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圳將郭希顏請來,這位其實也是一個神童,幼時極為聰穎,八歲即能屬對,一次郭希顏隨父親去踏青,其父見到桃花林中紫燕翻飛,便出上聯:“燕入桃花,猶如鐵剪裁紅錦”;郭希顏見柳邊黃鶯穿梭,立即對出了聯:“鶯穿柳葉,恰似金梭織翠絲”,對得十分自然貼切。又有一次郭希顏與一位長者同浴於池中,正好一隻烏龜浮出水麵,長者脫口出對雲:“龜浮水上分開綠”,但怎麽也對不出下聯。結果倒是小郭希顏笑吟吟地指著遠處密嶺的鬆林對出了下聯:“鶴立鬆梢點破青”。
這位和楊廷和一樣,也是科場高手,嘉靖元年十三歲就中舉,而且答卷極快。主考官見尚未到開門放交卷考生外出時間,便將他喚到跟前,指著考場中作隔離用的格子屏風出對雲:“紙糊屏風千個眼”,郭希顏馬上對出了下聯:“油澆蠟燭一條心”。令在場考官大為驚歎。
不過楊廷和年少中舉後官場得意,郭希顏的仕途生涯那叫一個坎坷,作為嘉靖初年的進士,郭希顏的科舉成績可不差,二甲進士,又被選為庶吉士,一直在翰林院的儲才之地苦熬。
翰林院雖然被稱為儲才之地,可是閣老的位置就這麽多,翰苑的才子們可多了去了,有幾個最終能坐上閣老的位置。郭希顏一直在翰林院蹉跎,二十多年來,才熬到了左春坊左中允的位置上。
按說這個位置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是一個十分清要的位置,所謂左春坊,乃是太子東宮詹事府下設的機構,掌記注撰文之事。屬於太子的文書機關,而左中允乃是左春坊的長官,說白了就是太子辦公廳秘書處處長兼機要秘書,職小權大,又極有發展空間的那種官職。
郭希顏以翰林院編修兼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本來是前途無量。可是在嘉靖朝,由於嘉靖不立太子,甚至不準臣僚言及立太子之事,沒有太子,詹事府的一眾官吏就沒有任何權勢,詹事府完全淪為了翰林院官吏的遷轉之階。
要說郭希顏也確實是人緣不好,要說他可是嚴閣老的江西老鄉,宦海沉浮也快三十年了,進步卻如此之慢,還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郭希顏痛定思痛後,還真讓他找到了原因,自己為什麽沒有權力,還不是因為沒有太子,要是有太子的話,自己這個左春坊左中允那可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所以歸根到底,還是沒有太子的原因。
所以他決定投一把機,他主動和景王朱載圳聯係上,願意投入景王的麾下。郭希顏為什麽選擇景王,也是經過精心的考慮的,他當然知道在群臣的心目中裕王才是儲君的最佳人選,但是他郭神童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原因嘛,其實也很簡單,他也知道你,裕王登上大寶的可能性最大,但是他此時去投靠裕王,隻能算錦上添花,而且裕王和他的講官們關係很好,他去了還得屈居於高拱他們之下,這是他不能容忍的,要知道高拱可是嘉靖二十年的進士,自己算是他的老前輩了,郭希顏怎麽能甘心。
反觀景王,雖然他的講官袁煒在嘉靖麵前很受寵,但是和景王的關係並不是太密切,自己在景王這裏說不定更加受到重視,故而他和景王一拍即合,成為景王的謀主。
對於自己好兒子的這些小動作,嘉靖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依舊采取不聞不問得態度,這就更加助長了景王和郭希顏的氣焰,認為嘉靖是默許此事的。
景王在書房裏將自己母妃的話告訴郭希顏了,郭希顏撚著胡須,一副臥龍鳳雛的造型,緩緩說道:“殿下,娘娘說得確實有道理,端陽佳節既然裕王都遣自己的家班到西苑獻藝,殿下也要及早準備,不能落於人後。”
景王點點頭說道:“先生說得是,不知先生何以教我?母妃給孤送了一千五百兩,孤這裏也有千多兩銀子,足夠置辦禮物了,不行的話,王妃那裏還有。”
景王妃的父親是東城兵馬指揮王相,這個職務雖然不大,但是也是極有油水的,每個月保護費收到手軟的那種。故而景王的日子倒是比裕王好過多了。
郭希顏不禁在心裏暗罵愚蠢,皇帝富有四海,以天下奉養,嘉靖什麽沒吃過,什麽沒見過,你拿再多錢去,嘉靖能看在眼裏嗎?
郭希顏說道:“殿下謬矣!陛下在乎的並非錢財,陛下何惜萬千之財,陛下要的,是殿下的一片心意,隻要殿下至誠至孝,陛下才會讚許殿下的孝心。”
有那麽一瞬間,郭希顏真的有些後悔,他現在算是知道為什麽袁煒對他的學生為什麽這麽冷淡了,也許袁煒早就對他不報任何希望了,所謂授課,不過是應付差事罷了,有給景王上課的時間,還不如給嘉靖多寫兩篇好青詞才是真的。
見景王一臉懵逼,郭希顏說道:“陛下崇道,好修仙,殿下可從這方麵入手。”郭希顏還是想拯救一下景王,啟發一下他。
沒想到景王說道:“那孤尋覓幾個有道行的道士,推薦給陛下?”
郭希顏不禁無奈,作為嘉靖初年就進入官場的老人,郭希顏可是見識過嘉靖的手腕的,要是沒有幾分真本事,根本無法取信於嘉靖,嘉靖所寵愛的隻是那些能夠真正顯靈的道士,也有不少道士因為無法通過靈異手段給予嘉靖足夠的反饋而被誅殺下獄。
更何況你當陶仲文是泥捏的嗎?你這麽公開的砸陶仲文的飯碗,不就是把陶仲文往裕王那邊推嗎?要知道陶仲文的能量可比嚴嵩徐階厲害多了。
郭希顏直接說道:“陛下崇道,所編《金籙禦典文集》剛剛刊行,殿下何妨出銀錢廣為刊印,送於各處道觀,請有名望的道士親自謄抄一篇,殿下再親自謄抄老子五千言,送於陛下,陛下應當會高興的。”
一見要抄書,朱載圳一下子有些鬱悶,他可不是什麽好學生,但是郭希顏說的確實有道理,他隻得答應下來,交代人去辦。
這位和楊廷和一樣,也是科場高手,嘉靖元年十三歲就中舉,而且答卷極快。主考官見尚未到開門放交卷考生外出時間,便將他喚到跟前,指著考場中作隔離用的格子屏風出對雲:“紙糊屏風千個眼”,郭希顏馬上對出了下聯:“油澆蠟燭一條心”。令在場考官大為驚歎。
不過楊廷和年少中舉後官場得意,郭希顏的仕途生涯那叫一個坎坷,作為嘉靖初年的進士,郭希顏的科舉成績可不差,二甲進士,又被選為庶吉士,一直在翰林院的儲才之地苦熬。
翰林院雖然被稱為儲才之地,可是閣老的位置就這麽多,翰苑的才子們可多了去了,有幾個最終能坐上閣老的位置。郭希顏一直在翰林院蹉跎,二十多年來,才熬到了左春坊左中允的位置上。
按說這個位置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是一個十分清要的位置,所謂左春坊,乃是太子東宮詹事府下設的機構,掌記注撰文之事。屬於太子的文書機關,而左中允乃是左春坊的長官,說白了就是太子辦公廳秘書處處長兼機要秘書,職小權大,又極有發展空間的那種官職。
郭希顏以翰林院編修兼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本來是前途無量。可是在嘉靖朝,由於嘉靖不立太子,甚至不準臣僚言及立太子之事,沒有太子,詹事府的一眾官吏就沒有任何權勢,詹事府完全淪為了翰林院官吏的遷轉之階。
要說郭希顏也確實是人緣不好,要說他可是嚴閣老的江西老鄉,宦海沉浮也快三十年了,進步卻如此之慢,還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郭希顏痛定思痛後,還真讓他找到了原因,自己為什麽沒有權力,還不是因為沒有太子,要是有太子的話,自己這個左春坊左中允那可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所以歸根到底,還是沒有太子的原因。
所以他決定投一把機,他主動和景王朱載圳聯係上,願意投入景王的麾下。郭希顏為什麽選擇景王,也是經過精心的考慮的,他當然知道在群臣的心目中裕王才是儲君的最佳人選,但是他郭神童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原因嘛,其實也很簡單,他也知道你,裕王登上大寶的可能性最大,但是他此時去投靠裕王,隻能算錦上添花,而且裕王和他的講官們關係很好,他去了還得屈居於高拱他們之下,這是他不能容忍的,要知道高拱可是嘉靖二十年的進士,自己算是他的老前輩了,郭希顏怎麽能甘心。
反觀景王,雖然他的講官袁煒在嘉靖麵前很受寵,但是和景王的關係並不是太密切,自己在景王這裏說不定更加受到重視,故而他和景王一拍即合,成為景王的謀主。
對於自己好兒子的這些小動作,嘉靖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依舊采取不聞不問得態度,這就更加助長了景王和郭希顏的氣焰,認為嘉靖是默許此事的。
景王在書房裏將自己母妃的話告訴郭希顏了,郭希顏撚著胡須,一副臥龍鳳雛的造型,緩緩說道:“殿下,娘娘說得確實有道理,端陽佳節既然裕王都遣自己的家班到西苑獻藝,殿下也要及早準備,不能落於人後。”
景王點點頭說道:“先生說得是,不知先生何以教我?母妃給孤送了一千五百兩,孤這裏也有千多兩銀子,足夠置辦禮物了,不行的話,王妃那裏還有。”
景王妃的父親是東城兵馬指揮王相,這個職務雖然不大,但是也是極有油水的,每個月保護費收到手軟的那種。故而景王的日子倒是比裕王好過多了。
郭希顏不禁在心裏暗罵愚蠢,皇帝富有四海,以天下奉養,嘉靖什麽沒吃過,什麽沒見過,你拿再多錢去,嘉靖能看在眼裏嗎?
郭希顏說道:“殿下謬矣!陛下在乎的並非錢財,陛下何惜萬千之財,陛下要的,是殿下的一片心意,隻要殿下至誠至孝,陛下才會讚許殿下的孝心。”
有那麽一瞬間,郭希顏真的有些後悔,他現在算是知道為什麽袁煒對他的學生為什麽這麽冷淡了,也許袁煒早就對他不報任何希望了,所謂授課,不過是應付差事罷了,有給景王上課的時間,還不如給嘉靖多寫兩篇好青詞才是真的。
見景王一臉懵逼,郭希顏說道:“陛下崇道,好修仙,殿下可從這方麵入手。”郭希顏還是想拯救一下景王,啟發一下他。
沒想到景王說道:“那孤尋覓幾個有道行的道士,推薦給陛下?”
郭希顏不禁無奈,作為嘉靖初年就進入官場的老人,郭希顏可是見識過嘉靖的手腕的,要是沒有幾分真本事,根本無法取信於嘉靖,嘉靖所寵愛的隻是那些能夠真正顯靈的道士,也有不少道士因為無法通過靈異手段給予嘉靖足夠的反饋而被誅殺下獄。
更何況你當陶仲文是泥捏的嗎?你這麽公開的砸陶仲文的飯碗,不就是把陶仲文往裕王那邊推嗎?要知道陶仲文的能量可比嚴嵩徐階厲害多了。
郭希顏直接說道:“陛下崇道,所編《金籙禦典文集》剛剛刊行,殿下何妨出銀錢廣為刊印,送於各處道觀,請有名望的道士親自謄抄一篇,殿下再親自謄抄老子五千言,送於陛下,陛下應當會高興的。”
一見要抄書,朱載圳一下子有些鬱悶,他可不是什麽好學生,但是郭希顏說的確實有道理,他隻得答應下來,交代人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