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無知 懦弱
三國:以大漢之名,鎮全球 作者:五個冬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詡聞言,麵色微變,還想再勸,卻見劉軒心意已決,隻好退而求其次:“主公言之有理,但還請主公三思,務必以大局為重。”
這時,一旁的荀彧也開口了:“主公,文和所言雖有其理,但臣以為,讓陛下參與此事,也是對其成長的一種曆練。”
劉軒點頭,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最終定格在諸葛亮身上:“孔明,你以為如何?”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笑道:“主公決策英明,亮無異議。隻是,此事還需謹慎處理,以免傷了君臣和氣。”
劉軒聞言,心中暗自點頭,對諸葛亮的沉穩表示讚賞。隨即,他再次下令:“來人,將陛下請來。”
眾人見劉軒心意已決,不再多言。隻見賈詡不斷給諸葛亮、荀攸等人使眼色,希望他們能再勸勸劉軒,但諸葛亮等人皆是聰明人,看出了劉軒的決心,紛紛搖頭,表示自己也無能為力。
“唉,主公此舉,雖有其理,但終究還是冒險了些。”賈詡心中暗歎,卻也明白,此刻再多說無益,隻能靜觀其變。
沒一會兒,小皇帝劉協、弘農王劉辯以及何太後三人,在侍從的簇擁下步入大廳。
眾人見狀,紛紛起身行禮,恭敬地喊道:“參見陛下、太後、弘農王殿下。”
劉協麵帶微笑,大手一揮:“眾卿平身。”聲音雖稚嫩,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人起身,隻見劉協、劉辯以及何太後三人,大步朝前,狀態明顯比之前好太多了。
劉協臉上洋溢著興奮之色,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顯然對這次召見充滿了期待。
劉軒迎上前去,將劉協迎至主座之上。還未開口,就見劉協興高采烈地對劉軒說道:“皇叔,這並州真是太好玩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朕之前都從來沒有見過。”
劉軒微笑著迴應:“陛下喜歡就好。並州雖地處邊陲,但風土人情別具一格,陛下能喜歡,臣倍感欣慰。”
劉協聞言,更加興奮了:“喜歡,當然喜歡了!這幾日朕天天去吃鼎香樓的菜,太好吃了!皇叔你看朕是不是都胖了?”說著,還特意拍了拍自己的小肚腩,逗得在場的眾人都忍不住笑了。
劉軒仔細打量了一番劉協,發現他確實比剛來時圓潤了不少,嘴上卻說道:“陛下正值長身體的時候,胖點無妨。隻是,陛下還需注意節製,以免影響身體。”
劉協聞言,吐了吐舌頭,調皮地說道:“知道了,皇叔。朕以後一定注意。”
這時,何太後也開口了:“皇叔你對陛下真是用心良苦。哀家看得出來,陛下在你這裏過得很開心。”
劉軒躬身行禮:“太後謬讚了。臣隻是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為陛下分憂解難罷了。”
弘農王劉辯在一旁插話道:“皇叔,朕也想在並州多待些時日,好好玩玩。”
劉軒看了劉辯一眼,心中暗自搖頭。
“殿下若有此意,臣自當盡力安排。”
這劉協、劉辯二人年齡小,童心未泯,自然抵擋不住外界的誘惑,而且之前被董卓把持,不僅沒有自由,反而天天被折磨,自從來到並州之後,劉軒對其還算不錯,沒有過多的約束,這就讓他們放開性子的玩開了。
劉軒聽著劉協和劉辯還在那裏滔滔不絕地討論著一些瑣碎之事,神色漸漸變得凝重,輕咳一聲,試圖引起他們的注意,但兩人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完全沒有察覺。
劉軒隻好提高音量,連續喊了幾聲“陛下”,這才讓劉協從興奮的狀態中迴過神來。
劉協一臉疑惑地看著劉軒,眨巴著大眼睛問道:“皇叔,這是怎麽了?為何如此急切地喊朕?”
劉軒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和:“陛下,實在抱歉打斷了你們的談話。但今日請陛下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小皇帝劉協一聽這話,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笑道:“害,朕都說過了,什麽事情皇叔做主就行了。朕相信皇叔一定能處理得妥妥當當的。”
劉軒聞言,眉頭緊鎖,臉色逐漸變得難看。劉軒覺得雖然劉協年幼無知,但作為天子,他必須學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然而,看著劉協這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劉軒心中不禁升起一股無力感。
這時,一旁的何太後察覺到了劉軒的變化,輕輕拍了拍劉協的肩膀,溫聲道:“皇兒,皇叔既然能將你找來商議,肯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你還是聽上一聽吧,畢竟你也是大漢的天子,有些事情需要你做出決斷。”
被何太後這麽一提醒,劉協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連忙整理了一下衣服,端正坐姿,對著劉軒說道:“皇叔,有何事情要與朕商議?朕一定洗耳恭聽。”
劉軒見狀,心中稍感欣慰,將手中的急報遞給劉協,沉聲道:“陛下,剛剛接到益州劉焉的急報。南蠻聯合南方外族,想乘大漢內亂之際,入侵大漢。益州牧劉焉抵擋不住,特來求救。”
劉協接過急報,匆匆瀏覽了一遍,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手中的急報不自覺地滑落,掉在了地上。
劉辯和何太後也是大吃一驚,兩人手中的茶盞都差點摔碎。
不斷地喃喃自語道:“這可怎麽辦?這可怎麽辦呀?”
一時間,大殿內陷入了一片慌亂之中。
劉協三人手忙腳亂地撿起急報,神色顯得極度不安。他們似乎從未遇到過如此嚴峻的局麵,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就在這時,下麵的賈詡卻露出一陣冷笑,目光深邃地看著劉協三人,心中暗自嘲諷他們的無知與懦弱。
好在何太後畢竟也是見過大世麵的人,沒一會兒便平靜了下來。並且緩緩說道:“益州離此尚遠,相信益州牧劉焉能夠抵擋一陣。即便抵擋不住,也打不到這裏來。我們無需過於驚慌。”
劉軒聞言,臉色更加陰沉,冷冷地說道:“太後,你這話說的可就有些不負責任了。你沒聽見我剛才說劉焉抵擋不住,特來求救嗎?況且益州也是我大漢的疆域,就這麽放任不管?讓百姓慘遭屠戮?這豈不是置我大漢的威嚴於不顧?”
這時,一旁的荀彧也開口了:“主公,文和所言雖有其理,但臣以為,讓陛下參與此事,也是對其成長的一種曆練。”
劉軒點頭,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最終定格在諸葛亮身上:“孔明,你以為如何?”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笑道:“主公決策英明,亮無異議。隻是,此事還需謹慎處理,以免傷了君臣和氣。”
劉軒聞言,心中暗自點頭,對諸葛亮的沉穩表示讚賞。隨即,他再次下令:“來人,將陛下請來。”
眾人見劉軒心意已決,不再多言。隻見賈詡不斷給諸葛亮、荀攸等人使眼色,希望他們能再勸勸劉軒,但諸葛亮等人皆是聰明人,看出了劉軒的決心,紛紛搖頭,表示自己也無能為力。
“唉,主公此舉,雖有其理,但終究還是冒險了些。”賈詡心中暗歎,卻也明白,此刻再多說無益,隻能靜觀其變。
沒一會兒,小皇帝劉協、弘農王劉辯以及何太後三人,在侍從的簇擁下步入大廳。
眾人見狀,紛紛起身行禮,恭敬地喊道:“參見陛下、太後、弘農王殿下。”
劉協麵帶微笑,大手一揮:“眾卿平身。”聲音雖稚嫩,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人起身,隻見劉協、劉辯以及何太後三人,大步朝前,狀態明顯比之前好太多了。
劉協臉上洋溢著興奮之色,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顯然對這次召見充滿了期待。
劉軒迎上前去,將劉協迎至主座之上。還未開口,就見劉協興高采烈地對劉軒說道:“皇叔,這並州真是太好玩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朕之前都從來沒有見過。”
劉軒微笑著迴應:“陛下喜歡就好。並州雖地處邊陲,但風土人情別具一格,陛下能喜歡,臣倍感欣慰。”
劉協聞言,更加興奮了:“喜歡,當然喜歡了!這幾日朕天天去吃鼎香樓的菜,太好吃了!皇叔你看朕是不是都胖了?”說著,還特意拍了拍自己的小肚腩,逗得在場的眾人都忍不住笑了。
劉軒仔細打量了一番劉協,發現他確實比剛來時圓潤了不少,嘴上卻說道:“陛下正值長身體的時候,胖點無妨。隻是,陛下還需注意節製,以免影響身體。”
劉協聞言,吐了吐舌頭,調皮地說道:“知道了,皇叔。朕以後一定注意。”
這時,何太後也開口了:“皇叔你對陛下真是用心良苦。哀家看得出來,陛下在你這裏過得很開心。”
劉軒躬身行禮:“太後謬讚了。臣隻是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為陛下分憂解難罷了。”
弘農王劉辯在一旁插話道:“皇叔,朕也想在並州多待些時日,好好玩玩。”
劉軒看了劉辯一眼,心中暗自搖頭。
“殿下若有此意,臣自當盡力安排。”
這劉協、劉辯二人年齡小,童心未泯,自然抵擋不住外界的誘惑,而且之前被董卓把持,不僅沒有自由,反而天天被折磨,自從來到並州之後,劉軒對其還算不錯,沒有過多的約束,這就讓他們放開性子的玩開了。
劉軒聽著劉協和劉辯還在那裏滔滔不絕地討論著一些瑣碎之事,神色漸漸變得凝重,輕咳一聲,試圖引起他們的注意,但兩人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完全沒有察覺。
劉軒隻好提高音量,連續喊了幾聲“陛下”,這才讓劉協從興奮的狀態中迴過神來。
劉協一臉疑惑地看著劉軒,眨巴著大眼睛問道:“皇叔,這是怎麽了?為何如此急切地喊朕?”
劉軒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和:“陛下,實在抱歉打斷了你們的談話。但今日請陛下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小皇帝劉協一聽這話,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笑道:“害,朕都說過了,什麽事情皇叔做主就行了。朕相信皇叔一定能處理得妥妥當當的。”
劉軒聞言,眉頭緊鎖,臉色逐漸變得難看。劉軒覺得雖然劉協年幼無知,但作為天子,他必須學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然而,看著劉協這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劉軒心中不禁升起一股無力感。
這時,一旁的何太後察覺到了劉軒的變化,輕輕拍了拍劉協的肩膀,溫聲道:“皇兒,皇叔既然能將你找來商議,肯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你還是聽上一聽吧,畢竟你也是大漢的天子,有些事情需要你做出決斷。”
被何太後這麽一提醒,劉協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連忙整理了一下衣服,端正坐姿,對著劉軒說道:“皇叔,有何事情要與朕商議?朕一定洗耳恭聽。”
劉軒見狀,心中稍感欣慰,將手中的急報遞給劉協,沉聲道:“陛下,剛剛接到益州劉焉的急報。南蠻聯合南方外族,想乘大漢內亂之際,入侵大漢。益州牧劉焉抵擋不住,特來求救。”
劉協接過急報,匆匆瀏覽了一遍,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手中的急報不自覺地滑落,掉在了地上。
劉辯和何太後也是大吃一驚,兩人手中的茶盞都差點摔碎。
不斷地喃喃自語道:“這可怎麽辦?這可怎麽辦呀?”
一時間,大殿內陷入了一片慌亂之中。
劉協三人手忙腳亂地撿起急報,神色顯得極度不安。他們似乎從未遇到過如此嚴峻的局麵,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就在這時,下麵的賈詡卻露出一陣冷笑,目光深邃地看著劉協三人,心中暗自嘲諷他們的無知與懦弱。
好在何太後畢竟也是見過大世麵的人,沒一會兒便平靜了下來。並且緩緩說道:“益州離此尚遠,相信益州牧劉焉能夠抵擋一陣。即便抵擋不住,也打不到這裏來。我們無需過於驚慌。”
劉軒聞言,臉色更加陰沉,冷冷地說道:“太後,你這話說的可就有些不負責任了。你沒聽見我剛才說劉焉抵擋不住,特來求救嗎?況且益州也是我大漢的疆域,就這麽放任不管?讓百姓慘遭屠戮?這豈不是置我大漢的威嚴於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