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和李妃商量,看能不能請自己嶽父到裕王府來,但是滕祥等人都建議朱載坖悄悄的叫李銘上門,不要引起嘉靖的疑心。
但是朱載坖並不這麽想,以嘉靖對廠衛的掌控,無論自己怎麽掩藏,總歸是逃不過廠衛的眼睛,自己這麽掩掩藏藏,恐怕反而引起嘉靖的疑心,而且自己就是要引起嘉靖的注意,怕什麽呢?
於是朱載坖讓李妃直接請李銘來裕王府,李銘來到王府,朱載坖打量著自己的嶽父,李銘身著飛魚服,倒是一副武將打扮,恭敬的向朱載坖行禮,朱載坖趕緊把他扶起來說道:“嶽父不必行禮,這是府內。”
李銘正色說道:“殿下,國禮不可廢!”還是向朱載坖行了全禮,朱載坖和李銘坐下後,李銘問道:“不知今日殿下喚臣來有何事?”
朱載坖便將他的意思說了,朱載坖主要想要知道最近以來倭寇的活動情況,還有南京的情況,自己這位錦衣衛嶽父可就是最好的消息來源了,李銘在錦衣衛中幹了十幾年,消息自然是十分靈通的。
關於倭寇,自從爭貢之役發生以來,大明斷絕和日本的朝貢貿易,中日之間的合法貿易幾乎斷絕,倭寇進犯的次數開始增加,不過從嘉靖二年爭貢之役後到嘉靖三十年,雖有倭患,但是並不嚴重。倭寇進犯的次數大概在每年一到兩次,但是自嘉靖三十年起,倭寇進犯猛地加強。
自嘉靖二年至嘉靖二十九年,倭寇每年進犯的記錄也多為1次,間或為2次。然而,嘉靖三十一年倭寇活動達到13次之多,福建的漳州、浙江台州、上海、定海等東南重鎮均遭到倭寇的襲擾,倭患日劇,於是廷議複設巡撫。嘉靖)三十一年七月以僉都禦史王忬任之,而倭寇勢大已不可撲滅。
今年以來倭寇進犯更加頻繁,朱載坖問道:“難道這倭寇和北虜不一樣嗎?北虜進犯一般是秋高馬肥之時,倭寇怎麽無時不刻都在進犯?”
李銘笑笑,確實中日之間遠隔重洋,倭寇要想進犯,是需要等待合適的風向和洋流的,李銘說道:“大抵倭船之來恆在清明之後。前乎此, 風候不常,屆期方有東北風,多日而不變也。 過五月風自南來,倭不利於行矣。重陽後風 亦有東北者,過十月風自西北來,亦非倭所利矣。故防春者,以三、四、五月為大汛,九、十 月為小汛。其停橈之處,創焚之權,若倭得而主之,而其帆檣所向一視乎風,實有天意存乎其間,倭不得而主之也。”
李銘解釋了一下,根據錦衣衛的查探,之前倭寇進犯,大抵還是按照風向、洋流來的,但是自嘉靖三十年起,倭寇數量大增,原因無外乎一下幾點,第一,明軍海防洞開,倭寇不再是從日本來到大明,而是直接在大明沿海占據島嶼作為據點,好方便他們進犯大明。
嘉靖三十年,忽有倭寇據上海之柘林為巢穴,屬於是在徐閣老老家安營紮寨了。但是可笑的是,一方麵是倭寇猖獗,另一方麵是大明居然放鬆了海禁,嘉靖二十八年,朱紈因厲行海禁被閩浙人構陷而自殺身亡,隨後朝廷罷巡視大臣不設,中外搖手不敢言海禁事,浙中衛所四十一, 戰船四百三十九,尺籍盡耗,就連其招募的福清捕盜船四十餘,分布海道,在台州海門衛者十有四,為黃岩外障,副使丁湛盡散遣之。
現在東南各衛所的現狀是什麽?軍戶逃散,一衛不滿千人,一所不滿百人,海防軍戶,十不存一。在海防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嘉靖三十年夏四月,浙江巡按禦史董威、宿應參前後請寬海禁,朝廷竟然允許了。
董威上疏的理由在朱載坖看來都是扯淡,他上疏稱:罷海禁時,閩、越濱海宦家,惟誘番貨為利。 番人肆掠出沒,不逞之徒,為之內導。王直、 徐海、毛滶據近島,擬於王者。朱紈明晰其情,特嚴海禁,鐫暴勾引諸豪,欲遂除之,於是嘩者四起。認為倭寇起於禁海,沒有朝貢貿易導致倭寇肆虐。
朱載坖笑著問道:“這董威何許人也?”
李銘說道:“下官隻是聽說,董威巡按浙江時,豪商富戶爭相賄賂,故而董威才上疏請馳禁海。”
朱載坖隻是笑笑,這種事情,並不稀奇,莫說董威一個巡按禦史,此事在內閣居然毫無波瀾,兵部也照準通過,中間沒有貓膩,那才是有規律,董威一個巡按禦史,都撈的盆滿缽滿,還不要說這些部院大臣們,肯定拿的更多。
朱載坖接著問道:“對於日本國內,錦衣衛可有消息,這麽多倭寇,總不能是地下蹦出來的吧!\"
李銘還真知道一些日本國內的事情,現在日本正處於戰國時代,說白了就是一幫所謂的大名,也就是地主豪強的兼並戰爭時期,日本國內是群雄並起的時候,之前掌握與大明貿易堪合是是大內氏。
而在日本天文二十年(嘉靖三十年)八月,長期掌握中日勘合貿 易權的大內氏遭受重創,大內義隆 家臣陶隆房(後改名晴賢)發動叛亂,大內義隆被迫自殺,勘合也被戰火燒毀,而幕府政府也因戰亂無暇顧及勘合貿易,這下好了,中日之間的正常貿易算是徹底斷絕了。
中日勘合貿易製度在實施之初,雖然存在諸多問題, 但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中日之間相對正常的貿易往來。然而,中日勘合貿易憑證在戰火中燒毀,無疑使得原本可以從事中日貿易的倭人失去了 謀生之道,從而走上了掠奪之路。
現在的倭寇,還是相對比較純正,真倭比較多,據錦衣衛的調查,現在的倭寇,主要是由海盜、奸商、 武士、浪人、流民、亡命,在大名(封建領主)支持 下,勾結中國的奸商、兇徒、逸囚等不逞之徒,以及蒙蔽一些沿海百姓,組成一支龐大的海盜隊伍、向大明沿海進行掠奪的武裝集團,雖然也有不少漢人,但是作戰的主力還是真倭,後來倭寇壯大後,主要就是沿海投敵的漢奸了。
但是朱載坖並不這麽想,以嘉靖對廠衛的掌控,無論自己怎麽掩藏,總歸是逃不過廠衛的眼睛,自己這麽掩掩藏藏,恐怕反而引起嘉靖的疑心,而且自己就是要引起嘉靖的注意,怕什麽呢?
於是朱載坖讓李妃直接請李銘來裕王府,李銘來到王府,朱載坖打量著自己的嶽父,李銘身著飛魚服,倒是一副武將打扮,恭敬的向朱載坖行禮,朱載坖趕緊把他扶起來說道:“嶽父不必行禮,這是府內。”
李銘正色說道:“殿下,國禮不可廢!”還是向朱載坖行了全禮,朱載坖和李銘坐下後,李銘問道:“不知今日殿下喚臣來有何事?”
朱載坖便將他的意思說了,朱載坖主要想要知道最近以來倭寇的活動情況,還有南京的情況,自己這位錦衣衛嶽父可就是最好的消息來源了,李銘在錦衣衛中幹了十幾年,消息自然是十分靈通的。
關於倭寇,自從爭貢之役發生以來,大明斷絕和日本的朝貢貿易,中日之間的合法貿易幾乎斷絕,倭寇進犯的次數開始增加,不過從嘉靖二年爭貢之役後到嘉靖三十年,雖有倭患,但是並不嚴重。倭寇進犯的次數大概在每年一到兩次,但是自嘉靖三十年起,倭寇進犯猛地加強。
自嘉靖二年至嘉靖二十九年,倭寇每年進犯的記錄也多為1次,間或為2次。然而,嘉靖三十一年倭寇活動達到13次之多,福建的漳州、浙江台州、上海、定海等東南重鎮均遭到倭寇的襲擾,倭患日劇,於是廷議複設巡撫。嘉靖)三十一年七月以僉都禦史王忬任之,而倭寇勢大已不可撲滅。
今年以來倭寇進犯更加頻繁,朱載坖問道:“難道這倭寇和北虜不一樣嗎?北虜進犯一般是秋高馬肥之時,倭寇怎麽無時不刻都在進犯?”
李銘笑笑,確實中日之間遠隔重洋,倭寇要想進犯,是需要等待合適的風向和洋流的,李銘說道:“大抵倭船之來恆在清明之後。前乎此, 風候不常,屆期方有東北風,多日而不變也。 過五月風自南來,倭不利於行矣。重陽後風 亦有東北者,過十月風自西北來,亦非倭所利矣。故防春者,以三、四、五月為大汛,九、十 月為小汛。其停橈之處,創焚之權,若倭得而主之,而其帆檣所向一視乎風,實有天意存乎其間,倭不得而主之也。”
李銘解釋了一下,根據錦衣衛的查探,之前倭寇進犯,大抵還是按照風向、洋流來的,但是自嘉靖三十年起,倭寇數量大增,原因無外乎一下幾點,第一,明軍海防洞開,倭寇不再是從日本來到大明,而是直接在大明沿海占據島嶼作為據點,好方便他們進犯大明。
嘉靖三十年,忽有倭寇據上海之柘林為巢穴,屬於是在徐閣老老家安營紮寨了。但是可笑的是,一方麵是倭寇猖獗,另一方麵是大明居然放鬆了海禁,嘉靖二十八年,朱紈因厲行海禁被閩浙人構陷而自殺身亡,隨後朝廷罷巡視大臣不設,中外搖手不敢言海禁事,浙中衛所四十一, 戰船四百三十九,尺籍盡耗,就連其招募的福清捕盜船四十餘,分布海道,在台州海門衛者十有四,為黃岩外障,副使丁湛盡散遣之。
現在東南各衛所的現狀是什麽?軍戶逃散,一衛不滿千人,一所不滿百人,海防軍戶,十不存一。在海防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嘉靖三十年夏四月,浙江巡按禦史董威、宿應參前後請寬海禁,朝廷竟然允許了。
董威上疏的理由在朱載坖看來都是扯淡,他上疏稱:罷海禁時,閩、越濱海宦家,惟誘番貨為利。 番人肆掠出沒,不逞之徒,為之內導。王直、 徐海、毛滶據近島,擬於王者。朱紈明晰其情,特嚴海禁,鐫暴勾引諸豪,欲遂除之,於是嘩者四起。認為倭寇起於禁海,沒有朝貢貿易導致倭寇肆虐。
朱載坖笑著問道:“這董威何許人也?”
李銘說道:“下官隻是聽說,董威巡按浙江時,豪商富戶爭相賄賂,故而董威才上疏請馳禁海。”
朱載坖隻是笑笑,這種事情,並不稀奇,莫說董威一個巡按禦史,此事在內閣居然毫無波瀾,兵部也照準通過,中間沒有貓膩,那才是有規律,董威一個巡按禦史,都撈的盆滿缽滿,還不要說這些部院大臣們,肯定拿的更多。
朱載坖接著問道:“對於日本國內,錦衣衛可有消息,這麽多倭寇,總不能是地下蹦出來的吧!\"
李銘還真知道一些日本國內的事情,現在日本正處於戰國時代,說白了就是一幫所謂的大名,也就是地主豪強的兼並戰爭時期,日本國內是群雄並起的時候,之前掌握與大明貿易堪合是是大內氏。
而在日本天文二十年(嘉靖三十年)八月,長期掌握中日勘合貿 易權的大內氏遭受重創,大內義隆 家臣陶隆房(後改名晴賢)發動叛亂,大內義隆被迫自殺,勘合也被戰火燒毀,而幕府政府也因戰亂無暇顧及勘合貿易,這下好了,中日之間的正常貿易算是徹底斷絕了。
中日勘合貿易製度在實施之初,雖然存在諸多問題, 但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中日之間相對正常的貿易往來。然而,中日勘合貿易憑證在戰火中燒毀,無疑使得原本可以從事中日貿易的倭人失去了 謀生之道,從而走上了掠奪之路。
現在的倭寇,還是相對比較純正,真倭比較多,據錦衣衛的調查,現在的倭寇,主要是由海盜、奸商、 武士、浪人、流民、亡命,在大名(封建領主)支持 下,勾結中國的奸商、兇徒、逸囚等不逞之徒,以及蒙蔽一些沿海百姓,組成一支龐大的海盜隊伍、向大明沿海進行掠奪的武裝集團,雖然也有不少漢人,但是作戰的主力還是真倭,後來倭寇壯大後,主要就是沿海投敵的漢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