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現在,生祠已經早就沒有對州縣官員的加以表彰規勸的作用。
本來為在地方留有美名的官員建立生祠,是地方對他們治理政策的認可,對他們的敬仰之情亦可以實現他們作為一名地方官的最高追求,也是對自己為官生涯的慰藉。甚至成為地方官員合法性乃至權力來源的追求。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盛世產庸吏,現在的大明,承平日久,清官良吏沒幾個,貪官汙吏倒是不少。
他們不但貪財,還貪名。因為他們很清楚,良好的官聲對於他們今後的仕途生涯極為有用,他們為了往上爬可是不惜一切代價的。
在這種情況下,生祠已經成為官員政績的一部分。許多地方官員為了更好的遷轉、自身名譽的宣揚等,不論惠政與否,采取自建或請他人建、邀譽於民等方式,用生祠為自己此後的仕途作嫁衣。
趙文華說道:“殿下,陛下早已查知其中情弊,下詔禁止。”
嘉靖確實曾經下詔禁止生祠,嘉靖認為:近年以來,奸民阿奉鎮巡司、府、 州、縣等官,不問賢否,暨立祠堂、去思碑亭,並私創庵院淫祠,其令巡按禦史逐一查毀。
但是實際上嘉靖的詔書並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趙文華就說道:“殿下,凡近人所為去思碑與生祠者,我知之矣。或上之人邀譽於百姓,以掩蔽其劣跡;或下之人希其嫵仕, 以求媚焉。以此相習為故事,故碑與祠往往不足重也。”
趙文華認為之前以生祠來判斷官員施政水平的辦法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請建生祠成為官員邀譽地方、地方諂媚權貴的政治工具,立生祠成了官場風尚,亦為社會習氣,生祠逐漸失去了其德澤在民的象征意義,所建生祠糜財累民,成為腐敗工程,反而對民生有礙。
趙文華的話,難得的得到了張居正等人的讚同。張居正從翰林院休假,四處遊曆,對大明的州縣官吏還是比較了解的。
張居正說道:“邇來有司多結納奸猾耆老、虛名腐儒托之腹心,以揚虛譽。其奸猾無恥之徒,為獻諂苟利之術,為之鼓煽,裒斂財賂,為之橫豎生祠,逢迎取悅。無恥有司借是以盜名期世,竊取美官。奸險小人借是以籠絡有司,希圖財利。一人作俑,群奸效尤,如不重懲,何以教化。”
其實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怎麽會不知道這些事情呢?現在生祠遍地叢生,而且從祠祀分布密度來看,冒濫往往產生於有權、有力者。江南為人文之地,財富之區,有權力者較他郡為多,因而生祠冒濫。
朱載坖問道:“趙製軍既知此事,為何不以雷霆手段,禁絕此事。”
在朱載坖心裏,趙文華作為鐵杆嚴黨,和徐階的清流還有東南士紳是勢不兩立的,有這種機會,趙文華怎麽會輕易放過呢,這可不太符合趙文華這個嚴黨的性格。
趙文華悲天憫人的長歎一聲,說道:“奈何掣肘!”
朱載坖不由得在心裏為趙文華點了個讚,好演技!朱載坖相信,趙文華作為浙直總督,想要搗毀這些生祠,絕對有這個能力做到的。但是趙文華在有嘉靖詔書的情況下還是沒有這麽幹,其中的奧秘就值得深思了。
作為鐵杆嚴黨,趙文華為什麽不這麽做。無非是沒有好處罷了,這麽做除了把江南的士紳和地方官往死裏得罪之外,沒有任何好處,對於一向無利不起早的趙文華來說,屬實是有些雞肋了。
但是這次朱載坖可不是再放過趙文華了,這次就得借他這個嚴黨的手,修理一下這些東南的士紳們,朱載坖說道:“孤已經就周如鬥生祠一事,上疏陛下,趙製軍以為如何啊?”
趙文華說道:“殿下,近年以來有等在官奸民,專一阿奉鎮巡司府州縣等官,不問賢否,一概蓋立生祠堂、去思碑亭。今之為司牧者,何人不祠?何祠不去思其碑哉?”
朱載坖說道:“這麽說趙製軍也是讚同孤的看法了?周如鬥何德何能,可以立生祠於姑蘇?其昭昭然於範文正同列,不亦謬矣?”
朱載坖隨即說了自己的看法,雖然自己是皇子親王,但是地方的事情,還是要少插手為好,一旦嘉靖的批複到了,具體執行的就是趙文華了,當然哪些是淫祀,哪些是正祀,這個決定權就基本上在趙文華這裏了。
立生祠固然對自己的前途極為有利,但是一旦自己的生祠被搗毀,甚至被朝廷認定為淫祀,同樣會對自己的仕途構成毀滅性的影響,朱載坖把這個大權交給趙文華,一來是好騙趙文華去搗毀這些生祠,趙文華可以借機打擊政敵,不給他一點甜頭怎麽行呢。
二來就是轉移矛盾,把水弄渾,這樣趙文華和東南士紳的矛盾就會激化,到時候朱載坖就不那麽顯眼了。
趙文華老於鬥爭,怎麽不明白朱載坖的意思,但是能夠借機打擊政敵,這是一件多爽快的事情,趙文華想了一會,當即說道:“殿下所言極是,世立碑之濫及矣!而去思尤甚。凡長吏以善去者,俱得屭贔穹石,其詞不過鄉紳不情之譽,其人不過霸儒強醵之錢,以今一統全盛,豈反遜義熙之年,所當為禁者!況陛下已有明詔,宜當遵行。”
朱載坖也說道:“趙製軍所言,甚和孤意。孤以為其中之最者,莫過於南直隸巡按周如鬥了,竊據天威,以陛下之雨露,為己之私,惶惶然列於士大夫之列,以青天循吏自比,不亦謬矣?”
趙文華當然明白,看來朱載坖對這個周如鬥是極為怨恨,點名要收拾他,其實趙文華對周如鬥也是積怨已久,自趙文華到任以來,周如鬥就經常找他的麻煩,彈章是幾乎每月都有,偏生他又是巡按禦史,趙文華還把他沒什麽辦法。
趙文華說道:“殿下勿怒,這等沽名釣譽之徒,下官迴去後即處斷之。”
朱載坖這才笑著送趙文華離開。
本來為在地方留有美名的官員建立生祠,是地方對他們治理政策的認可,對他們的敬仰之情亦可以實現他們作為一名地方官的最高追求,也是對自己為官生涯的慰藉。甚至成為地方官員合法性乃至權力來源的追求。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盛世產庸吏,現在的大明,承平日久,清官良吏沒幾個,貪官汙吏倒是不少。
他們不但貪財,還貪名。因為他們很清楚,良好的官聲對於他們今後的仕途生涯極為有用,他們為了往上爬可是不惜一切代價的。
在這種情況下,生祠已經成為官員政績的一部分。許多地方官員為了更好的遷轉、自身名譽的宣揚等,不論惠政與否,采取自建或請他人建、邀譽於民等方式,用生祠為自己此後的仕途作嫁衣。
趙文華說道:“殿下,陛下早已查知其中情弊,下詔禁止。”
嘉靖確實曾經下詔禁止生祠,嘉靖認為:近年以來,奸民阿奉鎮巡司、府、 州、縣等官,不問賢否,暨立祠堂、去思碑亭,並私創庵院淫祠,其令巡按禦史逐一查毀。
但是實際上嘉靖的詔書並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趙文華就說道:“殿下,凡近人所為去思碑與生祠者,我知之矣。或上之人邀譽於百姓,以掩蔽其劣跡;或下之人希其嫵仕, 以求媚焉。以此相習為故事,故碑與祠往往不足重也。”
趙文華認為之前以生祠來判斷官員施政水平的辦法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請建生祠成為官員邀譽地方、地方諂媚權貴的政治工具,立生祠成了官場風尚,亦為社會習氣,生祠逐漸失去了其德澤在民的象征意義,所建生祠糜財累民,成為腐敗工程,反而對民生有礙。
趙文華的話,難得的得到了張居正等人的讚同。張居正從翰林院休假,四處遊曆,對大明的州縣官吏還是比較了解的。
張居正說道:“邇來有司多結納奸猾耆老、虛名腐儒托之腹心,以揚虛譽。其奸猾無恥之徒,為獻諂苟利之術,為之鼓煽,裒斂財賂,為之橫豎生祠,逢迎取悅。無恥有司借是以盜名期世,竊取美官。奸險小人借是以籠絡有司,希圖財利。一人作俑,群奸效尤,如不重懲,何以教化。”
其實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怎麽會不知道這些事情呢?現在生祠遍地叢生,而且從祠祀分布密度來看,冒濫往往產生於有權、有力者。江南為人文之地,財富之區,有權力者較他郡為多,因而生祠冒濫。
朱載坖問道:“趙製軍既知此事,為何不以雷霆手段,禁絕此事。”
在朱載坖心裏,趙文華作為鐵杆嚴黨,和徐階的清流還有東南士紳是勢不兩立的,有這種機會,趙文華怎麽會輕易放過呢,這可不太符合趙文華這個嚴黨的性格。
趙文華悲天憫人的長歎一聲,說道:“奈何掣肘!”
朱載坖不由得在心裏為趙文華點了個讚,好演技!朱載坖相信,趙文華作為浙直總督,想要搗毀這些生祠,絕對有這個能力做到的。但是趙文華在有嘉靖詔書的情況下還是沒有這麽幹,其中的奧秘就值得深思了。
作為鐵杆嚴黨,趙文華為什麽不這麽做。無非是沒有好處罷了,這麽做除了把江南的士紳和地方官往死裏得罪之外,沒有任何好處,對於一向無利不起早的趙文華來說,屬實是有些雞肋了。
但是這次朱載坖可不是再放過趙文華了,這次就得借他這個嚴黨的手,修理一下這些東南的士紳們,朱載坖說道:“孤已經就周如鬥生祠一事,上疏陛下,趙製軍以為如何啊?”
趙文華說道:“殿下,近年以來有等在官奸民,專一阿奉鎮巡司府州縣等官,不問賢否,一概蓋立生祠堂、去思碑亭。今之為司牧者,何人不祠?何祠不去思其碑哉?”
朱載坖說道:“這麽說趙製軍也是讚同孤的看法了?周如鬥何德何能,可以立生祠於姑蘇?其昭昭然於範文正同列,不亦謬矣?”
朱載坖隨即說了自己的看法,雖然自己是皇子親王,但是地方的事情,還是要少插手為好,一旦嘉靖的批複到了,具體執行的就是趙文華了,當然哪些是淫祀,哪些是正祀,這個決定權就基本上在趙文華這裏了。
立生祠固然對自己的前途極為有利,但是一旦自己的生祠被搗毀,甚至被朝廷認定為淫祀,同樣會對自己的仕途構成毀滅性的影響,朱載坖把這個大權交給趙文華,一來是好騙趙文華去搗毀這些生祠,趙文華可以借機打擊政敵,不給他一點甜頭怎麽行呢。
二來就是轉移矛盾,把水弄渾,這樣趙文華和東南士紳的矛盾就會激化,到時候朱載坖就不那麽顯眼了。
趙文華老於鬥爭,怎麽不明白朱載坖的意思,但是能夠借機打擊政敵,這是一件多爽快的事情,趙文華想了一會,當即說道:“殿下所言極是,世立碑之濫及矣!而去思尤甚。凡長吏以善去者,俱得屭贔穹石,其詞不過鄉紳不情之譽,其人不過霸儒強醵之錢,以今一統全盛,豈反遜義熙之年,所當為禁者!況陛下已有明詔,宜當遵行。”
朱載坖也說道:“趙製軍所言,甚和孤意。孤以為其中之最者,莫過於南直隸巡按周如鬥了,竊據天威,以陛下之雨露,為己之私,惶惶然列於士大夫之列,以青天循吏自比,不亦謬矣?”
趙文華當然明白,看來朱載坖對這個周如鬥是極為怨恨,點名要收拾他,其實趙文華對周如鬥也是積怨已久,自趙文華到任以來,周如鬥就經常找他的麻煩,彈章是幾乎每月都有,偏生他又是巡按禦史,趙文華還把他沒什麽辦法。
趙文華說道:“殿下勿怒,這等沽名釣譽之徒,下官迴去後即處斷之。”
朱載坖這才笑著送趙文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