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四合院】
重生1981開局救了鄰村姐妹花 作者:我和賭毒不共戴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達院內正屋前,有個中年人正在廊下喝茶,見到張賓,起身迎接。
幾人打過招唿,開始談正事。
之前說好,談價格彭萬華不說話,由張賓這個本地人來談,畢竟欺生這種事全國各地都有。
彭萬華雖然兜裏揣著票子,但也不想被當凱子宰。
“佟叔,這院子你開個價吧?”張賓道。
叫佟叔的中年人思考了一下,伸出三個手指頭。
“三千塊?”張賓問道。
見對方點頭,張賓搖搖頭道,“你這院子好多地方都壞了,你看窗子都壞了好幾處。你這屋要是在城裏,倒也說得過去,但你不看這是啥地方?”
彭萬華想起了《家有兒女》裏的那個姥姥。
那個姥姥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其實是個富婆,1980年花了兩萬六千塊在故宮隔壁買了個上千平的大四合院。她幾個兒女吵著分家產,這四合院分不過來便想賣了,據說十個億都不賣。
扯遠了,說迴來,那可是和古代皇帝做鄰居,這裏都到了四五環了。
別說靠近中關村,中關村也是後來才發展起來的,現在周圍許多都是荒地、墳地,能賣三千塊屬實貴了點。
“那你還個價唄,隻要合適,絕對沒話說,我反正住夠了,等賣點錢就跟我兒子去香江。”中年人道。
他家院子剛發還迴來不久,兒子在香江,他也不想在這多待,又怕院子再次被收走,隻想賣出去了事。
張賓伸出兩個指頭。
“兩千?!”中年人吃了一驚,苦笑道,“你這殺價也太狠了。”
張賓搖頭道,“一點也不,而且還住了這麽多人,就算買迴來也不能把他們趕出去,還得花錢把他們請出去。要是不趕,一個月收那二、三十塊房租,還不夠修補費的,太不合算了。
你看你這壞了的地方,修修補補起碼幾百塊就搭進去了,我們要是把人請出去重新租房子,不是又要幾百塊?前前後後起碼也得花一千五。”
佟叔聽了,也忍不住點頭,房租是房管所代收,他從房管所拿到的租子平均一家才不到兩塊錢。
這點錢能幹啥,維修還得他自己出錢,房租都不夠維修費的。
而且這院子雖大但人多吵得厲害,他實在不想要了。
不過為了講點價還是直搖頭,“我這院子麵積大,你四處瞅瞅都沒我這麽大的。尤其是後院,還有個湖,雖然院牆倒了,但是地皮是我的,你們要是買點磚砌起來,也是你們的。”
張賓笑了:“叔,不是這麽算的,我們是住家不是住院子,再說了牆砌起來不得用磚石、人工,還不得再花一大筆錢?”
中年人聽了直皺眉。
張賓也不催促,對他道:“行了叔,你再考慮考慮吧,反正我家住在前麵同慶街那邊胡同裏,你喊一聲就能找到我。”
說完,拉著彭萬華轉身走了。
走了一段路,才開口道:“哥,剛才那家滿意不?”
“還行,麵積不小。”彭萬華道。
“那你稍等兩天,我再磨磨他講點價,絕對給你個低價。”張賓開心道。
“真要是講不下來價也沒事。”彭萬華挺中意的,尤其是看了後院那一大片,還有個湖,雖然破敗了,但整整還是能恢複的。
估計那中年人祖上古代闊綽過,那麽大一塊地,他多花點錢也樂意。
張賓笑著道:“您放心吧,現在買房子的少,有工作的都等著分房,不舍得花這冤枉錢;沒工作的,不樂意買,一個月一、兩塊錢就能租著房子,誰還樂意花那大價錢?
真要想買的,誰還買破四合院啊?都是想買樓房呢。對了,還有一個院子,你要不要今天一起看了?”
彭萬華點點頭。
兩人沿著昆明湖東路走了兩、三裏路,七拐八轉,來到一個大胡同前。
胡同很大,熱熱鬧鬧的。
彭萬華和後世印象中的景象仔細對比了下,才發覺原來是海澱公園附近。
這裏後來拆遷蓋了別墅,前麵建了兩座高爾夫球場。
走進胡同中間,到了一個朱門院子前,一個老頭在門口抽煙。
“關叔您老身體康健。”張賓打了個招唿。
那老頭眼皮子一抬,古井無波的臉上一雙細眼眯成了縫,語氣平靜道:“來看房子吧?跟我走。”
彭萬華看了看門頭,門牌上寫著19號。
抬腳進了院子。
單院子就有兩百多平,加上正屋三間,東西廂房各一間,倒座房兩間,整個院子麵積加起來估計有個四、五百平。
麵積比剛才的那個小,不過好在沒人租住,院子挺幹淨且安靜。
前邊種了兩棵樹,一棵是石榴,另一棵也是石榴。
東邊還有一個葡萄架,架子旁還有一口水井,彭萬華瞅著水挺清。
關老頭領著兩人各個房間轉了一圈。
“哥你覺得如何,麵積比剛才的要小很多,要是不滿意,我們再換。”張賓和彭萬華落在後麵,他小聲說道。
不防關老頭耳朵尖,聽在耳裏,冷哼一聲,“我倒還有個大院子,就不知道你們能不能買得起!”
張賓陪笑道:“關叔我不是這個意思,您別介意,我們商量商量,待會兒再去看看。”
兩人在外麵嘀咕了一會。
彭萬華覺得挺滿意,雖然麵積比前麵的小,不過勝在幹淨,稍微打掃打掃置辦點東西就可以入住。
而且他看了,那桌子椅子都是紅木的,重的很。雖然老酒,但買下來,家具都是贈送的。
“哥您要是滿意我就去跟他談價格,不滿意也沒關係,我後麵還會再多找找。”張賓指著胡同底那個大門,繼續道,“他還有個大院子,不過就是太大了,人住的又雜。”
彭萬華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
光亮大門前立著兩個石獅子,威武雄壯,門上的幾排大銅釘子閃閃發亮。
門前人來人往,聲音鼎噪。
“不僅這處院子和那所大宅子,以前啊,這整條巷子都是他家的,聽說城裏也還有院子。
現在胡同裏的房子發還迴來不少,他也住不了那麽多,還時常擔心又被收迴去,便想著賣出去幾個落袋為安。”
張賓補充道。
彭萬華聽了頓時如同恰了好幾斤檸檬。
像他老家,老爸分家的時候,除了一個鐵鍋和一床被子,啥也沒有。
隻能羨慕人家祖上光榮,給子孫留了好多財產,房子都是成套賣。
他轉頭瞧了瞧在東邊葡萄樹下喝茶的關老頭,對張賓低聲道:“挺好的,你看價格合適就定下,那個大院子待會兒也看看。”
彭萬華想買這四合院除了想屯著點,最主要還是這兩天被陳濤的香港腳熏得鼻子都塞了,隻想出來找個幹淨地唿吸唿吸新鮮空氣。
“好嘞。”張賓應道。
再迴來聊聊,張賓和關老頭沒兩句就談妥了價格,一千八,帶家具。
先付定金一百,過兩天就去房管所辦過戶手續。
然後關老頭鎖上門,帶著兩人又去看大宅子。
大宅子前後三進,麵積廣大,林林總總住了上百戶人家是有的。
“還有東、西兩路也是我家的!”關老頭自豪的指了指院子通往東邊和西邊的門。
好家夥,竟然是個三路三進的大宅子。
可惜的是住了太多人,非常吵鬧,而且很多地方被人私搭了一些棚子,甚至連牆體也被打開好幾處,變成了方便出入的門,大大破壞了院子的整體形象。
不過即便如此,彭萬華看了也心動不已。
拉著張賓讓他問問價格。
張賓問了兩句,又過來比劃了一下。
彭萬華盤算了下,就算不買那兩個小院子也不夠錢,對張賓微微搖頭。
關老頭見了,不屑的哼了一聲,背著手昂首挺胸出門去了。
幾人打過招唿,開始談正事。
之前說好,談價格彭萬華不說話,由張賓這個本地人來談,畢竟欺生這種事全國各地都有。
彭萬華雖然兜裏揣著票子,但也不想被當凱子宰。
“佟叔,這院子你開個價吧?”張賓道。
叫佟叔的中年人思考了一下,伸出三個手指頭。
“三千塊?”張賓問道。
見對方點頭,張賓搖搖頭道,“你這院子好多地方都壞了,你看窗子都壞了好幾處。你這屋要是在城裏,倒也說得過去,但你不看這是啥地方?”
彭萬華想起了《家有兒女》裏的那個姥姥。
那個姥姥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其實是個富婆,1980年花了兩萬六千塊在故宮隔壁買了個上千平的大四合院。她幾個兒女吵著分家產,這四合院分不過來便想賣了,據說十個億都不賣。
扯遠了,說迴來,那可是和古代皇帝做鄰居,這裏都到了四五環了。
別說靠近中關村,中關村也是後來才發展起來的,現在周圍許多都是荒地、墳地,能賣三千塊屬實貴了點。
“那你還個價唄,隻要合適,絕對沒話說,我反正住夠了,等賣點錢就跟我兒子去香江。”中年人道。
他家院子剛發還迴來不久,兒子在香江,他也不想在這多待,又怕院子再次被收走,隻想賣出去了事。
張賓伸出兩個指頭。
“兩千?!”中年人吃了一驚,苦笑道,“你這殺價也太狠了。”
張賓搖頭道,“一點也不,而且還住了這麽多人,就算買迴來也不能把他們趕出去,還得花錢把他們請出去。要是不趕,一個月收那二、三十塊房租,還不夠修補費的,太不合算了。
你看你這壞了的地方,修修補補起碼幾百塊就搭進去了,我們要是把人請出去重新租房子,不是又要幾百塊?前前後後起碼也得花一千五。”
佟叔聽了,也忍不住點頭,房租是房管所代收,他從房管所拿到的租子平均一家才不到兩塊錢。
這點錢能幹啥,維修還得他自己出錢,房租都不夠維修費的。
而且這院子雖大但人多吵得厲害,他實在不想要了。
不過為了講點價還是直搖頭,“我這院子麵積大,你四處瞅瞅都沒我這麽大的。尤其是後院,還有個湖,雖然院牆倒了,但是地皮是我的,你們要是買點磚砌起來,也是你們的。”
張賓笑了:“叔,不是這麽算的,我們是住家不是住院子,再說了牆砌起來不得用磚石、人工,還不得再花一大筆錢?”
中年人聽了直皺眉。
張賓也不催促,對他道:“行了叔,你再考慮考慮吧,反正我家住在前麵同慶街那邊胡同裏,你喊一聲就能找到我。”
說完,拉著彭萬華轉身走了。
走了一段路,才開口道:“哥,剛才那家滿意不?”
“還行,麵積不小。”彭萬華道。
“那你稍等兩天,我再磨磨他講點價,絕對給你個低價。”張賓開心道。
“真要是講不下來價也沒事。”彭萬華挺中意的,尤其是看了後院那一大片,還有個湖,雖然破敗了,但整整還是能恢複的。
估計那中年人祖上古代闊綽過,那麽大一塊地,他多花點錢也樂意。
張賓笑著道:“您放心吧,現在買房子的少,有工作的都等著分房,不舍得花這冤枉錢;沒工作的,不樂意買,一個月一、兩塊錢就能租著房子,誰還樂意花那大價錢?
真要想買的,誰還買破四合院啊?都是想買樓房呢。對了,還有一個院子,你要不要今天一起看了?”
彭萬華點點頭。
兩人沿著昆明湖東路走了兩、三裏路,七拐八轉,來到一個大胡同前。
胡同很大,熱熱鬧鬧的。
彭萬華和後世印象中的景象仔細對比了下,才發覺原來是海澱公園附近。
這裏後來拆遷蓋了別墅,前麵建了兩座高爾夫球場。
走進胡同中間,到了一個朱門院子前,一個老頭在門口抽煙。
“關叔您老身體康健。”張賓打了個招唿。
那老頭眼皮子一抬,古井無波的臉上一雙細眼眯成了縫,語氣平靜道:“來看房子吧?跟我走。”
彭萬華看了看門頭,門牌上寫著19號。
抬腳進了院子。
單院子就有兩百多平,加上正屋三間,東西廂房各一間,倒座房兩間,整個院子麵積加起來估計有個四、五百平。
麵積比剛才的那個小,不過好在沒人租住,院子挺幹淨且安靜。
前邊種了兩棵樹,一棵是石榴,另一棵也是石榴。
東邊還有一個葡萄架,架子旁還有一口水井,彭萬華瞅著水挺清。
關老頭領著兩人各個房間轉了一圈。
“哥你覺得如何,麵積比剛才的要小很多,要是不滿意,我們再換。”張賓和彭萬華落在後麵,他小聲說道。
不防關老頭耳朵尖,聽在耳裏,冷哼一聲,“我倒還有個大院子,就不知道你們能不能買得起!”
張賓陪笑道:“關叔我不是這個意思,您別介意,我們商量商量,待會兒再去看看。”
兩人在外麵嘀咕了一會。
彭萬華覺得挺滿意,雖然麵積比前麵的小,不過勝在幹淨,稍微打掃打掃置辦點東西就可以入住。
而且他看了,那桌子椅子都是紅木的,重的很。雖然老酒,但買下來,家具都是贈送的。
“哥您要是滿意我就去跟他談價格,不滿意也沒關係,我後麵還會再多找找。”張賓指著胡同底那個大門,繼續道,“他還有個大院子,不過就是太大了,人住的又雜。”
彭萬華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
光亮大門前立著兩個石獅子,威武雄壯,門上的幾排大銅釘子閃閃發亮。
門前人來人往,聲音鼎噪。
“不僅這處院子和那所大宅子,以前啊,這整條巷子都是他家的,聽說城裏也還有院子。
現在胡同裏的房子發還迴來不少,他也住不了那麽多,還時常擔心又被收迴去,便想著賣出去幾個落袋為安。”
張賓補充道。
彭萬華聽了頓時如同恰了好幾斤檸檬。
像他老家,老爸分家的時候,除了一個鐵鍋和一床被子,啥也沒有。
隻能羨慕人家祖上光榮,給子孫留了好多財產,房子都是成套賣。
他轉頭瞧了瞧在東邊葡萄樹下喝茶的關老頭,對張賓低聲道:“挺好的,你看價格合適就定下,那個大院子待會兒也看看。”
彭萬華想買這四合院除了想屯著點,最主要還是這兩天被陳濤的香港腳熏得鼻子都塞了,隻想出來找個幹淨地唿吸唿吸新鮮空氣。
“好嘞。”張賓應道。
再迴來聊聊,張賓和關老頭沒兩句就談妥了價格,一千八,帶家具。
先付定金一百,過兩天就去房管所辦過戶手續。
然後關老頭鎖上門,帶著兩人又去看大宅子。
大宅子前後三進,麵積廣大,林林總總住了上百戶人家是有的。
“還有東、西兩路也是我家的!”關老頭自豪的指了指院子通往東邊和西邊的門。
好家夥,竟然是個三路三進的大宅子。
可惜的是住了太多人,非常吵鬧,而且很多地方被人私搭了一些棚子,甚至連牆體也被打開好幾處,變成了方便出入的門,大大破壞了院子的整體形象。
不過即便如此,彭萬華看了也心動不已。
拉著張賓讓他問問價格。
張賓問了兩句,又過來比劃了一下。
彭萬華盤算了下,就算不買那兩個小院子也不夠錢,對張賓微微搖頭。
關老頭見了,不屑的哼了一聲,背著手昂首挺胸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