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滅公孫瓚
三國:以大漢之名,鎮全球 作者:五個冬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這時,趙雲如同一道白色的閃電,突然殺入戰場,一把長槍在手,槍出如龍,直取公孫瓚。
公孫瓚本已疲憊不堪,麵對趙雲的突襲,竟是躲避不及,隻聽“噗嗤”一聲,長槍穿透了公孫瓚的胸膛,將公孫瓚釘在了馬背上。
劉備見公孫瓚已死,深知敗亡已成定局,自己再留下去也無濟於事,便與陳到準備逃走。
陳到緊緊護在劉備身旁,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劉備沉吟片刻,忽然想到了田豫,這可是一位有才之人,劉備想著趁機將其收入麾下。
“陳到,你且在此稍候,我去找田豫。”劉備低聲吩咐。
隨後穿過混亂的戰場,終於找到了田豫。田豫一身是血,但眼神依然堅毅。
劉備上前一步,握住田豫的手,沉痛地說:“田豫兄,兄長已逝,大局已定。你我相識一場,我實不忍見你孤身犯險。還請隨我一起離開,共圖大業。”
田豫聞言,眼眶微紅,但隨即搖了搖頭:“主公之恩,田豫永生難忘。但忠臣不事二主,我既已投效公孫瓚,便誓死相隨。玄德兄,你乃仁德之君,未來定能成就一番偉業。請速速離去,莫再為我等耽擱。”
劉備聞言,心中湧起一陣酸楚,當然不是因為什麽忠義之氣,而是覺得自己不能將田豫收入麾下太可惜了。
但此時身在戰場之上,兇險萬分,劉備也不敢以身犯險,便哽咽道:“田豫兄,你我雖不能共赴前程,但你的忠義我銘記於心。隻恨不能與君一同建立那太平盛世。”
隨後劉備便在陳到的保護下趁亂逃跑了。
而田豫見敗局已定,便想揮劍自刎,但手中的長劍卻被趕來的張遼給挑飛了,然後下令將田豫給抓起來。
隨著公孫瓚身死,戰場很快就結束了。
“雲長,此戰已畢,我等當速取北平,以安民心。”呂布對著關羽說道。
關羽微微頷首,沉聲道:“奉先言之有理,公孫瓚既歿,北平郡當無懸念。我等需速行,以免夜長夢多。”
於是,兩支隊伍合而為一,向著北平郡進發。
北平郡城頭,守軍們原本還抱著一絲僥幸,但當公孫瓚那冰冷的屍體被抬至城下時,所有的幻想瞬間破滅。城牆上,將領們麵麵相覷,最終還是有人下令開城投降。
並州軍幾乎未遇抵抗,便順利接管了北平郡。
進城之後並州軍與民秋毫無犯,而且還張貼告示以安民心。
有了這麽大的勝利,並州軍難免要慶祝一番。
“誌才兄,那便是傳說中的趙雲趙子龍嗎?”賈詡低聲問道,語氣中難掩好奇與讚賞。
戲誌才微微一笑,點了點頭,隨即高聲喚道:“子龍將軍,請來此處一敘。”
趙雲聽見之後連忙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拱手行禮道:“末將趙雲,見過二位軍師。”
賈詡上下打量了趙雲一番,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色,笑道:“久聞子龍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主公曾言,一將難求,子龍一人,足以抵得上二十萬大軍,今日觀之,此言非虛啊。”
聽見這話,戲誌才等人都被震驚到了,沒想到主公給趙雲的評價如此之高。
而趙雲真是感激萬分,劉軒都沒見過自己,便對自己有如此高的評價。
等到慶祝結束之後,戲誌才來到賈詡旁邊笑道。
“文和啊,你今日之舉,可是真夠大膽的,交換俘虜之時也敢讓呂布動手射殺公孫續,你就不怕劉虞出現意外嗎?”
賈詡微微一笑,仿佛早已料到戲誌才會提及此事。
“誌才兄此言差矣,非是我大膽,而是局勢所迫。公孫續若不死,如何才能引公孫瓚出城呢?至於劉虞……,活有活的用處,死亦有死的價值。”
戲誌才聞言,眉頭微皺,隨即又舒展開來,笑道:“好一個活有活的用處,死亦有死的價值。那依你之見,劉虞現在尚在人世,我等該如何應對?”
賈詡卻看了一眼戲誌才,說道:“怎麽辦你也知道。”
隨後兩人相視一眼,哈哈一笑,答案早已在兩人心中了。
第二天一早,眾人商議接下來的事宜,冀州與幽州既已平定,按理當班師迴朝,待主公劉軒派遣官員前來接管。
然而情報顯示,烏丸似有侵擾幽州之意,此事不可不防。
戲誌才第一個開口說道:“烏丸之所以遲遲未動,依我之見,乃是欲坐觀我軍與公孫瓚之戰,待雙方皆疲,再行漁翁之利。不料我軍進展神速,公孫瓚覆滅之快,出乎其意料之外。”
賈詡點頭附和:“沒錯,如今烏丸已成不安定因素,但貿然出擊,恐有不利,需留守兵馬以防萬一。依我之見,應先向主公報捷,並請示對策。”
此言一出,帳內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正當眾人準備就此議定之時,趙雲直接站了出來。
“末將趙雲,初入並州軍,願請命留守幽州,抵禦烏丸之患,以報主公知遇之恩。”
賈詡與戲誌才相視一笑,這幾日與趙雲相處下來,也知道其才華,眼中滿是讚許,隨即點頭示意,表示支持。
“子龍將軍勇武過人,智勇雙全,留守幽州,定能保一方安寧,此事當速報主公,以定乾坤。”
於是,一封詳細記錄了戰果與當前局勢的密信,加上了趙雲請纓留守的意願,被快馬加鞭送往並州。
並州城內,劉軒正在書房中批閱公文,一名侍衛匆匆而入,打斷了劉軒的思緒。
“主公,捷報!”
劉軒看完上麵的內容,心中大喜。
“傳荀彧、荀攸、程昱、田豐、沮授等先生前來議事。”
沒過一會兒,眾人便盡數到齊,等看完捷報內容之後,荀彧首先發言。
“烏丸至今未動,顯然自知實力不足,短期內恐不會對幽州構成直接威脅。”
田豐點頭表示讚同,但隨即補充道:“文若所言極是,然防身立命,不可不備。依我之見,可按賈詡與戲誌才所議,留部分精銳駐守幽州,以防萬一。”
公孫瓚本已疲憊不堪,麵對趙雲的突襲,竟是躲避不及,隻聽“噗嗤”一聲,長槍穿透了公孫瓚的胸膛,將公孫瓚釘在了馬背上。
劉備見公孫瓚已死,深知敗亡已成定局,自己再留下去也無濟於事,便與陳到準備逃走。
陳到緊緊護在劉備身旁,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劉備沉吟片刻,忽然想到了田豫,這可是一位有才之人,劉備想著趁機將其收入麾下。
“陳到,你且在此稍候,我去找田豫。”劉備低聲吩咐。
隨後穿過混亂的戰場,終於找到了田豫。田豫一身是血,但眼神依然堅毅。
劉備上前一步,握住田豫的手,沉痛地說:“田豫兄,兄長已逝,大局已定。你我相識一場,我實不忍見你孤身犯險。還請隨我一起離開,共圖大業。”
田豫聞言,眼眶微紅,但隨即搖了搖頭:“主公之恩,田豫永生難忘。但忠臣不事二主,我既已投效公孫瓚,便誓死相隨。玄德兄,你乃仁德之君,未來定能成就一番偉業。請速速離去,莫再為我等耽擱。”
劉備聞言,心中湧起一陣酸楚,當然不是因為什麽忠義之氣,而是覺得自己不能將田豫收入麾下太可惜了。
但此時身在戰場之上,兇險萬分,劉備也不敢以身犯險,便哽咽道:“田豫兄,你我雖不能共赴前程,但你的忠義我銘記於心。隻恨不能與君一同建立那太平盛世。”
隨後劉備便在陳到的保護下趁亂逃跑了。
而田豫見敗局已定,便想揮劍自刎,但手中的長劍卻被趕來的張遼給挑飛了,然後下令將田豫給抓起來。
隨著公孫瓚身死,戰場很快就結束了。
“雲長,此戰已畢,我等當速取北平,以安民心。”呂布對著關羽說道。
關羽微微頷首,沉聲道:“奉先言之有理,公孫瓚既歿,北平郡當無懸念。我等需速行,以免夜長夢多。”
於是,兩支隊伍合而為一,向著北平郡進發。
北平郡城頭,守軍們原本還抱著一絲僥幸,但當公孫瓚那冰冷的屍體被抬至城下時,所有的幻想瞬間破滅。城牆上,將領們麵麵相覷,最終還是有人下令開城投降。
並州軍幾乎未遇抵抗,便順利接管了北平郡。
進城之後並州軍與民秋毫無犯,而且還張貼告示以安民心。
有了這麽大的勝利,並州軍難免要慶祝一番。
“誌才兄,那便是傳說中的趙雲趙子龍嗎?”賈詡低聲問道,語氣中難掩好奇與讚賞。
戲誌才微微一笑,點了點頭,隨即高聲喚道:“子龍將軍,請來此處一敘。”
趙雲聽見之後連忙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拱手行禮道:“末將趙雲,見過二位軍師。”
賈詡上下打量了趙雲一番,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色,笑道:“久聞子龍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主公曾言,一將難求,子龍一人,足以抵得上二十萬大軍,今日觀之,此言非虛啊。”
聽見這話,戲誌才等人都被震驚到了,沒想到主公給趙雲的評價如此之高。
而趙雲真是感激萬分,劉軒都沒見過自己,便對自己有如此高的評價。
等到慶祝結束之後,戲誌才來到賈詡旁邊笑道。
“文和啊,你今日之舉,可是真夠大膽的,交換俘虜之時也敢讓呂布動手射殺公孫續,你就不怕劉虞出現意外嗎?”
賈詡微微一笑,仿佛早已料到戲誌才會提及此事。
“誌才兄此言差矣,非是我大膽,而是局勢所迫。公孫續若不死,如何才能引公孫瓚出城呢?至於劉虞……,活有活的用處,死亦有死的價值。”
戲誌才聞言,眉頭微皺,隨即又舒展開來,笑道:“好一個活有活的用處,死亦有死的價值。那依你之見,劉虞現在尚在人世,我等該如何應對?”
賈詡卻看了一眼戲誌才,說道:“怎麽辦你也知道。”
隨後兩人相視一眼,哈哈一笑,答案早已在兩人心中了。
第二天一早,眾人商議接下來的事宜,冀州與幽州既已平定,按理當班師迴朝,待主公劉軒派遣官員前來接管。
然而情報顯示,烏丸似有侵擾幽州之意,此事不可不防。
戲誌才第一個開口說道:“烏丸之所以遲遲未動,依我之見,乃是欲坐觀我軍與公孫瓚之戰,待雙方皆疲,再行漁翁之利。不料我軍進展神速,公孫瓚覆滅之快,出乎其意料之外。”
賈詡點頭附和:“沒錯,如今烏丸已成不安定因素,但貿然出擊,恐有不利,需留守兵馬以防萬一。依我之見,應先向主公報捷,並請示對策。”
此言一出,帳內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正當眾人準備就此議定之時,趙雲直接站了出來。
“末將趙雲,初入並州軍,願請命留守幽州,抵禦烏丸之患,以報主公知遇之恩。”
賈詡與戲誌才相視一笑,這幾日與趙雲相處下來,也知道其才華,眼中滿是讚許,隨即點頭示意,表示支持。
“子龍將軍勇武過人,智勇雙全,留守幽州,定能保一方安寧,此事當速報主公,以定乾坤。”
於是,一封詳細記錄了戰果與當前局勢的密信,加上了趙雲請纓留守的意願,被快馬加鞭送往並州。
並州城內,劉軒正在書房中批閱公文,一名侍衛匆匆而入,打斷了劉軒的思緒。
“主公,捷報!”
劉軒看完上麵的內容,心中大喜。
“傳荀彧、荀攸、程昱、田豐、沮授等先生前來議事。”
沒過一會兒,眾人便盡數到齊,等看完捷報內容之後,荀彧首先發言。
“烏丸至今未動,顯然自知實力不足,短期內恐不會對幽州構成直接威脅。”
田豐點頭表示讚同,但隨即補充道:“文若所言極是,然防身立命,不可不備。依我之見,可按賈詡與戲誌才所議,留部分精銳駐守幽州,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