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猶豫
以小兵力守戰,以大兵力運動圍剿,是有一定風險的。
靈相也馬上說道:“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妥,倘若有防線兵力不足的話,被秦軍挺進,很有可能會震蕩全局啊。”
“相國言之有理,臣也認為,以目下戰局,在秦軍的兵力部署上,我們采取應對的方法,是最為穩妥的。”另有大臣道。
“敵我兵力相當,何懼於秦......”
聽著眾臣發表意見,靈王思慮了一下,說道:“整體戰局,不宜改變,朕意,還是以國內主力,阻擊秦王。”
說到這裏,他也站起了身,震聲而言:“秦王逆天行事!必將作繭自縛!今次一戰,朕,亦會禦駕親征!徹底消滅,暴秦之割據勢力!”
在此戰上,秦靈兩國都是一樣的,出師名義,都以對方為割據叛亂。
他語氣振奮,眾臣聞言,亦齊齊彎腰施禮:“陛下英明——”
至此,靈國已傾全國之兵。
雙方在各處戰場上投入的總兵力,達到了整整兩百萬。
為列國爭霸以來,最大的一場戰役。
天下早已震動。
兩國的商人,早就已經慌張迴國,關閉了來往經商之通道。
於兩百多年的亂戰中,秦國邁出了東征的關鍵一步,定鼎天下,係於此戰。
秦王蕭遠,督百萬大軍,為了便利後勤,秦軍利用長江、漢水、渭河等水道,作為主要的補給線,設六路糧草水路轉運。
在戰爭部署上,以四大戰區,意圖全麵攻占靈國,自己則是親率主力,向嘉陵關一帶進發。
而要抵達嘉陵關,就必須突破前麵的靈國城池,其中的孟津,更為重中之重。
因為拿下了這裏,就等於打開了交通要道,就會對嘉陵關產生一定的威脅。
因此,孟津,將是雙方主力的必爭之地。
而秦軍要兵臨孟津,有著數條道路可以選擇,不過蕭遠綜合各種情況,選擇了從渭水分支登陸。
先頭部隊隻要站穩了腳跟,後續部隊和糧草軍械就能源源不斷,這大大降低了行軍的困難,和節省了戰爭成本。
不過這裏有一點,那就是靈軍主力,距離孟津是非常近的,如果調兵速度夠快的話,是有可能將秦軍擊於半渡的。
半個多月後。
靈國主力,集結於孟津一帶。
上官文若也馬上提出了這個風險,略顯憂慮的說道:“大王,臣建議,還是繞行五百裏,從西北道,兵臨孟津。”
蕭遠看了他一眼:“你也說了,繞行要五百裏,且水路轉陸路,多有山脈阻隔,我糧草軍械,難以運輸,更會大大拖延戰爭進程。”
“可是大王。”上官文若道:“靈軍現在已經快到孟津了,如果出一支奇兵,星夜兼程,擊我軍於半渡的話,那可就太危險了。”
“是啊大王。”王肅跟著附和道:“靈王身邊,不乏奇謀之士,如那程平,肯定會有所諫言,此,不可不慮啊。”
兩大謀士都心有憂慮,蕭遠不得不認真考慮了起來。
不過沒等他說話,賈攸就站了出來,聲音平淡道:“大王勿憂,以臣之見,靈王絕不敢出這支奇兵。”
“哦?”蕭遠看向了他。
賈攸道:“程平或許會提出這個建議,但臣敢斷言,靈王絕不會第一時間采納,其雖為君主,但生性多疑,謀而少決,多有優柔寡斷,在其猶豫之間,我軍早就已經渡河了。”
他的意思很簡單,靈王會在這上麵猶豫,這個時間,己方是能夠站穩腳跟的。
在秦國所有的謀士中,上官文若的大戰略是最高的,賈攸,則是最善於把握時機,最善於洞察人心的,且在戰術上,是比上官文若更高的。
戰略和戰術,是不一樣的。
上官文若和王肅互相看了看。
賈攸又道:“如果放棄渭河登陸,於整個大戰局而言,弊端太多,這不是冒險,而是必須要走的,大王應當機立斷。”
蕭遠雙眼微眯,稍作思慮,便馬上有了決斷:“命令衛慶部,抵達孟津盆地後,第一時間登陸,擴大戰略縱深!”
“大王英明。”賈攸一施禮。
這就是蕭遠的英明之處,麾下謀士雖多,很多時候,都會有不同的意見,可他卻能準確的判斷出,誰的策略最可行。
另一邊。
靈王已親率主力,抵達孟津一帶,正在帳中議兵。
根據現在的情報,秦軍動向,這邊是大致掌握的。
如何在孟津與蕭遠展開決戰,將其一舉擊潰,是靈王提出的重要討論。
跟朝堂一樣,不少人都認為抓緊時間修築防禦工事,加固城防和要道的占據,使整個孟津固若金湯。
不過程平卻提出了不同想法,說道:“我軍是比秦軍先一步抵達前線的,此時此刻,秦王正要從渭河分支登陸,以臣之見,當立即抽調一支勁旅,作奇兵之用,將秦王擊於半渡!”
“此戰若勝,秦軍主力將銳氣全無,對接下來的戰事,幹係重大。”
他話說完,卻另有謀士站了出來:“秦王一向奸詐,敢明目張膽的渡河嗎,若是如此,我認為,其中必然有詐,說不定,他就是故意做出這副姿態,引誘我軍,前去進攻。”
程平道:“無論秦王是否奸詐之輩,此等戰機,不可錯失,陛下當立下決斷,就算賭,也該賭這一把!”
他提到了賭。
靈王本就有點猶豫,這下更為難了,皺著眉頭道:“以朕對秦王的了解,說句心裏話,此人乃一代奸雄,多有詭詐,如莊大人所言,若我軍反中圈套,如何是好啊。與其冒險,還不如穩紮穩打,這樣,朕就算不得利,也不可能戰敗。”
帳內眾人聞言,都互相看了看,也沒怎麽說話。
程平則有點急了:“可是陛下!”
靈王稍稍抬了抬手:“程大人別急,容朕想想,這個兵,值不值得出。”
他開始猶豫了起來。
而這一猶豫,不是說馬上就能決定的。
在軍事戰爭上,機會,是稍縱即逝的。
這邊發生的一切,幾乎都被賈攸給說中了。
從中可見,這個謀士的料事如神,和精明判斷。
以小兵力守戰,以大兵力運動圍剿,是有一定風險的。
靈相也馬上說道:“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妥,倘若有防線兵力不足的話,被秦軍挺進,很有可能會震蕩全局啊。”
“相國言之有理,臣也認為,以目下戰局,在秦軍的兵力部署上,我們采取應對的方法,是最為穩妥的。”另有大臣道。
“敵我兵力相當,何懼於秦......”
聽著眾臣發表意見,靈王思慮了一下,說道:“整體戰局,不宜改變,朕意,還是以國內主力,阻擊秦王。”
說到這裏,他也站起了身,震聲而言:“秦王逆天行事!必將作繭自縛!今次一戰,朕,亦會禦駕親征!徹底消滅,暴秦之割據勢力!”
在此戰上,秦靈兩國都是一樣的,出師名義,都以對方為割據叛亂。
他語氣振奮,眾臣聞言,亦齊齊彎腰施禮:“陛下英明——”
至此,靈國已傾全國之兵。
雙方在各處戰場上投入的總兵力,達到了整整兩百萬。
為列國爭霸以來,最大的一場戰役。
天下早已震動。
兩國的商人,早就已經慌張迴國,關閉了來往經商之通道。
於兩百多年的亂戰中,秦國邁出了東征的關鍵一步,定鼎天下,係於此戰。
秦王蕭遠,督百萬大軍,為了便利後勤,秦軍利用長江、漢水、渭河等水道,作為主要的補給線,設六路糧草水路轉運。
在戰爭部署上,以四大戰區,意圖全麵攻占靈國,自己則是親率主力,向嘉陵關一帶進發。
而要抵達嘉陵關,就必須突破前麵的靈國城池,其中的孟津,更為重中之重。
因為拿下了這裏,就等於打開了交通要道,就會對嘉陵關產生一定的威脅。
因此,孟津,將是雙方主力的必爭之地。
而秦軍要兵臨孟津,有著數條道路可以選擇,不過蕭遠綜合各種情況,選擇了從渭水分支登陸。
先頭部隊隻要站穩了腳跟,後續部隊和糧草軍械就能源源不斷,這大大降低了行軍的困難,和節省了戰爭成本。
不過這裏有一點,那就是靈軍主力,距離孟津是非常近的,如果調兵速度夠快的話,是有可能將秦軍擊於半渡的。
半個多月後。
靈國主力,集結於孟津一帶。
上官文若也馬上提出了這個風險,略顯憂慮的說道:“大王,臣建議,還是繞行五百裏,從西北道,兵臨孟津。”
蕭遠看了他一眼:“你也說了,繞行要五百裏,且水路轉陸路,多有山脈阻隔,我糧草軍械,難以運輸,更會大大拖延戰爭進程。”
“可是大王。”上官文若道:“靈軍現在已經快到孟津了,如果出一支奇兵,星夜兼程,擊我軍於半渡的話,那可就太危險了。”
“是啊大王。”王肅跟著附和道:“靈王身邊,不乏奇謀之士,如那程平,肯定會有所諫言,此,不可不慮啊。”
兩大謀士都心有憂慮,蕭遠不得不認真考慮了起來。
不過沒等他說話,賈攸就站了出來,聲音平淡道:“大王勿憂,以臣之見,靈王絕不敢出這支奇兵。”
“哦?”蕭遠看向了他。
賈攸道:“程平或許會提出這個建議,但臣敢斷言,靈王絕不會第一時間采納,其雖為君主,但生性多疑,謀而少決,多有優柔寡斷,在其猶豫之間,我軍早就已經渡河了。”
他的意思很簡單,靈王會在這上麵猶豫,這個時間,己方是能夠站穩腳跟的。
在秦國所有的謀士中,上官文若的大戰略是最高的,賈攸,則是最善於把握時機,最善於洞察人心的,且在戰術上,是比上官文若更高的。
戰略和戰術,是不一樣的。
上官文若和王肅互相看了看。
賈攸又道:“如果放棄渭河登陸,於整個大戰局而言,弊端太多,這不是冒險,而是必須要走的,大王應當機立斷。”
蕭遠雙眼微眯,稍作思慮,便馬上有了決斷:“命令衛慶部,抵達孟津盆地後,第一時間登陸,擴大戰略縱深!”
“大王英明。”賈攸一施禮。
這就是蕭遠的英明之處,麾下謀士雖多,很多時候,都會有不同的意見,可他卻能準確的判斷出,誰的策略最可行。
另一邊。
靈王已親率主力,抵達孟津一帶,正在帳中議兵。
根據現在的情報,秦軍動向,這邊是大致掌握的。
如何在孟津與蕭遠展開決戰,將其一舉擊潰,是靈王提出的重要討論。
跟朝堂一樣,不少人都認為抓緊時間修築防禦工事,加固城防和要道的占據,使整個孟津固若金湯。
不過程平卻提出了不同想法,說道:“我軍是比秦軍先一步抵達前線的,此時此刻,秦王正要從渭河分支登陸,以臣之見,當立即抽調一支勁旅,作奇兵之用,將秦王擊於半渡!”
“此戰若勝,秦軍主力將銳氣全無,對接下來的戰事,幹係重大。”
他話說完,卻另有謀士站了出來:“秦王一向奸詐,敢明目張膽的渡河嗎,若是如此,我認為,其中必然有詐,說不定,他就是故意做出這副姿態,引誘我軍,前去進攻。”
程平道:“無論秦王是否奸詐之輩,此等戰機,不可錯失,陛下當立下決斷,就算賭,也該賭這一把!”
他提到了賭。
靈王本就有點猶豫,這下更為難了,皺著眉頭道:“以朕對秦王的了解,說句心裏話,此人乃一代奸雄,多有詭詐,如莊大人所言,若我軍反中圈套,如何是好啊。與其冒險,還不如穩紮穩打,這樣,朕就算不得利,也不可能戰敗。”
帳內眾人聞言,都互相看了看,也沒怎麽說話。
程平則有點急了:“可是陛下!”
靈王稍稍抬了抬手:“程大人別急,容朕想想,這個兵,值不值得出。”
他開始猶豫了起來。
而這一猶豫,不是說馬上就能決定的。
在軍事戰爭上,機會,是稍縱即逝的。
這邊發生的一切,幾乎都被賈攸給說中了。
從中可見,這個謀士的料事如神,和精明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