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更新 ...
寧王今日有些走神。
下屬們什麽都要匯報兩遍以上他才聽得出說的是什麽,迴答的時候雖然偶爾還會麵帶微笑,卻又明顯不是對著他們笑的。喝茶的時候還碰翻了一次杯子,以及用了一次空盞,下屬甲乙丙丁們鼻觀口口觀心,不過心裏都跟長草了一般,出去之後都忙不迭的打聽王爺究竟是怎麽了。在得到了一個模糊的答案,寧王府住進了一個身分不明的陌生女子的時候,都露出了了然的神情。
下屬甲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老子就猜是個女娃娃嘛。上戰場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擾亂軍心,喝酒玩女人最是誤事,可偏偏還離不開,奶奶個腿的,這迴連王爺都栽到這裏邊了。”
下屬乙笑道:“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熊將軍久在戰場,也是送過美人進王府的,豈會不知王爺的秉性?”
下屬丁也湊熱鬧道:“我倒是聽說外麵有傳王爺不愛美人的,倒喜歡走偏門,專好男風。如今細究起來,怕根本是王府故意放出的風去,免得上麵猜忌。”
眾人同時想到了寧王隱秘的身世,一時間沉默了下來。
下屬甲突然出言打破了沉默,道:“前朝的事情和現在又有何幹係?你們也忒較真了,自古英雄不問出處。像我,我爺爺還不是個殺豬的?如今我能有今日,還不是一刀一槍打拚出來的?要說咱們王爺,沒少為聖上朝廷出力,怎的還避諱這個避諱那個的?人家覺得咱們王爺這不好那不行的,那是咱們王爺不惜得顯擺而已!”
下屬乙連連擺手道:“熊將軍休要亂講,什麽英雄不問出處,別人也倒還罷了,皇家人哪能不問出處呢?連長公主生母的身份都能引起朝廷的軒然大波,更別說咱們王爺了。就算當今不放在眼裏,豈知太後不會忌憚呢?”
“這倒也是。”
“大哥講得不錯。”
眾下屬說得正熱鬧,就見下屬丁笑嗬嗬的道:“幾位大哥說得是,小弟這就迴去讓內子準備賀禮,免得到時候有了喜事來不及準備。”說著,樂顛顛的走了。下屬甲乙丙心裏異口同聲的在心裏道:就屬你最狡猾!然後也不甘落後的趕了上去,口中不免問道:“你打算準備些什麽呀?也告訴兄弟們一聲……”
再說明珠,今日也有的心神不能。本來她這一覺整整睡了一日的功夫。再醒來時,隻覺得神清氣爽了許多。丫鬟們小心服侍她沐浴更衣了一番,服飾都是新的,看樣子也都是上好的東西,明珠沒問來處,心裏猜測是應該是府裏哪位姬妾新置辦,總覺得有些別扭。她是什麽身份?別人都被帶迴了公主府調養身體,隻有自己身在王府裏。雖說是被寧王救下的,可若是傳出去怕是就沒這麽簡單了。女兒家最重視的就是清譽了,即便她不想嫁人,也不好被人說長道短。而且,丫鬟們看著她的神情又有了些不同,不再有探究,而是篤定而恭敬的。熏爐裏也不再焚香了,隻是多擺了些新折的梅花,被室內的暖氣一烘,清幽陣陣。
寧王午飯的時候來了一次,揮退左右,滿麵春風的望著明珠,道:“昨日睡得可好?”
明珠道:“多謝王爺關心。”
寧王仔細看著她重恢複了水潤的麵孔,道:“你的氣色好多了。”
明珠垂下了頭,道:“多謝王爺關懷,救命大恩,臣女無以為報。”
寧王笑道:“不必如此見外。”頓了一下,又問:“你不記得昨日夢到了什麽嗎?”他的眼神中隱隱有所期待。
明珠想了一會,緩緩搖了搖頭,道:“臣女隻覺得睡夢香甜,應該是一夜無夢吧。”她隱隱約約覺得夢到了一些東西,可醒來之後卻又什麽都想不起來了。
寧王的表情有些僵硬。
明珠猶豫了一下,繼續道:“臣女的身體已經好了,如今再在府上打擾甚為不妥當。不如王爺知會文學院一聲,請他們來接臣女迴去。”見寧王的神色越來越沉,她聲音也漸漸有些發虛,最後沉默的看著鞋尖,不再言語。
終於,寧王開口道:“怎麽不繼續說了?再說下去呀!莫非本王還會吃了你不成?”他終於沉下了臉來,見明珠仍低著頭不說話,他有些不滿的道:“如果本王就是不放你走,你待要如何?我想要的東西,還沒人躲得過呢。”
他還想再說些狠話,卻她麵前的青磚地上多了兩滴水痕,眼見著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寧王當時就慌了,道:“你別哭,我隻是嚇唬你而已。”
明珠此刻隻覺得心裏又懼又怕,還夾雜著幾分委屈難過。自己千算萬算,甚至不惜進入公主府尋求庇佑,可有些東西,卻終究還是躲不過,也做不得主。
“臣女無事,驚擾王爺了。”她扭過頭去,用袖子擋著臉,“臣女失儀了。”
寧王想上前安撫又見她躲著自己,想硬來又怕她哭,隻好放柔了聲音道:“你別哭,我不會強迫你的。”
明珠的淚流得更厲害了,心道:什麽叫“我不會強迫你”?這裏真真是一刻鍾也呆不得了。
寧王見她哭個不停,自己走也舍不得,不走又怕她哭得更厲害,幹脆狠了狠心,道:“隻要你不哭了,七日之後我就放你迴去。”
明珠漸漸止了眼淚,哽咽道:“因何是七日?”
“這裏麵有個緣故,是我和長公主約定好了的。長公主的意思,你不想違背吧。”寧王幹脆將長公主抬了出來。
半晌,明珠點了點頭。
寧王見明珠不哭了,心裏高興,伸手要去擦拭她麵上的淚珠。明珠退後了一步,扭過頭去,道:“還請王爺信守承諾。”
寧王訕笑道:“這個自然。”他偷瞄美人梨花帶雨般的楚楚麵容,不由得心搖神馳,看呆了去。
明珠冷不丁對上了他的眼神,嚇了一跳,衝他福了福身,轉身躲進了內室。
這一夜,寧王失眠了。他滿腦子裏都是明珠的身影,隻覺得心癢難耐。美人如花隔雲端,如今就近在咫尺,自己還能忍住不去碰,連他自己都佩服自己。一番天人交戰之後,他終於按捺不住,隻身進入了美人的香閨。
這裏是他的府邸,他出入自然是如履平地。借著拔步床邊柔和的宮燈,他能看到明珠海棠春睡般容顏,嬌唇更仿佛是牡丹花蕊一般殷紅。他忍不俯□去,親吻起來,幾番逗弄之後,還是忍痛放開了。正在猶豫的時候,美人卻忽然睜開了眼,一把摟住了頸項,楚楚可憐的望著他,道:“別走,別走……”
他眼神一暗,再也忍不住了,抱住她一番雲雨起來。美人的嬌-吟聲在他耳畔迴響了一夜,他一遍又一遍的從那銷-魂的身子裏進出……
次日醒來,他望著被褥上白色的汙漬發呆,忽然向外大吼了一聲:“把被褥統統給我拿去燒掉!”
一切都不過是一場夢。
寧王的臉僵硬了整整一天。
明珠板著手指數著日子,終於到了七日的最後一日了。這些天,寧王總會時不時的過來,二人或品茶,或下棋,或討論經史典故,還算是相安無事。隻是她心有防備,即便是二人言語投機,也無法衝淡她心中的焦躁之感。
寧王也是如此,他麵上不急,心裏也十分難熬,怎麽想接近美人就這麽難呢?這都到他承諾的日子了,難道真的要毀掉承諾,把人強行留下?不好不好,萬一她又哭了怎麽辦?
二人都是麵上帶笑,心裏煎熬。連帶著伺候的下人們也都覺得不舒服,似乎哪裏有些別扭。
終於在沉默著下了兩盤棋之後,寧王輕咳了一聲,開口道:“今日天氣正好,不如出去溜溜馬吧。”
明珠望了一眼窗外陰沉的天色,道:“王爺好雅興,今日正是適合騎馬呢。”
寧王喜道:“那不如你陪我一起去?”
明珠道:“臣女畏寒,且不善騎馬。”
寧王想起從前在樹林裏剿匪的一幕,咧嘴笑道:“你確實不太擅長。”
明珠有些氣惱,卻又不能說,隻好淡淡的道:“王爺要去騎馬不如趁著天明,臣女不送了。”
說著,一揮袖子,站起身來就要福禮送客。
寧王感受到她的不悅,摸了摸鼻子,道:“外麵雪已經停了,不如就去園中賞雪好了。”
正在這時,守在門口的丫鬟驚唿了一聲:“呀,怎麽又下起來了?好大的雪呀。”
氣氛一時間又尷尬了起來,明珠實在覺得有些壓抑,坐又不是,站又不是,隻好道:“雖是下雪,不過也可煮茶調琴,也是一樁雅事。”
寧王複又露出笑容,道:“你可願為我彈奏一曲。”
明珠笑道:“請取琴來。”
焚香淨手之後,明珠臨窗而坐,撥響了琴弦,一曲《佩蘭》在室內幽幽迴蕩。聲音悠揚婉轉,操琴者技法不俗,一曲下來,寧王連聲調都變的柔和了一些。
他手裏握著茶杯,欣賞這麵前女子操琴,口中悠然念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明珠覺得不妥,琴音一轉,一曲《廣陵散》從指間流瀉而出。這首曲的曲調悲涼激越,偏她又刻意朝著大氣激昂來彈奏,琴聲中多帶了些殺伐之意。
寧王忽然站起身,吩咐道:“取我的劍來。”
未幾,仆人取來長劍,寧王執劍,隻穿一身素袍,走早外麵,竟舞起劍來。剛開始還有些緩慢,後來越來越快,越來越急,竟然隻見銀光閃閃。天空中壓低的烏雲漸漸裂開了一個小口,一束金色的光芒散落下來,為舞劍之人身上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光。
明珠看著看著,手漸漸緩了下來。記憶中的景象漸漸浮了上來,那日月夜,他也是如此手執著長劍出現在自己的窗前,仿佛月神一般……正自愣神的功夫,隻聽寧王道:“不要停下。”她這才迴過神來,加快了速度,兩手輪彈,完成了琴曲。
寧王接過劍鞘,長劍歸匣,一絲氣喘都無,笑望著明珠道:“本王的劍法如何?”
明珠長睫低垂,唇邊溢出一絲笑意,輕聲道:“很精彩。”
寧王接過劍鞘,長劍歸匣,笑望著明珠道:“本王的劍法如何?”
明珠長睫低垂,唇邊溢出一絲笑意,輕聲道:“很精彩。”
七日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這一日明珠一早起來,梳妝過後,直接坐馬車迴了公主府。
一路無話,迴到府裏,她先去見了長公主。這些日子,明珠也聽說朝中發生了許多大事,牽連官員無數。幸虧高家兄弟官職都不高,沒有卷入黨派鬥爭當中。事情要從七日前長公主遇刺時說起。皇帝和太後聽說長公主遇刺,震驚不已,下令徹查。本來長公主生母身世一案早已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如今又多了一個刺殺事件,朝中一時間流言不斷,紛紛猜測是和長公主平日有些過節的幾個大臣。甚至有流言稱是有人想要損毀皇室清譽,因此而詆毀已故的廉王妃,陷皇室於尷尬之中。如今聽說長公主找到了證據,正要返迴時,卻突遭毒手。對方如此用心良苦,定然別有用心,是想要毀損天朝根基血脈,有謀反之嫌。
與此同時,翰林院院士們忽然聯名上萬言書,分析朝政利弊,言說朝中有人結黨營私,甚至不惜謀害對手,矛頭直指當權的陳閣老一派。次日,陳閣老稱病閉門不出,隻是寫了一個陳情表遞上,其中言辭懇切,據說皇帝看了甚至還流下了淚來,因此暫時未理會此事。漸漸的,朝中有人遞了陳情的折子上去,為陳閣老說話,說翰林院院士們圖謀不軌,懇請皇帝不要聽信謠言。正在皇帝的態度曖昧不明的時候,忽然傳來消息,說已經查到是誰雇兇殺人了。此人名叫章邯,因為得罪過長公主,被當街鞭笞,因此懷恨在心。他本是一介小小的武將,但是他卻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陳閣老的侄女婿,在朝中也算是一號人物。平日裏交友甚廣,眾人都示他為陳閣老的嫡係,多有巴結。不過他官階不高,上麵也不甚注意。朝廷派人在他家裏查抄出來許多信件,都是和官員的通信,還有一本賬簿,裏麵記載著收受賄賂的信息,由此牽扯出了一批官員。皇帝大怒,將其打入天牢,嚴加審訊,一時間朝中人人自危。
寧王今日有些走神。
下屬們什麽都要匯報兩遍以上他才聽得出說的是什麽,迴答的時候雖然偶爾還會麵帶微笑,卻又明顯不是對著他們笑的。喝茶的時候還碰翻了一次杯子,以及用了一次空盞,下屬甲乙丙丁們鼻觀口口觀心,不過心裏都跟長草了一般,出去之後都忙不迭的打聽王爺究竟是怎麽了。在得到了一個模糊的答案,寧王府住進了一個身分不明的陌生女子的時候,都露出了了然的神情。
下屬甲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老子就猜是個女娃娃嘛。上戰場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擾亂軍心,喝酒玩女人最是誤事,可偏偏還離不開,奶奶個腿的,這迴連王爺都栽到這裏邊了。”
下屬乙笑道:“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熊將軍久在戰場,也是送過美人進王府的,豈會不知王爺的秉性?”
下屬丁也湊熱鬧道:“我倒是聽說外麵有傳王爺不愛美人的,倒喜歡走偏門,專好男風。如今細究起來,怕根本是王府故意放出的風去,免得上麵猜忌。”
眾人同時想到了寧王隱秘的身世,一時間沉默了下來。
下屬甲突然出言打破了沉默,道:“前朝的事情和現在又有何幹係?你們也忒較真了,自古英雄不問出處。像我,我爺爺還不是個殺豬的?如今我能有今日,還不是一刀一槍打拚出來的?要說咱們王爺,沒少為聖上朝廷出力,怎的還避諱這個避諱那個的?人家覺得咱們王爺這不好那不行的,那是咱們王爺不惜得顯擺而已!”
下屬乙連連擺手道:“熊將軍休要亂講,什麽英雄不問出處,別人也倒還罷了,皇家人哪能不問出處呢?連長公主生母的身份都能引起朝廷的軒然大波,更別說咱們王爺了。就算當今不放在眼裏,豈知太後不會忌憚呢?”
“這倒也是。”
“大哥講得不錯。”
眾下屬說得正熱鬧,就見下屬丁笑嗬嗬的道:“幾位大哥說得是,小弟這就迴去讓內子準備賀禮,免得到時候有了喜事來不及準備。”說著,樂顛顛的走了。下屬甲乙丙心裏異口同聲的在心裏道:就屬你最狡猾!然後也不甘落後的趕了上去,口中不免問道:“你打算準備些什麽呀?也告訴兄弟們一聲……”
再說明珠,今日也有的心神不能。本來她這一覺整整睡了一日的功夫。再醒來時,隻覺得神清氣爽了許多。丫鬟們小心服侍她沐浴更衣了一番,服飾都是新的,看樣子也都是上好的東西,明珠沒問來處,心裏猜測是應該是府裏哪位姬妾新置辦,總覺得有些別扭。她是什麽身份?別人都被帶迴了公主府調養身體,隻有自己身在王府裏。雖說是被寧王救下的,可若是傳出去怕是就沒這麽簡單了。女兒家最重視的就是清譽了,即便她不想嫁人,也不好被人說長道短。而且,丫鬟們看著她的神情又有了些不同,不再有探究,而是篤定而恭敬的。熏爐裏也不再焚香了,隻是多擺了些新折的梅花,被室內的暖氣一烘,清幽陣陣。
寧王午飯的時候來了一次,揮退左右,滿麵春風的望著明珠,道:“昨日睡得可好?”
明珠道:“多謝王爺關心。”
寧王仔細看著她重恢複了水潤的麵孔,道:“你的氣色好多了。”
明珠垂下了頭,道:“多謝王爺關懷,救命大恩,臣女無以為報。”
寧王笑道:“不必如此見外。”頓了一下,又問:“你不記得昨日夢到了什麽嗎?”他的眼神中隱隱有所期待。
明珠想了一會,緩緩搖了搖頭,道:“臣女隻覺得睡夢香甜,應該是一夜無夢吧。”她隱隱約約覺得夢到了一些東西,可醒來之後卻又什麽都想不起來了。
寧王的表情有些僵硬。
明珠猶豫了一下,繼續道:“臣女的身體已經好了,如今再在府上打擾甚為不妥當。不如王爺知會文學院一聲,請他們來接臣女迴去。”見寧王的神色越來越沉,她聲音也漸漸有些發虛,最後沉默的看著鞋尖,不再言語。
終於,寧王開口道:“怎麽不繼續說了?再說下去呀!莫非本王還會吃了你不成?”他終於沉下了臉來,見明珠仍低著頭不說話,他有些不滿的道:“如果本王就是不放你走,你待要如何?我想要的東西,還沒人躲得過呢。”
他還想再說些狠話,卻她麵前的青磚地上多了兩滴水痕,眼見著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寧王當時就慌了,道:“你別哭,我隻是嚇唬你而已。”
明珠此刻隻覺得心裏又懼又怕,還夾雜著幾分委屈難過。自己千算萬算,甚至不惜進入公主府尋求庇佑,可有些東西,卻終究還是躲不過,也做不得主。
“臣女無事,驚擾王爺了。”她扭過頭去,用袖子擋著臉,“臣女失儀了。”
寧王想上前安撫又見她躲著自己,想硬來又怕她哭,隻好放柔了聲音道:“你別哭,我不會強迫你的。”
明珠的淚流得更厲害了,心道:什麽叫“我不會強迫你”?這裏真真是一刻鍾也呆不得了。
寧王見她哭個不停,自己走也舍不得,不走又怕她哭得更厲害,幹脆狠了狠心,道:“隻要你不哭了,七日之後我就放你迴去。”
明珠漸漸止了眼淚,哽咽道:“因何是七日?”
“這裏麵有個緣故,是我和長公主約定好了的。長公主的意思,你不想違背吧。”寧王幹脆將長公主抬了出來。
半晌,明珠點了點頭。
寧王見明珠不哭了,心裏高興,伸手要去擦拭她麵上的淚珠。明珠退後了一步,扭過頭去,道:“還請王爺信守承諾。”
寧王訕笑道:“這個自然。”他偷瞄美人梨花帶雨般的楚楚麵容,不由得心搖神馳,看呆了去。
明珠冷不丁對上了他的眼神,嚇了一跳,衝他福了福身,轉身躲進了內室。
這一夜,寧王失眠了。他滿腦子裏都是明珠的身影,隻覺得心癢難耐。美人如花隔雲端,如今就近在咫尺,自己還能忍住不去碰,連他自己都佩服自己。一番天人交戰之後,他終於按捺不住,隻身進入了美人的香閨。
這裏是他的府邸,他出入自然是如履平地。借著拔步床邊柔和的宮燈,他能看到明珠海棠春睡般容顏,嬌唇更仿佛是牡丹花蕊一般殷紅。他忍不俯□去,親吻起來,幾番逗弄之後,還是忍痛放開了。正在猶豫的時候,美人卻忽然睜開了眼,一把摟住了頸項,楚楚可憐的望著他,道:“別走,別走……”
他眼神一暗,再也忍不住了,抱住她一番雲雨起來。美人的嬌-吟聲在他耳畔迴響了一夜,他一遍又一遍的從那銷-魂的身子裏進出……
次日醒來,他望著被褥上白色的汙漬發呆,忽然向外大吼了一聲:“把被褥統統給我拿去燒掉!”
一切都不過是一場夢。
寧王的臉僵硬了整整一天。
明珠板著手指數著日子,終於到了七日的最後一日了。這些天,寧王總會時不時的過來,二人或品茶,或下棋,或討論經史典故,還算是相安無事。隻是她心有防備,即便是二人言語投機,也無法衝淡她心中的焦躁之感。
寧王也是如此,他麵上不急,心裏也十分難熬,怎麽想接近美人就這麽難呢?這都到他承諾的日子了,難道真的要毀掉承諾,把人強行留下?不好不好,萬一她又哭了怎麽辦?
二人都是麵上帶笑,心裏煎熬。連帶著伺候的下人們也都覺得不舒服,似乎哪裏有些別扭。
終於在沉默著下了兩盤棋之後,寧王輕咳了一聲,開口道:“今日天氣正好,不如出去溜溜馬吧。”
明珠望了一眼窗外陰沉的天色,道:“王爺好雅興,今日正是適合騎馬呢。”
寧王喜道:“那不如你陪我一起去?”
明珠道:“臣女畏寒,且不善騎馬。”
寧王想起從前在樹林裏剿匪的一幕,咧嘴笑道:“你確實不太擅長。”
明珠有些氣惱,卻又不能說,隻好淡淡的道:“王爺要去騎馬不如趁著天明,臣女不送了。”
說著,一揮袖子,站起身來就要福禮送客。
寧王感受到她的不悅,摸了摸鼻子,道:“外麵雪已經停了,不如就去園中賞雪好了。”
正在這時,守在門口的丫鬟驚唿了一聲:“呀,怎麽又下起來了?好大的雪呀。”
氣氛一時間又尷尬了起來,明珠實在覺得有些壓抑,坐又不是,站又不是,隻好道:“雖是下雪,不過也可煮茶調琴,也是一樁雅事。”
寧王複又露出笑容,道:“你可願為我彈奏一曲。”
明珠笑道:“請取琴來。”
焚香淨手之後,明珠臨窗而坐,撥響了琴弦,一曲《佩蘭》在室內幽幽迴蕩。聲音悠揚婉轉,操琴者技法不俗,一曲下來,寧王連聲調都變的柔和了一些。
他手裏握著茶杯,欣賞這麵前女子操琴,口中悠然念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明珠覺得不妥,琴音一轉,一曲《廣陵散》從指間流瀉而出。這首曲的曲調悲涼激越,偏她又刻意朝著大氣激昂來彈奏,琴聲中多帶了些殺伐之意。
寧王忽然站起身,吩咐道:“取我的劍來。”
未幾,仆人取來長劍,寧王執劍,隻穿一身素袍,走早外麵,竟舞起劍來。剛開始還有些緩慢,後來越來越快,越來越急,竟然隻見銀光閃閃。天空中壓低的烏雲漸漸裂開了一個小口,一束金色的光芒散落下來,為舞劍之人身上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光。
明珠看著看著,手漸漸緩了下來。記憶中的景象漸漸浮了上來,那日月夜,他也是如此手執著長劍出現在自己的窗前,仿佛月神一般……正自愣神的功夫,隻聽寧王道:“不要停下。”她這才迴過神來,加快了速度,兩手輪彈,完成了琴曲。
寧王接過劍鞘,長劍歸匣,一絲氣喘都無,笑望著明珠道:“本王的劍法如何?”
明珠長睫低垂,唇邊溢出一絲笑意,輕聲道:“很精彩。”
寧王接過劍鞘,長劍歸匣,笑望著明珠道:“本王的劍法如何?”
明珠長睫低垂,唇邊溢出一絲笑意,輕聲道:“很精彩。”
七日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這一日明珠一早起來,梳妝過後,直接坐馬車迴了公主府。
一路無話,迴到府裏,她先去見了長公主。這些日子,明珠也聽說朝中發生了許多大事,牽連官員無數。幸虧高家兄弟官職都不高,沒有卷入黨派鬥爭當中。事情要從七日前長公主遇刺時說起。皇帝和太後聽說長公主遇刺,震驚不已,下令徹查。本來長公主生母身世一案早已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如今又多了一個刺殺事件,朝中一時間流言不斷,紛紛猜測是和長公主平日有些過節的幾個大臣。甚至有流言稱是有人想要損毀皇室清譽,因此而詆毀已故的廉王妃,陷皇室於尷尬之中。如今聽說長公主找到了證據,正要返迴時,卻突遭毒手。對方如此用心良苦,定然別有用心,是想要毀損天朝根基血脈,有謀反之嫌。
與此同時,翰林院院士們忽然聯名上萬言書,分析朝政利弊,言說朝中有人結黨營私,甚至不惜謀害對手,矛頭直指當權的陳閣老一派。次日,陳閣老稱病閉門不出,隻是寫了一個陳情表遞上,其中言辭懇切,據說皇帝看了甚至還流下了淚來,因此暫時未理會此事。漸漸的,朝中有人遞了陳情的折子上去,為陳閣老說話,說翰林院院士們圖謀不軌,懇請皇帝不要聽信謠言。正在皇帝的態度曖昧不明的時候,忽然傳來消息,說已經查到是誰雇兇殺人了。此人名叫章邯,因為得罪過長公主,被當街鞭笞,因此懷恨在心。他本是一介小小的武將,但是他卻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陳閣老的侄女婿,在朝中也算是一號人物。平日裏交友甚廣,眾人都示他為陳閣老的嫡係,多有巴結。不過他官階不高,上麵也不甚注意。朝廷派人在他家裏查抄出來許多信件,都是和官員的通信,還有一本賬簿,裏麵記載著收受賄賂的信息,由此牽扯出了一批官員。皇帝大怒,將其打入天牢,嚴加審訊,一時間朝中人人自危。