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知道歐陽德說的什麽事。可是這事豈是容易辦的。雖然當年打壓王守仁的楊廷和、桂萼早已作古,王學也不是異端了,但是當年除爵王守仁,可是嘉靖做的決定。
嚴嵩深知,嘉靖的性格就是死不認錯,絕對不會變更的。要想嘉靖推翻自己的決定,無異於讓他自己抽自己耳光,這種事情,難度係數實在是太大。
見嚴嵩默然不語,歐陽德抓著嚴嵩的手用力,強撐著自己坐起來,對嚴嵩說道:“介溪公,當年陽明公在江西,對我們江西多有照拂,看在桑梓的麵上,介溪公就多多照拂一下陽明公的後人吧!”
平心而論,嚴嵩對於王陽明雖然談不上崇拜,但是也是當年朝廷決議除王陽明爵位時,嚴嵩還在江西呢。與此事確實沒什麽瓜葛,從他個人來說,一代奇才王守仁,正德時先是南贛平盜,掃平廣東、江西兩地為患數十年的盜亂;後是平定“寧王之亂”。嘉靖時,總督兩廣軍務,兵不血刃收降盧蘇、王受;又平定斷藤峽瑤亂。這一樁樁一件件的社稷之功,此等國之柱石,死後就連爵位也被剝奪,甚至連一諡號都未給。確實是有些說不過去。
但是靠他一人,就想把此案翻過來,也確實是有些強人所難。
嚴嵩說道:“南野,此事豈是仆一人可行的?”
歐陽德目光灼灼的盯著他,說道:“隻要到時候介溪公玉成此事即可。”
嚴嵩說道:“此不必言也。隻怕到時候老夫已經是泉下之鬼了。”
嚴嵩接著問道:“南野以為,何人可任大宗伯?”
這個問題確實是嚴嵩和嘉靖最關心的,禮部尚書的職務最為清要,是非常重要的職務,雖然看起來權勢不如吏部天官,但是入閣的概率是極高的,若不是歐陽德病重,恐怕此刻已經入閣了。
歐陽德說道:“程鬆溪足以擔任此任。”
歐陽德向嚴嵩推薦的是程文德,現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掌詹事府事,他也是王守仁的弟子,嘉靖八年的榜眼,也算是現在王學門人中的高官了。
不過嚴嵩卻對他不太感冒,說道:“程文德篤學修行,稱為儒者。然好談當世之務,率迂闊而難行。雖嚐自以其學未究於用,而識者不以為然。以其為大宗伯,恐怕不能於國事有意。”
歐陽德苦笑著搖搖頭說道:“介溪公,眼下的朝廷安靜和平乃是第一要務,現在南倭北虜,正是多事之秋,朝廷應當以安靜為主,不要多生事端才是,介溪公以為呢?”
嚴嵩當然知道歐陽德指的是什麽,雖然看起來嚴嵩相位穩固,可是他已經七十多歲了,還能支撐幾年呢?日後必然是徐階的天下,這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歐陽德說道:“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恨無間可乘。君子得其誌則行,不得其誌則止,徒欲與天下同歸於善,舍獨知又焉所致其力乎?某顧瞻時勢,未見可行之機矣!”
嚴嵩知道,歐陽德這是在勸自己及早全身而退,可是現在的情況,嚴嵩怎麽能全身而退呢?就是嚴嵩想,恐怕嘉靖也不會如嚴嵩之意的。
嚴嵩不由得長歎一聲,說道:“吾事君之日長,事親之日短。不孝至此,悔愧無及,然此刻雖戀廬墓,亦隻得效犬馬之勞也。”
歐陽德也知道,嚴嵩想要全身而退,還不是要看嘉靖的意思,若是嘉靖不同意,也是枉然。
再安慰了歐陽德一番後,嚴嵩迴到西苑,向嘉靖複旨,同時告知了嘉靖聶豹準備乞骸骨的事情,雖然嘉靖對聶豹十分不滿,但是同時更換兩位尚書,勢必引起朝廷的動蕩,嘉靖說道:“聶豹為何要此時致仕,朝廷正在用人之時,朕不會準允的。”
嚴嵩說道:“聶豹乃是因為歐陽德病篤,物傷其類,故而萌生退意,而且本兵也不會馬上上疏,想來總歸是要等到朝廷安定下來再說的。”
兵部尚書可是要職,尤其是現在,朝廷正是用兵之時,嘉靖問道:“若聶豹去職,誰其替之?”
嚴嵩說道:“聶本兵薦楊博替其位,臣也以為楊博是不二之選。”
嘉靖說道:“楊博啊。”沉吟半晌,還是點點頭。
確實,楊博是現在擔任兵部尚書的不二人選,楊博為嘉靖八年進士,曆任盩厔、長安知縣,入朝後在兵部相繼為武庫清吏司主事、職方清吏司郎中,曾隨兵部尚書翟鑾巡視九邊,受其賞識。翟鑾去職後,又為張瓚、毛伯溫兩位兵部尚書所器重。嘉靖二十五年,任右僉都禦史,巡撫甘肅時,興屯田、修水渠、築屯堡,使百姓安居樂業,境內肅然。後任兵部左侍郎,經略薊州、保定軍務,兩次擊退蒙古首領把都兒、打來孫的進攻。
無論是資曆還是戰功,楊博都是當之無愧的,聶豹去位後,也唯有楊博能夠執掌兵部了。
更為令嘉靖欣賞的是,和聶豹有濃厚的心學色彩不同,楊博可謂特立獨行的一位,不黨不群,既不是嚴黨中人,又和徐黨沒什麽瓜葛,讓他執掌兵部,嘉靖是很放心的。
正德朝名臣,同樣是兵部尚書,發現重用了王守仁的王瓊曾說:君善自愛,將來功名不在老夫下。
可見對他期望之深,當時署兵部事的尚書鄭曉曾經說過:博在薊、遼則薊、遼安,在本兵則九邊俱安。楊博是本朝最為知兵之人了。
嘉靖對楊博接任兵部尚書沒有什麽考慮的,但是對於禮部尚書,嘉靖知道,肯定是有一番惡鬥的。嘉靖問道:“歐陽南野可有人選推薦?”
嚴嵩說道:“歐陽南野薦程文德接任。”
嘉靖思考了一陣,才想起他是誰,問道:“又是王門中人吧?”
嚴嵩點點頭,嘉靖隻是笑笑。
嚴嵩深知,嘉靖的性格就是死不認錯,絕對不會變更的。要想嘉靖推翻自己的決定,無異於讓他自己抽自己耳光,這種事情,難度係數實在是太大。
見嚴嵩默然不語,歐陽德抓著嚴嵩的手用力,強撐著自己坐起來,對嚴嵩說道:“介溪公,當年陽明公在江西,對我們江西多有照拂,看在桑梓的麵上,介溪公就多多照拂一下陽明公的後人吧!”
平心而論,嚴嵩對於王陽明雖然談不上崇拜,但是也是當年朝廷決議除王陽明爵位時,嚴嵩還在江西呢。與此事確實沒什麽瓜葛,從他個人來說,一代奇才王守仁,正德時先是南贛平盜,掃平廣東、江西兩地為患數十年的盜亂;後是平定“寧王之亂”。嘉靖時,總督兩廣軍務,兵不血刃收降盧蘇、王受;又平定斷藤峽瑤亂。這一樁樁一件件的社稷之功,此等國之柱石,死後就連爵位也被剝奪,甚至連一諡號都未給。確實是有些說不過去。
但是靠他一人,就想把此案翻過來,也確實是有些強人所難。
嚴嵩說道:“南野,此事豈是仆一人可行的?”
歐陽德目光灼灼的盯著他,說道:“隻要到時候介溪公玉成此事即可。”
嚴嵩說道:“此不必言也。隻怕到時候老夫已經是泉下之鬼了。”
嚴嵩接著問道:“南野以為,何人可任大宗伯?”
這個問題確實是嚴嵩和嘉靖最關心的,禮部尚書的職務最為清要,是非常重要的職務,雖然看起來權勢不如吏部天官,但是入閣的概率是極高的,若不是歐陽德病重,恐怕此刻已經入閣了。
歐陽德說道:“程鬆溪足以擔任此任。”
歐陽德向嚴嵩推薦的是程文德,現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掌詹事府事,他也是王守仁的弟子,嘉靖八年的榜眼,也算是現在王學門人中的高官了。
不過嚴嵩卻對他不太感冒,說道:“程文德篤學修行,稱為儒者。然好談當世之務,率迂闊而難行。雖嚐自以其學未究於用,而識者不以為然。以其為大宗伯,恐怕不能於國事有意。”
歐陽德苦笑著搖搖頭說道:“介溪公,眼下的朝廷安靜和平乃是第一要務,現在南倭北虜,正是多事之秋,朝廷應當以安靜為主,不要多生事端才是,介溪公以為呢?”
嚴嵩當然知道歐陽德指的是什麽,雖然看起來嚴嵩相位穩固,可是他已經七十多歲了,還能支撐幾年呢?日後必然是徐階的天下,這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歐陽德說道:“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恨無間可乘。君子得其誌則行,不得其誌則止,徒欲與天下同歸於善,舍獨知又焉所致其力乎?某顧瞻時勢,未見可行之機矣!”
嚴嵩知道,歐陽德這是在勸自己及早全身而退,可是現在的情況,嚴嵩怎麽能全身而退呢?就是嚴嵩想,恐怕嘉靖也不會如嚴嵩之意的。
嚴嵩不由得長歎一聲,說道:“吾事君之日長,事親之日短。不孝至此,悔愧無及,然此刻雖戀廬墓,亦隻得效犬馬之勞也。”
歐陽德也知道,嚴嵩想要全身而退,還不是要看嘉靖的意思,若是嘉靖不同意,也是枉然。
再安慰了歐陽德一番後,嚴嵩迴到西苑,向嘉靖複旨,同時告知了嘉靖聶豹準備乞骸骨的事情,雖然嘉靖對聶豹十分不滿,但是同時更換兩位尚書,勢必引起朝廷的動蕩,嘉靖說道:“聶豹為何要此時致仕,朝廷正在用人之時,朕不會準允的。”
嚴嵩說道:“聶豹乃是因為歐陽德病篤,物傷其類,故而萌生退意,而且本兵也不會馬上上疏,想來總歸是要等到朝廷安定下來再說的。”
兵部尚書可是要職,尤其是現在,朝廷正是用兵之時,嘉靖問道:“若聶豹去職,誰其替之?”
嚴嵩說道:“聶本兵薦楊博替其位,臣也以為楊博是不二之選。”
嘉靖說道:“楊博啊。”沉吟半晌,還是點點頭。
確實,楊博是現在擔任兵部尚書的不二人選,楊博為嘉靖八年進士,曆任盩厔、長安知縣,入朝後在兵部相繼為武庫清吏司主事、職方清吏司郎中,曾隨兵部尚書翟鑾巡視九邊,受其賞識。翟鑾去職後,又為張瓚、毛伯溫兩位兵部尚書所器重。嘉靖二十五年,任右僉都禦史,巡撫甘肅時,興屯田、修水渠、築屯堡,使百姓安居樂業,境內肅然。後任兵部左侍郎,經略薊州、保定軍務,兩次擊退蒙古首領把都兒、打來孫的進攻。
無論是資曆還是戰功,楊博都是當之無愧的,聶豹去位後,也唯有楊博能夠執掌兵部了。
更為令嘉靖欣賞的是,和聶豹有濃厚的心學色彩不同,楊博可謂特立獨行的一位,不黨不群,既不是嚴黨中人,又和徐黨沒什麽瓜葛,讓他執掌兵部,嘉靖是很放心的。
正德朝名臣,同樣是兵部尚書,發現重用了王守仁的王瓊曾說:君善自愛,將來功名不在老夫下。
可見對他期望之深,當時署兵部事的尚書鄭曉曾經說過:博在薊、遼則薊、遼安,在本兵則九邊俱安。楊博是本朝最為知兵之人了。
嘉靖對楊博接任兵部尚書沒有什麽考慮的,但是對於禮部尚書,嘉靖知道,肯定是有一番惡鬥的。嘉靖問道:“歐陽南野可有人選推薦?”
嚴嵩說道:“歐陽南野薦程文德接任。”
嘉靖思考了一陣,才想起他是誰,問道:“又是王門中人吧?”
嚴嵩點點頭,嘉靖隻是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