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退守樂安國
三國:以大漢之名,鎮全球 作者:五個冬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審配見袁紹如此憂慮,心中雖有疑慮,還是低聲說道:“主公英明,您所言極是!”
袁紹微微一笑,擺手示意大家不要過於緊張。
“這事就不提了,逢紀在前方戰場傳迴消息,我軍已經開始抵擋不住了,眼下該如何是好?”
審配一邊思索,一邊環視四周的將領。
“主公,麵對曹軍的突襲,我們必須保持冷靜,不能被情緒左右,必須找到解決之法。”
“對,主公,”郭圖也在一旁附和道,“曹操的進攻來勢洶洶,且未雨綢繆,他必定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我們應盡快製訂應對之策。”
袁紹點點頭,目光盯著審配:“審配說得很有道理。可眼下局勢緊迫,若你有良計,盡管說出來!”
審配猶豫片刻,終於鼓起勇氣,開口說道:“主公,我有一言,不知該講不該講。”
“有什麽顧慮,直接說!”袁紹鼓勵道,眼中流露出期待的神情。
審配整理了一下思緒,繼續說道:“我覺得,曹操此次突然襲擊我方,必然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而之前提到的我們派人賄賂曹軍將領,意圖裏應外合奪取兗州的事,我看也不過是一個借口。”
“你的意思是說,曹操早就想進攻青州?”袁紹眉頭一皺,顯然有些震驚。
“沒錯。”審配認真地點頭,“他可能早已做好準備,甚至已經在我們之中安插了耳目。”
聞言袁紹冷笑一聲:“果然,曹操陰險狡詐,處處設下圈套,真是令人痛恨!”
之後袁紹又讓審配接著說。
審配見狀,繼續說道:“曹操奇襲拿下濟南國,此時士氣必定大漲。雖然我們有二十萬之眾,但一半都是黃巾餘孽,征安而來,訓練不足。與其在此時和曹軍硬拚,不如以退為進,保存實力。”
袁紹一愣,疑惑地問:“什麽叫以退為進?”
審配思索片刻,認真解釋道:“主公,若我們能夠暫時讓二十萬大軍避開曹軍的鋒芒,退守樂安國,便能避免正麵衝突的損失。樂安國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曹操雖有銳兵,但遠征而來,後勤糧草必然是個問題。”
“聽起來好像有理,但如果退守樂安國,那豈不是將平原郡白白送給曹操?”袁紹眉頭緊鎖,顯然不樂意。
審配見袁紹如此反應,趕緊勸道:“主公何須在乎這一城一地的得失?我軍在平原郡已經開始顯露敗跡,何必在此苦苦掙紮?我們隻需保存實力,待時而動。一旦曹軍因缺糧而退兵,我們不僅能奪迴濟南國、平原郡,甚至還能重創曹操。”
“你的想法與逢紀大差不差,想來也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袁紹終於鬆了一口氣,內心仍然不舍失去平原郡,歎息道。
審配聽到這話,心中一喜,趕忙說道:“還請主公盡早下決定,時不我待!”
“那行吧,就按你們說的辦吧。”
不得不承認袁紹心中還是有些不甘。但無奈之下,隻能下令,讓二十萬大軍撤出平原郡,駐守樂安國。
袁紹的命令傳到逢紀手中,逢紀見命令內容,不由得鬆了口氣:“果然主公明智,能夠聽取意見。”
此時的逢紀心中對袁紹的決定感到欣慰,生怕袁紹一意孤行,反而與曹操死磕到底。
逢紀決定將命令讓文醜等武將看過一遍,心想:“這樣他們心中也能有個底。”
文醜這段時間與曹軍交戰過幾場,早已對曹操麾下的幾員大將有了幾分畏懼。
“你怎麽看主公的命令?”逢紀詢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關心。
“我覺得,這個命令很好。”文醜點頭稱是,心中放下了負擔,“與曹軍硬拚隻會讓我們遭受重創,退守樂安國,便能靜待時機。”
逢紀見文醜如此積極,心中暗自滿意。
“你說得對,樂安國地勢險峻,若能堅守,必然能拖延曹軍的攻勢。”
文醜見眾人都對袁紹的決定表示支持,便立刻下去準備,心中打定主意:“我一刻也不想多待,得趕緊退往樂安國。”
“快去召集大家,準備撤退!”文醜果斷下令,聲音響亮,激勵著其他將領。
眾將領紛紛應諾,各自開始忙碌起來,氣氛逐漸緊張而高昂。
一時間,營帳內外,軍士們來迴奔走,傳達命令,整理物資,士氣雖有些低落,但大家心中都明白,保存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一早,天色剛蒙蒙亮,曹操的軍營便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
一名探子風塵仆仆地衝進主營,神色緊張地向曹操報告:“報!袁紹軍似乎連夜撤出了平原郡!”
曹操聞言,眉頭微微一皺,手中的茶杯不自覺地停在了半空,目光中透出一絲驚訝與疑惑,又放下茶杯,轉頭看向坐在一側的郭嘉和蔣濟,道:“諸位,你們怎麽看?”
郭嘉還是一臉的淡定,卻沒說話,而蔣濟則緊鎖眉頭,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曹操見二人沒有立即迴答,便繼續說道:“這幾仗打下來,雖然我軍占有優勢,但也未能形成一邊倒的局勢,袁紹軍突然撤軍,會不會是給我們設的圈套,想要甕中捉鱉?”
郭嘉聞言,緩緩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仔細端詳了一番,然後轉頭對曹操說道:“主公所言極是,此事確實有些蹊蹺。但也不必過於擔心,袁紹雖然狡詐,但想來他也知道平原郡早晚是守不住了。因此才撤軍,想要保存實力。依我看,不如先派出一隊人馬進入城中一探究竟,若是安全,我等再率軍進城;若是有詐,我們的大軍也能在外麵接應。”
曹操聽後,點了點頭,覺得郭嘉的計策頗為穩妥之後又看向蔣濟,問道:“子通,你覺得呢?”
蔣濟思索片刻,道:“奉孝計策甚妙,隻是這進城的人選需得謹慎挑選,既要勇猛,又要機智,方能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曹操聞言,目光在眾將中掃視了一圈,最終定格在夏侯惇身上,站起身來,走到夏侯惇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此次進城的任務就交給你了。你親率五千騎兵,先行進城探明虛實。”
袁紹微微一笑,擺手示意大家不要過於緊張。
“這事就不提了,逢紀在前方戰場傳迴消息,我軍已經開始抵擋不住了,眼下該如何是好?”
審配一邊思索,一邊環視四周的將領。
“主公,麵對曹軍的突襲,我們必須保持冷靜,不能被情緒左右,必須找到解決之法。”
“對,主公,”郭圖也在一旁附和道,“曹操的進攻來勢洶洶,且未雨綢繆,他必定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我們應盡快製訂應對之策。”
袁紹點點頭,目光盯著審配:“審配說得很有道理。可眼下局勢緊迫,若你有良計,盡管說出來!”
審配猶豫片刻,終於鼓起勇氣,開口說道:“主公,我有一言,不知該講不該講。”
“有什麽顧慮,直接說!”袁紹鼓勵道,眼中流露出期待的神情。
審配整理了一下思緒,繼續說道:“我覺得,曹操此次突然襲擊我方,必然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而之前提到的我們派人賄賂曹軍將領,意圖裏應外合奪取兗州的事,我看也不過是一個借口。”
“你的意思是說,曹操早就想進攻青州?”袁紹眉頭一皺,顯然有些震驚。
“沒錯。”審配認真地點頭,“他可能早已做好準備,甚至已經在我們之中安插了耳目。”
聞言袁紹冷笑一聲:“果然,曹操陰險狡詐,處處設下圈套,真是令人痛恨!”
之後袁紹又讓審配接著說。
審配見狀,繼續說道:“曹操奇襲拿下濟南國,此時士氣必定大漲。雖然我們有二十萬之眾,但一半都是黃巾餘孽,征安而來,訓練不足。與其在此時和曹軍硬拚,不如以退為進,保存實力。”
袁紹一愣,疑惑地問:“什麽叫以退為進?”
審配思索片刻,認真解釋道:“主公,若我們能夠暫時讓二十萬大軍避開曹軍的鋒芒,退守樂安國,便能避免正麵衝突的損失。樂安國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曹操雖有銳兵,但遠征而來,後勤糧草必然是個問題。”
“聽起來好像有理,但如果退守樂安國,那豈不是將平原郡白白送給曹操?”袁紹眉頭緊鎖,顯然不樂意。
審配見袁紹如此反應,趕緊勸道:“主公何須在乎這一城一地的得失?我軍在平原郡已經開始顯露敗跡,何必在此苦苦掙紮?我們隻需保存實力,待時而動。一旦曹軍因缺糧而退兵,我們不僅能奪迴濟南國、平原郡,甚至還能重創曹操。”
“你的想法與逢紀大差不差,想來也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袁紹終於鬆了一口氣,內心仍然不舍失去平原郡,歎息道。
審配聽到這話,心中一喜,趕忙說道:“還請主公盡早下決定,時不我待!”
“那行吧,就按你們說的辦吧。”
不得不承認袁紹心中還是有些不甘。但無奈之下,隻能下令,讓二十萬大軍撤出平原郡,駐守樂安國。
袁紹的命令傳到逢紀手中,逢紀見命令內容,不由得鬆了口氣:“果然主公明智,能夠聽取意見。”
此時的逢紀心中對袁紹的決定感到欣慰,生怕袁紹一意孤行,反而與曹操死磕到底。
逢紀決定將命令讓文醜等武將看過一遍,心想:“這樣他們心中也能有個底。”
文醜這段時間與曹軍交戰過幾場,早已對曹操麾下的幾員大將有了幾分畏懼。
“你怎麽看主公的命令?”逢紀詢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關心。
“我覺得,這個命令很好。”文醜點頭稱是,心中放下了負擔,“與曹軍硬拚隻會讓我們遭受重創,退守樂安國,便能靜待時機。”
逢紀見文醜如此積極,心中暗自滿意。
“你說得對,樂安國地勢險峻,若能堅守,必然能拖延曹軍的攻勢。”
文醜見眾人都對袁紹的決定表示支持,便立刻下去準備,心中打定主意:“我一刻也不想多待,得趕緊退往樂安國。”
“快去召集大家,準備撤退!”文醜果斷下令,聲音響亮,激勵著其他將領。
眾將領紛紛應諾,各自開始忙碌起來,氣氛逐漸緊張而高昂。
一時間,營帳內外,軍士們來迴奔走,傳達命令,整理物資,士氣雖有些低落,但大家心中都明白,保存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一早,天色剛蒙蒙亮,曹操的軍營便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
一名探子風塵仆仆地衝進主營,神色緊張地向曹操報告:“報!袁紹軍似乎連夜撤出了平原郡!”
曹操聞言,眉頭微微一皺,手中的茶杯不自覺地停在了半空,目光中透出一絲驚訝與疑惑,又放下茶杯,轉頭看向坐在一側的郭嘉和蔣濟,道:“諸位,你們怎麽看?”
郭嘉還是一臉的淡定,卻沒說話,而蔣濟則緊鎖眉頭,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曹操見二人沒有立即迴答,便繼續說道:“這幾仗打下來,雖然我軍占有優勢,但也未能形成一邊倒的局勢,袁紹軍突然撤軍,會不會是給我們設的圈套,想要甕中捉鱉?”
郭嘉聞言,緩緩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仔細端詳了一番,然後轉頭對曹操說道:“主公所言極是,此事確實有些蹊蹺。但也不必過於擔心,袁紹雖然狡詐,但想來他也知道平原郡早晚是守不住了。因此才撤軍,想要保存實力。依我看,不如先派出一隊人馬進入城中一探究竟,若是安全,我等再率軍進城;若是有詐,我們的大軍也能在外麵接應。”
曹操聽後,點了點頭,覺得郭嘉的計策頗為穩妥之後又看向蔣濟,問道:“子通,你覺得呢?”
蔣濟思索片刻,道:“奉孝計策甚妙,隻是這進城的人選需得謹慎挑選,既要勇猛,又要機智,方能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曹操聞言,目光在眾將中掃視了一圈,最終定格在夏侯惇身上,站起身來,走到夏侯惇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此次進城的任務就交給你了。你親率五千騎兵,先行進城探明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