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鬼》記者韓浩月
李西閩是近年來十分活躍而又個性鮮明的作家。出版有長篇小說《好女》《血鈔票》《尖叫》《死鳥》《蠱之女》等10多部,且每部作品都很受關注。
上世紀60年代,在福建閩西長汀地區,對一隻綠色螞蚱的描述總能使一個男生聯想到聊齋——“我和故鄉閩西之間存在著一個神秘的通道”,它讓我們顫栗也讓我們癡迷,於是提筆記錄下了家鄉神秘的現像。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古老的神秘傳說,他在試圖把起源於西方的恐怖小說中國化……
記者:一種聲音說2005年是中國出版界的“懸疑年”,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你認為國內恐怖小說的寫作出版狀況是什麽樣的?
李西閩:所謂的2005年是中國出版界的“懸疑年”,隻是出版商的一個噱頭,出版界恐怖懸疑小說的好時光根本就沒有來到,也沒有那麽快來到,如果說出幾本還不是很成熟的恐怖懸疑小說和一些亂七八糟的鬼故事就說是什麽“懸疑年”,顯得十分可笑。目前國內恐怖小說的寫作出版的狀況還沒有真正進入狀態,盡管有些這方麵的書在“暢銷”。恐怖小說真正意義上的寫作還是那幾個人,目前好像也不可能有大的突破,有些作者還越寫越差,這很令人擔憂。出版界對恐怖懸疑小說的過份渲染是不負責任的,這樣容易使這個類型的小說陷入難堪的境地。我覺得應該培養好的恐怖懸疑作家,出好作品,把市場真正的培養起來才有利恐怖懸疑文學的發展。
記者:中國的恐怖小說一直不被“主流文學”接受,在學生群體和白領群體間卻擁有龐大市場,但是從你和國內不少恐怖小說作家的創作傾向可以看出,國內的恐怖小說正在脫離鬼怪和血腥的暴力傾向,鬼怪和血腥不再是恐怖的代名詞,那麽你認為現在構成現代人們心理恐怖的要素是什麽?
李西閩:是的,我喜歡寫人在現代生活中內心的恐懼。我認為構成現代人們心理恐懼主要是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我們所處的這個年代,恐怖無處不在,一場車禍,一次食物中毒,或是一場疾病,都有可能讓我們死去,人在工業文明和高科技的擠壓下越來越脆弱,也就是說,恐怖其實根植於我們的生活當中,跟我們的生存和精神狀態密切相關。
記者:讀者對恐怖的認識是階段發展的,當讀者有更多的閱曆和知識以後,就會對恐怖的接受自覺地分成相應等級。根據你對恐怖的了解,你認為恐怖小說能否像國外劃分電影等級一樣,對恐怖文學的閱讀進行等級劃分?
李西閩:寫作恐怖小說對中國的作者來說是一種挑戰,讀恐怖小說對中國的讀者來說也是一種挑戰。恐怖小說是一種危險的寫作,它可以讓一個優秀的作家更加優秀,同樣的,它也可以讓一個無能的作家變得更無能,因為它不可能像所謂的純文學那樣通過某種手段藏拙。中國的讀者對恐怖小說有不同的需求,但是,大部分恐怖小說迷還是喜歡智商高而且恐怖氛圍很好的作品,那樣他們才能有閱讀的快感。我覺得沒有必要分什麽等級,不同的作家會寫出不同的作品,不同的讀者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
記者:說起“貞子”,就會想到日本;說起“吸血鬼”,就會想到歐洲國家……它們已經成為這些國家恐怖文化的標識,你認為除了所謂的鬼神之外,中國未來的恐怖文化像征性的標誌會是什麽?
李西閩:我覺得中國恐怖小說要有大的發展,我還是要強調它的本土性。中國的恐怖文學還是應該和本土的文化息息相關,否則將一無是處。綜觀當下的本土原創恐怖小說,真正優秀的沒有幾部,包括一些很暢銷的作品寫的也不盡人意,主要還是模仿國外的作品多,沒有創造性。我覺得中國未來的恐怖文化像征性的標誌應該是心理恐懼的東西,因為現在的人心理越來越陰暗,這和我們國家的文化傳統是一致的,這也和我們中國人在道德的幌子下隱忍殘酷的性格有關。
記者:從相關資料顯示,比較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喜愛閱讀恐怖作品,你認為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不是因性別差異,女性和男性對恐怖的理解差異在哪些方麵?人們對恐怖文學更感興趣究其原因是在於什麽?
李西閩:女性比男性更喜愛閱讀恐怖作品,這表明現在的女性更加能夠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她們的負擔其實比男人重得多,還有一點,也許現在女人更愛閱讀,而男人更喜歡娛樂。
女性和男性對恐怖的理解差異在於女性比較敏感,比較喜歡探索神秘的事物,而男性天生的雄性會使之忽略很多細節的部分。不過這也很難說,現在這個社會,男女性別錯位的問題也相當嚴重。
人們對恐怖文學感興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恐怖文學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釋放內心恐懼的通道,要知道,在日益緊張的生存空間裏,人們的感動變得麻木。恐懼的心理能對人們由於工作、生活的壓力而緊繃著的神經起到調節的作用。真正優秀的恐怖文學作品,它會讓讀者的心靈找到一個出口,在經曆過令人窒息的黑暗後,在心靈的另外一端,陽光依然燦爛。
記者:由懸疑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一雙繡花鞋》《梅花檔案》和葛優主演的恐怖電影《窒息》紛紛上映,以“懸念”“驚悚”為題的影碟也正成為大街小巷影碟租售點的租售熱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恐怖文學有哪方麵的影響?
李西閩:《窒息》是一部很爛的片子,原創的小說也很一般,和阿甘以及幾部國產的恐怖電影一樣隻是讓人看後發笑的東西。國外的恐怖電影的確很好。根據我的恐怖小說《血鈔票》改編的電影已經開拍,我對導演旺才充滿了期待,因為他把握了恐怖的精神內核,他對我小說的理解也超出了我的想像,電影劇本也是他改編的,我看過,可以說是目前我所知道的中國最好的一個恐怖電影劇本。致於拍出來會怎麽樣,我不知道。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恐怖文學當然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搞得好,能夠出些高水準的電影電視作品,那麽它對推動中國本土恐怖文學會起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好作品出現,東西一濫,它同樣會起負麵的作用,讓人們不相信中國能夠出好的恐怖文學作品,或者說讓人們對中國本土的恐怖文學失望,這當然是個打擊,這和當下粗製濫造的恐怖故事橫行對中國本土恐怖文學的傷害是同一個道理。
記者:恐怖不是反常的、負麵的心理,而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心理。你認為讀者在享受恐怖作品帶來快感的同時,會采取什麽樣的積極方法去抗拒生活中的恐懼?
李西閩:這個問題我想用中國恐怖文學的始作蛹者興安先生的一段話來迴答,他是這麽說的:“我認為恐怖文學作為一種娛樂形式,它不僅給人以娛樂、興奮和刺激,關鍵是還能培養年輕讀者的冒險精神和堅強的心理素質,它常給讀者設置一個假想的可怕的困境,來考驗讀者的承受能力和膽略,使他們在真正遇到類似的處境的時候能夠應付自如,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不妨考察一下,大凡當今所謂的西方發達國家,恐怖、懸疑、推理等文學樣式也比較發達,大多數讀者對此類文學也相當熱衷和推崇。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而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比較。我們在不少領域(比如足球)都大談我們在關鍵時刻心理素質差,與缺少這種閱讀傳統和心理訓練也許有些關聯。所以我希望恐怖文學對於我們不單單是一個樂子,而是一種怪味的醫治膽怯的良藥。”
記者:從你的恐怖小說《尖叫》中可以看出,其中一方麵就有著我們傳統文化的獨特背景,我們應該如何將我們東方思維和曆史積澱運用到恐怖小說的寫作中去?
李西閩:這個問題說起來比較複雜,以後有可能我會好好寫一篇這個方麵的文章。我覺得要將我們東方思維和曆史積澱運用到恐怖小說的寫作中去,主要是對我們的文化要有研究,文化是多方麵的,包括巫鬼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等等;對我們的曆史要了解,我國的曆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礦藏;對我們的語言要熟悉,用什麽樣的敘事方式十分重要……這樣才能在創作本土恐怖文學的過程中得心應手。
記者:你的作品並不是講神鬼、迷信之類的,也沒有所謂血淋淋的東西。你的這種寫作風格與你的生長環境有很大的關聯。可不可以這麽認為,恐怖作品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有關?而這種環境,又是誕生這樣恐怖文化的土壤?
李西閩:任何一個作家的作品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有關。比如我的充滿了靈異色彩的閩西故鄉,是我一生的精神依托,它是我恐怖小說誕生的土壤。還有,我所有生活過的地方都給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包括現在我所棲身的上海。
記者:收獲時代文化公司的編輯走走說,《血鈔票》的成功讓他們覺得恐怖文學可以上升到純文學的水平上,但一直以來,恐怖小說基本上是屬於通俗文學的。你認為國內恐怖小說發展趨勢會走向那一方麵?
李西閩:其實把文學劃分為“純文學”和“通俗文學”,這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我不知道是什麽人出於什麽目的這樣分的。我認同興安這樣的觀點:“其實,把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割裂是沒有道理的,通俗文學裏也有大師,而嚴肅文學(純文學)養的更多的是二三流的作家,與其都擁擠在純文學的大堂裏混飯,還不如另辟蹊徑,在通俗文學、類型小說的創作上試試身手。”北村在我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死亡之書》的序中說:“最通俗的表達和最奧秘的思想的結合,就是生命的本質,就像一棵樹長出了葉子一樣,不能隻有樹的生命,也不能隻有葉子,二者的割裂都是荒謬的。……如果我們認為我們的確還活著的話,這個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因為死人才把靈魂和肉體分開。”我認為國內恐怖小說發展趨勢將多元化,這樣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恐怖小說作家群體中也會出現大師和二三流作家以及鬼故事寫手的分野。
記者:至今為止你已出版了四本恐怖小說,是什麽原因使你對恐怖小說感興趣的呢?有哪些收獲和經驗?最近有新的寫作計劃嗎?
李西閩:也許我的血液裏流淌著與生俱來的恐怖元素,我從小就喜歡用怪異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哪怕是一個與我無關的人的死亡,也會在我的心裏打下深深的烙印。提起寫恐怖小說,要提到興安。2000年下半年的時候,興安剛剛出版了丁天的“新概念恐怖小說”《臉》,我在北京和興安談起了故鄉閩西流傳的蠱,他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恐怖小說的素材。我產生了寫作恐怖小說的念頭,我於是就把古老的消失了的蠱放在了當代的都市裏,讓這種恐怖的東西重現。剛開始寫作恐怖小說是艱難的,我沒有任何寫作恐怖小說的經驗,幾易其稿才得以讓《蠱之女》出版。經過幾年的恐怖小說寫作,收獲很大,經驗是隻要你熱愛恐怖文學,認真寫作和思考,堅持本土化寫作。我喜歡寫恐怖小說,這是我自己對自己的一種挑戰,這是一個全新的寫作領域,我想這種挑戰對我來說十分有意義。《血鈔票》的修改版馬上就要出版。我剛剛改完一部新的恐怖小說《拾靈者》,可以自豪地說,這部小說是對我以前小說的一個超越。我馬上要著手寫的是一部關於蛇的恐怖小說,相信不會讓讀者失望,我不會重複自己,創新是我永遠的追求。
(此文發表於《膽小鬼》雜誌)
李西閩是近年來十分活躍而又個性鮮明的作家。出版有長篇小說《好女》《血鈔票》《尖叫》《死鳥》《蠱之女》等10多部,且每部作品都很受關注。
上世紀60年代,在福建閩西長汀地區,對一隻綠色螞蚱的描述總能使一個男生聯想到聊齋——“我和故鄉閩西之間存在著一個神秘的通道”,它讓我們顫栗也讓我們癡迷,於是提筆記錄下了家鄉神秘的現像。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古老的神秘傳說,他在試圖把起源於西方的恐怖小說中國化……
記者:一種聲音說2005年是中國出版界的“懸疑年”,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你認為國內恐怖小說的寫作出版狀況是什麽樣的?
李西閩:所謂的2005年是中國出版界的“懸疑年”,隻是出版商的一個噱頭,出版界恐怖懸疑小說的好時光根本就沒有來到,也沒有那麽快來到,如果說出幾本還不是很成熟的恐怖懸疑小說和一些亂七八糟的鬼故事就說是什麽“懸疑年”,顯得十分可笑。目前國內恐怖小說的寫作出版的狀況還沒有真正進入狀態,盡管有些這方麵的書在“暢銷”。恐怖小說真正意義上的寫作還是那幾個人,目前好像也不可能有大的突破,有些作者還越寫越差,這很令人擔憂。出版界對恐怖懸疑小說的過份渲染是不負責任的,這樣容易使這個類型的小說陷入難堪的境地。我覺得應該培養好的恐怖懸疑作家,出好作品,把市場真正的培養起來才有利恐怖懸疑文學的發展。
記者:中國的恐怖小說一直不被“主流文學”接受,在學生群體和白領群體間卻擁有龐大市場,但是從你和國內不少恐怖小說作家的創作傾向可以看出,國內的恐怖小說正在脫離鬼怪和血腥的暴力傾向,鬼怪和血腥不再是恐怖的代名詞,那麽你認為現在構成現代人們心理恐怖的要素是什麽?
李西閩:是的,我喜歡寫人在現代生活中內心的恐懼。我認為構成現代人們心理恐懼主要是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我們所處的這個年代,恐怖無處不在,一場車禍,一次食物中毒,或是一場疾病,都有可能讓我們死去,人在工業文明和高科技的擠壓下越來越脆弱,也就是說,恐怖其實根植於我們的生活當中,跟我們的生存和精神狀態密切相關。
記者:讀者對恐怖的認識是階段發展的,當讀者有更多的閱曆和知識以後,就會對恐怖的接受自覺地分成相應等級。根據你對恐怖的了解,你認為恐怖小說能否像國外劃分電影等級一樣,對恐怖文學的閱讀進行等級劃分?
李西閩:寫作恐怖小說對中國的作者來說是一種挑戰,讀恐怖小說對中國的讀者來說也是一種挑戰。恐怖小說是一種危險的寫作,它可以讓一個優秀的作家更加優秀,同樣的,它也可以讓一個無能的作家變得更無能,因為它不可能像所謂的純文學那樣通過某種手段藏拙。中國的讀者對恐怖小說有不同的需求,但是,大部分恐怖小說迷還是喜歡智商高而且恐怖氛圍很好的作品,那樣他們才能有閱讀的快感。我覺得沒有必要分什麽等級,不同的作家會寫出不同的作品,不同的讀者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
記者:說起“貞子”,就會想到日本;說起“吸血鬼”,就會想到歐洲國家……它們已經成為這些國家恐怖文化的標識,你認為除了所謂的鬼神之外,中國未來的恐怖文化像征性的標誌會是什麽?
李西閩:我覺得中國恐怖小說要有大的發展,我還是要強調它的本土性。中國的恐怖文學還是應該和本土的文化息息相關,否則將一無是處。綜觀當下的本土原創恐怖小說,真正優秀的沒有幾部,包括一些很暢銷的作品寫的也不盡人意,主要還是模仿國外的作品多,沒有創造性。我覺得中國未來的恐怖文化像征性的標誌應該是心理恐懼的東西,因為現在的人心理越來越陰暗,這和我們國家的文化傳統是一致的,這也和我們中國人在道德的幌子下隱忍殘酷的性格有關。
記者:從相關資料顯示,比較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喜愛閱讀恐怖作品,你認為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不是因性別差異,女性和男性對恐怖的理解差異在哪些方麵?人們對恐怖文學更感興趣究其原因是在於什麽?
李西閩:女性比男性更喜愛閱讀恐怖作品,這表明現在的女性更加能夠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她們的負擔其實比男人重得多,還有一點,也許現在女人更愛閱讀,而男人更喜歡娛樂。
女性和男性對恐怖的理解差異在於女性比較敏感,比較喜歡探索神秘的事物,而男性天生的雄性會使之忽略很多細節的部分。不過這也很難說,現在這個社會,男女性別錯位的問題也相當嚴重。
人們對恐怖文學感興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恐怖文學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釋放內心恐懼的通道,要知道,在日益緊張的生存空間裏,人們的感動變得麻木。恐懼的心理能對人們由於工作、生活的壓力而緊繃著的神經起到調節的作用。真正優秀的恐怖文學作品,它會讓讀者的心靈找到一個出口,在經曆過令人窒息的黑暗後,在心靈的另外一端,陽光依然燦爛。
記者:由懸疑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一雙繡花鞋》《梅花檔案》和葛優主演的恐怖電影《窒息》紛紛上映,以“懸念”“驚悚”為題的影碟也正成為大街小巷影碟租售點的租售熱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恐怖文學有哪方麵的影響?
李西閩:《窒息》是一部很爛的片子,原創的小說也很一般,和阿甘以及幾部國產的恐怖電影一樣隻是讓人看後發笑的東西。國外的恐怖電影的確很好。根據我的恐怖小說《血鈔票》改編的電影已經開拍,我對導演旺才充滿了期待,因為他把握了恐怖的精神內核,他對我小說的理解也超出了我的想像,電影劇本也是他改編的,我看過,可以說是目前我所知道的中國最好的一個恐怖電影劇本。致於拍出來會怎麽樣,我不知道。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恐怖文學當然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搞得好,能夠出些高水準的電影電視作品,那麽它對推動中國本土恐怖文學會起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好作品出現,東西一濫,它同樣會起負麵的作用,讓人們不相信中國能夠出好的恐怖文學作品,或者說讓人們對中國本土的恐怖文學失望,這當然是個打擊,這和當下粗製濫造的恐怖故事橫行對中國本土恐怖文學的傷害是同一個道理。
記者:恐怖不是反常的、負麵的心理,而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心理。你認為讀者在享受恐怖作品帶來快感的同時,會采取什麽樣的積極方法去抗拒生活中的恐懼?
李西閩:這個問題我想用中國恐怖文學的始作蛹者興安先生的一段話來迴答,他是這麽說的:“我認為恐怖文學作為一種娛樂形式,它不僅給人以娛樂、興奮和刺激,關鍵是還能培養年輕讀者的冒險精神和堅強的心理素質,它常給讀者設置一個假想的可怕的困境,來考驗讀者的承受能力和膽略,使他們在真正遇到類似的處境的時候能夠應付自如,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不妨考察一下,大凡當今所謂的西方發達國家,恐怖、懸疑、推理等文學樣式也比較發達,大多數讀者對此類文學也相當熱衷和推崇。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而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比較。我們在不少領域(比如足球)都大談我們在關鍵時刻心理素質差,與缺少這種閱讀傳統和心理訓練也許有些關聯。所以我希望恐怖文學對於我們不單單是一個樂子,而是一種怪味的醫治膽怯的良藥。”
記者:從你的恐怖小說《尖叫》中可以看出,其中一方麵就有著我們傳統文化的獨特背景,我們應該如何將我們東方思維和曆史積澱運用到恐怖小說的寫作中去?
李西閩:這個問題說起來比較複雜,以後有可能我會好好寫一篇這個方麵的文章。我覺得要將我們東方思維和曆史積澱運用到恐怖小說的寫作中去,主要是對我們的文化要有研究,文化是多方麵的,包括巫鬼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等等;對我們的曆史要了解,我國的曆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礦藏;對我們的語言要熟悉,用什麽樣的敘事方式十分重要……這樣才能在創作本土恐怖文學的過程中得心應手。
記者:你的作品並不是講神鬼、迷信之類的,也沒有所謂血淋淋的東西。你的這種寫作風格與你的生長環境有很大的關聯。可不可以這麽認為,恐怖作品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有關?而這種環境,又是誕生這樣恐怖文化的土壤?
李西閩:任何一個作家的作品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有關。比如我的充滿了靈異色彩的閩西故鄉,是我一生的精神依托,它是我恐怖小說誕生的土壤。還有,我所有生活過的地方都給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包括現在我所棲身的上海。
記者:收獲時代文化公司的編輯走走說,《血鈔票》的成功讓他們覺得恐怖文學可以上升到純文學的水平上,但一直以來,恐怖小說基本上是屬於通俗文學的。你認為國內恐怖小說發展趨勢會走向那一方麵?
李西閩:其實把文學劃分為“純文學”和“通俗文學”,這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我不知道是什麽人出於什麽目的這樣分的。我認同興安這樣的觀點:“其實,把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割裂是沒有道理的,通俗文學裏也有大師,而嚴肅文學(純文學)養的更多的是二三流的作家,與其都擁擠在純文學的大堂裏混飯,還不如另辟蹊徑,在通俗文學、類型小說的創作上試試身手。”北村在我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死亡之書》的序中說:“最通俗的表達和最奧秘的思想的結合,就是生命的本質,就像一棵樹長出了葉子一樣,不能隻有樹的生命,也不能隻有葉子,二者的割裂都是荒謬的。……如果我們認為我們的確還活著的話,這個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因為死人才把靈魂和肉體分開。”我認為國內恐怖小說發展趨勢將多元化,這樣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恐怖小說作家群體中也會出現大師和二三流作家以及鬼故事寫手的分野。
記者:至今為止你已出版了四本恐怖小說,是什麽原因使你對恐怖小說感興趣的呢?有哪些收獲和經驗?最近有新的寫作計劃嗎?
李西閩:也許我的血液裏流淌著與生俱來的恐怖元素,我從小就喜歡用怪異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哪怕是一個與我無關的人的死亡,也會在我的心裏打下深深的烙印。提起寫恐怖小說,要提到興安。2000年下半年的時候,興安剛剛出版了丁天的“新概念恐怖小說”《臉》,我在北京和興安談起了故鄉閩西流傳的蠱,他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恐怖小說的素材。我產生了寫作恐怖小說的念頭,我於是就把古老的消失了的蠱放在了當代的都市裏,讓這種恐怖的東西重現。剛開始寫作恐怖小說是艱難的,我沒有任何寫作恐怖小說的經驗,幾易其稿才得以讓《蠱之女》出版。經過幾年的恐怖小說寫作,收獲很大,經驗是隻要你熱愛恐怖文學,認真寫作和思考,堅持本土化寫作。我喜歡寫恐怖小說,這是我自己對自己的一種挑戰,這是一個全新的寫作領域,我想這種挑戰對我來說十分有意義。《血鈔票》的修改版馬上就要出版。我剛剛改完一部新的恐怖小說《拾靈者》,可以自豪地說,這部小說是對我以前小說的一個超越。我馬上要著手寫的是一部關於蛇的恐怖小說,相信不會讓讀者失望,我不會重複自己,創新是我永遠的追求。
(此文發表於《膽小鬼》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