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把家裏的事情做好,就是幫我了。
穿成被退親的災星,我成了親王妃 作者:步千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左景殊向自己老爹解釋道:
“爹,這東西叫臭豆腐,別看聞著臭,吃起來卻很香。”
左聖通搖頭:“聞著臭,吃著香?怎麽會有這麽奇怪的東西?你們吃吧,我走了。”
左聖通說完,逃命似的跑迴屋子裏。
左景殊不由得感覺好笑。
……
書院休沐的日子,讀書的左家兄弟都迴來了。
左景殊拿出臭豆腐:
“這可是大哥做的好吃的,這東西有些特別,聞著臭哄哄,吃著香噴噴。”
左景恭哥幾個滿腹狐疑。
左景殊叫他們試著吃一下。
左景殊沒想到的是,三哥左景恭吃了兩塊就喜歡上了,親哥左景讓聞著那味道,他是一口不吃。
他嫌棄地說道:“這東西太臭了,就像那個粑粑的味道。”
正把臭豆腐往嘴裏送的左景恭喝道:“你閉嘴!”
左景殊對自己哥說:
“你怎麽能這樣說呢?你最喜歡吃的鹵肥腸,沒洗之前,那味道不也像你說的那個東西嗎?”
左景讓立即大聲叫道:“你閉嘴!”
一邊的左景溫和左景良,看著弟弟妹妹們說笑打鬧,都捂著嘴偷樂。
……
左景殊打開醬缸,又攪了攪,封上口對楚氏說道:
“娘,過段時間,這個醬就能吃了。可以直接用青菜蘸著吃,也可以放些肉呀,雞蛋啊炒著吃。做肉和做菜的時候,也可以少放些醬調調味兒。”
楚氏點頭記下了:“特特啊,我聽你大伯娘說,她在縣城看到有人賣雞鴨鵝崽兒了,還有小豬崽兒。
你不是說,春天讓我養一些,留著冬天吃肉嗎?我叫你爹去縣城買些雞鴨鵝崽迴來?反正圈是現成的。”
“可以啊,娘。咱們院子裏的這個大地窖,裏邊比較涼,我會把豆渣都放進去,就不會壞了。
雞鴨鵝崽兒買迴來以後,把豆渣煮熟,加上一些野菜或豬草喂它們,這些小崽兒會長得很快的,冬天肯定有肉吃了。
還可以把鴨鵝趕到水塘裏洗洗。”
楚氏想到那情景就高興起來:
“好,我這就找你爹,叫他明天就買去。”
左景殊抽空跑了一趟四寶鎮,雇了幾個人到鎮外的荷花湖挖蓮藕,迴來叫她爹和兩個伯伯,把蓮藕給栽到水塘裏。
左聖通從水塘裏出來:
“特特啊,我們種到水裏的這東西,夏天真的能開花嗎?”
左景殊肯定地說道:
“爹,你放心,會開花的。而且這花又大又漂亮,葉子也很大,平鋪在水麵上,也很好看。
這花有好幾種顏色呢,到了夏天你們就知道了。”
聽了左景殊爺倆的話,楚氏很期待:
“特特啊,那這花兒都有什麽顏色的啊?”
“紅的,粉的,白的,可能還有黃的。”
楚氏看了眼在圈裏到處跑得歡實的鴨鵝崽兒,有些擔心地問道:
“那個特特啊,它們不會把花兒給吃了吧?”
“娘,它們應該也吃荷花和荷葉。你要等荷花長大後,再把鴨鵝趕到水裏洗洗,然後就趕出來,別讓它們在水塘裏呆太久。”
“我知道了。”
左景溫又來找左景殊:
“特特啊,你京城有那麽多的地,你自己忙得過來嗎?要不,讓你二哥跟你去京城幫你吧。”
一想到五千畝地,左景溫心裏就感覺一片茫然。
左景殊笑了:“大哥,你可不要忘了,皇上的親弟弟可是我的朋友。他說一句話,我要多少人沒有。
隻要你們把家裏的事情做好,就是幫我了。沒準哪一天,我還要迴來靠你們養著呢。”
“哥知道你的本事,我說過了,這裏永遠是你的家。你是我們妹妹,養著你也是應該的。”
左景溫一想到左景殊要去京城,好長時間不在家,他心裏就空落落的。
現在他才發現,一直以來,妹妹都是他的依靠,他已經習慣了。
妹妹終究會離開這個家,看來,自己應該習慣妹妹不在家的日子。
左景溫掏出一張紙,遞給左景殊。
上麵是左景溫這段時間想到的,他不懂的,或是他自己感覺可能處理不好的問題,請左景殊教他應該怎麽做。
左景殊就一一給予解答。
左景溫拿著紙筆,認真地做了記錄。
“大哥,你迴去告訴大伯,他年前年後編的這些東西,我拿京城去,一定幫他賣個好價錢。
我不迴來,他就不要割柳條兒了,等我迴來後,如果那些東西好賣,咱們就繼續編,不好賣,就做些別的事情。
我走後,家裏豆腐坊的事情,你或者我二哥一個人管應該可以了,然後你們和我大伯二伯,還有我爹,就幫著爺爺把那三百畝地種好。地種完了,再管別的事情,一定不要誤了農時。
土豆套種玉米,咱們家的人都會了。村裏人問,就告訴他們,不問,就不用管。”
左景溫一一答應下來。
左景殊最後檢查了一遍家裏的大地窖,裏邊放的豆渣豆幹,還有泡菜,應該不會壞。
左景殊可是把空間裏的豆渣都放到這裏了。
因為除了她娘養雞鴨鵝之外,她二伯娘陳氏,還抓了很多小豬崽兒養呢,需要豆渣做飼料。
還有家裏的大庫房,鑰匙放在她大哥那裏。庫房裏,是左景殊拿出來的玉米和土豆種子,左景殊怕不夠,又偷偷拿出來好多。
繡坊裏所有的東西,左景殊早已收進空間。
左景殊還特意去了一趟縣城,問問伍承陶,自己進京,他是否需要捎信或東西迴去。
伍承陶想了想,寫了封信連同一個包裹,一起交給左景殊:
“丫頭啊,這些是給沫兒他爹的,他今年五月份迴京城述職。如果你五月份還在京城,而且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把這信和這個包裹拿給他,他會幫你的。”
原來,這是伍承陶給自己拉的助力。
左景殊真誠地向伍承陶道了謝。
和家人親朋還有奔雷一家告別後,左景殊就踏上了去京城的路。
“爹,這東西叫臭豆腐,別看聞著臭,吃起來卻很香。”
左聖通搖頭:“聞著臭,吃著香?怎麽會有這麽奇怪的東西?你們吃吧,我走了。”
左聖通說完,逃命似的跑迴屋子裏。
左景殊不由得感覺好笑。
……
書院休沐的日子,讀書的左家兄弟都迴來了。
左景殊拿出臭豆腐:
“這可是大哥做的好吃的,這東西有些特別,聞著臭哄哄,吃著香噴噴。”
左景恭哥幾個滿腹狐疑。
左景殊叫他們試著吃一下。
左景殊沒想到的是,三哥左景恭吃了兩塊就喜歡上了,親哥左景讓聞著那味道,他是一口不吃。
他嫌棄地說道:“這東西太臭了,就像那個粑粑的味道。”
正把臭豆腐往嘴裏送的左景恭喝道:“你閉嘴!”
左景殊對自己哥說:
“你怎麽能這樣說呢?你最喜歡吃的鹵肥腸,沒洗之前,那味道不也像你說的那個東西嗎?”
左景讓立即大聲叫道:“你閉嘴!”
一邊的左景溫和左景良,看著弟弟妹妹們說笑打鬧,都捂著嘴偷樂。
……
左景殊打開醬缸,又攪了攪,封上口對楚氏說道:
“娘,過段時間,這個醬就能吃了。可以直接用青菜蘸著吃,也可以放些肉呀,雞蛋啊炒著吃。做肉和做菜的時候,也可以少放些醬調調味兒。”
楚氏點頭記下了:“特特啊,我聽你大伯娘說,她在縣城看到有人賣雞鴨鵝崽兒了,還有小豬崽兒。
你不是說,春天讓我養一些,留著冬天吃肉嗎?我叫你爹去縣城買些雞鴨鵝崽迴來?反正圈是現成的。”
“可以啊,娘。咱們院子裏的這個大地窖,裏邊比較涼,我會把豆渣都放進去,就不會壞了。
雞鴨鵝崽兒買迴來以後,把豆渣煮熟,加上一些野菜或豬草喂它們,這些小崽兒會長得很快的,冬天肯定有肉吃了。
還可以把鴨鵝趕到水塘裏洗洗。”
楚氏想到那情景就高興起來:
“好,我這就找你爹,叫他明天就買去。”
左景殊抽空跑了一趟四寶鎮,雇了幾個人到鎮外的荷花湖挖蓮藕,迴來叫她爹和兩個伯伯,把蓮藕給栽到水塘裏。
左聖通從水塘裏出來:
“特特啊,我們種到水裏的這東西,夏天真的能開花嗎?”
左景殊肯定地說道:
“爹,你放心,會開花的。而且這花又大又漂亮,葉子也很大,平鋪在水麵上,也很好看。
這花有好幾種顏色呢,到了夏天你們就知道了。”
聽了左景殊爺倆的話,楚氏很期待:
“特特啊,那這花兒都有什麽顏色的啊?”
“紅的,粉的,白的,可能還有黃的。”
楚氏看了眼在圈裏到處跑得歡實的鴨鵝崽兒,有些擔心地問道:
“那個特特啊,它們不會把花兒給吃了吧?”
“娘,它們應該也吃荷花和荷葉。你要等荷花長大後,再把鴨鵝趕到水裏洗洗,然後就趕出來,別讓它們在水塘裏呆太久。”
“我知道了。”
左景溫又來找左景殊:
“特特啊,你京城有那麽多的地,你自己忙得過來嗎?要不,讓你二哥跟你去京城幫你吧。”
一想到五千畝地,左景溫心裏就感覺一片茫然。
左景殊笑了:“大哥,你可不要忘了,皇上的親弟弟可是我的朋友。他說一句話,我要多少人沒有。
隻要你們把家裏的事情做好,就是幫我了。沒準哪一天,我還要迴來靠你們養著呢。”
“哥知道你的本事,我說過了,這裏永遠是你的家。你是我們妹妹,養著你也是應該的。”
左景溫一想到左景殊要去京城,好長時間不在家,他心裏就空落落的。
現在他才發現,一直以來,妹妹都是他的依靠,他已經習慣了。
妹妹終究會離開這個家,看來,自己應該習慣妹妹不在家的日子。
左景溫掏出一張紙,遞給左景殊。
上麵是左景溫這段時間想到的,他不懂的,或是他自己感覺可能處理不好的問題,請左景殊教他應該怎麽做。
左景殊就一一給予解答。
左景溫拿著紙筆,認真地做了記錄。
“大哥,你迴去告訴大伯,他年前年後編的這些東西,我拿京城去,一定幫他賣個好價錢。
我不迴來,他就不要割柳條兒了,等我迴來後,如果那些東西好賣,咱們就繼續編,不好賣,就做些別的事情。
我走後,家裏豆腐坊的事情,你或者我二哥一個人管應該可以了,然後你們和我大伯二伯,還有我爹,就幫著爺爺把那三百畝地種好。地種完了,再管別的事情,一定不要誤了農時。
土豆套種玉米,咱們家的人都會了。村裏人問,就告訴他們,不問,就不用管。”
左景溫一一答應下來。
左景殊最後檢查了一遍家裏的大地窖,裏邊放的豆渣豆幹,還有泡菜,應該不會壞。
左景殊可是把空間裏的豆渣都放到這裏了。
因為除了她娘養雞鴨鵝之外,她二伯娘陳氏,還抓了很多小豬崽兒養呢,需要豆渣做飼料。
還有家裏的大庫房,鑰匙放在她大哥那裏。庫房裏,是左景殊拿出來的玉米和土豆種子,左景殊怕不夠,又偷偷拿出來好多。
繡坊裏所有的東西,左景殊早已收進空間。
左景殊還特意去了一趟縣城,問問伍承陶,自己進京,他是否需要捎信或東西迴去。
伍承陶想了想,寫了封信連同一個包裹,一起交給左景殊:
“丫頭啊,這些是給沫兒他爹的,他今年五月份迴京城述職。如果你五月份還在京城,而且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把這信和這個包裹拿給他,他會幫你的。”
原來,這是伍承陶給自己拉的助力。
左景殊真誠地向伍承陶道了謝。
和家人親朋還有奔雷一家告別後,左景殊就踏上了去京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