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豹哭著對秦穆公說:“那個夷吾暴虐,殘殺了我的父親和朝廷那麽多的大夫,眾大夫對晉國忠心耿耿,落得了這麽個下場。主上要為我們報仇啊。”


    秦穆公聽了,心頭也是很氣憤,這個夷吾,亂搞一氣。


    丕豹給秦穆公獻策說:“現在的晉國,背棄了秦國的大恩,結下了國家的怨恨。大臣們都不敢說話,老百姓內心都不服氣。君上如果大軍討伐晉國,那麽晉國內政一定會潰敗。”


    秦穆公聽了,拿不定主意,就問大臣們。蹇叔說:“現在隻是靠丕豹說的這些話去討伐晉國,實際上是幫助臣下去討伐君上,在道義上是不對的。”


    百裏奚接著說:“如果老百姓不支持他,一定會有變化。君上可以等待晉國發生變化了再對付晉國也不遲。”


    秦穆公歎了口氣說:“寡人剛開始還不相信這個夷吾荒唐。哪裏知道他一口氣殺了九個大臣,在朝廷上大家的歸附之心看來不多了。目前還沒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再等等。”


    接下來他就好好地安慰了丕豹一頓,任命他在秦國當了大夫。


    時間就這麽慢慢地過去了。這一年晉國惠公即位後,接年五年收成不好,這一年更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災荒年,國庫裏麵的糧食也空虛了,民間老百姓更沒有吃的。晉惠公就想向諸侯國請求幫助,支援一點糧食。


    秦國離晉國比較近,但是以前對秦國的承諾沒有兌現,晉惠公也不好開口。郤芮對晉惠公說:“我們並不是負約秦國,隻是說晚點兒再兌現罷了。如果向秦國請求救助,秦國不給我們,那麽秦國就是先負我們,我們不履行以前的約定就有理由了。”


    也不知道晉惠公怎麽想的,他挺同意郤芮的這個說法。就派大夫慶鄭帶著禮物到秦國尋求幫助。


    秦穆公收到求助,就召集大臣們商量。蹇叔和百裏奚都認為,天下每個國家都有可能受災,現在晉國遭受了災害,作為鄰居我們給予幫助肯定是應該的啊。我們對他們進行支援,上天都會降福分給秦國的。


    秦穆公想起以前給晉國的幫助,說:“我們秦國給予晉國太多了。再幫有沒有必要啊。”


    公孫枝說:“幫助別人很多,對於秦國來說有什麽損失呢?如果他們不報恩,失禮的是他們。他們的老百姓知道了我們對於他們國家的好處,老百姓就更討厭他們的君上,肯定就不會和我們作對了。我認為,君上是有幫助晉國的必要的。”


    丕豹因為父親被殺的仇恨,他挽著袖子說:“晉侯無道,上天都降臨災難懲罰他,請君上趁機討伐晉國,一戰滅掉晉國,這個時機不要丟了。”


    大臣繇餘說:“我聽說仁慈的人不因為別人危難的時候攫取利益,聰明的人不是靠運氣取得的成功。還是幫助晉國度過饑荒的難關更好一些。”


    秦穆公說:“辜負我的是晉侯,與晉國的老百姓是沒有關係的,受災的是老百姓,我不忍心因為他們君主的原因而讓老百姓受到傷害。”他就決定對晉國進行賑災,先後向晉國運送了大量的物資和糧食,運輸的車船從黃河岸邊、秦晉交界的地方首尾相連,解決了晉國的饑荒。因為車船規模浩大,取得了賑災的效果,這場賑災被稱為“泛舟之役”。晉國人對秦穆公充滿了感激。


    到了第二年的冬天,你說好巧不巧,這年晉國豐收了,秦國卻受了災荒。秦穆公就想向晉國尋求幫助。丕豹說:“晉侯有貪心,做事情反複無常,向他要求賑災,我看肯定沒有結果。”


    秦穆公沒有聽丕豹的意見,他也象去年晉惠公一樣,派大臣冷至拿了禮物去晉國尋求幫助。


    晉惠公本來想撥河西那邊的一些糧草給秦國。郤芮這個時候說話了,他說:“君上給秦國糧食,以後還想把土地也給秦國嗎?”


    晉惠公說:“寡人隻是給他們糧食救災而已,給什麽城池啊。”郤芮說:“君上為什麽要給秦國糧食呢?”晉惠公說:“秦國對我們有泛舟之役的幫助啊。”


    郤芮說:“如果因為泛舟之役這件事來報恩,那麽以前秦國支持君上迴晉國當上國君的功勞哪個更大。君上不報大恩,僅報答小恩,這是怎麽想的呢?”


    慶鄭在朝堂聽了君臣這麽一迴對話,這不是明擺著背信棄義嗎?他急了,說:“去年我去秦國求幫助,別人二話不說就給了我們那麽多糧食,幫助我們度過了災年。今天他們需要幫助,我們卻當沒有看見一樣,做人怎麽可以這樣啊。”


    呂飴甥在一邊說:“秦國給晉國糧食,並不是真心對晉國好,他們的心思是想要晉國的河西五地。不給秦國糧食,秦國肯定不高興我們。給糧食但是不給城池,秦國還是不安逸我們。給和不給,效果都一樣,何必幫助他們呢。”


    慶鄭說:“對於別人的災難,不憐憫還幸災樂禍,這是不仁。背棄別人的幫助,不管不問,這是不義。一個不仁不義的國家,怎麽可以在天下立足啊。”


    大臣韓簡也站出來說:“慶鄭大夫說的有道理啊。如果去年我們災荒秦國不幫助我們,我們怎麽想啊?”


    虢射說:“去年我們災荒是上天給了秦國一個機會,秦國不趁機來取晉國那是秦國的愚蠢。今年上天把機會給了我們晉國,晉國為什麽要舍棄上天的好意呢。按照臣下的意見,不如聯合梁國,趁這個機會大家一起去討伐秦國,分了他們的國土,這才是上策嘛。”


    晉惠公聽了,仿佛秦國的國土大半都到了自己手上一樣,認為虢射說得太有道理了。就對來請求幫助的秦國使者冷至說:“我們晉國去年受災,今年還很辛苦,沒有更多的辦法幫助秦國。”


    冷至說:“我們秦君念在兩個國家是姻親的關係,不追討土地,災荒年也開倉支援晉國糧草,大家都是共同對付災害。我們君上救濟貴國,那麽真心真意,現在我們國家有困難了,貴國這樣對我們,我沒有辦法迴去複命啊。”


    呂飴甥和郤芮聽冷至這樣說,大聲喝叫道:“你這個老匹夫,以前和丕鄭父密謀,想誘惑我們到秦國,差點中了你的計策。今天又跑到晉國來胡言亂語。要得到晉國的糧食,你就派兵來取吧。”


    冷至聽了,再也沒有什麽話可以說的。隻有氣憤地退了下來。


    退朝後,慶鄭對太史郭偃說:“晉侯背信棄義,惹怒鄰國。晉侯災禍就快到了。”郭偃說:“今年的天氣也異常,到處山川飛沙走石,草木蕭瑟。晉國麻煩了。”


    再說冷至迴到秦國,向秦穆公報告了去晉國的情況,晉國不僅不幫助秦國,還要集合梁國趁機來取秦國。秦穆公聽了,再好的涵養也忍耐不住了,他說:“晉國做人做到這個地步,真的是不可想象。寡人準備先破梁國,再滅晉國。”他召集大家一起開始商量。


    百裏奚說:“如果先打梁國,晉國就有了準備。再說梁國那邊土地廣闊,但是人口稀少,容易陷入長期的戰鬥。兵法上說先發製人。臣認為君上現在賢名在外,朝中大臣們將士用命,先聲討晉侯的罪過,一定會擊垮晉國。接下來再用勝利之兵攻打梁國,就象秋風掛落葉一樣,還不輕鬆。”


    秦穆公聽了,很是高興,就大起三軍,留下蹇叔、繇餘輔助太子守國。大將孟明視率領軍隊在邊疆巡視,震懾那些戎族。自己同百裏奚親自引中軍,西乞術、白乙丙保駕。公孫枝為右將軍,公子縶為左將軍,戰車四百乘,浩浩蕩蕩,殺向晉國而來。


    畢竟不知兩國交戰勝負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雨話東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月傳奇20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月傳奇2010並收藏風雨話東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