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重新劃分
三國:以大漢之名,鎮全球 作者:五個冬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年來,軻比能、素利等人都與劉虞打過交道,雖然劉虞代表漢人,但他為人寬厚仁慈,對草原各部一直采取懷柔政策,因此他們對劉虞的為人頗為了解,心裏也懷有幾分尊重。
軻比能與素利等人並未表露出過多的情緒,但彼此心裏明白,雖然漢人已占領草原,但劉虞的到來意味著不會有過於嚴厲的鎮壓政策。
這樣一來,至少他們可以在接下來的局勢中保留一些自主權。
等劉虞下了火車之後,首先與張飛、趙雲、徐庶、田豐等人進行了簡單的寒暄。
張飛本來對劉虞有所抵觸,但聽了田豐的解釋後心生敬佩,也顯得恭敬了幾分。
劉虞笑著對張飛說道:“張將軍驍勇善戰,久聞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張飛雖然性格粗獷,但也知道禮數,拱手答道:“劉大人謬讚了,您來此地,實為草原之幸。我們並州大軍自當全力輔助。”
趙雲則站在一旁,神色恭敬,補充道:“劉大人乃漢室宗親,草原諸部對您皆心存敬仰。我們相信,在您的治理下,草原定能得以安定。”
劉虞微笑道:“大將軍待我厚重,劉某不敢懈怠,草原安定之事,還需仰賴諸位將軍與文臣的協助。”
說完,劉虞轉身對眾人說道:“不過大將軍還有要事交辦,我等不宜久談,還是正事要緊。”
徐庶與田豐對視一眼,點頭應道:“劉大人所言極是,正事為重。”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隨後劉虞便起身,下令召見幾位草原部族的首領:羌渠單於、烏延、難樓、丘力居、蘇仆延以及鮮卑的軻比能、步度根和素利。
不久後,這些首領齊齊來到了大殿,雖各有心思,但都拱手行禮,表示敬意。
大殿內的氣氛一時顯得莊重肅穆。
劉虞坐在大帳主位上,神情嚴肅。又看了看眼前的各位首領,雖然與他們相識多年,但此時此刻並沒有過多的寒暄,而是直接切入正題。
劉虞緩緩說道:“今日召諸位前來,乃是有要事相告。我大漢朝廷已經接納匈奴、烏丸、鮮卑三族,並根據大將軍劉軒的指示,成立大漢草原自治州。烏丸自治區、鮮卑自治區,以及之前的匈奴自治區皆一同歸屬於草原自治州,不再由並州代管。”
話音剛落,羌渠單於首先點頭表示無異議,他顯得十分從容,畢竟匈奴早就融入了大漢的管理體係,對這種變動並不陌生。
然而,軻比能、難樓等鮮卑和烏丸的首領,心中卻難以接受這個消息。
雖然他們的部落也曾名義上向漢朝稱臣,但僅僅是象征性的上貢,每年交一些物資而已。
而如今,整個草原被劃分到大漢的統治體係中,等於他們的土地和人民都不再享有自主權。
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軻比能心中暗暗思量,這意味著他的權力將受到極大削弱,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劉虞親口宣布,還是感到一股難以言表的壓迫感。
劉虞見眾人神色各異,特別是軻比能與難樓臉上隱隱透出的不安,心中已有幾分不悅。
於是劉虞微微皺眉,放下手中的茶杯,淡淡地問道:“烏丸和鮮卑對此可有意見?”
這一問,令在場的各位首領都感到一陣壓力。
劉虞的語氣雖不重,但內裏的威壓卻讓人無法忽視。
烏延見氣氛驟然緊張,連忙站了出來,笑著說道:“劉大人言之有理,我們烏丸部族願意接受自治州的安排,絕無異議。”
劉虞見烏延如此順從,臉色緩和了許多,點頭道:“很好。”
然而,在劉虞和烏延的對話中,難樓一直神色不悅,暗暗瞥了一眼烏延,嘴角微微上揚,輕聲嘀咕了一句:“叛徒。”
難樓的那句“叛徒”雖然聲音不大,但在寂靜的大殿中如一塊石頭砸進了湖麵,激起陣陣漣漪。
在場眾人無不將目光集中在難樓身上,氣氛頓時變得凝重。
張飛和趙雲兩位武將更是麵露不悅,張飛尤其衝動,冷哼一聲,眼神犀利如刃,一步上前,身形高大如山,猛然將難樓逼得連連後退幾步,臉上立時露出驚慌之色。
趙雲雖比張飛冷靜,但同樣邁出了一步,渾身散發出一股戰場上的鐵血殺氣,令帳內空氣似乎瞬間凝固。
難樓被這兩股壓迫的氣勢震得有些發顫,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不自覺地倒退,腳下似乎有些踉蹌,手也無處安放,顯得極為狼狽。
張飛眼看著難樓如此模樣,心中越發鄙夷,正準備發作,口中罵聲已到喉間,卻被一旁的田豐一把攔住。
田豐快速湊近張飛耳邊,壓低聲音提醒道:“讓劉大人處理,別壞了大局。”
張飛本性粗獷,但也不糊塗,聞言稍稍冷靜,雖有不甘但也隻能按捺住脾氣,瞪了難樓一眼,強忍著心中怒火,悻悻然退了迴去。
趙雲見狀,也心領神會,退迴自己的位置,兩人的壓迫感這才消散,帳內的氣氛恢複了幾分平靜。
劉虞此刻見眾人恢複安靜,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卻不失威嚴:“大家有事好商量,不要弄得這麽衝動。”
劉虞這句話雖語調平緩,但實際上是在提醒這些部族首領,不要再試圖挑戰漢朝的權威。
劉虞的姿態既給他們留了麵子,又暗含警告,不容他們再輕舉妄動。
聽了劉虞的話,站在一旁的軻比能微微一怔,見局麵似乎還未完全封死,心中頓時升起了一絲僥幸。
軻比能上前幾步,恭敬地作揖,語氣略帶懇求:“大人所言極是,我們這些年世代生活在草原之上,與漢人的生活習慣確實大有不同。不如就按照以往的規矩,我們每年上供,表示臣服。而至於這草原自治州的設立,是否可以再商議一二?畢竟如此前所未有的安排,我們還需些時間適應。”
軻比能的話讓其他首領們心頭大定,素利、難樓、丘力居、蘇仆延等人紛紛點頭,顯然這也是他們心中所願。
軻比能與素利等人並未表露出過多的情緒,但彼此心裏明白,雖然漢人已占領草原,但劉虞的到來意味著不會有過於嚴厲的鎮壓政策。
這樣一來,至少他們可以在接下來的局勢中保留一些自主權。
等劉虞下了火車之後,首先與張飛、趙雲、徐庶、田豐等人進行了簡單的寒暄。
張飛本來對劉虞有所抵觸,但聽了田豐的解釋後心生敬佩,也顯得恭敬了幾分。
劉虞笑著對張飛說道:“張將軍驍勇善戰,久聞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張飛雖然性格粗獷,但也知道禮數,拱手答道:“劉大人謬讚了,您來此地,實為草原之幸。我們並州大軍自當全力輔助。”
趙雲則站在一旁,神色恭敬,補充道:“劉大人乃漢室宗親,草原諸部對您皆心存敬仰。我們相信,在您的治理下,草原定能得以安定。”
劉虞微笑道:“大將軍待我厚重,劉某不敢懈怠,草原安定之事,還需仰賴諸位將軍與文臣的協助。”
說完,劉虞轉身對眾人說道:“不過大將軍還有要事交辦,我等不宜久談,還是正事要緊。”
徐庶與田豐對視一眼,點頭應道:“劉大人所言極是,正事為重。”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隨後劉虞便起身,下令召見幾位草原部族的首領:羌渠單於、烏延、難樓、丘力居、蘇仆延以及鮮卑的軻比能、步度根和素利。
不久後,這些首領齊齊來到了大殿,雖各有心思,但都拱手行禮,表示敬意。
大殿內的氣氛一時顯得莊重肅穆。
劉虞坐在大帳主位上,神情嚴肅。又看了看眼前的各位首領,雖然與他們相識多年,但此時此刻並沒有過多的寒暄,而是直接切入正題。
劉虞緩緩說道:“今日召諸位前來,乃是有要事相告。我大漢朝廷已經接納匈奴、烏丸、鮮卑三族,並根據大將軍劉軒的指示,成立大漢草原自治州。烏丸自治區、鮮卑自治區,以及之前的匈奴自治區皆一同歸屬於草原自治州,不再由並州代管。”
話音剛落,羌渠單於首先點頭表示無異議,他顯得十分從容,畢竟匈奴早就融入了大漢的管理體係,對這種變動並不陌生。
然而,軻比能、難樓等鮮卑和烏丸的首領,心中卻難以接受這個消息。
雖然他們的部落也曾名義上向漢朝稱臣,但僅僅是象征性的上貢,每年交一些物資而已。
而如今,整個草原被劃分到大漢的統治體係中,等於他們的土地和人民都不再享有自主權。
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軻比能心中暗暗思量,這意味著他的權力將受到極大削弱,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劉虞親口宣布,還是感到一股難以言表的壓迫感。
劉虞見眾人神色各異,特別是軻比能與難樓臉上隱隱透出的不安,心中已有幾分不悅。
於是劉虞微微皺眉,放下手中的茶杯,淡淡地問道:“烏丸和鮮卑對此可有意見?”
這一問,令在場的各位首領都感到一陣壓力。
劉虞的語氣雖不重,但內裏的威壓卻讓人無法忽視。
烏延見氣氛驟然緊張,連忙站了出來,笑著說道:“劉大人言之有理,我們烏丸部族願意接受自治州的安排,絕無異議。”
劉虞見烏延如此順從,臉色緩和了許多,點頭道:“很好。”
然而,在劉虞和烏延的對話中,難樓一直神色不悅,暗暗瞥了一眼烏延,嘴角微微上揚,輕聲嘀咕了一句:“叛徒。”
難樓的那句“叛徒”雖然聲音不大,但在寂靜的大殿中如一塊石頭砸進了湖麵,激起陣陣漣漪。
在場眾人無不將目光集中在難樓身上,氣氛頓時變得凝重。
張飛和趙雲兩位武將更是麵露不悅,張飛尤其衝動,冷哼一聲,眼神犀利如刃,一步上前,身形高大如山,猛然將難樓逼得連連後退幾步,臉上立時露出驚慌之色。
趙雲雖比張飛冷靜,但同樣邁出了一步,渾身散發出一股戰場上的鐵血殺氣,令帳內空氣似乎瞬間凝固。
難樓被這兩股壓迫的氣勢震得有些發顫,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不自覺地倒退,腳下似乎有些踉蹌,手也無處安放,顯得極為狼狽。
張飛眼看著難樓如此模樣,心中越發鄙夷,正準備發作,口中罵聲已到喉間,卻被一旁的田豐一把攔住。
田豐快速湊近張飛耳邊,壓低聲音提醒道:“讓劉大人處理,別壞了大局。”
張飛本性粗獷,但也不糊塗,聞言稍稍冷靜,雖有不甘但也隻能按捺住脾氣,瞪了難樓一眼,強忍著心中怒火,悻悻然退了迴去。
趙雲見狀,也心領神會,退迴自己的位置,兩人的壓迫感這才消散,帳內的氣氛恢複了幾分平靜。
劉虞此刻見眾人恢複安靜,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卻不失威嚴:“大家有事好商量,不要弄得這麽衝動。”
劉虞這句話雖語調平緩,但實際上是在提醒這些部族首領,不要再試圖挑戰漢朝的權威。
劉虞的姿態既給他們留了麵子,又暗含警告,不容他們再輕舉妄動。
聽了劉虞的話,站在一旁的軻比能微微一怔,見局麵似乎還未完全封死,心中頓時升起了一絲僥幸。
軻比能上前幾步,恭敬地作揖,語氣略帶懇求:“大人所言極是,我們這些年世代生活在草原之上,與漢人的生活習慣確實大有不同。不如就按照以往的規矩,我們每年上供,表示臣服。而至於這草原自治州的設立,是否可以再商議一二?畢竟如此前所未有的安排,我們還需些時間適應。”
軻比能的話讓其他首領們心頭大定,素利、難樓、丘力居、蘇仆延等人紛紛點頭,顯然這也是他們心中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