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在書房坐了一會,便準備離開了,剛剛準備和李春芳說一聲,聽說聶豹親自前來,朱載坖也看看這些徐階的老師,當朝本兵的風采,故而沒有出去。
聶豹來了後,在李春芳的帶領下給歐陽德上了香,聶豹對李春芳說道:“子實,待惟約迴來,老夫也要迴鄉了,子實在京師,還要多加小心啊!”
李春芳點點頭,向聶豹說明朱載坖在後麵,聶豹當然要去拜見一下了。
李春芳帶著聶豹來到朱載坖這裏,向朱載坖介紹道:“殿下,這是聶本兵。”
聶豹向朱載坖行禮後,兩人互相打量著,李春芳說道:“殿下,年後本兵就會上疏致仕,殿下有什麽疑惑可以直接問本兵。”
朱載坖有些好奇,聶豹現在年紀還算不上大,身體也還硬朗,怎麽會突然請求致仕,況且自己的好學生徐階還在內閣當次輔,再怎麽說也該幫上一把啊。
朱載坖於是問道:“本兵為何欲致仕啊?”
聶豹意興闌珊的說道:“南野公已逝,臣欲生歸故裏也。”
對聶豹的這個想法,朱載坖隻能點點頭,然後問道:“本兵,而今南倭北虜,本兵以為,當如何處置?”
聶豹聽到朱載坖這個問題,苦笑一下說道:“殿下憂心國事,這是好事,不過此事並非兵事,而在於錢糧。”作為兵部尚書,聶豹對於大明現在的邊防和軍務當然是熟知的。
聶豹說道:“九邊之卒,出其死力,月糧不過八鬥,這樣的士卒,殿下還指望他們追亡逐北嗎?能守住九邊,就已經是僥天之幸了,現在南倭才是要務。”
朱載坖請聶豹詳細說說他對於平倭的看法,和江浙的臣子主張持海禁不同,聶豹主張厲行海禁,至少在倭寇平息之前,不能放鬆。
同時聶豹認為海盜猖獗難以控製的一個原因是對重要關隘的管控過於鬆懈和混亂。浙江和福建是海盜活動頻繁的地區,但是兩省官府對海盜的防控和打擊政策是不一致的,彼此相互獨立沒有共同配合防控海盜。官員形成壞的風氣認為隻要是不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違法犯罪就可以不管。這種消極無為的防控和打擊措施,直接導致了海盜在不同省份流竄作案的囂張局麵。
聶豹認為,平倭必先治吏,嚴法令以靖地方,徹底根除海盜在沿海滋生的土壤才是根本之策。要讓民眾知道國家對海盜的嚴厲打擊政策,則使他們產生畏懼之心不敢作亂。讓官員知道玩忽職守或者私下裏與盜賊為伍侵害民眾的利益,會受到嚴厲的懲戒。
總而言之,聶豹的思想就是政在一家,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加強朝廷對百姓的控製。
聶豹還問道:“殿下可知,當今國用不足,大病在何處嗎?”
朱載坖本想說無非就是官僚、宗室這些吧,但是話到嘴邊,朱載坖還是問道:“那本兵以為呢?”
聶豹當然知道官僚和宗室的弊端,但是他也明確的告訴朱載坖,這些弊病都是日積月累起來的,要想一日之間根除,是絕無可能的,但是聶豹提到了寺廟的田產,因為大明的田製分為官田和民田兩個等級。官田中除了皇莊和百官的職田等以外還有寺田,因寺院地主階層也作為統治階級的一份子存在並且享受一些政治和經濟特權,這些特權包括他們可以全部或部分的免除封建國家的賦役負擔。
而這些寺院所掌握的田產,數量是非常之龐大的。現在大明的僧道人數已經達到幾十萬人,聶豹說道:“夫僧道在四民之中,百分未有其一,而僧道所得田產,十分乃有一二。”
聶豹用他曾經任職過的福建說明情況,福建全省不過八十四萬九千餘土地,而寺廟所占田產高達十二萬餘,比例之高可見一斑。
這些都說明寺院地主階層,已經嚴重影響到國家的經濟收入。那麽僧道徒的經濟收入從何而來?目前來看主要是由兩個方麵組成:一方麵靠施主的施舍,社會各階層都有向寺廟捐贈善款,另一方麵是通過擴大土地經營麵積來獲得。
聶豹頗有些激憤的說道:“即今學校之士,窮年皓首,或者曾無立錐之地,而歎一飽之無時;無田小民, 終歲勤勤,或不免轉死於溝壑;三軍之士,出其死力,月糧不過八鬥,則所為僧道者,果何功何德,坐享安逸飽暖之利!”
聶豹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徹底清查天下寺觀的糧米,然後按寺觀大小進行分配田畝。這些禿驢也罷,牛鼻子也罷,都要自食其力,現在很多僧道都私賣田地獲取錢財為還俗做準備。可是一遇到官府收取稅收的時候,就沒了辦法也隻能求助於士大夫富豪之家,士大夫富豪之家則趁火打劫獲得厚利。
最終的結果就是國家損失了稅收,百姓損失了田產,白白便宜了這些所謂的方外之人和士大夫們。
聶豹還對此提出了具體的方案,聶豹說道:“百畝以上者,俱依成化年間事例,每寺觀給田百畝以為常住。僧道修理屋宇、 香燈茶果之費糧米,百畝以下者,俱依景泰年間事例,給田六十畝以為常住。僧道修理屋宇、香燈果茶之費,其小寺觀糧米,不滿六十畝者,俱各並歸大寺觀。”
對於聶豹的想法,朱載坖覺得確實有可以參考的作用,和聶豹詳聊了一會後,朱載坖才離開迴到王府。
西苑,無逸殿,嘉靖問道:“今天有誰去吊唁歐陽德了啊?”
黃錦說道:“裕王殿下,嚴閣老還有聶本兵等人都去了。”
朱載坖去吊唁歐陽德,雖然有些出乎嘉靖的意料,但是也還說的過去,畢竟歐陽德多次為朱載坖爭取儲君的名分和待遇,這事滿朝皆知。但是讓嘉靖有些意外的徐階居然沒去。
嘉靖問道:“徐階在幹什麽?他沒去嗎?”
黃錦說道:“徐閣老隻是遣家人送了挽聯和奠儀,沒有親自去。”嘉靖對此隻是冷笑一聲。
聶豹來了後,在李春芳的帶領下給歐陽德上了香,聶豹對李春芳說道:“子實,待惟約迴來,老夫也要迴鄉了,子實在京師,還要多加小心啊!”
李春芳點點頭,向聶豹說明朱載坖在後麵,聶豹當然要去拜見一下了。
李春芳帶著聶豹來到朱載坖這裏,向朱載坖介紹道:“殿下,這是聶本兵。”
聶豹向朱載坖行禮後,兩人互相打量著,李春芳說道:“殿下,年後本兵就會上疏致仕,殿下有什麽疑惑可以直接問本兵。”
朱載坖有些好奇,聶豹現在年紀還算不上大,身體也還硬朗,怎麽會突然請求致仕,況且自己的好學生徐階還在內閣當次輔,再怎麽說也該幫上一把啊。
朱載坖於是問道:“本兵為何欲致仕啊?”
聶豹意興闌珊的說道:“南野公已逝,臣欲生歸故裏也。”
對聶豹的這個想法,朱載坖隻能點點頭,然後問道:“本兵,而今南倭北虜,本兵以為,當如何處置?”
聶豹聽到朱載坖這個問題,苦笑一下說道:“殿下憂心國事,這是好事,不過此事並非兵事,而在於錢糧。”作為兵部尚書,聶豹對於大明現在的邊防和軍務當然是熟知的。
聶豹說道:“九邊之卒,出其死力,月糧不過八鬥,這樣的士卒,殿下還指望他們追亡逐北嗎?能守住九邊,就已經是僥天之幸了,現在南倭才是要務。”
朱載坖請聶豹詳細說說他對於平倭的看法,和江浙的臣子主張持海禁不同,聶豹主張厲行海禁,至少在倭寇平息之前,不能放鬆。
同時聶豹認為海盜猖獗難以控製的一個原因是對重要關隘的管控過於鬆懈和混亂。浙江和福建是海盜活動頻繁的地區,但是兩省官府對海盜的防控和打擊政策是不一致的,彼此相互獨立沒有共同配合防控海盜。官員形成壞的風氣認為隻要是不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違法犯罪就可以不管。這種消極無為的防控和打擊措施,直接導致了海盜在不同省份流竄作案的囂張局麵。
聶豹認為,平倭必先治吏,嚴法令以靖地方,徹底根除海盜在沿海滋生的土壤才是根本之策。要讓民眾知道國家對海盜的嚴厲打擊政策,則使他們產生畏懼之心不敢作亂。讓官員知道玩忽職守或者私下裏與盜賊為伍侵害民眾的利益,會受到嚴厲的懲戒。
總而言之,聶豹的思想就是政在一家,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加強朝廷對百姓的控製。
聶豹還問道:“殿下可知,當今國用不足,大病在何處嗎?”
朱載坖本想說無非就是官僚、宗室這些吧,但是話到嘴邊,朱載坖還是問道:“那本兵以為呢?”
聶豹當然知道官僚和宗室的弊端,但是他也明確的告訴朱載坖,這些弊病都是日積月累起來的,要想一日之間根除,是絕無可能的,但是聶豹提到了寺廟的田產,因為大明的田製分為官田和民田兩個等級。官田中除了皇莊和百官的職田等以外還有寺田,因寺院地主階層也作為統治階級的一份子存在並且享受一些政治和經濟特權,這些特權包括他們可以全部或部分的免除封建國家的賦役負擔。
而這些寺院所掌握的田產,數量是非常之龐大的。現在大明的僧道人數已經達到幾十萬人,聶豹說道:“夫僧道在四民之中,百分未有其一,而僧道所得田產,十分乃有一二。”
聶豹用他曾經任職過的福建說明情況,福建全省不過八十四萬九千餘土地,而寺廟所占田產高達十二萬餘,比例之高可見一斑。
這些都說明寺院地主階層,已經嚴重影響到國家的經濟收入。那麽僧道徒的經濟收入從何而來?目前來看主要是由兩個方麵組成:一方麵靠施主的施舍,社會各階層都有向寺廟捐贈善款,另一方麵是通過擴大土地經營麵積來獲得。
聶豹頗有些激憤的說道:“即今學校之士,窮年皓首,或者曾無立錐之地,而歎一飽之無時;無田小民, 終歲勤勤,或不免轉死於溝壑;三軍之士,出其死力,月糧不過八鬥,則所為僧道者,果何功何德,坐享安逸飽暖之利!”
聶豹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徹底清查天下寺觀的糧米,然後按寺觀大小進行分配田畝。這些禿驢也罷,牛鼻子也罷,都要自食其力,現在很多僧道都私賣田地獲取錢財為還俗做準備。可是一遇到官府收取稅收的時候,就沒了辦法也隻能求助於士大夫富豪之家,士大夫富豪之家則趁火打劫獲得厚利。
最終的結果就是國家損失了稅收,百姓損失了田產,白白便宜了這些所謂的方外之人和士大夫們。
聶豹還對此提出了具體的方案,聶豹說道:“百畝以上者,俱依成化年間事例,每寺觀給田百畝以為常住。僧道修理屋宇、 香燈茶果之費糧米,百畝以下者,俱依景泰年間事例,給田六十畝以為常住。僧道修理屋宇、香燈果茶之費,其小寺觀糧米,不滿六十畝者,俱各並歸大寺觀。”
對於聶豹的想法,朱載坖覺得確實有可以參考的作用,和聶豹詳聊了一會後,朱載坖才離開迴到王府。
西苑,無逸殿,嘉靖問道:“今天有誰去吊唁歐陽德了啊?”
黃錦說道:“裕王殿下,嚴閣老還有聶本兵等人都去了。”
朱載坖去吊唁歐陽德,雖然有些出乎嘉靖的意料,但是也還說的過去,畢竟歐陽德多次為朱載坖爭取儲君的名分和待遇,這事滿朝皆知。但是讓嘉靖有些意外的徐階居然沒去。
嘉靖問道:“徐階在幹什麽?他沒去嗎?”
黃錦說道:“徐閣老隻是遣家人送了挽聯和奠儀,沒有親自去。”嘉靖對此隻是冷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