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他記得國內在這方麵走了一個大大的彎路,直到89年,經專家探討,才製了unix技術路線。


    並在“八五”攻關計劃正式立項。


    中軟在那年購買unix 一個經典版本的內核源碼,做了漢化,開發了中國第一款通用操作係統cosix1.0。


    但這時候已經晚了,沒有生態和配套,體驗也差,根本無法和windows競爭。


    然後猛打方向盤,在根基不穩的情況下,舍棄unix,全麵轉向linux。


    再然後各種基於linux的操作係統走馬觀花出現,就沒有個能打的,就是一直被windows吊打。


    其實,本來國內有兩次機會可以在操作係統上站住腳的。


    一次就是現在,另一次就是linux出現的時候,統一操作係統,做好做大做全生態。


    現在彭萬華看到了這個機會。


    倪洸南雖然沒有他這麽超前的眼光,但從技術角度和國內現狀來看,unix的潛力遠大於dos。


    可惜這點上麵看不到,畢竟不是誰都能看見技術的前景。


    不得不說,有時候真理隻掌握在少數專業的幹實事的人手中。


    而那些所謂專家,很多時候說的話都是為了其既得利益或者門第之見。


    “我打算和科學院上麵打申請,重新立項unix路線,要是行不通的話,我們要不就自己把隊伍拉起來幹吧。”


    倪洸南向來是以實幹為主。


    千載難逢的時機就在眼前,他要人有人,要錢有錢。


    不可能因為被有些人否了就放棄了這個路線。


    總之,就是一個字——幹!


    “我同意,有什麽需要我配合的我將盡我所能。”


    李維即便在這方麵技術差一點,但是他明白一個道理。


    他不懂,他會聽懂的人的意見。


    最主要的是這意見還是彭萬華提的,他無腦相信。


    彭萬華點點頭,“行吧,缺錢就說,缺人就挖,我全力支持。”


    “那——要是我們自己幹,後麵這筆錢還給不給了?”李維表示疑問。


    畢竟事都自己幹了,還出錢給原來的操作係統團隊,豈不是當冤大頭?


    彭萬華和倪洸南對視一眼。


    最終還是彭萬華開口道:“繼續給吧,就當交個朋友了。


    後麵說不定有用到他們的地方,到時候也好開口。”


    李維頓時豎起大拇指:“哥,你的格局是這個,我比不了!”


    要擱他,提的意見被否了,早就撤資了。


    一點好處撈不著,還給幾百萬?


    還不如留著打水漂,起碼還能聽個響。


    彭萬華擺擺手,笑道:“其實對我來說,這點小錢不值一提。


    後麵真要基於unix的操作係統做出來,肯定還需要用到對方的關係推廣推廣。


    哪怕做不出來,就當結份友情了。


    都是科研係統裏的同行,不適合鬧得太僵。”


    倪洸南頗為讚同地點點頭,“萬華的格局向來令我欽佩!”


    要是以前,他肯定是和李維一樣的想法。


    但隨著科研事業越來越大,視野越來越開闊,他現在不再以硬剛或者懟懟懟的方式去麵對意見不和的人。


    總而言之,格局變大了。


    “格局,學到了,我又學到了。”


    李維趕緊拿出一個小本本,總結一下,記了下來。


    倪洸南繼續道:“除了操作係統,芯片也是一大難點。


    今年因為撥改貸的原因,很多半導體項目無奈停止。


    幸好有你之前的投資,否則我們參與光刻機項目恐怕也得停了。


    但時不我待啊,像國外三微米製程的8088處理器,我們保守還需要三、四年才能趕上。


    這是個全產業型係統性的工程。


    不像操作係統我們自己開發別人做生態,芯片的基礎是eda和光刻機以及海量的配套。


    要是沒有這個產業領域上層和科學院支持,肯定是做不來的。


    就算是做出來也是用不了的擺飾。


    現在這兩個工程進度還是一攤死水,需要更強力的推動、更明確的方向和指引才行啊。”


    身為一個資深電子信息領域的專家,倪洸南對這個看得很清楚。


    光eda起碼需要機關研發部門和生產廠互相支持。


    光刻機就更不用說了。


    看看後世asml,那是幾乎整個西方的勢力在支持。


    包括西方大資本集團以及三星、台積電、英特爾等芯片領域龍頭。


    又當爹又當媽,又當股東又當客戶,才養起了一個asml。


    如果國內沒有強力的產業支持,沒有懂行人清晰的規劃,就算是砸再多錢,兌再多的人,也不可能把高端芯片造出來。


    想到這, 彭萬華就有點頭疼。


    倪洸南提的問題的確很關鍵,但這可不是他一個大學生能搞定的事啊。


    尤其是他雖然給了錢,但頂多算是建立了名義上的關係,他基本上遊離在這兩個科研團隊之外。


    倪洸南雖然在參與,但人微言輕。


    還有京大電子係的徐主任也在參與,但隻參與了eda團隊,而且還同樣做不了主。


    真正想進一步推進起來,還得找科學院的劉領導。


    但劉領導一是有各種事,不可能就為了這兩件事耗費全部精力;


    二是這兩項工程牽扯太多,他也不能一個人就能做決策,頂多隻能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念及此,彭萬華的思路逐漸清晰。


    搞不定就加入!


    想在這兩項工程上起到更大的作用,還得加入科學院才行。


    之前,他還在思考,畢業了去哪個單位。


    現在看來,他覺得是時候做出決定了。


    “這個事情,後麵我會去找劉領導溝通。”


    彭萬華知道倪老師搞科研攻關行,但搞關係還得靠他自己出馬。


    至於李維,即便是明麵上的總經理,但這等關鍵的事,也隻有彭萬華明白裏麵的利害關係。


    如何布局,利用大勢,順勢而為。


    才是彭萬華接下來說動劉領導的關鍵。


    “行,我相信如果有一個人能將這些做好,那麽這個人一定會是你。”


    倪洸南朝他道,眼鏡裏折射出一道充滿信心的光芒。


    彭萬華擺擺手。


    “你別忙著謙虛,我以前從來不相信一個人目光能如此遠大,布局如此深遠。


    不僅如此,還善於利用大勢撬動如此巨大的能量,簡直令我歎為觀止。


    自從見了你的操作之後,我才發現我以前的行為實在是不夠格局。


    如果你做不好,那恐怕就沒人可以實現這兩個偉大的工程。”


    倪洸南雖然沒有看到華光和萬維背後的大股東姓名。


    但他不是傻子,從李維的尊敬的神色和行為來看,這裏麵肯定和彭萬華脫不了幹係。


    他是一個純粹的懷有技術報國之心的人,對於資本的操作他不懂。


    對於彭萬華的心思他也沒有完全弄懂,但是他明白兩個核心。


    一是彭萬華同樣懷著拳拳報國之心。


    二是光有技術是做不到這般成就的,還得有大資本、大眼界、大格局才能把這攤子撐起來。


    有這兩點,就夠了。


    足夠他願意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幹勁和努力,輔助其實現這偉大的目標。


    最關鍵的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一個人的人格魅力是如此耀眼璀璨,令他深深歎服。


    這對影響其他人推進這事,肯定具有非常至關重要的作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81開局救了鄰村姐妹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和賭毒不共戴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和賭毒不共戴天並收藏重生1981開局救了鄰村姐妹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