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彭萬華看向了最後一個吳康海。


    張賓趕緊道:“哥,他是我喊來聽你吩咐的,之前那事?”


    彭萬華點點頭,“張賓和吳康海留下。”


    張賓起身趕人:“除了我和老吳,其他人都出去。”


    嘩啦啦出去了一大堆,堂屋裏頓時空曠下來,隻剩下彭萬華、張賓、吳康海三人。


    張賓:“哥,我這次除了我和老吳,還有三個既會修車又能打還靠譜的兄弟跟著,我們開三輛車,您看夠不夠?”


    彭萬華估算了下,哪怕當時貴德縣的銀元報數有誤差,算十萬個也不過三、四噸,一輛車就能裝下。


    五台山的金幣算一萬枚,也不過一百二十公斤。


    三輛車綽綽有餘。


    “嗯,完全夠了。我們先去一趟西京,然後去海青省,最後再經龍城迴來。記得留些炒貨在車上,對外我們就宣稱是一幫糧站采購員。”彭萬華叮囑道。


    “哥,我知道了!”


    張賓有些激動,畢竟第一次幹這種機密事。“哦對了,還有些東西要給你。”


    掏了掏,張賓從包裏取出兩張紙來:“這是糧站的介紹信,我們在外麵行走,有糧站的介紹信更方便些。”


    彭萬華點點頭,“康海他們也有吧?”


    張賓:“都開了。”


    三人仔細商議了一番行程計劃和注意事項便散了。


    趙良友和陳廣財二人蹲在小院子門口,看著烏拉拉一群人氣勢洶洶的散去。


    趙良友推了推陳廣財,道:“廣財,你看黃旗那家夥,當初比我進來還晚呢,聽說這會兒手下管著百來號人,氣派的很!”


    “怎麽,你羨慕了?”陳廣財抽了口煙,輕輕吐了出去。


    趙良友嘖嘖舌,“說不羨慕是假的,你看他那皮爾卡丹風衣,起碼兩百多塊呢。”


    “你買不起嗎?”陳廣財問。


    趙良友道:“買是買得起,不過舍不得。”


    “那不就得了,你又不是買不起,趕明兒也去買一件。”陳廣財道。


    趙良友:“你沒懂我的意思,他們現在做的事在我們看來都很不同,根本原因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思想的問題。


    你看他買件風衣,其實這不單單是買個東西,而是一種思想。他們那一群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隊伍主心骨,找到了認同感,然後抱團擰成一股繩拚命向前衝。


    而我們現在依舊在原地踏步,看似差距不大,再多些時間恐怕給人提鞋都不配了。”


    陳廣財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他問:“那你打算怎麽辦,這攤子不幹了,跟著出去闖?”


    趙良友搖搖頭,“我暫時還沒想好,但是我不想被落下。”


    陳廣財十分讚同,冥冥中感覺自己已經落後一步了,但又不知從何著手。


    趙良友:“你說我們去找彭哥聊聊如何?”


    陳廣財把煙一掐,起身道:“走,一起去!”


    ……


    三輛卡車從京城一路狂奔,直奔西京。


    在這時候道路條件比不得後世,連條高速公路都沒有。


    就在去年,社會各界還對修建高速公路的問題高度關注,並一度引起激烈爭論。


    反對方認為高速公路屬於專為小汽車服務的高消費產品,我國汽車少,用不著花費巨資占用大量土地修建高速公路。


    在今年十二大以後,交通領域及社會上的有識之士才唿籲建設高速公路,兩年後才有了國內第一條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的建設。


    到了88年十月底滬嘉高速公路一期通車,十一月初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高速總裏程達到147公裏,實現了我國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後世一直有個爭議,說到底這兩個誰是國內第一條高速公路?


    支持沈大高速公路的說沈大最先開工。


    支持滬嘉高速公路的說滬嘉最先完工。


    支持沈大的說滬嘉太雞賊,隻有15.9公裏連沈大131公裏的零頭都沒有,更達不到國家規定的20公裏標準,算哪門子第一條?


    支持滬嘉的說我就算隻有一公裏也是高速公路。


    妙就妙在,滬嘉宣布完工後四天沈大才宣布完工。


    時間這麽巧,是不是有人透露了沈大高速的風聲?


    大家各自支持一方,莫衷一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沈大高速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這些並不重要,關鍵的是該年拉開了高速公路快速發展的序幕。


    從此我國朝著世界基建狂魔的道路上一去不複返。


    六人幾經顛簸,最終到達西京。


    望著不遠處充滿曆史氣息的高大鍾樓,彭萬華忍不住拿出相機拍了幾張照。


    張賓等人在一起叫賣炒瓜子。


    這種炒貨在西京好賣的很,沒一會半車瓜子就被搶購一空。


    幾人又在古城上合了影。


    饑腸轆轆的眾人去了當地的國營餐館大吃了一頓。


    涼皮、羊肉泡饃、肉夾饃等特色小吃幾個壯小夥對他們而言都是開胃小菜,烤全羊才是正餐。


    幾人吃得那叫一個油光滿麵。


    吃完後,幾人換了個地又開始賣瓜子,不到晚上又賣出去半車。


    瓜子如此熱銷印證了這片市場的潛力。


    彭萬華和張賓一邊喝著油茶,一邊站在一處牆角下閑聊。


    “哥,這邊市場一片空白,我們要不要早點過來弄個炒貨基地?”


    “你看著辦,我都支持。”彭萬華對張賓的提議表示支持,反正後麵他是準備把這一攤子都交給張賓了。


    不遠處的牆麵上,一張大大的西京國營手表廠的蝴蝶牌手表廣告印在上麵。


    彭萬華指著手表廣告道:“不僅如此,還要讓李維早點把電子表渠道鋪過來,看到沒有那牆上的手表沒有?一百二十塊!一般人根本買不起,我們電子手表又便宜又好用,在這絕對有市場。”


    張賓明白彭萬華的意思,電子手表生意他也有一份,頓時記在了心裏。


    他朝不遠處的一個抽旱煙老漢指了一下,低聲道:“哥,你看前麵拐角那人籮筐裏是不是兩件青銅器,似乎是老物件,你要不要過去看看?”


    彭萬華一聽頓時擺擺手,低聲道:“青銅器具類的要麽是假的要麽是真的,不管真假我都不要,具體什麽原因你以後去潘家園問問就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81開局救了鄰村姐妹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和賭毒不共戴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和賭毒不共戴天並收藏重生1981開局救了鄰村姐妹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