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公孫瓚無奈迴防
三國:以大漢之名,鎮全球 作者:五個冬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孫續年輕氣盛,眼中閃爍著不甘與憤怒:“父親,我等征戰這麽久,豈能因劉虞一人便退縮?冀州富饒,正是我們擴張勢力的好機會。袁紹雖強,但我軍士氣正盛,若此時不乘勝追擊,待其緩過氣來,再想奪取冀州,難上加難!”
田豫聞言,眉頭緊鎖,也知道公孫續的顧慮,但也更加明白眼前的危機。
“我軍雖士氣高昂,但兵力有限,且長途奔襲,已顯疲態。此時若再與袁紹硬碰硬,勝算幾何?更何況,劉虞大軍壓境,其意難測,若我軍在此處損耗過大,北平郡將何以自守?”
“田將軍此言差矣!我軍將士英勇無畏,豈會懼怕區區疲憊?再者說,若我們真能一舉奪下冀州,到時兵強馬壯,何懼劉虞那老匹夫?”
田豫搖了搖頭,歎息道:“公子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戰爭非兒戲,需審時度勢,量力而行。我軍若在此處與袁紹糾纏,即便僥幸獲勝,亦是慘勝,屆時元氣大傷,如何抵擋劉虞的乘虛而入?北平郡乃我軍根本,若失之,則大勢去矣!”
兩人之間的爭執愈發激烈,聲音此起彼伏,公孫瓚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目光在兩人之間來迴掃視,心中五味雜陳,又看了看一旁靜坐不語的劉備,心中暗自思量。
“玄德,你如何看待此事?”公孫瓚終於開口,詢問劉備的意見。
劉備聞言,緩緩起身,說道:“備以為,田將軍之言,深謀遠慮。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軍雖勇猛,但此刻麵臨兩線作戰,實乃大忌。袁紹非等閑之輩,其麾下兵多將廣,若我軍全力與之相抗,勝負難料。而劉虞為牧守,頗有名望,深得人心,亦非易於對付。故此,先退守北平,穩固後方,再圖後計,方為上策。”
公孫瓚聽後,沉思片刻,終是點了點頭,認可了劉備和田豫的建議。
“諸位,我軍當前,首要任務是自保。袁紹之事,日後再議。傳令下去,即刻準備撤軍,迴守北平!”
公孫續等人雖心有不甘,但見公孫瓚已下定決心,也隻好按捺住情緒,領命而去。然而,公孫續在離開時,忍不住多看了劉備幾眼,那眼神中盡是敵意。
隨著公孫瓚大軍的有序撤退,袁紹這邊也得到了消息。
“哼,公孫瓚不過爾爾,此番敗退,已是強弩之末。”袁紹輕哼一聲,言語間帶著幾分得意。
逢紀也是笑道:“主公說的對,公孫瓚敗退,這對於我們來說,卻是喘息之機,冀州百廢待興,民心未穩,加之周邊諸侯虎視眈眈,我們需盡快製定策略,穩定局勢。”
袁紹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元圖所言及時。”
這時許攸也開口說道:“不僅如此,韓馥之事也需盡快處理,他現在逃到中山郡,而中山郡也是冀州之地,時間一長恐成心腹大患。”
袁紹一聽這話,也覺得有道理。
“那諸位可有辦法?”
就在袁紹與眾人在大殿之中商議如何對付韓馥的時候,外麵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眾人的說話聲。
一名斥候風塵仆仆地闖入,單膝跪地,氣喘籲籲地報告:“稟告主公,韓馥……韓馥領大軍正朝鄴城而來,人數約莫十萬之眾!”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袁紹臉色驟變,其餘人也是麵麵相覷,難以置信。韓馥當日逃出鄴城的時候所帶兵馬最多也就一兩萬人,怎會突然會擁有如此龐大的軍隊?
“十萬大軍?這……這怎麽可能?”袁紹喃喃自語,隨即厲聲質問斥候,“你可看清楚了?這消息是否屬實?”
斥候堅定地迴答:“千真萬確,敵軍旌旗蔽日,塵土飛揚,確實是十萬之眾無疑。”
袁紹沉吟片刻,心中疑雲重重,正欲開口詢問,卻見顏良、文醜兩位猛將挺身而出,眼中閃爍著戰意。
“主公,上次讓韓馥那小子跑了,這次我們定要將他首級取下,獻於主公帳前!”兩人異口同聲,聲音鏗鏘有力。
袁紹聞言,心中稍安,卻也並未完全放下戒備。
“好,二位將軍勇氣可嘉,但切記,對方路不明,務必小心行事。”
“是。”顏良、文醜領命而出,率軍迎敵。
城門前,兩軍對峙,顏良看著對方主將丹鳳眼、臥蠶眉、綠袍紅臉,總感覺好像聽人談起過。
“看那人裝束,莫非是……”顏良低聲自語,眉頭緊鎖。
“正是關羽,關雲長。”文醜接過話茬,聲音中帶著幾分凝重,關羽在討伐董卓之後名聲大起,長得又很有特點,所以顏良文醜也能猜出個大概。
但在戰場上,顏良可是絲毫不懼關羽。
“對麵那紅臉漢子可是並州牧劉軒部將關羽?”
“正是。”關羽捋了捋自己那長長的胡須,顯得很自豪。
“既是並州牧劉軒麾下,為何會出現在此?”文醜高聲喝問。
關羽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吾乃並州之將,奉主公劉軒之命,特來討迴公道!”
“公道?何來之公道?”文醜眉頭一挑,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袁紹大人乃天命所歸,冀州歸順,乃是大勢所趨,爾等何須多管閑事?”
關羽冷哼一聲,聲音洪亮:“袁紹以奸計奪取冀州,非英雄所為。我主劉軒,心懷天下,豈能坐視不理?今日,我便是要替天行道,還冀州一個公道!”
顏良聞言,怒火中燒,揮動手中長槍,直指關羽:“關羽,你休要口出狂言!我顏良久聞你武藝高強,今日便來會你一會,看看是你這青龍偃月刀鋒利,還是我手中長槍更勝一籌!”
關羽毫不示弱,青龍偃月刀輕輕一揮:“跳梁小醜而已。今日,便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麽叫做實力。”
言罷,兩人不再多言,各自拍馬而出,顏良長槍如龍,攻勢淩厲;關羽則刀法沉穩,步步為營。兩強相遇,火花四濺。
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良的攻勢越來越猛,但臉上卻逐漸浮現出疲憊之色。
田豫聞言,眉頭緊鎖,也知道公孫續的顧慮,但也更加明白眼前的危機。
“我軍雖士氣高昂,但兵力有限,且長途奔襲,已顯疲態。此時若再與袁紹硬碰硬,勝算幾何?更何況,劉虞大軍壓境,其意難測,若我軍在此處損耗過大,北平郡將何以自守?”
“田將軍此言差矣!我軍將士英勇無畏,豈會懼怕區區疲憊?再者說,若我們真能一舉奪下冀州,到時兵強馬壯,何懼劉虞那老匹夫?”
田豫搖了搖頭,歎息道:“公子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戰爭非兒戲,需審時度勢,量力而行。我軍若在此處與袁紹糾纏,即便僥幸獲勝,亦是慘勝,屆時元氣大傷,如何抵擋劉虞的乘虛而入?北平郡乃我軍根本,若失之,則大勢去矣!”
兩人之間的爭執愈發激烈,聲音此起彼伏,公孫瓚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目光在兩人之間來迴掃視,心中五味雜陳,又看了看一旁靜坐不語的劉備,心中暗自思量。
“玄德,你如何看待此事?”公孫瓚終於開口,詢問劉備的意見。
劉備聞言,緩緩起身,說道:“備以為,田將軍之言,深謀遠慮。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軍雖勇猛,但此刻麵臨兩線作戰,實乃大忌。袁紹非等閑之輩,其麾下兵多將廣,若我軍全力與之相抗,勝負難料。而劉虞為牧守,頗有名望,深得人心,亦非易於對付。故此,先退守北平,穩固後方,再圖後計,方為上策。”
公孫瓚聽後,沉思片刻,終是點了點頭,認可了劉備和田豫的建議。
“諸位,我軍當前,首要任務是自保。袁紹之事,日後再議。傳令下去,即刻準備撤軍,迴守北平!”
公孫續等人雖心有不甘,但見公孫瓚已下定決心,也隻好按捺住情緒,領命而去。然而,公孫續在離開時,忍不住多看了劉備幾眼,那眼神中盡是敵意。
隨著公孫瓚大軍的有序撤退,袁紹這邊也得到了消息。
“哼,公孫瓚不過爾爾,此番敗退,已是強弩之末。”袁紹輕哼一聲,言語間帶著幾分得意。
逢紀也是笑道:“主公說的對,公孫瓚敗退,這對於我們來說,卻是喘息之機,冀州百廢待興,民心未穩,加之周邊諸侯虎視眈眈,我們需盡快製定策略,穩定局勢。”
袁紹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元圖所言及時。”
這時許攸也開口說道:“不僅如此,韓馥之事也需盡快處理,他現在逃到中山郡,而中山郡也是冀州之地,時間一長恐成心腹大患。”
袁紹一聽這話,也覺得有道理。
“那諸位可有辦法?”
就在袁紹與眾人在大殿之中商議如何對付韓馥的時候,外麵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眾人的說話聲。
一名斥候風塵仆仆地闖入,單膝跪地,氣喘籲籲地報告:“稟告主公,韓馥……韓馥領大軍正朝鄴城而來,人數約莫十萬之眾!”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袁紹臉色驟變,其餘人也是麵麵相覷,難以置信。韓馥當日逃出鄴城的時候所帶兵馬最多也就一兩萬人,怎會突然會擁有如此龐大的軍隊?
“十萬大軍?這……這怎麽可能?”袁紹喃喃自語,隨即厲聲質問斥候,“你可看清楚了?這消息是否屬實?”
斥候堅定地迴答:“千真萬確,敵軍旌旗蔽日,塵土飛揚,確實是十萬之眾無疑。”
袁紹沉吟片刻,心中疑雲重重,正欲開口詢問,卻見顏良、文醜兩位猛將挺身而出,眼中閃爍著戰意。
“主公,上次讓韓馥那小子跑了,這次我們定要將他首級取下,獻於主公帳前!”兩人異口同聲,聲音鏗鏘有力。
袁紹聞言,心中稍安,卻也並未完全放下戒備。
“好,二位將軍勇氣可嘉,但切記,對方路不明,務必小心行事。”
“是。”顏良、文醜領命而出,率軍迎敵。
城門前,兩軍對峙,顏良看著對方主將丹鳳眼、臥蠶眉、綠袍紅臉,總感覺好像聽人談起過。
“看那人裝束,莫非是……”顏良低聲自語,眉頭緊鎖。
“正是關羽,關雲長。”文醜接過話茬,聲音中帶著幾分凝重,關羽在討伐董卓之後名聲大起,長得又很有特點,所以顏良文醜也能猜出個大概。
但在戰場上,顏良可是絲毫不懼關羽。
“對麵那紅臉漢子可是並州牧劉軒部將關羽?”
“正是。”關羽捋了捋自己那長長的胡須,顯得很自豪。
“既是並州牧劉軒麾下,為何會出現在此?”文醜高聲喝問。
關羽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吾乃並州之將,奉主公劉軒之命,特來討迴公道!”
“公道?何來之公道?”文醜眉頭一挑,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袁紹大人乃天命所歸,冀州歸順,乃是大勢所趨,爾等何須多管閑事?”
關羽冷哼一聲,聲音洪亮:“袁紹以奸計奪取冀州,非英雄所為。我主劉軒,心懷天下,豈能坐視不理?今日,我便是要替天行道,還冀州一個公道!”
顏良聞言,怒火中燒,揮動手中長槍,直指關羽:“關羽,你休要口出狂言!我顏良久聞你武藝高強,今日便來會你一會,看看是你這青龍偃月刀鋒利,還是我手中長槍更勝一籌!”
關羽毫不示弱,青龍偃月刀輕輕一揮:“跳梁小醜而已。今日,便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麽叫做實力。”
言罷,兩人不再多言,各自拍馬而出,顏良長槍如龍,攻勢淩厲;關羽則刀法沉穩,步步為營。兩強相遇,火花四濺。
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良的攻勢越來越猛,但臉上卻逐漸浮現出疲憊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