個人,歲數又這麽大了,就讓他住這兒吧!”
鍾先生其實也就五十多歲,那要是在現代,還正龍精虎猛呢。可你別忘了,這是在民國,人們那時候生活水平特別低呀,大家都吃不飽,穿不暖,成年勞作,能活到五十多歲的人,都算高壽了。
幸虧鍾先生好歹是個老中醫,自己平時保養點,再加上行醫的人,不用幹啥農活,多少有點小錢。
不然那要是一般人,經曆這麽一場,也差不多就見閻王去了。
陳儉一聽陳秀秀說,讓鍾先生在自己家住,氣得直跳腳:“天天他啥活也不幹,還得讓艾蒿伺候他,把這兒當什麽地方了呀!跟他無親無故的,憑啥讓他在咱家住呀!”
陳秀秀微微一笑,愛憐地摸摸陳儉的頭,“凡事不能都想到壞處,人都會有個為難遭災的時候,誰也不敢保證一輩子,都能順順當當的,萬一我們什麽時候不好了,不是也希望有人能搭把手嗎?你說是不是啊。”
陳厚魁邊在炕沿上磕煙袋鍋子裏的煙灰,邊吆喝陳儉:
“小兔崽子,當年要是沒有鍾先生出麵救咱倆,咱們早就死了,人可不能過河拆橋啊!要有良心,要知道感恩呢,你小子還得多像艾蒿學學,你看艾蒿比你小,但是可比你懂事多了。”
徐艾蒿被誇獎,漲紅了臉,低著頭,嘴緊緊抿著,忍住笑。
湘蓮在旁邊衝陳儉做鬼臉,陳儉小聲嘟囔,“我又沒求鍾先生去救我,他自己願意的!”
陳厚魁一聽,從炕上就跳下來,罵道:“我打死你個臭小子!”
伸手就要扇陳儉耳光,陳秀秀忙拉住他,勸道:“爹,陳儉還小,他也就嘴硬,隨便那麽一瞎說,您老人家可別當真嘍。”
轉頭對陳儉使眼色,“快去抱點柴火,一會兒姐給你們烙黏米麵餅子吃。”
湘蓮一聽有好吃的,忙推陳儉:“小哥,小哥,快去抱柴火,湘蓮餓了,要吃餅子!”
陳儉趁機趕緊出門,陳厚魁在身後還罵他,“真不是個東西啊,我怎麽養了這麽個白眼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